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法律制度_第1页
西周的法律制度_第2页
西周的法律制度_第3页
西周的法律制度_第4页
西周的法律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周法律制度

第一节西周的立法概况

一、西周的法律思想二、西周的宗法制三、法律形式和立法概况

一、西周的法律思想(一)西周的德治与礼治1、西周德治与礼治思想的发展(1)夏商的神权法思想——天命与天罚所谓天命就是王权神授。《尚书·召诰》:“有夏服天命”,“有殷受天命”。《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所谓天罚就是奉天罚罪。《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命。”《尚书·汤誓》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2)迷信的殷人及神权法的困境商朝的天帝——天神和祖宗神的结合。

《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夏商简陋的神权法面临的困境是无法解释政权更迭的合理性。(3)从以德配天到明德慎罚以德配天的思想诗经·大雅》:“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德”的要求:敬天、敬宗、保民。要求统治者恭行天命,尊崇上天和祖宗的教诲,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康诰》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明德慎罚”主张的具体要求可以归纳为“实施德教,用刑宽缓”。实际上就是强调将教化与刑罚相结合。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理论体系下,“实施德教”是前提,是第一位的。(4)德治、礼治思想的产生以德治国落实到具体就是以礼治国。“礼是由德的客观方面的节文蜕化下来的,古代有德者的一切正当行为的方式汇集下来,便成为后代的礼。”——郭沫若:《青铜时代》礼治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要按照礼的秩序去生活,以礼来维持等级名分制度。其核心是亲亲和尊尊。2、西周之礼(1)西周之礼的渊源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

八佾》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

为政》(2)周公制礼作乐(周公)制礼作乐。——《礼记·明堂位》

(周公)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史记》卷四《周本纪》A.礼的内容周礼实际上是西周典章制度与礼仪规范的总和。它范围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国家的政制法度。2)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3)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上》A.礼的内容五礼(一):吉、嘉、宾、军、凶。——《周礼·春官·小宗伯》五礼(二):朝觐、聘问、丧祭、乡饮酒、婚姻。——《礼记·经解》六礼:冠、婚、丧、祭、

乡饮酒、相见。——《礼记·王制》八礼:冠、婚、丧、祭、射、乡、朝、聘。《仪礼》九礼: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大戴礼记·本命》B.礼的分类调整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上》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国富》C.礼的功能与作用预防违法犯罪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礼记·坊记》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礼记·经解》C.礼的功能与作用D.礼的特征:宗法性与等级性

(3)“礼治”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内容“亲亲”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亲属。亲亲父为首: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尊尊”下级必须尊敬和服从上级,特别是一国之君。尊尊君为首:名位不同,礼数亦异。《左传》“长长”小辈必须敬重长辈“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和同姓不婚

A.“礼治”的基本原则B.“礼治”的基本特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上》此指西周礼和刑适用的对象不同。

2、“礼治”的基本特征“礼不下庶人”意为奴隶主贵族所享有的特权、所配享的礼仪,平民和奴隶不得享受。周朝统治者也制定了一些规范平民生活的礼,平民之礼与贵族之礼有本质区别,平民既无荣誉也无特权。礼是辨明其身份,使其承担义务的枷锁。礼的交流从礼与俗的关系上说,上层贵族的礼仪,逐渐影响到下层民间风俗,如祭祖、祭社、蜡祭等;而有些民间礼俗也被贵族所吸收,变成国家的正式祭典,如祭灶、祭户、祭关帝等;形成上下交流,使得传统国家礼教具有民间风俗的社会基础,因而能够盛行不替。2、“礼治”的基本特征“刑不上大夫”是因为刑罚的制定主要不是针对大夫以上各级贵族的,而是百姓为了防范庶人以下平民的。

“刑以治野人。”《左传·庄公二十三年》2、“礼治”的基本特征“刑不上大夫”指不同等级的人实行同罪异罚原则,不含有贵族犯罪一律不受刑罚处罚的意思。“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周礼·秋官·小司寇》“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周礼·秋官·小司寇》“公族无宫刑”《礼记·文王世子》区别:第一,礼与刑的作用不同。“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第二,礼与刑的适用原则不同。“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礼则入刑。”《礼记·曲礼上》联系:

第一,礼是刑即法的基础和渊源

“律出于礼”第二,礼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本身就是广义的法。

“寓刑于礼”二、西周的宗法制天子→嫡长子→天子→嫡长子→天子→嫡长子→天子(天下)↘庶子→诸侯→嫡长子→诸侯→嫡长子→诸侯(封国)↘庶子→卿→嫡长子→卿(采邑)↘大夫→嫡长子→大夫(氏族)↘庶子→士(家族)1.周文王(昌):在位50年。2.周武王(发):3.周成王(诵):周公旦辅政,杀武庚、管叔,放逐蔡叔。成王七年还政。周公与姜尚征东夷三年,灭飞廉,阉奄人。4.周康王(钊):作《康诰》。5.周昭王(瑕):南狩,卒于江。(怀疑是楚人暗算)6.周穆王(满):作《谲命》,征犬戎,立《甫刑》。在位55年。7.周共王(繄扈):灭密国。8.周懿王(歖)

9.周孝王(辟方)

10.周夷王(燮)

