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_第1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_第2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_第3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_第4页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对比诗歌中的重要意象,赏析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通过诗歌对比和结合创作背景,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中蕴含的青春精神,激发青春的热情,理解青春的价值。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分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借助诗歌意象,结合创作背景,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作家对青春的思考。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广大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可见,我们青年人应当胸怀理想、奋发进取、拼搏向上,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在二十世纪有这样两位青年,他们用一首首诗歌践行了那个时代的青年奋发昂扬、勇于抗争的精神,他们就是郭沫若和昌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峨日朵雪峰之侧》,听一听他们创作的青春之歌。

二、目标导航:(幻灯片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

1.反复诵读诗歌,对比诗歌中的重要意象,赏析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通过诗歌对比和结合创作背景,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中蕴含的青春精神,激发青春的热情,理解青春的价值。

三、名家朗诵,激发兴趣:

让学生听音频正音并划分节奏,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基调;

学生听完音频后齐声朗读一遍,要求有节奏、有韵律、有感情,读出青春的风采。

四、初读诗歌,寻“我”:

师:朗读完这两首诗歌,请大家说一说是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谁又在峨日朵雪峰之侧?

明确:“我”(“我”是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也是作者的自我形象写照)

师:概括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是什么角色?(提示:他们在干什么)

示例:《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我”是一个()者;

《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我”是一个()者。

明确:大家都分析得很准确,在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中,我们不难看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是一个立在地球边上的歌号者,《峨日朵霍峰之侧》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是一个置于悬壁的攀岩者。但解读到这里,还远远不够。要想对“我”的形象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们需要仔细研读诗歌内容,在对细节、语言等内容的分析中,一步步将“我”的形象读深入、读立体。

五、品读诗歌,析“我”:

1.“我”与哪些要素相关?

师:在对诗歌进行深入品读的时候,我们要把抒情主人公放在诗歌当中做具体的品读,这属于文学作品当中对人物的分析。那么大家想一想,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都与哪些要素有关呢?

明确:描写(作品中关于“我”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情节(“我”的经历和遭遇内在的情感思想波澜)、环境(诗歌对应的场景对“我”有些什么作用)、意象(意象有“我”思想情感的投注)、创作背景(知人论世,了解“我”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

过渡:分析完与抒情主人公“我”相关的要素,接下来我们就按照其中的“描写”“意象”“创作背景”这三个关键要素来对比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这两个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2.关注描写角度,勾勒“我”的形象。

师:结合诗歌内容,借助下列表格,画出两首诗歌中描写“我”的句子,从多角度描述歌唱者“我”放声歌唱样子和攀登者“我”奋力攀爬的样子,由此概括“我”的形象。(请两个学生回答)

明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身体状态:昂首挺立,身体动作:放声歌唱);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啊啊!哟!”(语言多用感叹词,激越雄浑,情感充沛极有爆发力);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渴望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并为之付出努力,可见其“积极坚定”)。人物形象:自信进取。(自信地放号、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并有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雄心壮志。)

《峨日朵雪峰之侧》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我小心探出前额”“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探出前额、揳入巨石、奋力攀爬);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默享:无声);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雄鹰与雪豹是力量的象征,也是诗人理想的追寻,这是一种渴望向上的力量)人物形象:坚韧顽强。(勇于攀爬险峻的岩壁,攀爬人生的险境,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师:同学们再思考,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有什么共通之处呢?(提示:回归我们的单元人文主题“青春”)

明确:青春之“我”。他们一个是在自己人生舞台上放声歌唱的“歌唱者”,一个是在自己人生高峰中不断攀爬的“攀登者”,但是他们都处于青春这一时期,他们拥有自信进取、奋发昂扬、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青春气质,他们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青春价值。

合作探究:《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峨日朵雪峰之侧》两首诗歌均入选了《中国现代诗歌典藏合集》,需给两首诗配一幅插图,如果你有机会拿着摄影机给舞台或山峦中的一个物象拍特写镜头,你会选择哪个物象?说明选择的理由。(学习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代表进行成果展示)

示例:我选择蜘蛛。“我”在蜘蛛的身上看到了自我的渺小,看到了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感伤,但也看到了坚毅,看到了自己。“我”与它一同默享大自然赐予的快慰,不再痛苦于征服的艰难,从一只蜘蛛身上获得了力量,也获得了对人生新的认识。谦卑而坚毅,伟大与渺小,理想与现实,全由这只蜘蛛诠释了。“蜘蛛”与“我”已经合二为一了。

3.聚焦关键意象,探寻意象和“我”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回到两首诗歌的内容,找一找这两首诗歌分别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哪些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将下表补充完整。(请两个学生回答)

4.知人论世,探究“我”和时代的关系。

师:在单元起始课的时候我们总结了第一单元7篇文章的创作时间,我们提到在学习一篇文章之前要学会关注作品的创作时间,通过作品的创作时间了解作者所处的人生阶段和时代背景。那么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峨日朵雪峰之侧》这两首诗歌当中,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与抒情主人公“我”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生自行阅读《自主学习能力测评》上的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总结出两位诗人的时代精神特质,并思考两种精神的共同之处)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四川省乐山人。诗人、剧作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主持科学和文化工作。女神》和《屈原》为其代表作。《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2)创作背景: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诗人写下的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3)形象特质:“我”是时代精神的投射与放大。“我”身上所具有的就是那个“狂飙突进”时代里勇于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的精神,热烈向往、执着追求,摧毁旧事物的勇气与坚定。

《峨日朵雪峰之侧》

(1)作者简介: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了宏大的诗歌个性。

(2)创作背景:1962年8月昌耀26岁时所作本诗,写于特殊年代,昌耀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先后辗转于青海的藏族乡村、西宁的郊区工厂、祁连山等地,生活艰苦,命运坎坷。是时代、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外在因素刺激诗人后,引发起诗人的心理反应而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