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题目1402_第1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题目1402_第2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题目1402_第3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题目1402_第4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题目14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基础--练习一一、填空题1.获得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和自动控制法。2.加工细长轴时,由刀具热变形引起的工件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3.基准位移误差是定位基准相对于起始基准发生位移造成的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4.工序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入体方向,而毛坯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双向分布。5.为减少毛坯形状造成的误差复映,可用如下三种方法,分布是:增大系统刚度,减少毛坯误差,多次加工。6.安装是指定位和夹紧过程的总和。7.钻削时,主运动是钻头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是钻头的轴向移动,铣削时,铣刀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工件的直线移动是进给移动。8.主切削刃是指刀具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9.总切削力可分解主切削力、径向力、轴向力三个分力。10.切削热来源于切削层金属的弹、塑性变形和切屑与刀具间的摩擦。二、选择题1.箱体类零件常采用(②)作为统一精基准。①.一面一孔②.一面两孔③两面一孔④两面两孔2.经济加工精度是在(④)条件下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①最不利②最佳状态③最小成本④正常加工3.铜合金7.级精度外圆表面加工通常采用,(③)的加工路线①粗车.②.粗车-半精车③粗车-半精车-精车④粗车-半精车-精磨.4.淬火钢7级精度外圆表面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④)①粗车-半精车-精车②.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③粗车-半精车-粗磨④.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5.铸铁箱体上Ф120H7孔常采用的加工路线是(①)①粗镗-半精镗-精镗②.粗镗-半精镗-铰-.③粗性-半精镜-粗磨④.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6.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迸行的热赴理工序(如退火、正火),常安排在(①)进行。①切削加工之前②磨削加工之前③切削加工之后④粗加工后、精加工前。7.工序余量公差等于(①)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②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③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的二分之一④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差的二分之一。8.直线尺寸链采用极值算法时,其封闭环的下偏差等于(③)。①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②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③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④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9.直线尺寸链用概率算法时,若各组成环均接近正态分布,则封闭环公差为(④)①各组成环中公差最大值②各组成环中公差的最小值。③各组成环公差之和④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10.用近似概率算法计算封闭环公差时,k值常取为(④).①0.6-0.8②0.8-1③1-1.2④1.2-1.4三、判断题.1.零件是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最小的装配单元。(√)2.紧固螺钉连接使用拧紧力矩越大越好。(X)3.过盈连接属于不可拆卸连接。(x).4.直线装配尺寸链只有一个封闭环。(√)5.自动装配中应尽量减少螺纹连接。(√)6.所有金属表面的精加工均可采用磨削加工方法得到(x)。7.当装配精度要求较低吋,可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8.用凋整法对刀时引起的工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x·)9.表面粗精度小的表面貭量就好。(X)。10.圆偏心夹紧机构自锁性能好、生产效率高。(x)四、计算题1.在无心磨床上磨削销轴,销轴外径尺寸要求为Ф12=0.01。现随机抽取100件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其外径尺寸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值为X=11.99,均方根偏差为S=0.003。试:①画出销轴外径尺寸误差的③估计该工序的废品率。答:分布曲线。②计算该工序的工艺能力系数④分析产生废品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2.在两台相同的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的外圆,要求保证直径Ф110.02mm,第一台加工1000件,其直径尺寸按正态分布,平均值X=11.005mm,均方差=0.11004mm.第二台加工500件,其直径尺寸按正态分布,平均值X=11.015mm,均2方差=0.0025mm.试求:2(1)指出哪台机床的工序精度高?。(2)计算并比较哪台机床的废品率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提出改进的办法。注:11.522.53(X-X)/F0.34310.43320.47720.49830.5机械--基础--练习二一、填空题1.刀具磨损一般经历初期、正常、急剧三个阶段。2.车削刚性较差的细长轴时,车刀主偏角应选用3.圆周铣削的顺铣切入工件时的切削厚度最大,4.切削用量选择的顺序是:先选背吃刀量、再选进给量、5.卧式车床主要参数是床身上工件最大回转直径。6.工艺系统是指由:机床、刀具、夹具、工件所构成的封闭系统。7.机床夹具90°为宜,主要是为减小径向力的大小。两种铣削方式中,逆铣时切入工件时切削厚度最小,切出时的切削厚度最大;切出时的切削厚度最小。最后选切削速度。通常主要包括由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对刀和导向装置、夹具体和连接元件等部分组成。8.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是: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所选用精基准,应保证工件装夹稳定可靠,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9.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的定位称完全10.工艺基准按用途可分为调刀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准精基定位。二、选择题1.工艺路线优化问题实质上是(①)问题。①寻找最短路径②寻找最长路径③寻找关键路径④工序排序2.精基准的主要作用是(A)。A保证技术要求B便于实现粗基准C尽快加工出精基准D便于选择精基准3.夹具精度一般是零件精度的(A)A.1/3~1/5B.1/2C.相同D.1/104.从概念上讲加工经济精度是指(B)A.成本最低的加工精度B.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C.不计成本的加工精度D.最大生产率的加工精度5.控制积屑瘤生长的最有效途径是(A)A.改变切削速度B.改变切削深度C.改变进给速度D.使用切削液6.在麻花钻头的后刀面上磨出分屑槽的主要目的是(A)。A.利于排屑及切削液的注入B.加大前角,以减小切削变形C.减小与孔壁的摩擦D.降低轴向力7.