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儿童诗的可谱性
诗歌作为一种国际语言的最高形式,与小说、散文、戏剧等有着其独特的音美、意美和形美。这种美深植于诗的本身语言形式中并在该语言文化中形成美感氛围。用一种与其在发声系统、文化渊源、形式手法及审美情趣迥然不同的另一民族语言形式来再现它的音律表征,总不免会在译入语言的文化氛围内丧失掉作为诗的美学神韵等内在特质。英语儿童诗的翻译更是如此。由于这类短诗音韵谐美,易于唱诵且以听觉见长,其音律所占诗意比重较为强烈,其引发的“情感和声”更为深邃悠远。在有原文可鉴的同时,着力捕捉原诗的灵性内核,点亮译作的“意象之灯”,让参考译文与汉语同类诗接轨,就显得非常必要。一、风在并蓄的意义请出声朗读几遍出自两位英国诗人笔下的,以“风”为主题的短诗:例一TheWindRobertLouisStevensonIsawyoutossthekitesonhigh,Andblowthebirdsaboutthesky;AndallaroundIheardyoupass,Likeladies′skirtsacrossthegrass…Owind,a-blowingalldaylong,Owind,thatsingssoloudasong!Isawthedifferentthingsyoudid,Butalwaysyouyourselfyouhid,Ifeltyoupush,Iheardyoucall,Icouldnotseeyourselfatall…Owind,a-blowingalldaylong,Owind,thatsingssoloudasong!Oyouthataresostrongandcold,Oblower,areyouyoungorold?Areyouabeastoffieldandtree,Orjustastrongerchildthanme?Owind,a-blowingalldaylong,Owind,thatsingssoloudasong!例二OdetotheWestWindPercyByssheShelleyOwildWestWind,thoubreathofAutumn′sbeing,Thou,fromwhoseunseenpresencetheleavesdeadAredriven,likeghostsfromanenchanterfleeing,Yellow,andblack,andpale,andhecticred,Pestilence-strickenmultitudes:Othou,WhochariotesttotheirdarkwintrybedThewingedseeds,wheretheyliecoldandlow,Eachlikeacorpsewithinitsgrave,untilThineazuresisteroftheSpringshallblow……诵读之余,我们发现两位诗人的角度同一,都是以第二者身份对风的“神奇”发出赞叹。相比之下,第一首简洁明快,透着一股孩童的天真……“我见你把风筝抛向云端,我见你把鸟儿吹向蓝天,我到处听见你跑步的声息,像姑娘的裙子掠过草地……”;第二首诗则呈磅礴气势,高山直下,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节奏高昂,感情奔放……“哦,犷野的西风,秋之实体的气息,由于你无形无影的出现,万木萧疏,似鬼魅逃避驱魔巫师,蔫黄,黝黑……”。同为咏“风”佳篇,第一首节奏舒缓亲切,于重复中透出一股回旋美;第二首则以五音步诗特有的沉缓,抑扬与扬抑相兼,长律低徊。然而出声朗读几遍后,前者于直露之中透出更为复杂的一面,其诗歌形式所表现的内容更为丰富,其音律表征与咏诵时所产生的拟物形象间存有更为深刻的内涵。让我们由表及里作如下的分析:1.“先行解码”的运用第一首诗三个诗段几乎全部选用英语常用单音节词,意义层次面清澈而无含蓄;其烘托意象的几个动词“toss”,“blow”,“pass”,“did”,“hid”直觉而又形象,画面感浓郁,诉诸读者感官呈直接性。第二首诗多音节词占相当比重,语言密度大,使它的欣赏呈间接性,需读者从意义层次面上“先行解码”。此外,其意象也是层层叠出,“如平原走马,易复难收”(周煦良)。