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城故事》一部具有普适性的古典与新世纪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银城故事》虽然不是《长卷》,但据李锐本人介绍,这一部小说不是很长,所以他很努力。我相信。即便如今谈论这部小说,都让人感到有点儿艰难,尽管小说的背景,从时间到地点,“故事”确已交代得清清楚楚。以致有人给这部小说奉送了一个很奇妙的评价:“没有标新立异的地方,好像挺古典,表现力却达到一定高度。”(见代后记《〈银城故事〉访谈》)实际上,无论是“古典”还是现时的“新潮”,李锐都难以做到;他从根柢上是个“拒绝合唱”的小说家。倘若将《银城故事》写到了“挺古典”的境地,那我们从小说中可能得到的,也许就是与现时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感受。李锐很早以前就不主张把小说按所谓题材分类:诸如“农村题材”与“城市题材”等,即便是“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在他看来也是一种解释不了文学自身问题的说法。我很赞成李锐的这一观点,因为在小说叙述学中(即便是常识性的阐释),描写与表现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属层面也有极大的差别,而“题材”的意思,至多只能告诉读者小说的描写对象(或将写到)何种类型的生活——当然,把“题材”的指向告诉读者并没有什么不好。譬如说,“银城”及其“故事”虽属虚构,但小说提示得一清二楚的还有:其中的人事发生在1910年的秋天。毫无疑问,这是一截虚构的“历史生活”,而小说也是按1910年秋天的生活模样来展开想象的。我之所以要指出这一点,目的就是为了特别说明,即便是在众多的同样以辛亥革命(1911年)前夕的清末生活作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之中,《银城故事》也是既称不上“古典”又不能算“新潮”——它只属于李锐,是一部独特的描写清末生活的小说,无论是作品的题旨还是其传达方式。我已说到,《银城故事》是部不算很“长”的长篇小说——小说仅分四章,每章的标题用了一句唐诗,按顺序便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若要问及《凉州词》与小说之间的关系,最直接的当然首推,一旦暴动不再举行,那《凉州词》就是告知信号;其次可以牵扯的,则是王之涣属晋阳人,而如今的李锐就住在太原。但在我看来,《银城故事》是用了《凉州词》的诗意,特别是把王之涣诗中的那种极富历史感的苍凉、孤寂、悠远、乃至茫然的忧情与重虑,不动声色地揉进了小说的叙述过程。而我读这部小说时,确实常能感觉到作者在历史追问中所伴随的悲凉无奈,也就是前人在评价《凉州词》时提及的那种“忧心孔疚”、“莫知我哀”的情绪——我想,这便是《银城故事》的调子或“叙述表情”了:既然是讲故事,那讲者就得以自己的“表情”辅助;而“表情”之于故事的感染力及激活读者联想所可能的作用,从来就是一种不可小视的小说叙述因素,而且很强大很耐用,与民间评书艺术中的诸如表达的声情并茂之类有点儿近似。作为《银城故事》的故事氛围——也正是在这种苍凉、孤寂、悠远、乃至茫然无奈的“叙述表情”的笼罩之下,小说的描写与表现才得以展开。若论其传达的成功之处,大约既不在于塑造了这一类“题材”中常见的“英雄人物”,也不在于通过1910年秋天的“银城故事”探寻或揭示了历史前行的“真理”,而是在于如小说的题记所谓:“让大清宣统二年、西元1910年秋天的银溪涨满性感的河水,无动于衷地穿过城市,把心慌意乱的银城留在四面围攻的困境之中。”但在这里,我们要对题记的表达、诸如“涨满性感的河水”之类,无论如何要作出可靠的切合故事内含的理解。就我的阅读感受而言,这部长篇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即是那种自然而然的描写——小说经由多元的线索、很本相的展现了1910年秋天的银城社会生活:实际上,历史恰恰是小说传达的主角,而其中当然包孕了人的精神状态。应该承认,小说创作是一种充分的理性行为,无论是情感还是精神走向,但《银城故事》所试图描写与表现的历史或社会生态,却是一种无理性的大悲剧,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无理性的历史对于生命残酷的淹没,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最有理性的人类所制造出来的最无理性的历史,给人自己所造成的永无解脱的困境。”创作的理性与历史生活的无理性(作为描写对象)之间的冲突,实际上也是作者自己给自己提出了严峻的或深层的挑战,而这里所说的挑战,《银城故事》则是围绕那种“永无解脱的困境”而展开描写及追问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传述基本上抹去了刻意的痕迹,而在结构上也显得很自然,并不直接体现那种常见的规律性或所谓“真理”,且不管是谁,该陷入精神煎熬就让他陷入精神煎熬,只是各自的形态不同罢了。我已经说到小说的多元线索,而《银城故事》的多元线索所体现的便是“历史”作为“主角”的“无理性”。历史与后人的判断或想象确实存在相当的距离。不难发现,这部小说中的若干重要线索,其间并无直接的关联或牵扯,如革命党人的所作所为、牛屎客旺财与蔡六娘母女与汤锅铺郑老爹父子的艰辛度日,以及一心一意想当再世及时雨宋公明的岳天义及其儿子的聚众揭竿起义……这些最终合成了小说的线索之间,虽无情节推进的牵连,但有一点则可确认,那就是这些线索在既自然本相又无直接因果影响的状态下铺展延伸,把1910年秋天的社会生活及人的精神处境,以尽可能日常化的或底层的方式很生动地推显到了读者的面前——如果说“历史”是隐含在《银城故事》中的“主角”,其性格又是复杂的、多侧面的、且弥漫着“无理性”色彩的,那小说所选择采用的这种多元线索的叙述形态,则恰好让我们从中窥见了“主角”的性格真相。