:(王室渐衰)11.周厉王(胡):国人暴动,王逃于彘(霍县)。共国(共县)共伯和执政十余年。12.周宣王(静):宣王中兴,在位46年。13.周幽王(宫瑆):幽王三年岐山崩,废申后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宜臼引犬戎破镐京。(一)宗法制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庶子为小宗,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嫡长子称宗子,或宗主。(二)社会等级享有特权的阶层:王,公、侯、伯、子、男,士平民阶层:以郊为界,分为乡、遂两个区域。贱民阶层:鬲,臣妾等。

三、法律形式和立法概况

1、法律形式(1)礼。基本法律形式,内容广泛。(2)刑。基本法律形式,相当于现代的刑法典。(3)誓,即誓词,为周王或诸侯所发布的战前动员令,属于军令。如《尚书·牧誓》(4)诰。即训诫之辞,为周王对诸侯发布的命令。如《尚书·大诰》(5)命,即王命,为周王对某一具体事务临时发布的命令。三、法律形式和立法概况2、立法概况(1)周公制礼周公制礼,使礼成为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制,内容庞杂,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行政、司法、宗教祭祀、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2、立法概况(2)《九刑》《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逸周书·尝麦解》:“刑书九篇。”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律令》:“此成王之四年,大正盖司寇也。正者,概修改之。曰授、曰举、曰藏,实有书在,是周之律令有书矣。”“以刑统罪”,是指先列刑罚,再将有关的具体犯罪表现逐一罗列于后。三、法律形式和立法概况

三、法律形式和立法概况2、立法概况(3)《吕刑》《吕刑》,它制定于西周中期穆王时,由于国势渐衰,财政困难,穆王命吕侯重定刑书,以使四方归附并确立赎刑制度,对于没有确凿证据的犯罪允许缴纳钱财抵赎刑罚,以此来缓解国家财政压力。以“明德慎罚”为其指导思想第二节西周的民事法律制度一、民事主体二、所有权(土地及无主物等、取得及消失)三、契约(内容、种类及形式)四、婚姻和继承(婚姻成立及解除;身份和财产继承)一、民事主体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的取得和消失身份取得:奴隶主贵族、平民(庶人)、商人、奴隶年龄取得:《周礼·秋官·朝士》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之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于郊野,邑其男女,岁登其死生。”

一、民事主体民事主体的行为能力《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正义云:“以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又疏云:“许嫁,则十五而笄,未许嫁,则二十而笄,亦成人之道也。”

《礼记·内则》:“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有室,始理男事。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二、所有权(一)周王的土地所有权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二、所有权(二)无主物所有权的取得西周对无主物实行一定条件下遵循先占取得原则。《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诘。”《周礼·秋官》:“凡得获货贿、人民、六畜者,委于朝,告于士,旬而举之,大者公之,小者庶民私之。”三、契约1、契约种类:交换、买卖、借贷契约为主,租赁与雇佣契约较为少见。2、契约的内容:一般包括立约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双方的姓名、标的、证人和盟约之辞等。三、契约3、契约的形式(1)傅别,就是借贷券书,是调整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契约,是处理债权债务纠纷的法律依据。《周礼·天官·小宰》载:“听称责以傅别。”郑玄注:傅别,谓券书也。……傅,傅著约束于文书,另,别为两,两家各得一也。”

《周礼·秋官·朝士》载:“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

“判,半分而合者。”

三、契约3、契约的形式(2)质剂是商品交易关系的买卖契约,是处理买卖纠纷的法律依据,有两种不同的形式,长的称“质”,短的称“剂”。三、契约3、契约的形式(2)质剂《周礼·天官·小宰》载:“听卖买以质剂。”郑玄注:“为两书于一札,同而别之,大事以质,小事以剂。”贾公彦疏:“质剂谓券书,有人争市事者,则以质剂听之。”《周礼·质人》郑玄注:“质剂者,为之卷,藏之也。大市人民、马牛之属,为长卷。小市兵器、珍异之物,为短卷。”

四、婚姻与继承(一)一夫一妻多妾制婚姻西周的婚姻平民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但贵族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礼记·曲礼》记载:“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白虎通·嫁娶》:“妻者,齐也,与夫齐体”。婚姻关系要件内容婚姻关系的成立实质要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达到法定婚姻年龄婚姻禁止同姓相婚、禁止不同等级之间通婚、禁止父母丧期结婚)形式要件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婚姻关系的解除解除条件“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多言、盗窃”)

限制条件“三不去”(“有所娶而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四、婚姻与继承四、婚姻与继承

(二)婚姻的成立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孟子·滕文公下》《诗·齐风·南山》称:“取妻如何?必告父母。”《礼记·坊记》曰:“男女无媒不交。”

《诗经·豳风·伐柯》云:“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周礼·地官·媒氏》言:设“媒氏”之官,“掌万民之判合。”

四、婚姻与继承

(二)婚姻的成立2.达到法定婚姻年龄《周礼·地官·媒氏》:“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礼记·内则》:“男子二十而冠,始学礼;三十有室,始理男事。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

四、婚姻与继承

(二)婚姻的成立3.婚姻的禁忌(1)禁止同姓相婚同姓不婚主要是基于政治联姻和宗法伦常和优生需要。《礼记·曲记》“娶妻不娶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礼记·郊特牲》:“夫昏礼,……娶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性,其生不蕃。”

四、婚姻与继承

(二)婚姻的成立3.婚姻的禁忌

(2)禁止不同等级之间通婚(3)

禁止父母丧期结婚《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仪礼·丧服》

:“父必三年然后娶,达子之志也。”形式要件

程序内容六礼程序纳采(求婚)“下达,纳采用雁”(“取其顺阴阳往来”)问名(合婚)“执雁请问名,……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古”

