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七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电力管沟 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凤凰七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电力管沟 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凤凰七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电力管沟 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凤凰七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电力管沟 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凤凰七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电力管沟 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管沟工程设计说明一、概述知识城凤凰七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位于广州中新知识城北部起步区,呈南北走向,本项目分为南、北段两段。北段起点位于凤凰五路(桩号K0+139,X=5756I.I3,Y=6I379.I2I),终点接凤凰八路(桩号KO+52O,X=57111.935,Y=61598.292);南段起点位于凤凤八路(桩号K0+600,X=57038.l83,Y=61629.032),终点接钟太快速路(桩号K0+85l,X=56788.465,Y=61651.827),设计路线总长863.249m,本工程设计范围内路线长度为757.1m。凤凤七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北段设计时速为40km/h,南段下穿铁路段(K0+760~K0+840段)设计时速为20km/h,取向四车道,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及电力管沟工程、绿化工程、海绵城市工程。二、设计依据(I)《知识城凤凰七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勘察设计中标通知书》;(2)《关于知识城凤,鼠七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初步设计专家评审会会议纪要》(穗开建知会纪(2022)7号);(3)《区市政设施管理中心关于征询知识城风闻,七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初步设计意见的复函》(穗开市政中心函(2022)50号;(4)《知识城凤凰七路知识城风,氧七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初步设计技术审查报告》(5)《关于申请知识城凤,鼠七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规划设计条件的复函》(穰知规国设[2020]33号);(6)《黄埔区发展改革局广州开发区发展改革局关于知识城凤凰七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复函》(穗埔发改投批(2021)115号);(7)《知识城凤凰七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9)《广州城市总体建设战略规划》;(10)《中国铁设(新白广)联(2021)-95号(凤凰七路的函》审查意见联系单(技联(2021〉157号》回复)》(11)《中新广州知识城及协同发展区总体规划整(2018-2035)》;(12)《知识城市政综合规划调整及深化设计——管线综合规划》(2019年);1:500,1:2000地形图电子版及周边其他工程勘察资料;(14)本项目前期方案及相关批复文件;(15)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范围和技术指标;(16)《关于知识城生物医药园区中期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方案相关意见的复函》(广供电函[2020]1017号)(17)《关于转发〈广州市道路设施检查井井盖实施指引〉的通知》(穰开环建[2009]220号)三、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情况步设计专家评审会专家组主要意见和建议执行情况L统一电力管材;执行情况:巳按要求统一电力管材。知识城建管中心关于征询知识城凤凰七路市政初步设计图纸的复函》的执行情况L设计说明请补充可研阶段供电部门对配套建设20kV电力管沟的相关复函。执行情况:巳按要求补充。2、电力管沟分平面图,部分工作井之间的距离仅10m左右,部分拐弯位置宜适当增加工作并,请核实并合理调整工作井的间距。执行情况:工作并位置巳调整,间距巳调整,最小间距17m左右,部分拐弯位置巳经调直,减少拐弯,无法避开处巳增大半径。3,后续诂核实新建电力管廊与周边道路电缆管廊衔接工作,保证项目实施过程新建管廊与原有或后续新建走廊能有效接通。执行情况:将按要求持续跟进。工图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L地下水有弱腐便性,钢筋混凝土电缆井应按规范GB50046进行防腐处理。执行情况: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50046-2018,本工程范围内地下水为弱腐蚀性,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土体直接接触部分保护层厚度采用50mmo2、补充电缆井预制盖板(行车)计算书。执行情况:经核查,本工程电缆井均设置于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范围内。四、采用规范及主要技术标准用规范(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3)《城市电力电缆线珞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16)(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5)《电力电缆用导管第2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DL/T80222017)(6)《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第2部分:实壁管》(YD/T84L2-20I6)(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I0-20I0)(2015年版)(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3-2()ll)(9)《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I8)(10)《建筑结构荷载视范》(GB50009-20I2)(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1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O223-2OO8)(15)《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7)《地下昉水工程质量险收规范》(GB50208-2011)(1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O476-2O19(19)《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配网标准设计》(VI.0版)(20)《广州供电局20kV及以下配网基速工程典型设计(2020年版)》(21)《黄埔区市政基础设施设计指引3.03;(22)其它相关的设计规范、规程要技术标准(1)电缆排管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按50年考虑;(2)电缆排管的结构安全等级采用二级,结构中各类构件的安全等级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3)电缆排管的防水等级标准按二级考虑;(4)电缆排管结构的耐火极限按不低于lh考虑。