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中文封面中文封面FP401B体验教育亲情体验报告中文姓名:GivenNameFamilyName英文姓名:,GivenNameFamilyName库克ID号:中国合作院校:班级:EmailorQQ:电话:入学日期:预计毕业日期:作业提交日期:辅导老师建议分数:院长签名:任课老师面谈记录:第一部分:Q/A请阅读教科书,回答问题。注意:一、教科书: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二、每道题回答的时候:(一)请从以上教科书中摘录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并请写出来源出处,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二)请从正式出版的其他书籍、文献或论文中摘录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并请写出来源出处,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页码;如是网络上的,请注明网站和网址。(三)用自己内心的话(不作任何修饰或考虑,不要用太多形容词等),写出您的感觉和理解。问题:除了《生涯规划与体验式学习》列举的生涯和生涯规划知识外,您能否从出版品和网络上再找出与之不同的?是什么呢?书中和您找到生涯和生涯规划知识,您最认同的是哪一个呢?为什么?请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您个人的想法。(请至少提出一个学派。)生涯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view/665767.htm?fr=ala0_1_101.生涯即人生、生涯即竞争,生涯规划就是个人一生的竞争策略规划。02.生涯要规划,更要经营,起点是自己,终点也是自己,没有人能代劳。03.生涯规划就是规划人生的远景,彩绘生命的蓝图,发挥自己的才能,写出人生的剧本。04.生涯规划包括如何成长、学习、谋生及生活,是一连串思考、选择、计划、打拼、发展的终生历程。05.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掌握住现在。看得见未来;促进自我了解、自我定位、。/main.asp?url=/u11470719/d53710564.htm传统学习是什么?体验式学习又是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体验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带有强烈的反思倾向和神秘主义倾向。体验作为主体的一种反思判断和价值判断能力,则极注重一种超越意向,力图使存在的本源意义展示出来,体悟自然、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玄妙。体验不仅是一种主体的内心生活,也是一种与对象的意向性交流。(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41页)传统学习就像是那我以前的学习生活,每天都在同一间房子里,等着老师来上课。学习成为了一种顺理成章的责任与义务,到后来我们甚至迷茫,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而学,要学的是什么。我们只能坐在那里,接收既定的知识,做好密密麻麻的笔记,不去辨别知识的对与错,在从小的观念里,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老师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去做。题海战术用了一年有一年,百试不爽。因此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除了题目就是测试。为的就是让我们的思维形成一种定式,这让我时常觉得大脑好像根本没有运转,按照既定的路线走,其余的大脑空间都被闲置了。这么多年的学习就好像是被训练成一种解题机器,理论知识都了解,却不知道怎么运用。而体验式学习却将知识融入了生活,光听名字就够吸引人了。在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的牵引下,我们会对所要研究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体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超出我们想象的问题然后解决它,从而获得经验和成就感,在失败中反思总结,找出错因,及时纠正。体验式学习最重要的过程就是过程,享受其中的快乐、新鲜、刺激,在做中学,玩中学,错中学。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而体验式学习却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view/783853.htm?fr=ala0_1我们的自信、自卑、乐观、悲观、友善和敌视都是体验的一种积累——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都更想信它们所体验的,对于大脑来说,体验比认识更有依据性。概括来说,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Learning),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让人们体验或者对过去进行再体验,引导体验者审视自己的体验,积累积极正面的体验,使忙乱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学习方式。/dd/news_list.asp?id=298体验式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小学学习的内容我都忘得差不多了,记得的都是些很特别的东西。就比如自然老师带领我们到房顶,用三棱镜折射出彩虹,用喷壶喷出彩虹,无知的我在当时是多么的惊喜,回家后试了无数遍,牢牢地记住了光的折射,深深地被大自然的奇妙所吸引。而传统式学习的过程中是感受不到那份喜悦的,也不会有这么深的领悟,久久不忘。同时,体验让我们能更深切地体会到所扮演角色中当事人的情绪。就比如老师,我们都以为老师就应该公正无私,但在我体验过老师之后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老师也是人,每个老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都喜欢听话的学生。我们都知道当老师要公正,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可是真正面对的时候,谁都有私心,谁也做不到绝对的公正。体验式学习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方式。在传统学习中,我常常会被那些枯燥无味又难解的课本知识弄得头昏脑胀的,疲劳的学习让我在课堂上充满倦意,上课又不需要动手动脚,这使得我不得不去选择梦周公。但体验式学习不同,它要求我全身都动起来,劳力与体力结合,让身体充满活力。体验式学习是一种主动性学习。它要求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验题目出来后,是否要参与体验活动的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没有人强迫你,就算是强迫也没用。它需要的是自己主动的去认知,去感受,去学习。