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磷酸铵阻燃处理对汽车内饰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
聚磷酸铵阻燃处理对汽车内饰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上海纺织科技SHANGHAITEXTILESCIENCE&TECHNOLOGY2021年5月第38卷第5期专题论坛Vo.l38No.5,2021新型纺织品复合材料在汽车内饰中的应用姚明华,万玉峰(上海汽车地毯总厂,上海202100摘要:简要叙述了轿车内饰件的性能要求和发展趋势,并介绍了针织面料聚烯烃泡沫复合材料、聚丙烯玻璃纤维针刺毡型材料和可循环再生型等密度汽车隔音垫等几种复合材料在轿车内饰件上的开发与应用情况,认为汽车内饰件发展已相当成熟,今后必须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提高制品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关键词:纺织复合材料;汽车内饰;应用;开发中图分类号:TS10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2044(202105003ApplicationofnewtextilecompositesincarinnerdecorationYAOMinghua,WANYufeng(ShanghaiCarCarpetPlant,Shanghai202100,ChinaAbstract:Thispaperbrieflydescribestheperformancerequirementsandthedevelopmenttrendofcarinteriortrimpartswithth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severalnewtextilecompositessuchasknittedfabric-polyolefinfoamcomposites,PP(polypropyleneandglassfiberneedlepunchedmaterialsandrecyclablesoundinsulationsofunifieddensityinthefieldofautomobileinnerdecorationintroduced.Theautomobileinteriortrimproductsmustbefurtherimprovedintheireconomyandenvironmentprotection.Keywords:textilecomposites;carinteriortrmi;application;developing轿车内饰件行业在我国与轿车工业同时起步,但国内轿车生产企业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不足,在产品开发方面与零部件配套商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松散,这些都严重制约着轿车内饰产业的发展。了解汽车内饰的最终客户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通过新产品的应用推动自身和下游汽车内饰企业提高竞争力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针对轿车对内饰材料的要求,介绍几种新型产业用纺织品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情况。1轿车内饰对产业用纺织品的要求现代轿车日益提高的产品舒适性以及产品质量对内饰件产品性能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制性法规环保要求。包括非法规禁用材质、气味特性、总有机物散发、甲醛散发、雾翳性能、阻燃性能(CCC,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2基本性能及使用功能特性。包括断裂强度、断裂伸长、撕破强度等常规物理性能,隔音性能,吸音性能。(3工艺功能特性。包括复合性能,软化点和熔点,加工塑性和回弹性,热量吸收性能,收缩率等。(4风格设计相关特性。包括材质和质地,手感,表面风格,颜色,时尚性和新颖性。收稿日期:2021-12-09作者简介:姚明华(1961-,男,上海市人,高级工程师,从事产业用纺织品的研发和产品质量管理研究。(5耐用性。包括耐磨性(表层,耐磨色牢度(表层,耐光照强度(表层,抗霉变性,抗老化性能,耐水洗色牢度,抗污性能。(6产品经济性。包括低成本材料可循环使用性,制造过程单耗,材料的易获取性,包装运输特性,产品定量,耐高低温性,耐气候交变性,耐油和耐盐雾性能。很少有全新的材料开发出来,但是产品的功能性和质量必须满足强制性环保要求、工艺功能特性以及耐用性能,而且在使用功能特性、经济性或风格设计特性上有所提高,才能使产品符合轿车内饰价格降低、质量提高的趋势。2几种汽车内饰用纺织品复合材料2.1针织面料聚烯烃泡沫复合材料传统的针织面料在轿车内饰中的应用比较多,例如轿车座椅面料、轿车顶棚材料、轿车衣帽架面料等。轿车针织面料的材质、颜色搭配、表面风格、结构组织织方法、印染、表面处理等新的技术应用已经非常多。现在针织复合材料的应用也比较普遍,如针织面料复合PU海绵或针刺非织造布来增加产品厚度,提高材料的性能等。复合工艺可采用火焰法、洒粉复合、热熔胶涂层层压复合法等。可根据产品特性和企业资源的实际情况选用特定的加工方法。