纳吉(定婚)“用雁,如纳彩礼”

“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纳征(彩礼)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周礼》请期:择日“请期用雁”(主人辞者,阳倡阴和,期日宜由夫家来也,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亲迎:迎娶

《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四、婚姻与继承

(三)婚姻的解除

“七出”,是丈夫休弃妻子的七种条件。

《大戴礼记·本命》载“七出”:“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盗窃,去。“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嗣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

四、婚姻与继承

(三)婚姻的解除“三不去”,是对丈夫休妻的三种限制。女子如果有“三不去”理由之一,夫家就不应休妻。即“有所娶而无所归,不去(不穷穷也,何休注);与更三年丧,不去(不忘恩也);前贫贱后富贵,不去。(不背德也)”四、婚姻与继承(四)继承制度

1、身份继承方面,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玄以下准此。”(《唐律疏议》)2、财产继承第三节西周的刑事法律制度一、刑罚适用基本原则与通例二、刑罚体系五刑、流刑、劳役刑、拘役刑、赎刑三、罪名一、刑罚适用基本原则与通例

1、由“敬天”到“明德”的刑事指导思想敬天——明德——慎罚《尚书·多方》:“罔不明德慎罚。”丽(附着)邦法,附刑罚”的八辟之法。2、重视灵活权衡刑罚世轻世重:“刑新国用轻典(新国者,新辟地。立君之国用轻法者,为其民未习于教。),刑平国用中典(平国,承平守成之国也。用中典者,常行之法也。),刑乱国用重典。(乱国,篡弑、叛逆之国。用重典者,以其化恶伐灭之。)”《周礼.秋官.大司寇》2、重视灵活权衡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孔子)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商鞅)治则刑重,乱则刑轻。犯治之罪固重,犯乱之罪固轻也。书曰‘刑罚世轻世重’,此之谓也。(荀子)3、刑不上大夫(同罪异罚)(总原则)《周礼·秋官·掌戮》载:“凡杀人者,踣(

bó陈尸)诸市,肆之三日。唯王之同族与有爵者,杀之于甸师氏。”《礼记·文王世子》:公族无宫刑,狱成,有司谳于公。西周“八辟”《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法附刑罚。一曰议亲之辟,二曰议故之辟,三曰议贤之辟,四曰议能之辟,五曰议功之辟,六曰议贵之辟,七曰议勤之辟,八曰议宾之辟。”贾公彦疏:"案《曲礼》云:'刑不上大夫。'郑注云:'其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若然,此八辟为不在刑书,若有罪当议,议得其罪,乃附邦法而附于刑罚也。“孙诒让正义:“依《曲礼》注义,盖凡入八议限者,轻罪则宥,重罪则改附轻比,乃有刑也。”4、从轻或减免刑罚的情况(1)“三赦之法”《周礼·秋官·司刺》:“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蠢愚。”《周礼·秋官·司刺》郑氏注:“非手杀人,他皆不坐。”《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2)“三宥之法”“三宥之法”:“壹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周礼·秋官·司刺》一是不识,即因不知法而犯罪(一说不识即不审,即因错误而犯,例如将乙当做甲而误杀之);二是过失,即因疏忽大意而犯罪;三是遗忘,即因忘记法律的规定而犯罪。秦称“三宥”为“三环”(环读作“原”),如规定:老人控告不孝,要求处以死刑的,不适用“三环”(《法律答问》)。《三国志·张鲁传》:“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3)疑罪从轻惟赦制度疑罪从轻惟赦制度,是对有疑义或争议的案件,采取从轻处罚或赦免罪责的处理。《尚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

《尚书·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鍰,阅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罪惟倍,阅实其罪。剕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鍰,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鍰,阅实其罪。”5、重视主观过错《尚书·康诰》则把犯罪明确区分为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实行故意或惯犯从重、过失或偶犯从轻的处罚原则:“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眚,过失;非眚,故意;惟终,惯犯;非终,偶犯。一定要慎重、严明地对待刑罚。有人罪过虽小,但因是故意或一贯犯罪,不可不杀;反之,有人犯了大罪,但是由于过失或偶犯,也可不杀。二、刑罚体系西周的刑罚体系,基本包括死刑、肉刑、赎刑、劳役刑、拘役刑等。其中仍以死刑和肉刑为主要刑名。二、刑罚体系(一)五刑

1、墨刑:“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室之。”2、劓刑,“截鼻曰劓。”孔安国《尚书·吕刑》注《周礼》郑玄注:“书传曰,谓易君命,革舆服制度。奸宄盗攘伤人者,其刑劓。”宄:从内部作乱或窃夺奸宄:坏人。(《说文》:外为盗,内为宄。)乱在内为宄,在外为奸。御宄以德,御奸以刑。——《国语·晋语六》盗攘:盗窃,抢夺二、刑罚体系3、剕刑,又称刖刑、膑刑,是断足或剔除膝盖骨之行。适用于“决关梁,逾城廓而略盗”等“中罪”。《尚书·吕刑》篇有“剕避疑赦”一句,后传云“刖足曰剕刑。”后又疏云:“剕,刖也。”《汉书·刑法志》说:“中刑用刀锯”,注引韦昭曰:“锯,刖刑也。”周改膑作刖。——《周礼·司刑》注放膑者,脱去人之膑也。——《书·刑德》孙子膑脚。——司马迁《报任安书》又如:膑辟(古代断足的酷刑);膑脚(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膑罚(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4、宫刑,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能的一种肉刑。宫刑又称蚕室、腐刑、阴刑和椓刑。又称“淫刑”。“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女子幽闭,次死之刑。”《尚书·吕刑》孔安国注:《礼记·文王世子》:“公族无宫刑。”蚕室,据唐人颜师古的解释:“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