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未知性学习。在体验之前,不管你进行多少种假设,在体验过程中总有出乎你意料的情况发生。就比如我在准备对不同身份的人进行“对‘我’字的理解”时,我没想到大家对这个字真的没多少理解,就算有,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当我在问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的时候,她竟然不明白我的问题。这让我哭笑不得,第一次发现自己词穷,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往往是体验最精彩之处,正是因为它的不可预知和变化多端,并且,在体验过程中每个人对同一个事物都有不同的解读,体验式学习才会拥有这么神秘的色彩,吸引众人。初步了解生命发展的时期,与自己的过去、现在比较,有哪些是基本相同的?而有哪些又是您自己独特的特点呢?请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您的发现。进一步想想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青年后期以及中年和老年又有何期许呢?答我回想了一下以前的我,发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特别是在个性上,比如说那执拗的性格,却未曾改过。不同的地方就很多了,原本我是一个内向的女生,从小就不爱表现自己,说话也不敢太大声,不敢主动的回答问题,有什么事也不敢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总是自己一个人闷闷的。但上初二以后,我认识了几个个性开朗的好朋友,在无形中改变了我的性格,跟着他们我也慢慢地变得开朗了。再加上担任班上的职务,不得不与其他同学多沟通,这也促使了我的性格转变。现在的我应该是双重性格的吧,好动也好静。我的特点还是执拗吧,我认定的就坚持到底,比如选一门课,不管到后面有同学不来了,还是课本身的吸引力不足了,我都会坚持到底。这带给了很多好处,当我坚持熬过最艰难的时期,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但同时也有很多弊端,就比如我在有的事情上,老是和别人怄气,有时知道别人的方法是好的,但还是坚持自己蛮干,往往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经历。看到《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这本书中所提到的生命发展的时期和特点,我便询问了一下我的父母,的确我也经历了那样的发展过程。我爸妈告诉我说,我快1岁的时候,很喜欢摔杯子。把一个个玻璃杯子摔到地上,对杯子摔碎的声音特兴奋。我想这就是婴幼儿时期的试探过程吧。这是我更加好奇生命发展的过程。看着从其他人身上反映出的一个个生命成长的表现,真是一种奇特的发现。在我的中老年时期,我最希望的就是有稳定的生活。在中年晚期把对工作的激情减少,将生活的重心慢慢转移到家庭上来。该拼的在青壮年时期就拼完了,到了中老年时期,我将多关心自己丈夫和孩子。到了老年的时候,每天和自己的子女一起生活,下午吃完饭,就和老公一起出去遛遛狗。还可以加入老年活动中心,和其他老年人一起玩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就比如说跳跳舞、下下棋等等。周末和孩子们一家人一起到郊外野炊啊什么的。放长假的时候就可以一家人出去旅行。我的中老年时期将会把我的财产清理一下,做一个合理的安排。可以做一些基金、养老保险之类的。我的中老年希望可以安稳、舒适、悠闲、幸福的生活。成长,就是对爱多一些更深的感悟。——黄天中(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41页)每一个人都是在爱的包围下出生、成长、死亡。人这一辈子,什么也带不来,什么都带不走,唯有中间的过程。我觉得这就话反过来说更对爱多一些更深的感悟是一种成长,但成长并不仅仅只是对爱的感悟。成长还包括了对失败、胜利,以及各种情绪的体验。黄天中说:“生命的目的就是有目的的生命。”这让我想起了张闻天的一句话:“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question/53606547.html?fr=qrl&cid=172&index=2&fr2=query这两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觉得黄天中的那句话更实际一点。有“目的的生命”是可行的,但“理想的生活”永远都是虚幻的。而且,有目的的生命包含了很多内容,概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现在做的这个题目也是一种有目的的生活吧。4.您有信仰吗?如果有,为什么会有此信仰?如果没有,您对哪些信仰的哪些信条比较认同?您如何理解信仰呢?我没有信仰,年轻的经历让我无法正确的给信仰一种定位。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你遭受失败的时候让你坚强,在你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你信心,在你遇到困扰的时候给你指引,让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你懂得正直、纯洁、感恩,让你分清善恶,指引你得到更大的智慧,获得幸福的人生。信仰和迷信是相区别的,迷信的人分不清善恶,追逐眼前利益,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害。而一个真正懂得信仰的人,他不迷信偶像,懂得如何快乐的生活,懂得帮助他人。我没有生活在一个有宗教信仰的家庭,对于他们的那份执着感到不解。但是正如信仰的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在信仰的支配下正确的行为。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或者真理)。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view/474.htm?fr=ala0_1_1我觉得每个人都是有信仰的,因为他们都有自己所认同的东西,只是没有像某些人那样执着。我认为我是偏向于哲学信仰的,我也深信“人类作为生物个体,具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基于人类的共同本性,人应该生而平等。”(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125页)了解生命的概念,您又如何理解生命呢?如何达到尊重生命和领悟生命呢?请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答:众生生而平等,生命是很神奇的东西。它以不同形式的状态存在,一只虫、一朵花、一只鸟、一个人,甚至一个细菌,一个病毒,他们都是生命。他们有的很脆弱,比如说一只蚯蚓,它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可依就被顽皮的孩子挖了出来,任意地被他们玩弄,最后成为他们的鱼饵。毫无还击之力。生命有时候又很伟大,在地震中的两夫妇为了就自己的孩子,用双手撑起了2吨的石板;心脏被刺穿的父亲为了把孩子送到母亲的身边,硬撑了3天。一只藏羚羊可以为了腹中的宝宝而向猎人投降哀求;沉睡千年的莲花,依旧可以苏醒,绽放生命的美丽。弱不禁风的小草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的伟大在于它能创造一个个奇迹。