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分音,什么叫双线分音_第1页
双线分音,什么叫双线分音_第2页
双线分音,什么叫双线分音_第3页
双线分音,什么叫双线分音_第4页
双线分音,什么叫双线分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双线分音,什么叫双线分音?

双线分音,什么叫双线分音?

双线分音(Biwiring)

用两套喇叭线分别传送音乐信号的高、低音部分的一种接线方式。双线分音需要使用具备两对接线端子的专门设计的音箱。

常规的音箱只有一组输入接线柱,从功放出来的全频带信号用一组喇叭线送到音箱,在音箱内部才通过分频器将高、低音分开。双线分音(Biwiring)则用两组喇叭线来连接功放和音箱,让高、低音分道扬镳各走各的道,大家互不牵扯。双线分音需要把分频器的高音通道和低音通道的输入端分开,因此音箱必须提供两组接线柱。当然,能双线分音的音箱也可以采用常规的单线接法,只要用随箱附送的金属(短路)片将两组接线柱并接为一组就行了。

类似双线分音,如果用三组喇叭线分别传输高音、中音和低音,这样的连接方式就叫三线分音(Triwiring)。不过,三线分音不如双线分音普遍。

双线分音主要理由是有的喇叭线适合传输低频,有些适合传输高频,如果分开传输就能按照不同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线材,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不过,这种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也有人认为双线分音弊大于利的,例如著名的音箱厂Dynaudio和Thiel就坚持不用双线分音,他们认为不同线材的传输特性不一致,会破坏高、低音相位的一致性,如果用相同的线,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音乐是声的艺术,大自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世界上无数的音乐家都非常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妙音符,谱写了无数不朽的音乐篇章,正所谓“声音源之自然,音乐来之自然”。

为了最大限度增加自己的音箱系统的音质,我实践了“双线分音”。

在进入实际操作实拍照片流程图前,我们先看一下关于“双线分音”的知识。

目前高级扬声器都使用了双线分音的设计,如果你想使用此功能就要准备多一对喇叭线,并将扬声器两对接线柱之间的短路片拿掉,否则便起不到双线分音的作用。如果功放只有一对输出端,就需要把每声道的两对喇叭线并联,即两条"+"线接功放的"+"输出端,两条"-"线接功放的"-"输出端。如果功放备有两对输出端,采用双线分音就方便得多,只需每对端子连接一对线即可,但要记得把功放上的扬声器选择(开关)扭到A+B的位置。

不过喇叭线最好买支持双线分音的4芯线,一般而言颜色有讲究,浅色的接高音单元深色接低音。这样的线材是专为分音设计,效果比简单的用相同线材或者随便搭配两套线材要好的多。

家庭中所需要的喇叭线长度多为二至三米,在这个范围内长些或短些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分别。不过要注意(布线)时应尽可能勿将多余的喇叭线绕成圆圈,这样会令(电感)增加,从而损害重播质量。如果买了较长的喇叭线又不舍得剪短,正确的做法是让线材呈波浪形(弯曲)避免绕圈。还有一点要注意,两边喇叭线的长度一定要尽可能相同,相差太多会使左右音色不平衡。

还有一定要记住用同一极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功放的"+"输出和扬声器的"+"输入,另一极线连接功放的"-"输出和扬声器的"-"输入。如果弄错相位,双线分音可能是要烧器材的!喇叭线的接驳方向也很重要。一般来说,每条线材的线身上都会有箭头或文字。使用时只要顺着箭头或文字的方向,以功放为起点以扬声器为终点,用喇叭线把两者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效果?你自己听好了。我认为对系统有明显的改善。如果音箱支持bi-wiring的话买对过的去的四芯线效果绝对比一对二芯线要好很多很多。另外最好用的公房也直接有两组输出的比如accuphase的E530或者麦进图的6850等等。

如果还不满意可以试一下放音效果更佳的是“双(放大器)”接法,即用四路功放分别推动两声道音箱的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有个朋友家里是用Mark前后级(4后级)双线分音的,这样做我感觉效果倒提升有限。

就分音器来说,Bi-Wired和大多数的Single-Wired最大不同处,在于地线的连结设计。一般而言,Single-Wired的地线接驳是各音域共享的,但是这样的接法却很容易产生串音(试想,工程师千方百计用高级零件且精密的计算零件数值,就是要让单体在设定的(音频)内工作,如果产生串音,那不是很冤枉吗?)。某些扬声器的设计,是将高音单体的正极接到分音器的负极去,若是如此,那真的是提到肉粽头-一大串了:当二个单体除了分音器区隔的频率以外,再混入串音所造成的另外一只单体负责之频率,此时单体本身已有频率加倍或抵销等电能转换为声能后,又和另一只单体互相干扰进而造成音质的渲染。

