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产业分析报告_第1页
卫星导航产业分析报告_第2页
卫星导航产业分析报告_第3页
卫星导航产业分析报告_第4页
卫星导航产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星导航产业分析报告目录一、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有望实现千亿量级 3二、需求、技术、国防三驾马车拉动地理信息产业高增长 41、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5(1)海洋开发、水利建设对声纳探测产品的需求空间巨大 6(2)光学测绘市场与高精度卫星导航测绘市场并驾齐驱 8(3)三维激光扫描系统需求随城镇信息化进程逐步打开 82、技术创新和国产替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牵引力 83、国防安全: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9三、卫星导航产业链现状:产业链中游发力,逐渐向上下游延伸 111、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市场以终端商、应用软件商为主 112、我国地理信息行业主要有B2G、B2B、B2C、C2C四种商业模式 12四、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31、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前世今生 142.地理信息行业未来:宏观上垂直一体化 153.地理信息行业未来:微观上软硬一体化 16随着在北斗系统建网程度进一步完善,卫星导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规模。市场需求的巨大空间、对高端产品的技术要求以及政府对国防信息安全的重视共同驱动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未来将通过从企业产品角度上的软硬一体化和产业角度上的垂直一体化获取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一、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有望实现千亿量级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卫星导航产业全球市场空间巨大。卫星导航产业是战略性新型产业,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将在未来数年获得产业性整体成长的巨大动力。国家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保守估计,到2015年,中国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元人民币。2020国内卫星导航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全球的这一市场规模大概是4000亿到5000亿美元。卫星导航产业为世界三大IT产业之一。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全球系统、区域系统和增强系统,广义上看,凡是涉及位置定位,时间信息的领域都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高度相关。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的要求将推动实现卫星导航产业的全球化、规模化、规范化和大众化发展。如今,卫星导航系统、互联网与移动通信共同成为世界三大IT产业。北斗组网进程加深将对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需求产生巨大刺激作用,催生千亿规模市场。目前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市场中北斗产业只占5%左右,北斗二代组网成功后,北斗导航的市场需求有望得到爆发性释放。按照高精度卫星导航市场规模与民用卫星导航市场规模1:4的比例,预计2020年我国高精度定位导航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二、需求、技术、国防三驾马车拉动地理信息产业高增长我国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手机、汽车、互联网、智能交通、物联网等的发展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牵引力。我国利用后发优势,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靠引进国外先进卫星导航技术和新产品而迅速崛起的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逐渐成熟,技术创新对未来对我国卫星导航企业的要求对产业今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信息产业与国家军事安全、信息安全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国家安全保护变得越发重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网以及国家基准设施建设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空间。1、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地理信息产业涉及政府、商用、民用各个领域,已成为现代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政府方面:我国70%以上的GIS项目来源于政府部门,政府应用是地理信息产业的主要驱动力;企业方面:除了传统的城市设施管理,如自来水和供电等,石油、通信、物流,以及广告、商业、银行和保险等行业对地理信息技术的需求已经凸显,企业应用日益正成为我国地理信息技术市场的主流;大众服务方面:我国车载导航应用和移动地图市场发展迅速,未来地理信息应用将成为大众信息服务的主流模式。(1)海洋开发、水利建设对声纳探测产品的需求空间巨大海洋强国建设、发展海洋经济对声纳探测产品提出巨大需求。我国海洋资源也十分丰富,但目前海洋经济比重和发展水平并不高,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万亿元,约为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而美国、日本等海洋强国则普遍在1/3至1/2之间,我国海洋开发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实施海洋大开发战略的条件已经成熟,有必要实施东部、南部海洋大开发战略,并使其与西部大开发处于并重的战略地位,推动全国海洋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海洋经济大发展是当下重要的命题。海洋经济开发设计方面广泛,未来我国在声纳探测领域市场前景广阔。海洋经济开发需要对开发海域的水深进行测量、水文环境的监测,获取水流、水温、盐度等信息,水底地形、地貌位置信息进行采样、处理和水底地质环境进行勘探等,2012年海洋测绘领域产值增长近20%,已达到1.6万亿产值规模。2010年我国水声探测设备市场规模达3.86亿元。据赛迪顾问预测,仅水声产品领域,预计2014年我国水声市场规模将接近1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超过30%。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多次被提及,并且多年来成为了中央的1号文件,但中国水利基础薄弱,水利建设欠账多,在国家重点扶持政策支持下,水利建设正处于快速启动发展的阶段,2012年制定的水利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未来五年将持续投入1.8万亿进行水利建设,且要求各地从土地出让金中拨付10%用于水利建设。水利建设市场的持续投入,带动了声纳探测产品的需求。(2)光学测绘市场与高精度卫星导航测绘市场并驾齐驱光电测绘仪器是测绘仪器产品的两大类别之一,与高精度卫星导航测绘产品都是测绘领域不可缺少的工具。光学测绘下游行业为高铁,路桥,大型建筑,水利,国土勘探等,光学测绘产品凭借其采集数据自动化程度高、测量便捷等特点,在测绘市场有广泛市场空间。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光电测绘仪器生产国和销售市场,2011年我国光电测绘仪器总销售额约为22亿元,同比增长约14%,其中,全站仪销售额约为12亿,预计未来3-5年内光电测绘仪器仍将维持此增长速度。(3)三维激光扫描系统需求随城镇信息化进程逐步打开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包含硬件、软件和服务)市场生机勃勃,该产品能采集物体外表面所处三维空间位置的数据,近几年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发展较快。目前三维激光扫描在土木工程,工业设计,,路桥设计,船舶建造,城市街景,三维建模。