我喜欢在散步的时候观察道路两旁的树,它们的枝干上有着不同的印记,有的是被绳索勒的伤痕,有的钉子还定在上面,枝干上长满了树瘤,它们的生命就只能在这儿,无处可逃。这样看来,我们是幸福的,最起码我们在面对伤害的时候可以选择逃跑,可以还击,可以找亲戚朋友诉苦。我们可以选择生活的环境,而它们呢?只能默默承受。所以说人类是幸福的。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说植物也是有情感的,他们对伤害过植物的人和友善的人发出的磁场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植物也有情感,那它们的生活是多可悲;如果它们没有感情,那它们的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我在此之前的感悟,但后来又不这么认为了。热爱生命,不只是欣赏生命、享受生命,更应该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是数量和质量的结合,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146页)第二句很有哲理。“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这是字典上对生命的解释。生命有大有小,有好有坏,所以说是质量和数量的结合,参照物不同,结果也不一样。因此,单单以我们的角度去看待生命是错误的。就上面我对树的看法而言,我们不是树,焉知树的快乐悲伤,我们不能用人类的要求去看待和评价一棵树,并对它给予同情和可怜。生命是平等的,不能鄙视,也无需同情。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正视生命,尊重他们,不要干涉他们的生活,一切顺其自然。“生命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的确,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又开始就必然有结束。生与死是已知的,却又是未知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有生死,但我们却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出生、为什么而出生、出生在哪里,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死亡,会因为什么死亡、会怎样死亡。出生属于过去,死亡属于未来,过去的已过去,未来的在未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只有现在才是属于我们的。把握现在,才是真正地珍惜生命。您如何诠释“我”这个概念呢?您又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个“我”呢?请回忆并总结一下,早期生活经验如何影响您自己的自我概念呢?答: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7、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跟某某人无法沟通!”您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类似的人么?请问出现此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如何可以顺畅的沟通呢?请可以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进行实际说明。答遇到过类似问题,我觉得关键在于每个人的沟通方式上的不同造成的、我觉得顺畅沟通的关键是1如何倾听
你可以通过实践来获得倾听技能,下面的内容给你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指导。以获得信息为目的进行每一次交谈,接受并理解别人向你传递的信息。交谈结束时,问问你自己:“这个人或这些人到底打算告诉我什么内容?”
2.用身体语言表示你对别人的信息感兴趣。身体向前倾,保持目光接触,集中注意力,不要让自己因外界干扰而分心。这些动作和态度会鼓励说话人“无拘无束地畅谈”。
3.通过提问澄清内容,但也不要问太多的问题,以至于打断了说话人的思路。根据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信息,看看说话人是否认可你的解释。
4.别人说的时候不要去想自己下一步该说什么,或寻找一个空隙自己可以“插话”。要集中注意力于说话人所说的内容。
5.做记录以备日后参考,但仅仅记下来说话人的重点内容。过多地做记录反而会分散精力,阻碍你获得后面的信息。
6.寻找一个最佳点来看和听。在会议中,你所坐的位置尤其重要。你需要听到别人所说的内容,还要保证获得会议中发送的所有书面材料。
7.探究信息的实质。这种技能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它要求对众多的材料进行心理筛选,以了解说话者想表达的真正意图。
8.观察说话者的态度举止和演讲风格。这一信息对说话者来说有多重要,他是否有情感上的投入?
9.交谈结束后,在自己心里对所得到的信息作个总结。
10.与各种水平的人和群体交谈时,练习前面提到的每项建议,你会成为公司中消息最灵通的主管。
搜集压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寓言、故事或真实案例,并与大家一起分享。答:每个人都曾面对许多的压力,就拿我来说,在高三的时候,每一次联考都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每一次考试都有自己在班上和在年级上的排名。每一次的排名都关系到自己的学习水平,可以看出能否考上大学。所以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我们自己,对考试都很重视。这样压力就随之而来了。我常常给自己的要求都不高,这样才能不顾他人的期望,心想只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好了。这样压力就会减小。下面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寓言。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了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年轻的水手嘟囔。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水手们还是照做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百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轻的小船。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则是最危险的。”这就是“压力效应”。那些得过且过,没有一点压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像风暴中没有载货的船,往往一场人生的狂风巨浪便会把他们打翻。/question/121034503.html这则寓言说明了压力的重要性。压力虽然给我们带来痛苦,但是人生之船不也是在压力中向前行驶的吗?我们在压力中寻找解决方法,当我们打倒压力时,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下一次我们再遇到同样的情形时,你或许就感觉不到压力了。就跟上台讲话一样,第一次你会担心、紧张、有压力,只要你克服心里的恐惧,多锻炼几次,以后就不会紧张了。