体育社会学 第7章 体育参与中的不平等_第1页
体育社会学 第7章 体育参与中的不平等_第2页
体育社会学 第7章 体育参与中的不平等_第3页
体育社会学 第7章 体育参与中的不平等_第4页
体育社会学 第7章 体育参与中的不平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体育参与中的不平等本章要点作为社会中最为常见的体育现象,体育参与是社会成员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历来受到体育社会学家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升,体育参与中的不平等现象大大减少,其特征逐渐由直观的、强制性的显性不平等转变为社会结构中存在的隐性不平等。对体育参与中不平等现象的分析通过性别、种族、地区和社会阶层四个维度具体展开。关键概念体育参与、不平等、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种族、民族、社会阶层第一节核心概念界定一、平等的概念平等包含相同性和相同对待两部分意思,其中一个是作为描述性范畴使用的相同性的平等概念,另一个是作为规范性范畴使用的相同对待的平等概念。平等的描述性概念,即“作为相同性的平等”,主要表示两事物在某方面、某种属性或某种特征上无差别。这一概念主要是用来描述事实的,属于实然范畴。平等的规范性概念,是指人们在哪一方面应该得到相同对待,是一种价值追求,属于应然范畴,用以说明人们的价值取向。二、平等的分类以分配方式为标准,可以将平等划分为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机会平等是指在某个社会中,所有社会成员被给予相同的机会依靠个人的天赋和后天努力参与竞争,个人的天赋高低和后天努力程度决定了社会成员获得资源的数量和种类与机会平等不同。结果平等是一种“补偿性的平等”。它是指忽略社会成员在家庭出身、自然天赋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制度设计保证所有社会成员最终获得的利益相同。李石:

平等理论的谱系——兼论平等与自由的关系

平等理论的谱系1.平等存在2.法律-政治平等3.前途向才能开放的机会平等4.拉平社会境况(且只拉平社会境况)的机会平等5.拉平社会境况和自然禀赋的机会平等6.福利平等三、研究回顾与展望第一,关于性别与体育参与不平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体育参与问题,以及男性气质、女性气质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上。虽然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但是体育领域针对女性的不平等现象仍然不容忽视。第二,种族与体育参与不平等的最直接表现就是种族歧视,这类研究的客体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国家。第三,关于地区与体育参与不平等的研究一般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国与国之间的不平等研究。其次是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研究。第四,关于阶层与体育参与不平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于体育与社会分层的理论解释。第二个方面是关于不同社会阶层体育参与机会和模式的研究。第二节体育参与中的性别不平等在历史长河中,人类长期处于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农耕时代,性别不平等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即使在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性别歧视仍然屡见不鲜,性别不平等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要分析体育领域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就必须首先准确理解和把握性别的概念内涵。在社会学范畴内,我们往往将性别分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本节讨论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主要从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什么是社会性别?__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一、基于生理性别的不平等基于生理性别的不平等主要体现为体育运动参与机会以及对运动员的支持等方面的不平等。奥运会自创立之初就排斥女性参与。自奥运会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诞生以来,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女性一直被奥运会排斥在外,她们既没有参赛的资格,也没有观看的权利。基于生理性别的不平等除了表现在体育参与问题上,还表现在不同性别的运动员所获得的资源支持的差异上。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被指出在比赛场馆的安排上长期对男女运动员区别对待存在性别歧视。除此之外,体育领域基于生理性别的不平等还表现为男女运动员、运动队在经费和赞助上的差异,男女运动员往往同工不同酬;男女运动员在宣传报道方面也会遭受相应的区别对待;在奥运会比赛中还有针对女性运动员的性别测试,女性运动员必须在相关人员面前展示自己的性别特征,还须进行睾酮测试,而对男性则无此要求。二、基于社会性别的不平等基于社会性别的不平等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体育运动中男女运动员身份和形象的建构存在着严重的刻板印象。花样滑冰、体操、游泳等温和的、具有美感的项目可以吸纳女性参赛,而需要极强爆发力和攻击性的项目,如田径、拳击等往往拒斥女性的参与。性别角色扮演是由生理差别及男女两种性别所定义的结构,而不应由社会关系来建构。所谓女性天生柔弱的“女性气质”并不能成为其参与体育运动的限制,女性也有参与跟男性同样规则和强度的体育运动的权利。补充信息:性别角色扮演理论长期以来,女性(female)作为一个群体,被视作拥有某些相似的特征、经历,或者符合某一标准。它们不仅定义了这个群体,也将其与男性(male)群体区别开来。然而,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吗?对此,美国哲学家、性别理论家朱迪斯·巴特勒提出“性别角色扮演”(performativeact)这一概念。她认为,“性”是一种客观实在,而“性别”则是社会文化诠释下的产物。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关于性别的“脚本”(script)被更新、修订以及强化,男女性群体的二元论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合法化。三、性别平等的核心要素要实现体育领域的性别平等,我们不仅仅需要在参与机会上对男女一视同仁的形式平等,更需要深层次的实质平等,而实现性别平等的前提是正确认识性别差异、尊重性别差异。随着时代的进步,性别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性别歧视的现象正在逐渐减少。历届奥运会女性运动员参与人数及参与项目数量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案例分析