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工序,这是为了(C)。B.保证符合基准重合原则B.保证符合基准统一原则C.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D保证加工的形状和位置精度8.在切削铸铁时,最常见的切屑类型是(D)。A.带状切屑B.挤裂切屑C.单元切屑D.崩碎切屑9.(C)加工是一种容易引起工件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C.车削B.铣削C.磨削D钻削10.装配系统图表示了(①)①装配过程②装配系统组成③装配系统布局④.机器装配结构。三、判断题1.精加工时通常采用负的刃倾角。(X)2.零件表面的位置精度可以通过一次装夹或多次装夹加工得到。(√)磨损越小。(X)原理误差。(X)径向跳动会引起工件的圆度误差(√)3.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表面4.在机械加工中不允许有加工5.主轴的6.普通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不大。(√)方法可以提高接触刚度。(√)序能力系数大于1,就可以保证不出废品。(X)热效应将使加工表面产生张应力。(√)7.采用预加载荷的8.只要工9.切削过程中的10.所有金属表面的精加工均可采用磨削加工方法得到。(X)。四、计算题五、看图分析题机械--基础--练习三一、填空题1.工件以外圆表面定位时,常用的定位方式有:定心定位和支承定位。2.确定工序余量的方法有:分析计算法、经验估计、查表法。3.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是指剪切面、切削与前面接触区、后面与过渡表面接触区。4.为保证加工质量,安排加工顺序的原则是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它。5.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6.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调整法。7.主轴回转误差的三种基本形式是径向圆跳动、轴向窜动和角度摆动。8.工艺过程一般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加工阶段四个加工阶段。9.工艺尺寸链的两个特征是封闭性和关联性。二、选择题1.一个部件可以有(①)基准零件①一个两②个③三个④多个2:汽车、拖拉机装配中厂泛采用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分组选配法④修配法3高精度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装配常采用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分组选配法④修配法4机床主轴装配常采用(④...).。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修配法④误差抵消法最短路线原则又称(③)原则环④.平均尺寸最小5-装配尺寸链组成的①尺寸链封闭②.大数互换③.一件一6修配法通常按(.-①...)确定零件公差。。①经济加工精度零②件加工可能达到的最高精度③封闭环④组成环平均精度7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①.六品重量②.六品貭量③彦品成本④生产规模8.牛头创床总装时,自创工作台面,以满足滑枕运动方向与工作台面平行度的要求。这属于(...3-).。①选配法②完全互换法③修配法④试读法9一个大平面和两个圆柱销定位会引起(④).。①欠定位②完全定位③不完全定位④过定位10.精基准的主要作用是。A保证技术要求B.便于实现粗基准.C尽快加工出精基准D.便于选择精基准三、判断题1.采用复合工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2.在加工工序中用作工件定位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X)3.直接找正装夹可以获得较高的找正精度。(√)4.划线找正装夫多用于铸件的精加工工序。(X)5.夹具装夹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类型。(√)6.欠定位是不允许的。(√)7.过定位系指工件实际被限制的自由度数多于工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X)8.定位误差是由于夹具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所造成的加工误差。(X)9.组合夹具特别适用于新产品试制。(√)10.正交平面是垂直于主切削刃的平面。(X)。四、计算题1.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的外园,尺寸要求为Ф200mm.若根据测量工序尺寸0.1接近正态分布,其标准差为σ=0.025mm,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偏差值为0.03mm.试计算不合格品率。已知:Q(3.2)=0.4993,Q(3)=0.49865,Q(1)=0.3413,Q(0.8)=0.2881.3.23210.8(X-X)/F0.49930.498650.47720.34130.2881答:2.如图4所示,已知工件的相关尺寸L1=700.025,L2=600,L3=200.15,L300.0500.025不便测量。试重新给出可以测量的尺寸,并标注该测量尺寸及偏差。解:①画尺寸链图。L②重新给出的测量尺寸为4,即大直径孔的深度尺寸,由工艺尺寸链图分析知。五、看图分析题机械--基础--练习四一、填空题、1.根据切屑形成过程中变形程度的不同,可把切屑的基本形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和崩碎切屑。2.对于夹具上定位元件的基本足够的精度、较好的3.产品的和相对运动精度。4.加工误差按其统计规律可分为系统误差又分为常值系值系统误差两种。5.工件的定位方法有以平面定位、以孔定位、以外圆柱面定位三种。6.在正交平面内度前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后角。、单元切屑要求是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装配精度包括尺寸精度、位置精度、接触精度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大类,其中统误差和变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7.装配尺寸链中,互换法:(1)极值法适用于少环尺寸链或者装配精度不高的多环尺寸链场合,(2)概率法适用于封闭环精度要求较高而组成环又较多场合。8.在加工中,动。其中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9.误差统计分析法中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常用的有分布曲线法和点图法。10.车床的床身导轨误差共有三个项目,分别为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和前后导轨的平行度(扭曲)。二、选择题1.夹具精度一般是零件精度的(A)A.1/3~1/5B.1/2C.相同D.1/102.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C)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最大。A.切削速度B.进给量C.背吃刀量D.三个同样3.在成批生产时,通常用于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是(B)A.分析计算法B.查表法C.经验估计法D.三种都可以4.在同一台钻床上对工件上的孔进行钻-扩-铰,应划分为(B)。A.三次走刀B.三个工步C.三个工位D.一个复合工步5.工件在夹具中安装时,绝对不允许采用:(D)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6.通过主切削刃上某一指定点,并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相垂直的平面(C)A.切削平面B.进给平面C.基面D.主剖面7.影响切削层公称厚度的主要因素是(C)。A.切削速度和进给量B.背吃刀量和主偏角C.进给量和主偏角。D.背吃刀量和进给量8.钻削时,切削热传出的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B)。A.刀具B.工件C.切屑D.空气介质9.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D)。A.之和B.之和的倒数C.倒数之和D倒数之和的倒数。10.误差复映系数随着工艺系统刚度的增大而(B)。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11.误差统计分析法适用于(C)的生产条件。A.单件小批B.中批C.大批大量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