仅以所引三节为例,就用了“Pestilence-strickenmultitudes”(像患上瘟疫的一大群),“Chariotest”(车载)等深奥之词,非精心研读而不得其意。同是描写“看不见的风”,第一首用了“ladies′skirts”(姑娘之裙);而第二首则出现了“enchanter”(驱魔巫师)“hecticred”(肺病人脸之潮红)。相比之下,第一首可诵性突出;第二首可读性显著。那么,这首小诗的可诵性方面又承载了多少诗意内容呢?让我们从声音层次面上做以下的检验:(1)先声剥夺人作者于行首精选了两对半谐韵的词“…saw…toss…”/“…kite…high”/并以其音响效果来先声夺人。随着诵读及意义层次面的深入,又辅以大量的模似风声的辅音如[s],[b],[l],[d]加盟(如:saw…toss/blow…bird…about/sing…so…song/different…did等),不禁使“看不见的风”声愈紧,从听觉角度把个“风”景点活。(2)诗歌的选择功能作者用长元音,双元音尾韵的平展舒阔来迟滞单音节词所组成的抑扬格步律所带给整体节奏的快捷,流畅,使诵读运行到此略微转缓,从而给思绪遐想留下了一丝空间,如尾韵“high,sky/pass,grass/call,all/cold,old/tree,me”等。此外,由于这类短诗少用跨行句(儿童诗常用模式),意义到此趋于完整,又给这种思绪微波添加了语义的注脚。这和我们吟诵汉语五言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时所引发的幽幽思绪正是一样的。可见,吟诵,是英汉儿童诗欣赏的第一需要。此外,英诗中这种用法的精妙之处还在于通过这种手法的变式,来再现作者的某些特殊心理,如例一中,作者于第二段一,二两行用了“did,hid”两个短元音,使诵读至此,悠长变为短暂,不正很好地配合了意义层次面的“你把各种各样的事儿承当,可你总不露自己的模样”所引发的那份抱怨与新奇么?2.诗的节奏特征儿童诗的吟诵特质决定了它除择用浅显的比喻,富于音响效果的词汇外,更需用优美的旋律,轻快的格调来烘托意象画面,使之读则上口,谱之易唱。四音步抑扬格是这类短诗的常用步律,这是因为一轻一重,一抑一扬正如人的心房的轻捷跳动,展示了人类最原始的和谐。还有常用的手法便是节奏型的重复,如第一首诗里每段后均以相同的对句“…a-blowingalldaylong,…thatsingssoloudasong”,并配以深沉的感叹“OWind”,这有如歌曲中的副歌一样,将三个诗段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诚然,从广义上讲,诗的节奏在于重复和变化二要素的有机调配,但在儿童诗这一体裁下,诗的节奏更多地受到诗人内心情感节奏的制约,或清朗明快,或点滴入微,表现在节奏模式方面,重复便是首要的。这一特征在另一首同样写“风”的儿童诗里得到验证:例三TheWindChristinaRossettiWhohasseenthewind?Whohasseenthewind?NeitherInoryou;NeitheryounorI;Butwhentheleaveshangtrembling,Butwhenthetreesbowdowntheirheads,Thewindispassingthrough。Thewindispassingby.3.情感的表达—通感与情感的有机交融诗学大师叶维廉先生曾说过“诗以暗示托出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造成一种别趣,使我们不觉得语言文字的存在,而有一种无言之意从语言中涌出”。就儿童诗来说,这种通过诵读所产生的暗示作用更多是通过感情升华而非表层音步决定的。诗作者的功力往往是在表层之外融进一种内在“启动器”,来强化和调动读者意象中那些敏感部位,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以引发读者对该形象再行伸延和创造。其中,通感手段便是常用方法之一,如在第一首诗中,作者先以“toss”,“blow”两个极富动象的词展示风的形象,继以“Heard”这一直觉动词实现视觉向听觉的挪移,其后又用了“felt”,又从听觉转向触觉,终以“strongandcold”生发到联觉意象。这些不同意象的跨移,多层次地将三段诗章融为一体,朝着一个总体效果生发,使短诗的外在旋律与内在旋律相互渗透,从而达到境味,情味和韵味的高度和谐。