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_第1页
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_第2页
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

在传统的普通话教育中,很多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困难。有两个原因。首先,他们对生活感到熟悉,所以写的东西很少。其次,即使他们在生活中有东西,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需从学生生活出发,解决学生“没什么可写”的难题;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具体建议”中,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这将解决学生“不知怎样才能写好”的难题。朱熹深刻地揭示了为文之道:“为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生活”出发,寻找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一、从生活中积累了写作素材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抓住“生活”与“学生”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让学生观察生活,生活的涓涓细流才能在学生笔下汩汩流淌。记得有一次,我们刚刚学完了《莫泊桑拜师》这一课文,学生们都还沉浸在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循循善诱地指导学生莫泊桑的九个“?”之中,我就趁热打铁,仿照福楼拜,提出了五个问题,指导学生像莫泊桑一样从多个角度来观察上学(或放学时)经过校门口人们的表现,再练笔。观察提示如下:1.经过校门口的有哪些人?(学生、送孩子的家长、小区居民)2.这些人步行方式一样吗?(步行的姿势、骑车者的表现、驾车人的举动)3.不同时段,同学们进(出)校门的表现?(时间早时,高峰时段,时间晚时)4.同学们进(出)校门时,不同方式下的走法(一人独行,三三两两,有家长送的)5.不同年段进(出)校门的方式学生学以致用,兴趣盎然,在校门口仔细观察了几天,积累了写作素材。小练笔不仅有话可说,而且生动细腻。如学生写路人:你看这位先生,眉头紧锁,时不时地瞄一下手表,步伐快速,衣服穿戴得很滑稽:领带系歪了,西服的领子一个角还没翻出来,一个裤脚竟塞在袜子里,鞋带有一根还松松垮垮地垂着,左手一盒牛奶,右手一片吐司,边走边吃。这肯定是一位起晚了,现在要赶去上班的白领。如学生写检查人员:七点,校门口显得很冷清,零零散散的几个学生,最醒目的要数门口站着的红领巾检查员了。他穿着红马褂,目不转睛地盯着进校同学们胸前的红领巾。他的眼睛好像会自动锁定一样,有没戴的同学他一眼就看了出来,而没戴的同学个个提心吊胆,头低下去,时不时瞄一瞄检查员……上面的两个例子,是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不同人物的特点,擦亮了学生观察生活的眼睛,也打开了学生观察生活的思路,使得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了很多用于写作的素材。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每篇语文教材,都是一个习作的范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从学生生活出发,找准训练点,进行练笔训练。二、第一次感悟到主客观并在每一秒内“生活处处是作文”,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恰当的生活场景,创造体验的条件和机会,丰富学生生活实际的阅历。考试是每个学生都经历的,最普通的生活场景,也是学生最易忽略的。然后在考试中,随着答题地深入,学生内心的体验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是一个写作的契机。于是,借一次重要的考试,让学生回忆当时惊心动魄的一幕。如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像等了一个世纪,语文考试的铃声响了!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同学们个个神情严肃地投入到解题大战中去。咦,我拿笔的手怎么一直在抖,好像不听使唤一样。我大致浏览了一下基础题,哈哈,好像都见过,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暗自窃喜。但是做到阅读理解,我,愣住了。因为读了一遍后,完全没读懂!我慌了手脚,不禁加快了阅读速度,一目十行,可仍然不知所云。教室里的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我似乎感觉到再过几秒,考试就要结束了。我扫视了一周,同学们都在奋笔疾书。我深呼吸了口气,心里默念:难题,不能慌。于是,我开始逐字逐句地分析,把关键词句一一划出来,此时只感觉时间一下子停滞了。我就像百米冲刺一样地写着,终于赶在铃声响起之前,写完了最后一个句号。第一次感觉考试的每一秒都是那么充实。写作文,就是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充分体味、深刻感悟,才能在最平凡的场景中写出人之所常见却不觉的美来。由于有了“生活实际”这一源头活水,丰富了生活的阅历,写作不再是过去的词穷句短,写得是入情入境。三、不同生活,分离表达,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科学课上的小实验,是学生生活中最喜欢的一项学习活动,就如同刘谦的魔术一般,带来的是神秘与惊叹。学生在实验中,边实验,边观察,多种感官同时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关注实验,热爱实验,感情丰富。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最精彩的亮点,放手让学生自主表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生活。如学生写实验开始前:实验前,班里一片寂静,连细微的心跳声都能听到。我有点好奇又有点期待,真不知道会做什么样的实验呢。只见同桌眼里闪过一丝狡黠,奸笑着:“嘿嘿,实验总比上课好吧,这回可以浑水摸鱼了。”如学生写实验中的片段:同学们不甘心,像拍卖会上叫价一样喊着数字,场面热闹非凡。老师又开始向满满的水里放回形针了,十一,十二,十三……只见水底的回形针越堆越高,同学们的嘴是越张越大。老师像魔术师一样,总喜欢吊人胃口,老是放放停停,搞得一些胆小的同学捂住了眼睛都不敢看了,生怕下一秒钟水就溢出来了。哪知杯子里的水第一次让我感觉到顽皮,无论水面怎么晃荡,就是不溢出,使得我们的心也一直晃个不停。这个盛水的杯子是不是有蹊跷呀?这些回形针的体积都跑去哪儿了呢?我也开始质疑起来。对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教师必须学会放手,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不拘一格了,才会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文章才会百花齐放。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样。”而生活是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