IXPE/XPE电子/化学交联聚乙烯泡沫材料是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主要原料,添加发泡剂等制成的高分子泡沫202021年5月第38卷第5期SHANGHAITEXTILESCIENCE&TECHNOLOGY上海纺织科技Vo.l38No.5,2021专题论坛材料。采用密度为30~50kg/m3的IXPE/XPE片材与针织面料复合,与传统的聚氨酯泡沫复合针织材料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在面料衬里层使用时,可为成品提供良好的手感;模压成形后的产品可提供非常清晰的棱角,提升产品的外观;相对于同样厚度的低密度(粗孔PU弹性海绵具有良好的吸音和隔音性能;该材料具有可塑性,适合深度成形,满足应用工艺需求;在制造过程中如采用火焰法复合与聚氨酯泡沫相比,减少了燃烧所产生的有毒废气的排放。可在轿车顶棚、门内板、行李架等部件的覆盖材料领域应用,一般采用与骨架材料进行复合的方法,可通过加热成型和冷成型的方法用模压复合在骨架材料的表面,可形成棱角分明的线条,与安装的附件形成精密的配合效果,符合当代棱角分明、张扬个性、凸显质量的轿车设计思路。图1是采用此材料制成的轿车棱角分明的行李架本体(未安装附件。图1轿车棱角分明的行李架本体材料2.2聚丙烯玻璃纤维针刺毡型材料轿车内饰成形骨架材料种类很多,有PP木粉板、PP天然纤维混合(麻、棉纤维毡、短玻璃纤维增强PP板(也称GMT材料、玻纤增强PU复合板、聚胺酯硬泡增强玻纤板等,但是均有较为明显的缺点,如PP木粉板韧性和刚性不能达到良好的统一,PP天然纤维混合毡有气味,GMT和PU增强材料的经济性和循环使用性低等。近几年,随着生产制造过程防护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改善或解决了生产过程中梳理和针刺对玻璃纤维的物理作用而导致玻纤粉尘对员工的危害问题,PP玻纤混合纤维针刺毡逐渐应用在轿车内饰成形骨架材料中。可根据产品使用刚性和韧性的要求混合一定比例的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最高玻璃纤维含量可达到50%,由于玻璃纤维有明显的刚性增强作用,在原料上进行一定控制后可达到良好的散发性能。使用玻璃纤维与传统的内饰成形骨架材料均有明显的优势。与酚醛热固化毡相比,在同样厚度、达到同样刚性情况下可减少产品质量20%~40%,直接降低了整车质量,达到节能效果;与PP麻纤维毡生产的产品相比,厚度相同且单位面积质量也相同时,通过调节PP玻璃纤维的比例可获得更好的产品刚性和保形性。与GMT材料相比虽然刚性有所降低,但密度降低对产品的声学性能有益,更适合于生产汽车内饰件骨架材料,且使用成本较低。图2为使用单位面积质量1500g/m2PP玻璃纤维毡生产的轿车行李架骨架件。由于该材料较高的强度和刚性,在产品边缘长方形孔的外侧边虽仅有4mm宽度,但已经具备较高的强度,满足了产品安装要求。图2轿车行李架骨架件2.3可循环再生型等密度汽车隔音垫汽车隔音垫具有隔音减震和提高内部舒适性和美观性的作用,在轿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隔音垫因材料和制造工艺不同而分成许多种类。较早的汽车隔音垫是由混合酚醛树脂粉末的再生纤维毡制成的片材,按需要尺寸形状裁剪成小片直接铺设于车身或黏贴于轿车内饰地毯背面,此类隔音垫虽然廉价而且能回收再利用,但因含甲醛、铺设烦琐及不服帖,隔音性能差,目前正逐渐被淘汰。随着化纤科技的进步,低熔点化纤的使用替代了酚醛毡中起固接作用的酚醛,从而甲醛问题得到了解决。改进铺设的贴合问题的方法是片材不分割,而是加热模压成形,这种方法使减震垫做成了整体,但厚薄处的密度(硬度差异引起的回弹落差问题在日后长时间的踩踏使用中暴露出来。在日系车中已广泛采用的一种特殊冷却技术制成的与地毯一起成形的隔音垫也有同样问题。除了质量问题,这些成形隔音垫还有一个主要缺点,即二次加热的高能耗。另一种是采用聚胺酯模内发泡技术生产隔音垫,由于形状设计任意、密度均匀、弹性好、声学性能优异而广泛用于中高档轿车,但是随着环保和再循环利用要求的提高、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和整车厂对零部件降价的要求,聚氨酯隔音垫在批量较大的中低档轿车中应用已经很少。可循环再生型等密度汽车隔音垫是一种既有聚氨酯隔音垫等密度优点又有废纤毡可循环利用、较廉价、21上海纺织科技SHANGHAITEXTILESCIENCE&TECHNOLOGY2021年5月第38卷第5期专题论坛Vo.l38No.5,2021节能等优点的填充成形的新型汽车隔音垫。该类隔音垫由比利时IDEAL集团属下的Schaeffler公司在1997年首次开发成功并应用于德国大众PassatB5车上,其第一条生产线体积庞大,运行时尘埃多,速度慢,产品废边多,但是其产品独特的环保、节能和性价比优势促使它飞速发展,工艺技术不断革新,到2003年已研制出了第4代生产线,而产品已应用扩展到了德国奥迪、德国宝马、通用欧宝等客户。它利用回收棉/化纤、回收PU海绵、低熔点纤维、涤纶纤维等材料制成,其特殊的制造工艺和技术使产品的粉尘含量极低,产品各部位密度均匀,压缩回弹强度和恢复性能优良,并抗霉和阻燃。不仅在制造过程中节能,废边料可再利用,而且产品在车辆报废后也可再循环利用;更主要的是原料从纤维开松混合开始到带型面产品的一次成型,具有流程短、速度快、节能的制造优势。避免了传统隔音垫纤维须经开松、混配、混合气流或机械成网再加热定形,制成一定厚度毡材,再进行第二次加热模压冷却成形的工艺,从而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减少排放。图3左图为可循环再生型等密度汽车隔音垫,右图为气流成网隔音垫。图3两种汽车隔音垫对比从产品截面可以看出可循环再生型等密度汽车隔音垫的纤维三维排列的杂乱性明显优于气流成网隔音垫,且有均匀分布的添加PUR泡沫,该产品的压缩强度和回弹指标与同密度PUR泡沫接近,而经济性和循环使用性能优异。