正如毕淑敏所说:“其实适当的压力,是保持活性的重要条件。如果空气没有了压力,我们的呼吸就会衰竭。如果血液没有了压力,我们的四肢就会瘫痪……上个世纪的石油英雄王铁人也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无进步的豪言壮语。(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275页)任何生命都离不开压力,逃避和恐惧都不能解决问题。我们是生命的主宰,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如何好好利用压力,让压力给我们带来好处。有压力,才有追求的渴望。我们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力,才能不断进取,越挫越勇。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位教授向他的听众讲述如何正确的对待压力.他举起一杯水,问道:“这一杯水有多重?”从20克到500克,回答各异.“其实具体多重并非关键,关键在于你举杯的时间.如果你举了一分钟,即便杯子重500克也不是问题,如果你举杯一个小时,20克的杯子也会让你手臂酸痛,如果举杯一天,恐怕就需叫救护车了.同一个杯子,举的时间越长,它会变得越重.”“倘若我们总是将压力扛在肩上,压力就像水杯一样,会变得越来越重.早晚有一天,我们将不堪其重.正确的做法是,放下水杯,休息一下,以便再次举起它.”/Article/HTML/3770.html在我看来,这个故事很形象的说明了压力的持久性。压力存在的时间越久,影响就越大。因此,我们就应在压力出现时及时处理它。就像对待疾病一样,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makepolo123/blog/item/33791ac9fdec301f7e3e6f4c.html这是说明压力的影响有好有坏,就看我们怎么看待。它就像一块巨石,可以压得你喘不过气,但你也可以将它作为垫脚石,爬上更高处。在面对压力时,我们应该像那头驴子一样,刚开始虽然会惊慌,但更应该以最快的速度让自己冷静下来,好好思考用什么方法来处理。这样才能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请列举关于时间的诗歌谚语,请至少列举5条。并说说您自己对时间的理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3.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4.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不同职业的人对于时间的理解不尽相同。我对于时间的理解就是:“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河流、时间、人生都是不可逆的。覆水难收,打碎的花瓶不会复原,时光不会倒流。我们最应该的就是充实地过好每一天。我曾经试过拿一个星期随心所欲,悠闲地过日子;再拿一个星期,每天都把自己想做的是列一个清单,按计划执行,把计划外的事单独记下来;最后回忆反思,就发现原来有目标有计划的利用时间可以有很多收获,生活也快乐许多。充分地利用时间,心里会装得满满的,就不会烦躁不安了。除了书中列出的休闲的定义外,请您再查查其他对休闲的诠释;并请写下您自己对休闲的理解。除了书中列出的休闲的功能,您还知道哪些休闲的功能?休闲对您个人来说最大的功能又是什么?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蓄和释放,它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
休闲之事古已有之。一般意义上的休闲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恢复生理的平衡;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成为心灵的驿站。她是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后的时间,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而对于人之生命的意义来说,她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并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究竟何为休闲?
首先,我们从字义的角度进行考察。“休”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人倚木而休。”《诗•商颂•长发》中释“休”为吉庆、美善、福禄。“何天之休”。“闲”,通常引申为范围。多指道德、法度。《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其次,有限制、约束之意。《易•家人》:“闲有家。”“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从词意的组合上,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因而,它不同于“闲暇”、“空闲”、“消闲”。这个颇具哲学意味的象喻,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人倚木而休,使精神的休整和身体的颐养活动得以充分的进行,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赋予生命以真、善、美,具有了价值意义。
同样,在英文词义学的考证中,也可以看到相似的暗喻。英文“Leisure”一词来源于法语,法语来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在希腊语中“休闲”为“Skole”,拉丁语为“scola”,意为休闲和教育,认为发展娱乐,从中得益,并与文化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这种精华涵义以一定的受教育程度为前提,至今还存在,并将有社会价值的娱乐区别于其他娱乐。可见英文中“Leisure”休息的成分很少,消遣的成分也不大,主要是指“必要劳动之余的自我发展”。表明了“休闲”一词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精神底蕴。“在拉丁语中,我们同样能找到这种排斥关系,因为,otium(休闲、闲逸)的反意为neg-otium(字面意为事务、商业、劳动)。”(参见[法]罗歇•苏著,《休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页)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一书中曾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thatleisureisthecenter-pointaboutwhicheverythingrevolves,引自JosefPieper,LeisureTheBasisofCultureP20)。