周朝时将受了宫刑的男子称为“寺人”。“寺”字为“士”与“寸”二字构成,在古代,“士”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字,史书所称“士人”即男人,“士女”即男女;“寸”像一只手拿着一把小刀,“士”“寸”合在一起就是用刀割去男性生殖器。5大辟,是死刑的统称。《尚书大传》:“大辟,死刑也。”有诛、杀、斩、孥戮等等。《尚书·吕刑》郑玄注:“死是罪之大者,故谓死刑为大辟。”“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周礼·秋官·小司寇》枭首磔刑猫头鹰,古称“不孝之鸟”,即枭。据说,小枭出生后,就将母枭一口口地啄食掉,剩下一个脑袋挂在树枝上。所以,至今还把砍了头挂起来称为“枭首示众”。二、刑罚体系(二)流刑

流刑,是将罪犯放逐到偏远地区的刑罚。最早见于《尚书·舜典》“流宥五刑”。《尚书》、《国语·周语》和《史记·五帝本纪》等史书都有适用流刑事例的记述。流刑主要适用于政治性犯罪。二、刑罚体系(三)劳役刑

劳役刑是将罪犯置于一定场所并强迫其服劳役的刑罚。《周礼·秋官·司圜》:“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周礼•秋官•司寇》:“以圜土聚教罢(

pí无行)民。凡害人者,置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其能改过,反于中国,不耻三年;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杀。”《国语·齐语》:“罢士无伍。”韦昭注:“罢,病也。无行曰罢。”二、刑罚体系(四)拘役刑拘役刑是对未达到劳役刑的罪犯,限制人身自由并强迫从事短期劳役的刑罚。西周的拘役刑,据说要与嘉石之制合并执行。《周礼•秋官•司寇》:“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于法而害于州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重罪旬有三日坐,期役;其次,九日坐,九月役;其次,七日坐,七月役;其次,五日坐,五月役;其下罪,三日坐,三月役;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舍之。”嘉石:西周在外朝门左侧专设的纹理之石。

二、刑罚体系(五)赎刑

西周中期,穆王命司寇吕侯制定《吕刑》,系统规定了赎刑制度。现存《尚书·吕刑》有“五刑之疑有赦”的规定。:“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罚惟倍,阅实其罪。剕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锾,阅实其罪。”三、罪名

1违抗王命罪“有君不事,国有常刑。”《左传·昭公二十一年》2不孝不友的罪名《孝经·五刑章》:“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尚书·康诰》:“元恶(首恶)大憝(duì奸恶

),矧(shěn且)惟不孝不友……刑兹无赦。”《周礼·夏官·司马》“贼杀其亲,则正(杀)之。”《周礼·秋官·掌戮》“凡杀其亲者,焚之。”三、罪名

3、变更名分等级的罪名《礼记·王制》:“变礼易乐者,为不从(王命)……畔者君讨。”《左传·隐公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

三、罪名4、侵犯人身的罪名《周礼·秋官·掌戮》:“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之。”辜的本义是“根据古俗惩处”,转义为“罪行、罪犯”。辜,罪也。――《说文》。段注:“辜本非常重罪,引申之凡有罪者皆曰辜。”

三、罪名

5、侵犯财产的罪名《尚书·康诰》:“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尚书·大传》:“决关梁,逾城郭而略盗者,其刑膑……奸宄盗攘伤人者,其刑劓。”《尚书·费誓》:“无敢寇攘,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6、失农时的罪名《礼记·月令》:“仲秋之月,乃劝种麦,毋或失时,其有失时者,行罪无赦。”

三、罪名

7、扰乱社会秩序的罪名西周初期规定了群饮罪、聚众出入罪、淫乱罪等罪名《尚书·酒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礼记·王制》“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小雅·广义》:“凡男女不以义交谓之淫,上淫曰蒸,下淫曰报,旁淫曰通。”《尚书·大传》:“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第四节西周的司法制度一、司法机构二、诉讼审判制度三、监狱制度一、司法机构

中央:周王、大司寇、小司寇和士师、司刑、司圜、掌囚、掌戮等众多的司法属吏。“及刑杀,告刑于王”《周礼·秋官·掌囚》“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周礼·秋官·小司寇》

一、司法机构在地方,一般也建立相应的司法机构。“乡士掌国中,各掌其乡之民数而纠戒之。听其狱讼,察其辞。”《周礼·秋官司寇·乡士》。“遂士掌四郊,各掌其遂之民数,而纠其戒令。听其狱讼,察其辞,辨其狱讼。”《周礼·秋官司寇·遂士》“县士掌野,各掌其县之民数,纠其戒令而听其狱讼,察其辞,辨其狱讼。”《周礼·秋官司寇·县士》“方士掌都家,听其狱讼之辞。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月而上狱讼于国。”《周礼·秋官司寇·方士》二、诉讼审判制度

(一)民事和刑事案件的区分

“讼,谓以财货相告者。狱,谓相告以罪名者。”《周礼·秋官·司寇》。“争财曰讼,争罪曰狱。”《吕氏春秋·决狱讼》“以两造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三日,然后致于朝,然后听之。”