这种通感的互动性在另一首同样以“风”为主题的儿童诗里体现得更为细腻,深刻:例四SongAlfredTennysonSweetandlow,sweetandlow,Sleepandrest,sleepandrest,Windofthewesternsea;Fatherwillcometoyousoon;Low,lowbreatheandblow,Rest,restonmother′sbreast,Windofthewesternsea.Fatherwillcometoyousoon;Overtherollingwatergo,Fatherwillcometohisbabeinthenest;Comefromthedyingmoonandblow,Silversailsalloutofthewest。Blowhimagaintome;Underthesilvermoon;Whilemylittleone,whilemyprettyone,sleep.Sleepmylittleone,sleepmyprettyone,sleep小诗开篇伊始就向读者吹来一股清爽温柔的风,把读者带入了一个风和浪轻,月夜孤帆,思盼亲人(丈夫)回归的绝妙的意象领地“西海的风啊,你轻轻地吹,轻轻地吹……”。作者首先用了一个令人陶醉的词“sweet”来形容海风,不禁给人一丝甜意,由此会产生一连串甜美的联想。这里作者用“sweet”而不用“gentle”一类的词,还有一层意思是寄情于风。英语中有“sweet-heart”(情人)之说,而这里唱着歌的风正鼓起征帆,把亲人送到妻子的身边。和上引第二首Shelley的诗一样,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用了“breathe”一词来喻风之气息,而这里的“breathe”又会使人联想到摇篮中宝宝的呼呼喘息像小风一般的柔和。此外,小诗意象构织精心独到,听觉与视觉画面互动,动态与静态相间,以月夜下孤帆踏浪的外景与母婴独处,四壁悄然的内景相交融,衬托出脉脉柔情的诗境。这就验证了以往诗评家们所说的,诗的语言密度越高,意象典故越多,其音律所占的诗意比重就越小;反之,诗的语言越淡,意象越突出,其音律所占的比重就越强。二、采用四音步抑扬格,这也和前言表三/三字尾/日偏子/音乐方式表达方式通过以上同一主题的几首儿童诗的分析可以看出:意义简洁,音韵鲜明的英语短诗,其内涵未必浅显。这种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扑捉到的灵性内核便是一种心灵化了的,无声的音乐。对它的把握,不仅依赖于耳朵,更依赖于敏感的灵魂,这是因为,“每一情感,每一心情状态本身,就有着自己的特殊的音调和节奏”。这就给我们的儿童诗翻译提出一个问题:在有原文可鉴的前提下,是追随原作“以顿代步”——以异化的“忠实”给儿童读者更多的原作表层信息,还是在咏诵的基础上去感受和追寻原诗那种“特殊的音调和节奏”,以求其在汉语语言的氛围内诗美诗情的切实“落脚”?通过以上对英语儿童诗的分析,答案应是不言自明的。那么,究竟怎样传达这种动态的美感呢,我认为只能从整体气度上去追求,也要注意汉语语言文化的可溶性程度。以下两点似乎是应追求的根本:1.把握英语儿童诗的“可诵性”特征,向汉诗中唱诵类的五。七言体靠拢。汉语是声调语言(ToneLanguage),拟声词寥寥无几且又不便入诗,如磨刀霍霍,伐木丁丁等。相比之下,其表层形式与诵读时产生的拟物声响远不如英诗那样丰富,但汉语的五。七言体(不拘平仄的当代儿童体)所具有的精粹,浓缩,审美浓度大,诵读性强及平声尾韵的拖腔等特点,是和英语儿童诗常用的四音步抑扬格相接轨的。如美国诗人Longfellow的那首短诗“TheArrowandtheSong”,“以顿代步”式和七言体式两种译法比较来看,后者在传达原诗“脍炙人口”的主体节奏方面还是具备了优势,仅举前两节为例:“以顿代步”式七言体式我把/一只箭/向空中/射出,我射/一箭/入/云天,它/落下地来/,不知/在何处;不知/箭落/在/哪边;那么急/,那么快/,眼睛/怎能只因/其速/多/飞快,跟上/它/一去如飞的/踪影?双目/难逐/只/等闲。我把/一支歌/向空中/吐出,我放/一歌/入/云天,它落下/地来/,不知/在何处;不知/歌落/在/哪边;有谁的/眼力/这么尖/,这么强,只因/无人/长/慧眼,竟能/追上/歌声的/飞扬?