3结语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轿车内饰件行业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想在此领域进行创新的确比较困难。国内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针对汽车内饰进行研发的企业和纺织高等校院、研究所处在起步阶段,要想在这个领域获得较大突破,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和以市场客户需要为导向,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性能提升,注重产品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满足批量产业化条件等方面着手。在引进消化国外产品和技术的同时必须注重理解先进技术的开发理念,不能简单模仿和应用,必须在能够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作为这个领域发展的动力,国内各个拥有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的整车企业应该起着引导作用,将突出科技创新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应用在产品设计和品牌形象的树立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并通过市场推广和应用,达到整车企业、内饰件企业和相关产业用纺织品企业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王军雷,孙秀洁,顾洪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R].2021年版.[2]张大省,王锐,秦艳华,等.功能性皮芯型复合纤维[J].合成纤维,2006,(6:1-3.[3]姚明华,万玉峰.新型纤维在汽车内装饰材料中的应用[J].产业用纺织品,2021,(6:34-36.[4]沃尔特冯(WalterFung,英.涂层和层压纺织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2增容处理对废PE木塑复合材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柴希娟1,孙可伟2(1.西南林学院木质科学与装饰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224;2.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093摘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二次植物纤维/废渣粒子混杂增强废地膜木塑复合材料,考察了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对废地膜混杂木塑复合材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PE-g-MA是共混体系的良增容剂,PE-g-MA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ATR和DSC分析表明,PE-g-MA的加入有效改善了混杂共混物的界面粘着力,提高了基体的结晶程度。关键词: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废地膜;混杂木塑复合材料;增容剂中图分类号:TB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462(202104-0033-04TheEffectofCapacityIncreaseTreatmentonthePropertyandStructureofWastePEWood-plasticCompositeCHAIXi-juan1,SUNKe-wei2(1.SchoolofWoodScienceandInteriorDesign,SouthwestForestry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224,China;2.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ofWasteResourceRecovery,KunmingYunnan650093,ChinaAbstract:Secondaryplantfiber/wasteparticlehybridreinforcedwastemembranewood-plasticcompositeispreparedbymeltblendingmethod.TheeffectofPE-g-MAonthepropertiesandthestructureofthewastemembranehybridwood-plasticcompositeisinvestigated.ThestudyindicatesthatPE-g-MAisanexcellentcompatibilizerofablendsystemandtheadditionofPE-g-MAcanimprovethemechanicalpropertyoftheblendsystemsubstantially.TheanalysisofATRandDSCshowsthattheadditionofPE-g-MAcaneffectivelyimprovetheinterfaceadhesiveforceofhybridblendsandraisethecrystallizationdegreeofthesubstrate.Keywords:polyethylene-g-maleicanhydride;wastemembrane;hybridwood-plasticcomposite;compatibilizer废塑料和造纸废渣是两类产量大、污染严重的废弃物。