二、诉讼审判制度(二)告诉与审理西周的民事、刑事诉讼,都以当事人或受害人自诉为主。轻微的案件可以口头形式向官府提出控诉,重大案件则须提出书面文状。其中,刑事案件的书面文状是“剂”;民事诉讼的文状应该是能引起争议的原始契约,如傅别、质剂。“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三日,乃致于朝,然后听。”《周礼·秋官小司寇》二、诉讼审判制度

(三)口供与证据1口供“听狱之两辞”《尚书·吕刑》“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周礼·秋官·小司寇》)辞听,郑玄注为“观其出言,不直则烦”;色听,“观其颜色,不直则赧”;气听,“观其气息,不直则喘”;耳听,“观其听聆,不直则惑”;目听,“观其眸子,不直则眊(mào眊,目少精也。——《说文)然”。

二、诉讼审判制度(三)口供与证据2.盟诅即盟誓西周礼制:大事曰盟,小事曰诅(zu)。3.物证、书证“凡民讼,以地比正之。地讼,以图正之。”《周礼·地官·小司徒》“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傅别,中别手书也。约剂,各所持券也。郑司农云:‘讼则案券以正之。’”

《周礼·地官·士师》4.人证二、诉讼审判制度(四)读鞫、乞鞫(五)司法官的法律责任《吕刑》规定了强化司法官责任“五过”制度。“五罚不服,正于五过。”“五过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周礼·秋官·小司寇》。“惟官”是指秉承上司旨意,官官相卫;“惟反”是指利用职权公报私仇;“惟内”是指走裙带关系,为亲循私;“惟货”贪赃受财,敲诈勒索;“惟来”是指接受请托,枉法循私。二、诉讼审判制度(六)刑罚执行制度

西周刑罚的执行由大司寇统辖,下设司圜、掌囚、掌戮等职官负责具体事物。西周执行刑罚的场所有嘉石、司空、圜土、囹圄等。嘉石是惩治尚未达到入圜土程度的“民有罪过者”的所在,其刑罚的执行是坐嘉石思过并劳役于司空。圜土是关押不入五刑的轻微刑事犯和教化“罢民”的场所。囹圄是囚禁贼盗等五刑重犯的场所。二、诉讼审判制度(七)直诉制度

西周建立了“路鼓”、“肺石”等直诉制度。所谓路鼓,指在王宫门外设一大鼓,凡有冤屈者可以举槌击鼓,直诉于周王。所谓肺石,指设在王宫门外色赤如肺的大石。。《周礼·地官·鼓人》:“以路鼓鼓鬼享。”郑玄注:“路鼓,四面鼓也。”“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周礼·秋官司寇·大司寇》汉郑玄注云:肺石,赤石也。穷民,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二、诉讼审判制度(八)上诉、复审制度“凡士之治有期日,国中一旬,郊二旬,野三旬,都三月……期内之治听,期外不听。”《周礼·秋官司寇·朝士》。三、监狱制度

(一)圜土“以圜土聚罢民。”、“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

《周礼·秋官·小司寇》(二)囹圄

《风俗通》:“狱,周曰囹圄。”《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郑玄注:‘省,减也。’”《风俗通》:“圄,与也。言令人幽闭思衍改恶从善,因原之也。”

三、监狱制度(三)嘉石

嘉石即有纹理之石。西周将嘉石置于外朝门左侧,大司寇听讼处。“以嘉石平罢民”。贾公彦:“嘉石,文石也者,以其言嘉,嘉,善也,有文乃称嘉,故知文石也,欲使罢民思其文理以改悔自修。”

儿童慢性咳嗽与处理1急性咳嗽,时间短于4周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2亚急性咳嗽,时间介于4-8周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3慢性咳嗽,时间超过8周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一.定义CONTENTSONE1二.咳嗽感受器与部位三种感受器

RARlike(快速适应性感受器,机械刺激为主)

Nociceptive(伤害感受器,化学刺激为主)

Polymodal(咳嗽感受器,机械刺激与酸)有髓神经纤维口咽部、喉、支气管树、外耳道与鼓膜A

神经纤维C神经纤维C类神经纤维感受器(VR1)无髓神经纤维通过释放神经多肽,刺激RARs主要位于支气管Opioidreceptor阿片受体,有μ、κ、δ和σ亚型麻醉镇痛剂通过某些肽类物质(如β-内啡肽)及μ阿片受体抑制咳嗽呼吸道中也存在μ受体,参与了芬太尼诱发呛咳过程慢性咳嗽经常(16~62%)同时由一种以上病因引起UACS,哮喘,GERD是各年龄慢性咳嗽最常见的三种原因慢性咳嗽是57%哮喘和75%GERD的唯一症状大多数慢性咳嗽能明确病因,使治疗有效率达84~98%三.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上呼吸道咳嗽综合症(UACS)

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增殖体肥大吸入综合症

胃食道反流病(GERD)