音质的无形杀手

反过来看,多线输入的高音和低音分音器是完全分开的,各自拥有专属的地线,分层负责。从输入端以后就独立分频,其中并无任何零件相连,所以可以大幅降低串音干扰,音质也会相对的提升。但是这样的设计,王子和公主就可以各自独立快乐的生活吗?让我们更进一步的观察。一般的分音器(无论是Bi-Wired或Tri-Wired),都建构于同一块(电路板)上,或多或少都还是会产生电气性串音。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检视一只具有Bi-Wired的扬声器时((高通)和低通(电路)共享一片电路板),假若我们将高音单体与分音器间的接线、Bi-Wired的跳线或短路棒通通拿掉,再从背板上的高音端子输入讯号,这时因为高音已断路,理论上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低音单体听到相当轻微的声响,这就是所谓的「电气性串音」。那么,这种「电气性串音」要如何排除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把电路板切开成二半,再将二片电路板分隔10公分以上,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幅降低「电器性串音」。但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处理(切、锯、剪、割、雷射、水刀……),当你动手修改或是「升级」以后(注2),你就自动放弃原厂保固的权利。唯一可靠的办法,是先把原厂的分音器取出,画下原设计之线路图并标示零件数值,另外制作一个分音器,而原厂的分音器千万要保留起来,假使扬声器不慎故障,还可加以还原。

电磁性串音

好了,现在王子和公主终于可以各自独立生活了吗?还早呢!为什么?因为我们磁场大哥,不时还会施以干扰,因为当感应电流运行时,会生成磁场(同时(电容器)和(电阻)也会有磁场发生,但可以用零件材料来解决)(注3),进而影响旁边的电感,我们称之为「电磁性串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只要把零件相距15公分以上,就可以将电磁性串音大幅降低。虽说有些扬声器的内部空间不大,实行上会遇到困难,可是也有解决的办法,只要记得把零件相互以90度错开就行了。

另外,分音器的位置对电磁性串音也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最好尽量将其远离喇叭单体,因为单体的磁场也会影响分音器正常工作。如果您是使用书架型扬声器,尽量不要将分音器安置于底板上,因为市面上的脚架都是使用铁为材质,虽然分音器位置远离了喇叭单体,但是铁脚架却会被喇叭单体感磁。这时候,如果分音器放置在底部,就会因为脚架的感磁现象而对分音器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当然,若是使用木制脚架,或将喇叭直接摆放在书架上,就可避免这个问题。

HighEnd?

Bi-Wired对声音表现真的能有所提升吗?就理论上来说,Bi-Wired的确能有效的降低串音的生成,相互干扰的程度上也能有效地抑制,所以声音是会比较好听的(注4)。但是,若要达到HighEnd级的水准,单单具备Bi-Wired或Tri-Wired是不够的,以上的串音及干扰因素,都必须排除才能称为名副其实的HighEnd。很可惜的是,一般扬声器都不会花费太多成本在分音器上,因为分音器放在音箱内,消费者无法一眼就看见,绝大多数的厂商宁愿多花一些成本在音箱的制作。

至此,我的结论是:喇叭内在的分音器设计,远比外在来得重要的多。近期市面上有二款扬声器,笔者认为可以视为分音器设计的最佳典范:B&WNau(TI)lus801与DynaudioContour1.3SE,特别提出供(读者)们作为参考。

注1:音压96dB称为「临界音压」,当数值高于96dB时,人耳就会感到很吵。

注2:常常有人会改机,但是都没科学根据或仪器(测量),愈摩声音愈坏,所以常叫作「摩迪坏」(Modified)。

注3:大部份分音器内电阻都是线绕电阻,通电后会有电感生成,但也有些品牌生产无感电阻。

注4:但是有些喇叭例外,如Thiel与新款的Avalon等,因为它们虽然只有单线输入,但是在分音器的设计上都是独立的,电气性串音和电磁性串音都能够加以避免。

所谓BiWire,就是用二条喇叭线的意思。这二条喇叭线要怎么用呢?先决条件是喇叭这边的端子要有低音、中高音二组。此时,您可以将二组喇叭线从扩大机这端(可以用BiWire专用喇叭线或一般喇叭限二组绞和)连上喇叭的二组端子。

BiWire的精神在那里?第一再可以让您有机会用双扩大机分别推低音与高中音。第二在于分音器里边的地回路是中高音与低音分开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声音表现。

有些人喜欢给中高音一种喇叭线,低音另一种喇叭线,藉以调声,这也是Biwire的功能之一。

Bi-Wire的基本精神就是将低音单体与中、高音单体的分频网络隔离,使得这二部份的一些失真或干扰不会透过共享的地线相互传递。尤其是低音单体存有很强的反电动势(请把喇叭单体想象成发(电机)),很容易干扰到中、高音单体。所以,当喇叭搞到没什么花样时,就弄出BiWire的端子了。

到底BiWire有没有真正的好处?理论上有,实际上不容易分辨好处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来自于BiWire。

但是,BiWire提供了一个双扩大机的使用可能。使用者可以用一部扩大机推低

音,另宜不推中高音。先决条件是其中一部后级要有调整音量的功能,这样可以得到调整低频段与中、高频段平衡的机会。我自己就是这样用的。而且证明正面效果很大。

接下来,我用图解结合自己的系统来谈一下双线分音

原来采用跳线(见下图)

取下跳线

再插上一对一模一样的喇叭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