笔者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废地膜为基体材料,以从造纸废渣中分离出的二次植物纤维和废渣粒子为增强材料制备了具有协同增强效应的二次植物纤维/废渣粒子混杂增强废地膜木塑复合材料。然而,二次植物纤维/废渣粒子与废地膜属于热力学不相容体系。作为增强材料,二次植物纤维属于天然植物纤维,是一种不均匀的各向异性材料,界面特性比较复杂,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它们均含有大量的极性羟基和酚羟基官能团,使二次植物纤维表现出较强的化学极性;废渣粒子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亦表现出一定的极性;废地膜的成分为聚乙烯,其是疏水性材料。因此,在制备混杂增强木塑复合材料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使亲水的极性增强材料与疏水的非极性基体材料之间能够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使二者的界面层达到分子间的融合,从而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增强体与热塑性塑料的共混物中加入增容剂是改善共混物形态的一种方法。本文以优化的混杂增强体配比为代表,即废渣粒子的粒径为106.75μm,二次植物纤维和废渣粒子的质量配比为10wt%∶15wt%,研究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的加入对混杂增强木塑复合材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收稿日期:2021-01-06第37卷第4期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Vo137No.42021年4月FORESTRYMACHINERY&WOODWORKINGEQUIPMENTApr.20211实验部分1.1主要原料二次植物纤维和废渣粒子从造纸废渣中分离,实验用造纸废渣取自昆明金家造纸厂新鲜造纸污泥,含水率94%~97%;废地膜为昆明市郊农用回收地膜,成分为聚乙烯(PE;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由南京华都科技实业生产,接枝率0.8%。1.2样品制备将废地膜和二次植物纤维按既定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后,采用SK-160B型开放式双辊混炼机在160℃下混炼,混炼的同时加入废渣粒子和一定量的PE-g-MA,混炼15min后,在15MPa压力下保压3min,冷压成型,制成各种力学测试试样,待用。1.3测试与表征①力学性能:采用WES-20CN数显万能试验机,按GB2568-81标准测试样品的拉伸强度;按照GB2570-81标准测试样品的弯曲强度;采用XCJ-4型冲击试验机,按GB1043-93标准测试样品的抗冲击性能。②红外光谱测定:KBr研磨压片制样,采用德国布鲁克公司的Equinox-55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扫描,扫描范围4000cm-1~450cm-1,分辨率4cm-1,扫描次数为16次。③结晶度测定:采用204/1/G/phoenix差式扫描量热仪在N2气氛下对试样进行DSC测试。将量热仪从20℃以10℃/min的速度升温到550℃,恒定10min以消除热影响,然后再以10℃/min的速度降温以观察结晶峰。根据DSC结果,可计算材料的表观结晶度χc。χc=△H(1-φ△H100式中:φ为增强体的质量百分数,△H为测试所得试样的熔融焓,△H100为100%结晶聚乙烯的熔融焓,一般取287.3J/g。2结果与讨论2.1增容剂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图1所示为增容剂用量对共混体系弯曲强度、拉伸强度以及抗冲击强度的影响。由图1可见,当PE-g-MA的用量由1%增加到10%时,共混体系的弯曲强度、拉伸强度以及抗冲击强度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共混物中PE-g-MA的加入量为4wt%时,木塑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均达最优。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分别比未添加PE-g-MA的木塑复合材料试样(简称为纯混杂木塑复合材料试样提高了8.99%、11.37%和28.92%。这是因为,当共混物中PE-g-MA的用量适当时,PE-g-MA在增强体和基体之间起到了一定的桥梁作用。一方面,PE-g-MA分子中大量的羧基或酐基能与增强材料中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减少引起极性和吸湿性的羟基数目,提高混杂增强体与聚乙烯基体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另一方面,PE-g-MA分子链末端有很长的聚乙烯链段,可以与聚乙烯基体作用,发生相互缠结。