会厌功能障碍支气管源性疾病哮喘综合征病毒感染后咳嗽心因性疾病儿童慢性咳嗽(胸片正常)的常见原因常见的支气管源性疾病是儿童慢性咳嗽的第一大原因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非哮喘性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一>哮喘综合征有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肺功能异常有咳嗽及喘息发作,以夜间和清晨为重有特应性家族史对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及支气管扩张药有效1.支气管哮喘有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肺功能大多正常;中央气道慢性炎症和支气管反应增高平滑肌收缩刺激肌梭内咳嗽感受器以咳嗽为主,偶尔有喘息发作以夜间和清晨为重对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受体拮抗药,支气管扩张药有效2.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有慢性气道炎症,痰液嗜酸细胞>2.5~5%无气道高反应和肺功能异常仅有咳嗽,无喘息发作对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受体拮抗药有效;支气管扩张药无效3.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激素敏感性咳嗽常用的相关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3%NaCl雾化吸入诱导咳嗽痰液咳出或吸出处理后计数嗜酸细胞数痰液嗜酸细胞>2.5~5%诱导痰嗜酸细胞计数RSV毛细支气管炎与慢性咳嗽有密切关系RSV导致支气管结构或功能的持续损害RSV改变神经敏感阈值,咳嗽感受器阈值降低RSV诱导RSV-IgE形成,ECP增高RSV诱发咳嗽(哮喘、肺发育不全、气道吸入)<二>病毒感染后咳嗽以夜间及清晨咳嗽为主,可伴有喘息发作多持续3-8周,但对于早产儿、小于3个月的婴儿及伴有基础疾病的患儿持续时间较长部分伴有特异体质的患儿,对糖皮质激素及白三烯拮抗药物治疗有效是儿童慢性咳嗽常见原因之一分泌物直接刺激鼻咽部分泌物反流刺激咽喉分泌物导致鼻咽喉部神经敏感度增加<三>上呼吸道咳嗽综合症

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常年性非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感染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增殖体肥大引起UACS的原因有:临床表现喉部发痒、疼痛,咳粘液性痰及清嗓动作有咽后壁分泌物流动感咽后壁可见粘液样分泌物咽部粘膜呈鹅卵石改变(结节状淋巴滤泡)一代抗组胺药物/鼻减充药物有效胃食道反流酸性反流非酸性反流气管食管瘘吞咽协调障碍<四>吸入综合症胃食道反流反流形式:食道下端咳嗽感受器反流到咽下部或喉部(咽喉部反流)吸入气管或支气管肺多见于小龄幼儿,表现为喂水或奶时的呛咳部分见于神经肌肉受损或发育异常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后会加重症状进食稠厚流质或鼻饲能明显改善症状吞咽协调障碍1.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污秽或刺激性有害气体;气媒性过敏原2.在集体环境中生活

幼儿园和小学<五>慢性或反复呼吸道感染3.支气管肺功能结构异常气道堵塞

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淋巴结压迫、异位血管.气道结构异常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慢性气道炎症麻疹肺炎后,先天性心脏病肺功能异常早产儿、支气管发育不良胸部平片或CT:明确肺部病变鼻腔镜:明确鼻炎及鼻窦炎鼻窦平片或CT:明确鼻窦炎吞钡、同位素、食道下端pH测定:明确胃食道返流支气管扩张或激发试验:明确哮喘或病毒感染后咳嗽诱导痰液试验:明确嗜酸细胞支气管炎纤支镜检查:明确异物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情况四.常用辅助诊断措施ONE1常见慢性咳嗽的处理方法过敏性鼻炎: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减充剂/抗组胺药避免过敏原/刺激物血管运动性鼻炎:鼻用嗅化异丙托品感染后鼻炎:第一代抗组胺药-减充剂鼻用嗅化异丙托品慢性鼻窦炎:抗生素+抗组胺药-减充剂

上呼吸道咳嗽综合症治疗原则避免接触过敏原;

阻断或减轻炎症反应和分泌物的产生;

治疗感染;

纠正结构异常

诊断为UACS诱发咳嗽的患者,如果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和(或)减充血剂(A/D)的经验性治疗没有效果,下一步应进行鼻窦的影像学检查吸入皮质醇,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受体激动剂,治疗夜间阵发性咳嗽一般不用祛痰药、中枢性止咳药和抗生素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variantasthm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及白三烯拮抗药物有效对支气管扩张药物无效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避免反复呼吸道感染

受体激动剂或溴化异丙托品缓解咳嗽必要时可吸入糖皮质激素一般在1岁后逐渐好转

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加强喂养指导稠厚食品鼻饲喂养吞咽协调障碍1.针对性抗病原治疗2.治疗局部慢性病灶3.调节机体免疫状态4.加强营养与锻炼

慢性迁移性感染重视病史与体检,包括耳鼻咽喉和消化系统疾病。根据病史与体检结果选择有关检查,由简单到复杂。先检查常见病,后少见病。诊断和治疗两者应同步或顺序进行。如前者条件不具备时,根据临床特征进行诊断性治疗,并根据治疗反应确定咳嗽病因,治疗无效时再选择有关检查。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原则

1.病史和查体,通过病史询问缩小诊断范围

2.常规X线胸片检查

3.胸片有明显病变者,可根据病变的形态、性质选择进一步检查。

4.胸片无明显病变者,如被动吸烟、环境刺激物,则脱离刺激物的接触,观察4周。咳嗽仍未缓解或无上述诱发因素,则进入下一步诊断程序。

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具体步骤:5.肺通气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和鉴别哮喘通气功能正常、激发试验阴性,进行诱导痰检查

6.怀疑呼吸道过敏者,可行变应原皮试、血清IgE

和咳嗽敏感性检测。7.存在鼻后滴流或频繁清喉时,可先按UACS治疗,联合使用第一代H1受体阻断剂和鼻减充血剂。对变应性鼻炎可加用鼻腔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1~2周症状无改善者,可摄鼻窦CT或鼻咽镜