在马克思眼中:“休闲”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是“非劳动时间”和“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它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第287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休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休闲从劳动状态与负有责任的其它活动中分离出来。这是人的生存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她与马斯洛的人的需求“五层次理论”中最高级的自我实现的理念相一致。旨在巡查精神世界中人的创造力和鉴赏力,通过休闲促使人对生活(生命)进行思索,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成熟,使人真正地走向自由。她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工具与技术,而是为人类构建意义的世界和守护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归依。她还以特有的精神理想赋予人的经济技术行为以真实的意义,使她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或科技力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相对的独立性,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进程有矫正、平衡、弥补等功能的人文精神力量。
休闲经济是文化经济的一个主要组成。
您如何理解“个人理财”呢?除了个人理财,还有其他种类的理财么?请设想您只有100元人民币,给您1周的时间,请问您如何使用这100元在1周内学习、生活、工作?答个人理财,是在对个人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结合预定目标运用诸如储蓄、保险、证券、外汇、收藏、住房投资等多种手段管理资产和负债,合理安排资金,从而在各个人风险可以接受范围内实现资产增值的最大化的过程。由此,现代意义的个人理财,不同于单纯的储蓄或投资,它不仅包括财富的积累,而且还囊括了财富的保障和安排。财富保障的核心是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也就是当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出现了意外,或个人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不利变化,如恶性通货膨胀、汇率大幅降低等问题时,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不致于受到严重的影响。普通老百姓,也就是想利用手中有数的几个钱,借助银行储蓄得几个利息,或者是参加国债回购,利率稍高些,再就是参加银行担保的信托理财,但似乎门槛高(起存5万)。买国债也是好办法。如果你的钱可长期不动,就可以称为资金,那么你就投资长期国债。最好自己设个期限,假设为3年,那你按照国家国债发行计划,每月去购买一些。时间长了,最好形成滚动循环状态,那么坚持3年后,你享受到的就是月月收较高利息。理财的关键是合理计划、使用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1、学会节流。工资是有限的,不必要花的钱要节约,只要节约,一年还是可以省下一笔可观的收入,这是理财的第一步。2、做好开源。有了余钱,就要合理运用,使之保值增值,使其产生较大的收益。3、善于计划。理财的目的,不在于要赚很多很多的钱,而是在于使将来的生活有保障或生活的更好(所以说理财不只是有钱人的事,工薪阶层同样需要理财),善于计划自己的未来需求对于理财很重要。4、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在现实消费和未来的收益之间寻求平衡点,这部分工作可以委托专业人士给自己设计,以作参考。5、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考虑收益率。高收益的理财方案不一定是好方案,适合自己的方案才是好方案,因为收益率越高,其风险就越大。适合自己的方案是既能达到预期目的,风险最小的方案,不要盲目选择收益率最高的方案。对于书中提到的心理健康的概念,您比较认同哪个观点呢?为什么?或者您还有其他的观点?请与大家一起交流。心理健康的标准会随着时代和国家、民族的不同而不同,除了书中列举的这些标准外,请您再列举两个以上其他时代或其他地域的标准答:我比较赞同的是美国精神病学家梅尼格尔的观点,他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有满足之感,或者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该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354页)我最认可的是他的“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这点。一个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人的心理一定是有问题的,当一个人在一举一动中都体现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气质的时候,他的心一定是很明朗、很健康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定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能快乐的适应环境。但我认为,他的最高效率是相对于所指认本身而言的。而且达到这三点的人,应该是属于心理完全健康,这样的要求对常人而言是很难的。健康的心理,才能带来快乐的情绪,有助于我们身体自身调节身体功能,达到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生活快乐的保障。没了健康的身体,说什么都是空的。就如那句话所说:“所有的财富、荣誉、地位、权力都是0,健康就是1,只有健康存在的时候,你所拥有的才是100,1000,10000,甚至更多;当你没有了健康,所有的都是0,”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去迎接每一天。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近年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了“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制定”的课题研究。通过文献调研、专家调查和专家讨论,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具体可从五个方面来衡量——1.自我认识方面:应该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并接纳自我,有心理安全感;2.独立性方面:应该具备基本的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能够解决日常遇到的一些问题;3.情绪方面:要求情绪基本稳定,心态比较积极,能够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4.人际交往方面:应该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交往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5.环境适应方面:要求能够接受现实、承受挫折,并采取合理措施应对困难。/09/1210/07/5Q5FRNN6000120GR.html美国的心理健康标准:1.经常感到快慰、舒适。2.