与此同时,接枝聚乙烯链段具有与基体聚乙烯相同的晶型,当晶型相似或相同的两种聚合物进行混合时,可以产生共晶现象而彼此进入对方的晶格。因此,共混物中加入适量的PE-g-MA就使原本极性差异较大、相容性不好的增强体和基体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改善了共混增强体与聚乙烯间的界面亲和性和界面粘着力。较好的界面粘着将减少体系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减弱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应力集中。随着增容剂用量的增加,木塑复合材料的形态改善、粘着力增加,可以避免材料过早地破坏。当生成较完善的界面层时,混杂增强体与基体间的粘着力将强于基体所能承受的破坏程度。此时,体系的破坏不是从增强体的脱粘开始,而是从基体的变形破坏开始。2.2红外光谱分析图2为纯混杂木塑复合材料试样(a和PE-g-MA用量为4wt%时的试样(b,混杂木塑复合材料试样的衰减全发射光谱ATR。在图2(b中,PE-g-MA在1740cm-1处的脂肪酸酐的特征吸收峰消失,说明PE-g-MA分子上的酸酐基团与混杂增强体分子中的羟基发生了酯化反应,有效降低了界面张力,提高了界面粘着力。将图2(b和图2(a进行对比可知,图2(b在1461cm-1附近的-CH2-面内弯曲振动峰基本消失,说明聚乙烯基体已经与PE-g-MA链段末端的接枝聚乙烯发生缠绕或共晶反应。图2(b在719cm-1处无定形聚乙2624222018161434.033.533.032.532.031.531.030.530.5拉伸/抗冲击强度/MPa弯曲强度/MPa0246810w(PE-g-MA/%图1PE-g-MA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抗弯、抗拉以及抗冲击强度的影响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34第37卷抗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烯的特征吸收峰基本消失,且A787/A719(Ax表示波数为x处特征吸收峰的吸收率的比值明显增大,说明经过PE-g-MA处理后,聚乙烯基体材料的非晶区域减少,结晶性能发生变化。从图2(b中已经基本看不到2(a中二次植物纤维在1641cm-1处的特征吸收峰,说明PE-g-MA与二次植物纤维发生了反应,从而使混杂增强体与基体间的结合更加紧密,界面亲和性和界面粘着力随之得以改善。2.3SEM分析图3(a和(b分别为纯混杂试样和增容处理试样(PE-g-MA用量为4wt%的断面SEM照片。从图3(a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二次植物纤维和废渣粒子,且二次植物纤维和废渣粒子与聚乙烯基体间存在较明显的间隙,说明二者的相容性不好;从图3(b中可以看到,经增容处理后,从断面图上几乎看不到二次植物纤维和废渣粒子。二次植物纤维和废渣粒子混杂增强体被紧紧包裹在基体之中,说明聚乙烯基体与混杂增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得到改善。2.4增容剂对木塑复合材料结晶度的影响聚乙烯是半结晶性热塑性聚合物,高度分散的混杂增强体的加入以及界面结合情况的改善将影响聚乙烯的结晶行为。从DSC测试结果可以得到木塑复合材料的熔融结晶峰温度,由此可计算材料的结晶度。表1列出了废地膜试样、纯混杂木塑复合材料试样以及PE-g-MA用量为4wt%的混杂试样的结晶度。由表1可知,纯混杂木塑复合材料试样和PE-g-MA增容试样的结晶度分别为19.76%和20.06%,分别比废地膜试样提高了1.1%和1.4%。这是因为,混杂增强体对结晶性和半结晶性聚合物具有异相成核剂的作用。当体系中加入混杂增强体时,增强材料在聚乙烯基体结晶过程中充当了成核剂,进而提高了材料的结晶程度。因此,纯混杂木塑复合材料试样和PE-g-MA增容试样的结晶度均比废地膜试样高。从表1还可以看出,PE-g-MA增容试样的结晶度为20.06%,比纯混杂木塑复合材料试样提高了0.3%。这是因为,混杂增强体异相成核剂作用的能力大小与共混体系的界面性质密切相关。聚合物分子链在增强体表面的吸附过程是成核的热力学驱动力,界面相互作用越强,则成核过程的热力学能垒越低,粒子成核能力越强。当采用PE-g-MA增容时,PE-g-MA中大量的羧基或酐基可与共混增强体中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削弱共混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的极性差异,界面相互作用随之增强。因此,当采用PE-g-MA增容时,成核过程的热力学能垒有所降低,体系的结晶程度得到提高。该结果与图2(b中图谱在719cm-1处无定形聚乙烯的特征吸收峰基本消失、聚乙烯基体材料的非晶区域减少、结晶性能发生变化的检测结果一致。体系的结晶度提高会使晶体颗粒变细,从而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3结论①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是废地膜混杂木塑复合材料的有效增容剂,显著改善了混杂共混体系的形态和力学性能。当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的用量达4wt%时,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值。