8.对于饮水或喂奶呛咳者,可考虑改用稠厚食品,必要时进行短期鼻饲喂养。

9.上述检查仍未确诊,或试验治疗仍继续咳嗽者,应考虑进行高分辨率CT和纤支镜以及心脏超声检查,除外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内膜结核及左心功能不全等疾病。

10.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患者,夜间不咳,较敏感,如上述各项检查和针对性治疗均无效时,应除外心因性咳嗽。

注意点:

1.经相应治疗后咳嗽缓解,病因诊断方能确立。

2.部分患者可同时存在多种病因。如果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部分缓解,应考虑是否同时合并其它病因谢谢第三节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2大考点书法大家启功自传赏析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偏‘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起臭。【赏析】寓幽默于“三字经”,名利淡薄,人生洒脱,真乃大师心态。1.实用类文本都有其鲜明的文体特征,传记的文体特征体现为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传记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物表现的手法、结构技巧、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2.在实际考查中,对传记中段落作用、细节描写、人物陪衬以及环境描写设题较多,对于材料的选择与组织也常有涉及。3.考生复习时要善于借鉴小说和散文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抓住传记的主旨、构思以及语言特征来解答问题。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考点一分析文体特征从哪些方面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一、选材方面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

突出的人物。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

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

较强的说服力。3.传记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知能构建]二、组材方面1.从时序角度思考。通过抓时间词语,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

把握人物的生活经历及思想演变过程。2.从详略方面思考。组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

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

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

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三、句段作用和标题效果类别作用或效果开头段内容: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表明情感。结构:总领下文,统摄全篇;与下文某处文字呼应,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与结尾呼应。中间段内容:如果比较短,它的作用一般是总结上文,照应下文;如果比较长,它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结构:过渡,承上启下,为下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结尾段内容: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启发思考。结构:照应开头;呼应前文;使结构首尾圆合。标题①突出了叙述评议的对象。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表现了传主的精神或品质。④点明了主旨,表达了作者的情感。⑤运用修辞,使文章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四、语言特色角度分析鉴赏传记的类别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语意和句式句子中的关键词所包含的情感、态度等,整句与散句、推测与肯定、议论与抒情、祈使与反问等特殊句式,往往有着不同一般的表现力。这些都是分析语言的切入点。修辞的角度修辞一般是用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的。抓住修辞特点,就能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加以体味。语言风格含蓄与明快、文雅与通俗、生动与朴实、富丽与素淡、简洁与繁复等。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即学即练]朱东润自传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有删改)【相关链接】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语言特色。解答时,要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文体特征、内容的侧重点、内容表达的特征。本文作为一篇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偏重学术经历,介绍了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将自己的生平与学术结合起来,尤其是为张居正写传原因的解说,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己家庭的情况,更是呈现出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在行文方面,语言平易自然,穿插“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我写谁呢?”等口语,语言平白如话,就像面对面闲谈一样。答案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1.一般和具体结合我们在对文本的一般性特征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富有个性的“具体”的特征。[思维建模]分析文体特征2要领2.注意效果解读

分析文体特征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辨别认知的层面上,而必须懂得去对它们做“效果”分析。对“效果”的分析不外乎从这样的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从表达者的表达这个方面去考虑,看他采用这样的方式会给他的表达带来怎样的好处;二是从阅读者这个方面考虑,看他这样做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的效果。分析传记的文体特征☞咀嚼经典高考题目提升审题答题技能高考曾经这样考品答案,悟技巧,不丢分1.(2014·辽宁卷)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侯仁之:城市的知音》)①交代侯仁之选择历史专业的原因;②写出了侯仁之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③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④为下文介绍侯仁之的学术研究及成就做铺垫。(答出1点给1分,2点给3分,3点给5分,4点给6分)2.(2013·福建卷)文章已有“《梦里京华》”一例,为何还要例举“委曲求全”?请简要分析。(4分)(《那一种遥远的幽默》)①增强说服力,进一步突出王文显剧作别有一番幽默,肯定他喜剧创作的能力和影响。②引出下文对王文显任代理校长时行事风格的叙写,形成对比,以突出王文显治校的持重务实,一丝不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2012·新课标全国卷)12(1)选项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谢希德的诚与真》)本选项考查对文体特征的理解,涉及文章的选材、文本的主要内容与主题等内容。(正确选项,3分)因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达技巧比较接近于小说和散文,可以说文学类文本的表现手法都与传记相通。由于传记的文体特征,需要格外注意其他人物对传主的映衬、细节描写、引用和议论等方面。考点二分析表现手法3题型(一)叙述1.顺叙的作用(效果):思路清晰,结构条理。2.倒叙的作用(效果)[知能构建](1)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2)强调作用,这一段主要写了……放到开头强调了传主的……(与传主精神、品质等的关系)。(3)表达了作者对传主怎样的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关系)。(4)深化了主旨(与主旨的关系)。(5)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了叙述的平淡和结构的单调。3.插叙的作用(效果)(1)内容上:①(如果是引述他人的话,或是传主自己的话、书信等)突出了传记的真实性,使文章内容更充实。②深化了文章主题。③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④(如果是引述他人的话等就属于侧面描写)侧面烘托了传主的……⑤(如果插叙的语段拿传主和其他人对比)通过对比,衬托出了传主的……(2)结构上:①避免了结构的平铺直叙,使行文起伏多变,使结构更加紧凑集中。②对……做了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二)描写(主要是细节描写)1.描写的三种作用(1)让传主形象更全面完整,更立体化。传主形象是由多个侧面组成的,只表现其伟大的一面,而不展现其普通的一面,人物就不能立体化。