计原则电缆管线的平面布置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电缆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应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搀。(2)电缆管线的布置应综合考虑系统容量、路径长度、施工方式、后期运行和维修便利等因素,做到统筹兼顾、经济合理、安全适用。(3)电缆管线的布置应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原则上,电力排管与道路边线平行敷设,工作井盖板顶部应与人行道路平齐并与路面相协调,电力排管位于道路人行道下。电力工作井间距不大于5()米,道路拐弯处间距适当缩小。(4)电缆管线不应平行设于其他管线的正上方或正下方。(5)坐标和高程系统:广州2000平面坐标系及广州高程系统;本道路的20kV电力管线在道路东侧设置,电力排管距离东侧人行道外边缘1.5米处。在相交规划道路均预留接口与相交道路衔接。本工程采用电力埋管进行20kV电缆敷设,敷设路径选择需合理,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交叉穿越。其中,电

缆管线中电力电缆相互之间允许最小间距以及电力电缆与其他管线、构筑物基础等最小允许间距应参照《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瓦并且符合下表的规定,如局部地段不符合规定者,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电力电缆相互之间以及电力电缆与管道、构筑物等的允许最小间足(m)电缆直埋敷设时的配置情况平行交叉控制电缆之间—0.5®电力电缆之间或与控制电缆之间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0.10.410kV以上电力电缆0.25%0.58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0.5②0.5®电缆与地下管沟热力管沟2®0.5®油管或易(可)燃气管道100其他管道0.50.5①电缆与铁路非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31电缆与铁路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101电缆与建筑物基础0.6®—电缆与道路边1.0®—电缆与排水沟1.0®—电缆与树木的主干0.7—电缆与lk\f以下架空线电杆1.0®—电缆与IkV以上架空线杆塔基础4.0®—注:①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不得小于0.25m;②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不得小于0.1m:③特殊情况时,减小值不得大于50%。详见《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表535。电缆敷设于保护管中的允许最小净距表项目最小距离(in)距地面0.5管路顶部土壤覆盖厚度0.5与铁路交叉处距路基1.0距排水沟底0.5并列管之间有不小于0.02米间隙五、土建工程5.120kV电缆排管设计(1)电缆排管管材应选用非磁性并符合环保要求的管材,强度符合所在道路荷载要求。本次设计埋管人行道段、过路段采用HDPE电缆保护管,外径200mm,壁厚8mm。(2)电缆排管顶部土壤沼盖深度,在人行道下的不小于0.5米,在机动车道下的不小于I米,且与电缆、管道(沟)其他构筑物的交叉距离符合规定。(3)电缆沟每隔150〜200m设置横穿电力排管,同时设置电缆三(四)通井,并预留横过道路支管至道路边线外1.5m,在支管两端设置支管井,便于终端用户接入,支管接口设封口。(4)电缆排管尽可能做成直线,如需避让障碍物时,可做成圆弧状排管,但圆弧半径不得小于12米;如使用硬质管,则在两管衔接处的折角不得大于2.5。。(5)电缆排管通过地基稳定地段,如管道能承受土压和地面动负载者,可在管道衔接处用钢筋混凝土或支座做局部加固。通过地基不稳定地段的排管必须在两工井之间做地基加固处理。(6)电力埋管应在路基填筑完成后反开挖进行施工,管沟基坑采用自然放坡进行施工,边坡坡率为1:0.25。(7)回填材料采用石屑,回堵时应分层夯实。(8)电缆保护管必须保持平直,管与管之间保持60mm间距,施工中防止水泥及砂石漏入管中,覆土前电缆管端口必须用管盖封好。(9)管路应置于经整平夯实土层且有足以保持连续平直的垫块上,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10)应铁路方要求,电力管沟下穿穰莞深城际铁路桥下采用钢筋混凝土包封。5.220kV电力工井结构设计(I)工井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工井盖板采用双层井盖,即采用C30预制钢筋混凝土井盖+不锈钢边框填充式并盖。(2)设置工井的间足必须按敷设在同一道线路中重量最重,允许牵引力和允许侧压力最小的一根电缆计算决定。(3)工井长度应根据敷设在同一工井内最长的电缆接头以及能吸收来自排管内电缆的热伸缩量所需的伸缩孤尺寸决定,且伸缩瓠的尺寸应满足电缆在寿命周期内电缆金属护套不出现疲劳现象。(4)工井净宽应根据安装在同一工井内直径最大的电缆接头和接头数量以及施工机具安置所需空间设计。(5)每座工井的底板应设有集水坑、拉环坑,向集水坑泄水坡度不应小于0.5%。(6)每座工井内的两侧除需预埋供安装立柱支架等铁件外,在顶板和底板以及于排管接口部位,还需预埋供吊装电缆用的吊环以及供电缆数设施工所需的拉环。(7)在10%以上的斜坡排管中,应在标高较高一端的工井内设置防止电缆因热伸缩而滑落的构件。(8)电缆排管敷设完成后,带在每个工作井与地面平齐设置标示,宜在两个工作井之间每隔10米处设置电统标志牌。(9)电力井应在路基填筑完成后反开挖进行施工,基坑采用自然放坡进行施工,边坡坡率为I:0.25.(10)工作井两侧回填材料采用石屑,回填时应分层夯实,压实度沙5%。(II)工井盖顶面应与路面(车行道、人行道)标高一致,确保通行畅顺。(12)工井盖盖面应明显标注:供电警示标志、权属单位、抢修电话、井盖承载等级、井盖编号等管理信息;电缆排管应标有供电警示标志。(13)工井盖设计应具有防盗功能,位于车行道上设置的应具有防跳响功能。(14)电缆支架的层间垂直距离,最小净距必参照现行《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讥并且满足下表规定:电缆支架的层间允许最小净距(mm)电缆类型及敷设特征支架层间最小净距控制电缆120电力电缆电力电缆每层多一根2d+50电力电缆每层一根d+50电力电缆三根品字型布置2d+50注:d表示电缆最大外径。1)电缆沟内安装的电缆支架离底板和顶板的最小净距宜满足:最下层垂直净距在50mm〜100mm之间,最上层垂直净足在150mm〜2(X)mm之间。