不为恐惧、愤怒、爱、妒忌、罪恶或忧愁等情绪所捆绑。3.能坦然接受不如意的事。4.能以忍、开放的心胸,面对自己、面貌一新对他人,必要时还能自我解嘲。5.能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的能力。6.能接受自己的缺失。7.能保持高度的自尊心。8.能善于处理所面临的各种情景。9.能从每日生活点点滴滴中,吸取生活乐趣。10.能经常感受人际关系的乐趣。11.能经常关怀他人,热爱他人。12.拥有永久的、非常良好的友谊。13.相信别人,由衷的欢迎别人,也渴望人家爱我、信任我。14.尊重别人的思想与意念,纵然这些思想与意念与我有些分歧。15.不强迫他人接受我的意见,也不随便接受别人的看法,甚至甘心让人家颐指气使。16.乐于参与各种团体的活动。17.对左邻右舍,甚至所接触的任何人,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18.胜任愉快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需求。19.能自行处理所有的问题。20.勇于负责。21.尽可能谋求与环境的良好相处。22.乐于接受新经验与新观念。23.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天赋。24.能确立合理的人生目的。25.能自我思索、自我抉择。26.能全力投入工作,从而寻求乐趣/s/blog_51d1780401009c4e.html。13、有人说,除了就业、职业、创业、事业、志业外,应该还有一个“无业”的阶段,也就是就业前的人生成长阶段的“工作”和退休后的“工作”。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呢?答无业指的就是没有正式拥有承当社会生产活动能力的时候已经已经无法承当社会生产活动的阶段。您有哪些个人兴趣?如何培养或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兴趣?这些兴趣与您个人未来的生涯发展有何关系?(个人兴趣需要具体提出,特别是在工作上。)我有哪些能力?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有哪些能力是我所欠缺而有待充实的?我是否还有哪些能力尚未被发掘、启发?我能力的强弱与自己未来生涯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关系?与我自己能力有关的职业有哪些?有哪些价值观是我所重视的?有哪些价值观对我个人而言,并不是很重要?工作价值观与我个人未来生涯发展的关联程度如何?在我个人成长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人物(如父母、师长等)或事件,曾深深地影响着我?性格与我个人未来的生涯发展之间具有什么关系?我理想中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与目前的生活有何不同?答:我的兴趣有电影、看书、摄影、户外活动等。我将把这些爱好进行下去,但只作为业余兴趣,不深入专研,让它们成为我的特长、一个闪光点。好好利用我对读书的兴趣,多读一点书,增加自己的知识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摄影,也是我的一种业余兴趣,它是我的休闲方式,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来调节我的身心状况,同时又训练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事物,这对我工作上思考问题也是有帮助的。我喜欢户外活动,我将利用这一点,将我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训练我的社交能力,扩大我的交友范围。我的亲和力是一个很大的优点,我并不给人一种孤傲的感觉,我将利用这点扩大我的人际交际,有问题就多向别人请教。我的集体荣誉感是很强的,我喜欢集体活动,这对我在团队里工作很有好处。我在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还不够好,应该多参加公众发言,慢慢锻炼自己。我的自控能力还有待加强,现在的我有时还是容易放纵自己,不能有效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我的完全独立能力是还没挖掘的,到目前为止,我都还是依靠着父母,从未自己赚钱、工作、生活,我应该慢慢学会自己独立生活,包括理财啊什么的,这样在我真正独立的时候才能更快地适应新生活。能力是以后发展的基础,是得到别人认可的标准。能力越强,越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起点的平台就越高,你生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也会不同,发展空间也越大。对于洛克奇在《人类价值观的本质》中提出的13种价值观中,我比较赞同的是(1)成就感:提升社会地位,得到社会认同,希望工作得到他人的认可,对工作的完成和挑战成功感到满足。(5)收入与财富:工作能够明显、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希望得到金钱所能买到的东西。(7)爱、家庭、人际关系:关心他人,与别人分享,协助别人解决问题;体贴、关爱,对周遭人的慷慨。(9)欢乐:享受生命,结交新朋友,与别人共处,一同享受美好时光。(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517页)成就感是我们价值的最深切的体现,当我们完成一样工作,特别是在费尽心力之后,当身边的同志都看到了你的努力和结果,他们在举手投足之间都会表现出对你的认可,这时你便感觉到了价值。因为你利用你所拥有的知识完成了这个工作,然而,这个工作对于其他某些人而言是不能完成的,这样,你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每一个人在领取自己工资的时候都是很高兴的,因为工资是我们价值观的最直观的体现,有多少工资就有多少价值。当我们帮助身边的朋友,让他们摆脱困境,看着他们喜笑颜开的样子,我们就会感觉身边的人是需要我们的,我们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如果我们身边没有朋友和我们一起分享快乐悲伤,我们会觉得很孤独,发现我们的存在是对别人不会有任何影响的,这样的我们有什么价值呢?我觉得用安全感来衡量价值观是不准确的,我们就算在工作上很出色、很有成就,但我们因为某些原因在某些方面没有安全感,那能说我们没有价值吗?具体的工作价值观及统一的处理原则包括,如:团结互助、积极、进取(争优)、为集体争光、爱护公物意识、诚信、正直、解理、宽容、友善、对工作的认识、明示好的标标准和不好的表现、换位思考原则、对错误的处理原则等。/view/2401139.htm?fr=ala0_1工作价值观将影响我对工作类型、目标的选择。我对工作的价值观就决定了我的目标,是想继续拼搏往高处爬,还是安分守己,只找个稳定的工作就满足了。它还将决定我的工作类型,是喜欢外出工作、还是坐办公室,是喜欢具有体挑战型的、还是重复简单型的等等。培养好的工作价值观,将能很好的调动我的全能性,将对我们以后的生涯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反之,将有反作用。我的价值观将影响我的一举一动,这将改变别人对我的看法。我记得大概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为我成绩突然下滑很多,然后班上所有以前和我玩的好的同学都不理我了,什么时候都避着我,我感觉像被孤立起来了。后来,就只有我同桌还有坐在前面的那位同学和我说话。