(2)让人物真实可信。要把人物写好,就要写其普通的一面,因为读者是普通的公民,他愿意接受伟人身上普通的一面。这样的人物会让读者觉得真实亲切,易于接受。(3)符合读者心理需要。对于大人物诸如政治家、艺术家、影视明星等,读者已经从媒体中了解了一些他们在本行业内的成就、事迹。对于传记作品,读者更渴望了解一些花絮。因此,一些细节正能解决这一问题。2.两种答题方式(1)如果是写人物的细节,可以这样:①思维趋向:写人物的细节=细节内容+独特形象+表现主题+读者心理。②答题方式:通过描写……细节,……刻画出一个……形象,突出……(主题思想),给读者……感受。(2)如果是场面细节,可以这样:①思维趋向:场面细节=细节内容+读者感受+表现主题。②答题方式:通过对……的描写,传神地写出在场人……的心情,烘托了……的现场气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真实性和感染力都很强。真实地反映了……表达了……的情感倾向。(三)议论的作用1.内容上:对主题表达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评论性文字既是对

事实的阐释,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2.结构上:①用在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

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②用在文章

的结尾,一般是为了加深对所写人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

题思想,凸显所写人物的品格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③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

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1.从侧面表现传主通过写与传主相关的人、事、物,从侧面表现传主的道德性格、特点、品性等。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可以塑造丰满的传主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2.内容和情节的需要不交代其他相关的人、事、物,内容情节就不完整,就无法更好地表现传主。只有把传主放到一定的环境中,他的行为、性格才显现其合理性。这样写可以更好地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内涵,增强文章文化底蕴等。3.由点及面,深化主题作者要揭示某种社会道理或者一个大的群体,比如整个民族的某种品质,光凭传主一个人无法全面地展现,就必须拓展,传主再加上其他的人、事、物,点面结合,就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表现主题。4.增强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等等。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传记中,引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引用内容引用效果直接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以及传主的话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烘托传主的形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即学即练]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林天宏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⑥“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摘自2006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注】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2.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结合文章第③⑤⑥段进行分析,写梁思成主要是从侧面表现朱启钤,让读者对传主有一个全面的、立体的了解。答案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所选事例及分析:第③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第⑤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应题目。第⑥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3.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文章两次提到大雨分别在第①段和最后一段。应注意从内容、结构和表现人物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开篇写雨是为了引出人物,结尾写雨是为了营造落寞氛围,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有力地表现了传主。答案①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设(或:现代北京旧城仍保留了朱启钤当年规划的格局)。②结尾的雨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③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写正阳门箭楼的修缮,结尾写营造学社的旧址故宫端门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两者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思维建模]分析传记表现手法及作用4角度1.传主角度: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增强作品的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2.文本角度: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文化底蕴。3.结构角度:照应标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对比映衬,总结上文,深化主旨,彰显品格。4.读者角度: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刻地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传记的阅读价值。答题模板:特点+作用①+作用②+作用③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咀嚼经典高考题目提升审题答题技能高考曾经这样考品答案,悟技巧,不丢分1.(2013·福建卷)13题D项: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王文显旧居周边的环境与情景,营造了肃杀悲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王文显的深切怀念与沉痛哀悼。(×)(《那一种遥远的幽默》)本选项考查传记中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文中的描写意在表现王文显当年的住处如今已发生巨大变化,并非“肃杀悲凉”,表达的情感是“深切怀念”而非“沉痛哀悼”。(错误选项,2分)2.(2011·广东卷)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2分)(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2分)(《梁宗岱先生》)(1)夸张手法。(1分)突出了梁宗岱善于跑路,有强健的体格。(1分)(2)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梁宗岱擅长且喜欢辩论,辩论的技巧出众,辩论时激情洋溢的性格特点。(1分)3.(2011·湖北卷)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6分)(《才子赵树理》)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赵树理在一个寻常字眼的使用上,不盲从,并郑重其事地在文稿中批字强调,凸显赵树理较真、坚持己见的性格。②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赵树理不循常规,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划拳,别具一格,意趣横生。这个细节描写体现赵树理幽默风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间的深厚感情。(每点3分)一、品悟经典课文:《贝多芬:握住命运的咽喉》以本为本,知能迁移——从教材中寻求解题突破[经典聚焦]手法运用作用及效果精雕细刻肖像烘托传主个性,为写命运做铺垫。大量的内心独白细腻地展示传主内心情感,直接体现人物精神,使文章具有真实感。引用传主书信直接展示传主精神,增强感染力。他人的话从侧面突出传主性格,使作者的评述更加客观全面、真实可信。对比以传主一生的种种不幸突出其性格的坚忍执着。以与歌德交往相处不和谐突出传主倔强的个性。叙述中插入议论抒情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深化作品的主题,使作品更加真实深刻、更具表现力。细节描写:陌生的手替他阖上眼睛暗示不认识他的人也无比崇敬,表现贝多芬的伟大。二、重温经典手法1.本文是一篇由传主本人口述的自传,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本文语言朴实,用词巧妙,富有特色。作为党的领袖和政治家,毛泽东在叙述经历的过程中,把革命斗争中一些常用的政治术语融入家庭琐事的描述当中,使文章语言形象、生动而幽默。如:①“我的不满增加起来了,辩证的斗争在我们的家庭中不断地发展着。”反映了毛泽东的叛逆精神,而且体现了他反抗意识的不断提高。②“在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