2)电缆支架间纵向间距应参照现行《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八并且满足下表规定:普通支架(悬臂支架)、吊架的允许跨距(mm)电缆特征敷设方式水平垂直未含金属套、铠装的全塑小截面电缆400*1000除上述情况外的中、低压电缆800150035kV以上高压电缆15003000注:*维持电缆较平直时,该值可增加一倍。3)电力管沟的转弯半径应参照现行《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瓦并且满足下表规定,在穿越路口处应根据转向设置工井。电缜敷设和运行时的最小弯曲半径项目35kV及以下的电缆66kV及以上的电缆单芯电缆三芯电缆无铠装有铠装无铠装有铠装敷设时20D15D15D12D20D运行时15D12D12D10D15D接地设计及要求(1)电缆沟、排管应设人工水平接地体,采用①16镀锌圆钢;(2)在设置接地极处,密设置接地测试板,要求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防火设计及要求HDPE电缆保护管应具备阻燃功能。(2)电缆排管在工作井内的管口,施工完毕后必须用管盖进行防火封堵,封堵标准需按供电部门要求进行。20kV电缆支架的材料采用复合材料支架,质量要求:表面光滑,无尖角和毛刺:禁止采用易燃材料制作,符合工程防火要求。抗震设计及其他荷载要求(1)电缆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考虑,抗震等级框架为三级。(2)本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3)结构、构件主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结构为40mm厚,与土体直接接触部分保护层厚度采用50mm。(4)本标准设计采用天然地基,电力埋管地基承载力要求280kPa,工井地基承载力要求2l20kPa:若施工时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或地质资料不符请通知设计人共同研究处理。材料要求(1)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其稳定性及化学成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除特殊要求外,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2)骨料:使用花岗岩碎石和砂,严禁含泥,骨料粒径视结构厚度经试骏选择合理级配。(3)硅: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控制砂率在35〜40%,水胶比不大于0.50,每立方米硅水泥用量不大于360kg,不少于325kg:硅的含款量53.Okg/m3,氯离子含量W0.1%。(4)垫层为C15,电缆沟图梁、盖板为C30,水泥砂浆为M10预拌水泥砂浆。二次胫:除注明外采用C30硅,并满足本条第1)点要求。(5)如采用硅外加剂或掺料应做出配合比试验。(6)混凝土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75〜90mm,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00〜140mm。混凝土用水量为150〜165kg/m3混凝土配合比须进行适配试验。(7)钢筋:HPB300用表示,fy=270N/mm2;HRB400用表示,fy=360N/mm2o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采用热轧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I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及《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规定的带“E”编号的钢筋。钢材、钢筋材料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X)10-2()1()(2015年版)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10(2016年版)。(7)抹面:采用I:2(体积比)防水水泥砂浆抹面厚15mm.(8)座浆、三角灰:采用1:2(体积比)防水水泥砂浆,厚度10〜20mm。(9)砂浆应按《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明确预拌砂浆设计标注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建散函(2015)453号】的相关规定,采用预拌砂浆(见附表】:预拌砂浆标注对应表)。(10)全部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和材料试脸部门出具的有关证明方能使用。(II)钢筋的锚固与连接(见附表:钢筋锚固及搭接长度表)(12)焊接连接:钢筋焊接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I8-2012),包括:搭接电瓠焊,接触对焊,压力电渣焊。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范围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同一区段内的钢筋焊接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13)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lie及要求详附表2,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受压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同一搭接区段内受拉钢筋接头百分率:对梁、板类及培体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50%,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钢筋锚固及搭接长度表锚固长度抗宸等级钢筋级别硅强度等级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一、二级(Lh)HPB30045d39d35d32d29d28d26d25d24dHRB4(X)-46d40d37d33d32d31d30d29d三级(Le)HPB30041d36d32d29d26d25d24d23d22dHRB4(X)■42d37d34d30d29d28d27d26d四级非抗震(laEUa)HPB30039d34d30d28d25d24d23d22d21dHRB400-40d35d32d29d28d27d26d25d搭接长度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枳百分率<2550100抗震(llE)1.21.41.6非抗震<11)1.21.41.6注:非抗震结构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取值同四级抗震结构六、施工注意事项I、本工程施工前必须充分熟悉场地环境及设计文件,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安全组织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安全施工。2,本工程电缆过路穿管时,需先探明地下管线,对于地下管线复杂地段,要求进行非机械开挖沟漕。如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