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有了学习才有一切”,我开始拼命的学习,但我同时开始变得沉默起来,没有了原来的开朗、快乐。我非常感谢那两个同学,陪我度过那段难熬的时间。我最后考上了我们那儿最好的初中,虽然换了新的环境,但我还是那么不爱说话,那时的我成了一个优秀的倾听者,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直到初二的时候,我认识了两个女生,一个是豪爽大方,一个是活泼可爱,在她们两慢慢的带动下我才慢慢开始外向起来。到了高中,我们的班主任让我来担任班长,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从那时起我又开始爱说话了,同时也锻炼了我的领导能力。我理想中的生活方式是很健康的。在工作上我更喜欢有挑战性的,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喜欢很快能出现结果的工作,这样会很有成就感。同时能获得很高的酬薪,这样才能满足我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但在忙碌的工作同时,我喜欢很好的放松。我希望每隔一段时间,有我的一个休假期,让我能出去旅游,到世界各地去玩一玩,增长自己的见识。我希望的生活史太理想化了的,和我现在的生活太不一样了。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我现在没有享受生活的资格,因为我没有自己的收入,我所设想的生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所以我现在只能好很读书,为了我理想的目标而奋斗。其次是生活圈子不一样,现在我还是一个学生,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还是在一个比较单纯的环境中。或许将来进入社会后,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又不一样了。您如何理解“全人教育”呢?赞同书中的哪个观点吗?还是您有自己的认识?答:全人教育的定义是:全人教育是指教学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力、经验、性格、意愿等主观条件,并加以配合之来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而能快乐学习。幼儿时期的全人教育,主要通过宝宝成长的四大财富来实现:性格、情感、习惯与能力,研究表明,一个人成长过程中,0到6岁起着重要作用,而宝宝的性格、情感与习惯在这个时期基本养成。能力方面也得到极大提高。7岁以后,能力方面的培养就是一个人终其一生的事情。而且,在三大教育体系里面,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比重中,家庭教育又是全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觉得全人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体验式的结合体,它要求学生像传统教育一样,学好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又要像体验式学习那样,在实践中获得经验。但它又有它突出的特点,它不仅仅只是注重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精神方面的教育。全人化教育是个体性教育,它的每一个教育方案都是因人而异的,它根据每一个人独特的特点来为他量身定做的一套方案。正如书上所说,全人教育将学习者视为独立个体,对待每一位学者都给予宽容、尊重和欣赏。全人教育开始重新审视年级、教材以及标准化测验的适切性,一个人人化测量标准取代年级和标准化测验。(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569页)书上说“全人化教育的理念不是培养完美之人”我有另一种看法。什么是完美?有什么人是十全十美的呢?完美这个概念本来就是相对而言的。一个由独特的教育方案培育出来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的人,身、心、灵全面协调发展的人,在很多发面肯定都是很优秀的,这样的人相对而言就是完美的。我认为全人教育有几个不可行因素。第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面对这么多的学生,不可能针对每一个人实行全人教育,如果国家自己挑选很少一部分人实行全人教育,回引发很多问题,并且达不到全人教育的效果。第二,全人教育的投资是很大的,然而收益是未知的。实施全人教育究竟有没有价值还是一个未知数。第三,人是变化的,在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你给他量身定做的方案是不是就一定适合他的发展,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时时变更发展方案又是不现实的。除了书中列出的终身学习的定义外,您可以查到到哪些对终身学习的定义?您比较认同哪个呢?为什么?关于终身学习产生的背景,您认同吗?为什么?除了书中提到的终身学习的类型,您觉得还有其他的吗?还有哪些?我们在书中看到了关于终身教育世界及各国的实践,那么中国对终身教育的实践有哪些呢?请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一一列出来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答: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view/99160.htm?fr=ala0_1终生学习就要使学习跨越单纯学校教育的时段,贯穿于人的一生;使学习从单纯的求知谋生手段,发展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生活方式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使“活到老、学到老”真正成为每个人坚定不移的追求和信念。/wenda.php?do=snap&act=fetchHtmlsnap&m=17ea9ecf33b8a0550d8cdc566b815007&surl=http%3A%2F%2F1039240402.%2Fblog%2F1264677724&kw=%D6%D5%C9%ED%D1%A7%CF%B0&src=wenda我还是比较认同胡梦鲸关于终生学习的定义:所谓终生学习是指人生全程的学习历程,此历程正规、非正规及正式的学习活动,旨在配合人生各阶段的社会角色与发展,以达成发展个人潜能,提升生活品质促进社会改造的目标。(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580页)不管是在学校教室专门的学习知识,还是在路边边上的一次无意的发现,只要对你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或是对人生发展有利的,那就是学习。从刚生下来,到濒临死亡的那一刻,我们都处在学习之中,学习的内容包括很多,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一个行为举止技巧,只要是好的,都可以学习。只是这儿所指的终身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方式,它是为了发展个人潜能,提升生活品质而存在的。我很认同书上所说的关于终生学习产生的背景。社会的迅速变迁、知识的迅速成长和淘汰、人类寿命的延长、休闲时间的增加、社会发展的需要都是终身学习产生的诱因。