能随/歌儿/飞/云端?此外,汉语白话格律体朗读时重音往往落在第一字上,如“我把…一只箭…向空中…射出”;而七言体译文重音却落在第二字上,如“我射…一箭…入…云天”,后者从形式上也对应了原诗抑扬格的主体音步。此外,汉语五。七言的“三字尾”和“单字尾”是形成汉诗“唱诵”的首要条件(见以上译例),为克服其“单调”的缺憾,应原文特征的需要,间或以一些变式穿插其间,能否比“白话体”更能传达原作主体节奏呢?让我们以例四为例做番尝试,并以一篇已发表的白话体译文作参照:例四白话体译文试译文西海的风啊,歌儿柔,歌儿轻,你轻轻地吹,轻轻地吹,轻柔甜美西海的风;西海的风啊,低低吹,缓缓行,你轻轻地吹,轻轻地吹!甜美轻柔西海的风。越过那波涛滚滚的海洋,西别沉月一路吹,掠过那明月西沉的夜空舞波踏浪向归程,请把他带到我的身旁……吹来亲人回身边;我的娇儿,我的宝贝,正沉眠梦乡。趁我娇儿,宝贝,甜睡浓。安睡吧,孩子,休息吧,宝贝,睡的熟,睡的香,爸爸即将回到你的身旁;爸爸就来你身旁;休息吧,孩子,休息在妈妈的怀里,睡吧,睡在妈妈的怀抱里,爸爸即将回到你的身旁。爸爸就来你身旁。爸爸就要来到你的床沿,爸爸就来看望窝里的小羔羊;银色的风帆已驶离西方,银帆离西回家园,沐浴着银色的月光;沐浴万缕好月光,安睡吧,我的娇儿,安睡吧,我的宝贝,我的娇儿快快睡吧原你安睡梦乡。愿你安睡在梦乡。汉译“三字尾”形式的译文是否在“可诵性”方面向原文更靠近了一步呢?2.择取汉语中最富于“燃烧”的字眼,点亮原作的“意象之灯”。在有英文原诗可鉴的同时,让我们现在的小读者从英汉诗的语际转换中去比较,去感悟,去鉴别英汉语言文化的深层次异同,从诗美诗情的双向比较中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竟而萌生“试一下”的想法,这应是我们儿童诗翻译的现实意义所在。综上所述,英语儿童诗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它的内涵,译者所充当的不是“搬砖头”的角色,而是对“语言信息与美感因素的整体吸收与再造”。这种“吸收与再造”除了向儿童体裁(当然不只是五。七言体)靠拢外,还应向童心靠拢,向童趣靠拢,为此,要选择汉语中最富于“燃烧”的字眼,努力点亮译作的“意象之灯”。如诗人RowenaBennett的“SpringTimeinthePark”一诗的前两句“Iheardthespringtimecoming,Acrossthewintersnow”,如译成“我听到春天已来临,越过冬天的积雪”,原作的视觉意象则暗淡无光,如添加两个叠字,译成“我听到春在款款走来,越过冬雪皑皑”,其意象画面是否被“点活”了呢?再请看例三Rossetti的那首“Wind”(原诗为长短句,不适合植入汉语五。七言形式)的一篇译文,由于译诗三段皆用仄声尾韵,似乎丧失了原作的“遐想的空间”及诵读性特征。又因缺乏形象的词汇,译作的“意象之灯”未予点亮,笔者在向前译学习的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员保密协议书
- 破坏草坪协议书
- 草原保护协议书
- 搅拌站租赁合同协议书
- 途中安全协议书
- 苗木代卖协议书
- 老年旅行协议书
- 电气元器件合作协议书
- 租车返佣协议书
- 巧媳妇扶贫工程协议书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土方回填施工及扬尘治理方案
- 江苏省南通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 电气接地培训课件
- 《甲状腺髓样癌》课件
- 文书模板-《因病申请低保申请书》
- 2024网络安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图谱
- 新:恶性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应用指南
- 《焊接机器人》课件
- DB52T 1211-2017 电站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并网试验及检测指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