军事刑侦,厂矿数字化,数字文化遗产、建筑监测等很多领域都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在目前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背景下,预计在未来3-5年内市场需求年增长率将超过50%,有望成为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行业的亮点。2、技术创新和国产替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卫星导航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市场对技术提高的不断需求将拉动产业研发水平的提高。我国采用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靠引进国外先进卫星导航技术和新产品而迅速崛起的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也逐步形成并成熟。卫星导航产品全球市场空间广阔,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是进军全球高精度卫星导航高端产品市场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仍有30%以上高精度卫星导航测量领域被国外产品占据,国产替代空间仍较为广阔。我国企业在海洋探测领域、三维激光扫描领域的高端产品上基本处于空白,依靠代销国外产品。国外产品凭借其技术垄断优势进入我国市场,高价格抑制了市场对高端产品需求,市场对本土自主研发产品的需求强烈。3、国防安全: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地理信息产业是与国家信息安全相关的产业,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对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的要求将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导航系统的建设、国家的基准设施建设、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库的建设等都直接与地理信息产业相关。在国防领域,卫星导航已成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军事用途对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建设拥有自主权的卫星导航系统成为必然要求。完善、全面、高性能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与位置服务属于国家战略安全层面的内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基础。国家必须建立起不依赖于他国的独立的地理信息基础框架,才能确保国家信息乃至军事安全。我国北斗系统的发展正处在基础网络积极建设过程中,政府未来对兼容北斗系统的高端卫星导航产品有巨大需求。三、卫星导航产业链现状:产业链中游发力,逐渐向上下游延伸1、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市场以终端商、应用软件商为主卫星导航产业是服务导向型产业,用户处在产业链的最顶端,整个产业的最根本目的是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卫星导航服务。产业链上游包括卫星导航零部件设备制造业及各类信号模拟器及配件制造业;产业链中游包括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制造业和软件及内容提供业;产业链下游包括系统集成业和卫星导航运营服务业。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大部分集中在产业链中游,卫星导航应用产品布局相对完善。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市场以终端商、应用软件商为主。凭借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和国内企业技术壁垒带来的优势,行业应用软件研发能力使为数不多的市场参与者获得大量的市场份额以及较高的毛利率(如南方测绘、公司、上海华测、合众思壮等)。国内大众消费卫星导航市场以低精度的车载、手持导航终端产品为主,竞争十分分散,提供底层地图服务的市场集中度高,相关企业如四维图新、高德等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2、我国地理信息行业主要有B2G、B2B、B2C、C2C四种商业模式当前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商业模式与国际上基本相同,包括目前市场需求大的B2G(企业对府)、增长潜力大的B2B(企业对企业)、发展迅速的B2C(企业对个人)以及新兴的C2C(用户之间)等四种方式。B2G,B2B是卫星导航产业传统市场,主要依赖于政府对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应急保障、公安边防、民政、外交、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信息的广泛需求和企业勘探测绘的需要。B2C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市场,其中车载导航、互联网及移动终端位置服务等行业发展迅猛。未来B2C在产业中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卫星导航大众消费领域已呈现出一种“长尾”趋势。C2C是未来新兴市场,个人可以依靠地理信息系统与社交网络平台,帮助公众更好的获取信息,同时也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机遇。四、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每年以超过25%的速度迅猛增长,正在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服务业中迅速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多元化的发展,产业链也变得复杂,企业应在巩固自身产业链内布局基础上,向上下游延伸,实现垂直一体化以增强公司竞争力。在硬件产品生产的基础上,通过软件将数据处理生成可用的信息,提升数据价值,逐步实现数据运营服务。1、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前世今生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从由国防需求开始的基础设施建设起,经历2D、3D时代,2010年,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日臻完善,目前,地理信息技术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大众领域均有广泛应用。(1)1990年以前,我国地理信息主要应用于国防和基础设施建设,90年代初随着PC的普及和性能的提高,传统测绘开始向数字化测绘转变。(2)在地理信息2D时代,地理信息主要应用于科研、教学。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主体以事业单位为主,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还没有形成产业。(3)进入地理信息3D时代,地理信息在政府和各个行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地理信息企业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地理信息产业迅速崛起,产业链逐步完善。测绘实现了从模拟向数字测绘的转变,并与遥感、空间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传统测绘行业向地理信息产业过度。(4)进入4D时代,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已从政府和行业单位向大众普及地理信息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四维时代,依靠数据的海量存储和实时更新,在二维、三维信息的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度。航天、航空、地面遥感技术三位一体,与导航、通讯技术结合,对人类生存的空间、地球生态、环境、气候实施实时监测。2.地理信息行业未来:宏观上垂直一体化地理信息产业链上的纵向不同环节和横向不同层次形成了不同的价值链,未来企业发展关键在于企业的垂直一体化能力。在地理信息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应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一系列行为,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大多由国外掌握。地理信息企业在做深做透本专业领域的同时,应该不断整合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以商业模式创新整合产业链资源,使产业实现垂直一体化,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3.地理信息行业未来:微观上软硬一体化地理信息产业未来要在技术上占据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