人处在一个社会之中,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仍然作用在我们身上。社会的不断前进,知识的不断扩充,迫使我们不断地学习,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环境。只是我认为休闲时间的增加、人类寿命的延长,让我们在空闲的时间中为了满足内心的需求,从而选择了学习,这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次要的原因。除书上对终生学习的类型的描述外,我认为还有一种无意识的学习。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中学到的。就不如说我们在街上走的时候,我们听到了旁人的谈话,告诉了你某件事,这件事或许并不是你所感兴趣的,或是对你来说是现阶段没有用的,但你还是了解了。这也是一种学习。我国终身教育体制,其主要建构在下列四个主轴之上:一为社会教育法,二为补习教育法,三为空中大学设置条例,四为大学校院推广教育实施办法。/main/NewsDetail.asp?ArticleID=250我国实施终身教育的途径:一、开放各级学校教育资源,提供社区民众参与学习二、建立家庭教育服务网络,推展各项家庭教育活动三、建立全国教育信息网络,寻求教育的均等机会四、建构非正规教育体系,提供全民教育机会五、加强大专校院办理推广教育,提供在职人员进修六、扩充隔空教育机会,规划计算机网络教学,将教育送上门美国终身教育的实施途径:1.联邦政府积极确立及推动全国性教育目标2.联邦教育部积极发展核心科目及指针并加以贯彻实施3.推动儿童阅读及家庭参与教育的运动4.提升教师素质并加强教师参与教育革新5.鼓励学校及学习机构运用网络学习科技6.持续改善学校教育的整体措施7.不断提出改革方略,扭转学习低成就8.扩展成人远距教学服务教育9.企业大学使教育与企业密切结合10.大力补助学习者接受高等教育英国发展终身教育的策略1.通过发展学习的新形式以及提供更好的学习咨询和信息,克服学习的障碍2.投资学习,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助3.使人们能够在工作场所学习4.发挥教育和培训系统各个部分在发展终身学习中的作用5.设立高的标准,确保学习的质量6.通过更好的资格体系支持终身学习各国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设定适合本国终身教育发展的政策,侧重点不同,但总的来说,都是增强人们对学习的兴趣,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鼓励全民学习。请列举在进行体验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您如何理解亲情体验?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说明。答我认为在进行:亲情体验前需要准备好一个完整的体验计划。以及得到父母亲人的赞同的配合。亲情体验是指有血缘关系成员,通过以情感的方式进行爱心沟通的交流方式(来源于黎黍匀定义)。亲情体验的出现,是社会转型阶段出现的产物。在农耕时代,亲朋好友能够在近距离接触,生活方面多有亲人关怀,对爱心的体验要求不高。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存的压力已经让亲人之间的爱心交流日渐稀少,而通过组织的方式赢得了亲情接触,不但利于减缓压力,也利于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强化,促进家庭的完整和稳定。学生体验合同1.学生信息1.1名字:1.2学生ID号:1.3合作院校:1.4专业:1.5入学年份:1.6预计毕业时间:1.7体验期间联系地址:1.8体验期间联系电话:1.9电子邮件地址:2.体验单位信息2.1体验单位:2.2体验单位地址:2.3体验单位电话:2.4体验单位传真:2.5体验单位电子邮箱:2.6体验单位负责人姓名:2.7体验单位负责人职务:2.8体验日期:至3.您的体验职务:4.体验类型5.在过去的三年内你有过在此体验单位实习的经历吗,如作为正式的工作人员、当一名志愿者、学校里做义工或是其它体验.是否(如果“是”,请简单描述一下此次体验和之前在此地点的体验经历有什么不同。)6.体验总体目标:7.体验具体目的:8.体验活动内容:9.评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9.1文献9.2书面报告/摘要9.3口头讨论9.4体验地点负责人评估回顾9.5独特的证明文件(描述)以上五个方面可作为老师评语内包含的部分。10.学生签名:日期:11.指导老师签名:日期:评语:12.院长签名:日期:评语:13.体验单位负责人签名:日期:评语:14.授课教授签名:日期:评语:库克大学库克大学中国项目Phoneax-mail:hwang@体验单位负责人评估意见表评估日期: 学生姓名: 单位名称: 体验单位负责人姓名: 体验单位负责人职务: 体验单位地址: 电话及传真: 体验单位负责人邮箱: 库克大学的体验项目是作为学生校园学术项目的补充而设计的。学生经验的报告对于学生完整的记录来讲是必要的。请在学生的体验结束后,完成并交还此评估表到以下地址:院长/老师学院大学地址:电话及传真:邮箱:hwang@体验单位负责人签名 体验单位公章日期:谢谢完成所附上的评估表1.学生和我已经讨论了体验学习合同。是否2.请描述学生为达到体验学习合同中的目标所进行的主要活动,并作出评价。 3.学生为达到体验目标所花费总的天数,包括具体的时间段(如年/月/日/某时到某时):4. 在体验期间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请说明原因) 是 否 5. 体验期间学生的书面交流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请说明原因) 是 否6. 您是否推荐该学生在此领域发展?(请说明原因) 是 否 7. 您是否愿意继续成为库克项目体验合作者? 是 否8. 您是否愿意增加贵单位的体验学生数量? 是 请圈出最能描述学生表现的选项。1.在体验目标的达成方面的进展情况a.比预计的要好 d.工作进展平稳b.已经达到既定目标 e.几乎没有达到目标c.达到部分目标2.工作质量a.完美 d.低于平均水平 b.非常好 e.很差c.一般 3.工作数量a.比预计要多 d.几乎不能达到要求b.和预期一样 e.不足c.平均水平4.任务的接受程度a.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跟物业合作合同协议
- 邮政快递外包合同协议
- 个人在线培训课程培训合同
- 入团考试的秘密试题及答案
- 车队车辆租用合同协议
- 2024年外汇考试的反馈与改进试题及答案
- 应对变化的审计师试题及答案
- 车票务代理合同协议
- 毕业工作协议书
- 浴池施工协议书
- 科学六年级上教科版45相貌各异的我们
- 2023年《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质量管理手册》
- 宾馆行业信用评价规范
-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二模英语试卷及答案
- 达美乐比萨线上整合营销规划方案
- 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 德意志意识形态
- 2023年安徽省中考生物总复习二轮专题:科学探究创新题(有答案)
- 六年级语文毕业总复习
- YY/T 1778.1-2021医疗应用中呼吸气体通路生物相容性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
- GB/T 37078-2018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