中国足球队赛绩中的性别差异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男足与女足待遇呈现显著差异的理解。分析提示:(1)男足与女足在发展中所存在的差异属于事实上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的结构是国家、社会与个体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2)男足与女足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并不是特例,这种不平等不仅仅出现在足球领域,也不止出现在体育领域,而是整个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3)绝对平等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当面对性别不平等的现实时,需要理解性别差异,尊重性别差异,特别强调要追求差异化的平等而非绝对均等化的平等。第三节体育参与中的种族不平等在NBA中,虽然黑人球员的占比非常高,但无论是球队老板还是联盟高管,都很少有黑人。同样的现象还发生在其他联盟。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的主席都是白人。将这个经验事实放大来看,自现代奥运会起源至今总共产生了九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毫无疑问都是白人。从经验事实结合现有理论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体育领域存在着种族不平等,而且白人一直处于统治地位。一、种族与民族厘清种族和民族概念的异同是理解本节内容的首要前提。首先,从种族和民族的定义来看,对二者的理解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其次,从种族和民族的基本特征的区别来看,种族差异是先天性的可以遗传的生物差异,而民族差异则是由后天所处的社会文化结构决定的。再次,从种族和民族的形成原因的区别来看,种族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适应的结果,种族间的差异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就已经成型。最后,从种族和民族的种类划分来看,种族是以共同的自然体质特征为依据进行划分的,而这种自然体质特征是能够遗传的。三、种族歧视背后的种族逻辑种族主义是种族逻辑的基础。种族主义是一种将人类群体按种族分类并以价值高低进行优劣划分的理论,它将种族之间的差异夸大为物种之间的差异,生物进化论和不平等主义是种族主义的两个基本特征。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种族中心论”与种族主义混为一谈。第四节体育参与中的地区不平等公民体育需求的保障、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的投入。总体来说,导致体育参与中的地区不平等的原因,从世界范围来看,主要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发展不平等;具体到中国国情来看,主要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体育发展不平等,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体育发展不平等。一、国家之间的体育发展不平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政治性概念,是基于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发展水平进行的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体育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从竞技体育来看,目前大多数主流体育项目发源于或者成熟于欧美发达国家规则的制定和修改都由发达国家决定,发达国家参与比赛的专业运动员和民间业余爱好者数量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国际著名大型赛事的举办基本上被发达国家垄断。二、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体育发展不平等我国的体育事业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以体育事业投入的经费规模为例,2017年,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占当年GDP的比重为0.06%,这个比重是相当低的。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事业经费投入占本国GDP的比重一般都保持在1%以上。这种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放到中国国情中来看,表现为各地区间的不平衡,主要是指东部、中部、西部的体育事业发展呈现出一种非均衡的状态。三、我国城乡之间的体育发展不平等与东、中、西部地区的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体育事业发展不平等的情况相类似,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体育发展进程也存在明显的不均衡、不平等,这是城乡二元体制在体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一是体育资金投入不足,体育设施较为短缺。二是体育活动相对较少,缺乏科学的体育指导。三是农民体育锻炼意识淡薄,缺乏全民健身氛围。第五节体育参与中的社会阶层不平等由个人或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带来的阶层差异早已决定了社会成员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以及参与方式的不平等。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参与方式、体育消费水平和体育活动场所。“体育参与”(sportsinvolvement/sportsparticipation)作为社会中最为常见的体育现象,是社会成员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历来受到体育社会学家的关注。因此,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分析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体育参与的影响一、不同的解释范式(一)炫耀说:上流社会通过参与各种体育休闲活动来消磨时间和花费金钱,以此来炫耀自己优越的社会地位。消费越高、越能消磨时间的体育运动项目越受到上流社会的青睐。(二)区隔说:上流社会参与体育休闲活动并非为了通过消耗时间和金钱来进行炫耀,而是为了将自身与其他社会阶层区隔开来,体育参与方式正是实施这种社会区隔的有效途径之一。(三)冲突论:持冲突论的学者关注的重点在于社会规范准则如何通过影响现代体育运动来实现人的社会化,即潜在的阶级敌意和阶级对立是如何通过体育运动化解,从而避免对整个社会结构造成破坏的。(四)社会流动说:体育参与作为一种提升社会地位的有效手段被认为是社会流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产生了“社会流动说”。二、体育参与和阶层不平等的相关研究体育消费行为是社会成员在理解体育功能价值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寻求、购买和使用体育用品、劳务和服务的过程·。在社会阶层出现分化的前提下,消费作为阶层地位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同样,不同社会成员对体育消费的态度和行为也反映出背后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带有明显的身份区隔,是阶层不平等的直接体现。复习思考题1.“平等”的概念内涵包括哪些方面?它与“平均”“公平”的区别是什么?【参见本教材P148】2.简述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差异,并回答基于二者的不平等的主要表现。【参见本教材P153】3.比较种族与民族的差异,并简述种族逻辑的生成过程。【参见本教材P158】4.请列举出地区之间体育不平等存在的几种表现形式。【参见本教材P162】5.简要论述各理论流派对不同社会阶层体育参与的解释。【参见本教材P167】推荐阅读书目1.ASHEAR.Ahardroadtoglory:thehistoryoftheAfrican-Americanathlete.NewYork:Warner,1988.2.BOURDIEUP.Sportandsocialclass.Socialscienceinformation,1978.17(6).3.BIZLEYK.SportinSociety.London:HeinemannLibrary,2007.4.VERMAGK,DARBYDS.Winnersandlosers:ethnicminoritiesinsportandrecreation.London:FalmerPress,19945.HARGREAVESJ.Sport,power,andculture:asocialandhistoricalanalysis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