②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PE-g-MA分子上的酸酐(b(a291628481637146110237197880.060.040..00光谱单位40003000200015001000波数/cm-1图2纯混杂试样与PE-g-MA增容试样的衰减全反射图谱(a(b图3纯混杂试样(a和微波辐照试样(b的断面SEM照片表1不同废地膜混杂木塑复合材料试样的结晶度木塑复合材料试样废地膜试样纯混杂木塑复合材料试样PE-g-MA增容试样熔融焓/J·g-1柴希娟,等:增容处理对废PE木塑复合材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35第4期基团与混杂增强体分子中的羟基发生反应,有效降低了界面张力,提高了界面粘着力;SEM照片显示,经增容处理后,聚乙烯基体与混杂增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得到改善。③由结晶度的分析可知,PE-g-MA增容试样的结晶度比纯混杂木塑复合材料试样提高了0.3%。混杂增强体在体系结晶过程中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参考文献:[1]柴希娟.造纸废渣、废地膜再生处理制备聚合物基废弃物木塑复合材料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7.[2]ChandN,TiwaryRK,RohatgiPK.Bibliographyresourcestructurepropertiesofnaturalcellulosicfibers-anannotatedbibliography[J].JournalofMaterialscience,1988,23(2:381-387.[3]MurherjeePS,SatyanarayanaKG.Structureandpropertiesofsomevegetablefibers-PartI:Sisalfibers[J].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1984,19(9:3925-3934.[4]杨之礼,高光,刘海敏.剑麻纤维形态结构的特征[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1993,1(1:38-43.[5]BledzkiAK,GassanJpositesreinforcedwithcellulosebasedfiber[J].ProgressinPolymerScience,1999,24(2:221-274.[6]殷小春,任鸿烈.对改善木塑木塑复合材料表面相容性因素的探讨[J].塑料,2002,31(4:25-28.[7]SelkeSE,WichmanI.Woodfiber/polyolefincompositespositesPartA,2004,35:321-326[8]PickeringKL,AbdallaA,JiC,eta1.Theeffectofsilanecouplingagentsonradiatapinefibreforuseinthermoplasticmatrixcomposites[J]positesPartA,2003,34:915-926.[9]张丽,冯绍华.改善热塑性塑料/植物纤维界面相容性方法的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6,34(7:75-78.[10]Wallhe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GIS的登封市武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支持性小组介入中老年残疾人家庭照顾者压力纾解的实务研究-以A市青橄榄家属互助会小组为例
- 住院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支持流程
- 铁路建设主要施工机械使用计划
- 道法课程与校园文明建设的融合计划
- 华能国际绿色债券发行效应研究
- 多路信号老化检测系统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 职场培训作业布置的心得体会
- 2025至2030中国商混工程车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新鲜蔬菜供应链管理流程
- 小区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的监督流程课件
- 2024年安徽省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A卷+B卷+C卷)三套
- 自主智能系统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哈尔滨工程大学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 2019版 浙科版 高中生物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MOOC期末】《介入放射学》(东南大学)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范
- 防灾减灾培训(安全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 2024年《BIM技术介绍》课件
-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 花键计算公式DIN548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