由是我才感觉到,《银城故事》是一部既不“古典”、也不赶“新潮”时髦的小说,而它的独特或与众不同,则同样是一种不争的事实。我还想说到的是,既然小说的线索呈多元状态,那线索的造就或伸展也得由各式各样的人物来完成——革命党人,百姓平民,绿营老兵,盐业高贾,揭竿农民等,而且某一人物往往还兼演着多种社会角色,也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人物的所作所为,那种生命被蹂躏或被淹没的过程,那种陷入无奈与绝望之后的精神困境,才可能使小说中的“历史”——作为隐含“主角”的性格特征,获得最后的相对真实可靠的展现,并不致于重蹈“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覆辙。尽管《银城故事》中没有英雄,甚至就如李锐本人所承认的,小说里连“特别突出的主人翁”也没有,但这并不等于人物塑造或个性刻画的“无足轻重”,而只是揉进了作者所认定的观点,即这些人物在历史生活中的分量“同等重要”的:“因为你无法判断是谁在什么时候更有力地推动了历史。”便无论怎样说,《银城故事》在相当省约的叙述及营构中,依然刻画了一批有意味的、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人物,如聂芹轩、旺财、刘三公、欧阳朗云、刘兰亭、刘振武、岳天义等。譬如那个清兵巡防营千总聂芹轩,他本已被裁汰回乡,如今又被临时启用为巡防营统领,目标即在对付革命党人的银城暴动;他经验丰富,清醒善谋,果断老辣,很残忍,但又忠于职守,至少是让漂洋过海学成归来的新军管代(实为暴动总指挥)刘振武深深地感觉到,自己那一点儿只与教科书相关的能耐,根本就填不满作为对手的这个绿营老兵的无底深渊,而事实上,聂统领也确在不动兵卒、只用智谋的情势之下,稳操胜券瓦解了银城暴动。他想用兵黩武,只求银城无事而对得起朝廷;可他自己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小说曾有这样的描写:“沉闷的黑暗好像地牢的墙壁一样,把人窒息在包围之中。可聂芹轩觉得这眼前的黑夜,远不如自己心里漆黑无边。”从中折射出来的,显然不止是聂统领为朝廷尽力的沮丧无奈,同时也是或更重要的是大清王朝崩溃前夕的一种濒临深渊的绝望,而聂统领的忠于职守,只是印证了他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者”,或一个“无终的悲剧里的过客”。写好这个人物,不啻将1910年秋天的大清颓势和盘托出:虽不是轻易可以摧毁的,但在那种充斥着末世悲凉的所谓胜算之中,最终等来的也只能是“漆黑无边”的结局——要真正展现“历史”这一“隐含的主角”的本相,聂芹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悟,则是传述“主角”的某些重要特征的不可缺少的一笔;也就是说,从聂芹轩那里便足以让人感受到,1910年秋天的大清王朝与整个社会已经走到了怎样的地步。聂芹轩之于《银城故事》是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但这个人物的重要,倒不是或主要不是他在小说的暴动事件中所起的轴心作用,而是在于作品对于他的层次丰富的含蓄而又犀利的刻画,相当充分地兑现了小说所企图的题旨寓意——何谓“历史”?在我看来,作为小说人物形象的聂芹轩,在很大程序上便是一种精彩而又耐人寻味的注释。当然,《银城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如敦睦堂刘氏家族的刘三公、刘兰亭、刘振武;又如那个激烈而单纯的、同样不是聂统领对手的革命党人欧阳朗云;再如牛屎客旺财、农民起义首领岳天义等,都是一些极能传达“历史”真谛的人物——这些人物在进入小说之后,在体现“历史”的本相方面,确具有分量同等的可能性,正如李锐在小说的代后记中说到的:“小说的标准不在于你写农民还是写国王,写乡土还是写城市,而在于你是否把农民或是国王、乡土或是城市充分地做出了文学化的表达。”譬如旺财,这个人物虽与革命党人的银城暴动无关,但在传达底层社会的生存处境及人的精神状态方面,其形象刻画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而且因了他的出场又引出了蔡六娘母女、郑老爹的生活境遇,这就更加完整而又丰富了1910年秋天的银城社会生态;又如那个拥有二品官阶的大盐商刘三公,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作为清末的社会标志,最重要的特征便是“人算不如天算”,尤其是小说结尾的描写,牛市上推举的新牛王属于敦睦堂,而刘三公的队伍仍如先前一样显赫,照样是红绸大伞盖领队,照样是青衣皂靴的精壮轿夫,照样是戴宽边大帽穿长袍的骑马跟班,但在血红的珊瑚顶戴下面,已经煎熬出了如雪的满头白发,于是在消息灵通的银城人的视野内,刘三公虽然手眼通天,但毕竟是数日之中的痛失两子,而如今即使仍然像往年一样撑持牛市上的风光,可呈显在公众面前的则是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在撕开或展现大清王朝岌岌可危的态势这一点上,刘三公与聂芹轩的刻画具有同样的寓意性——只是刘三公的刻画显得单薄了一些。照例说,刘三公是一个文化蕴藏极为丰富的清末商贾:他“投资”送两个儿子去日本留学,初衷则在于与时俱进而继承家业,可留学的儿子却成了革命党人,而且为暴动献出了生命,其间确有点儿“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意思,并就刘三公的作为而言,恰恰体现了清末这一截“历史”的真相,但小说之于刘三公的用笔过于省俭单弱,我以为也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小说对于刘三公的儿子刘兰亭、刘振武的刻画,也有些不尽如人意——虽则这些人物“在历史中的分量同等重要”,但人物作为描写对象进入小说之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差别总是无法回避的,就如《银城故事》的叙述虽呈多元线索状态,但线索之间的差别也同样是存在的。应该承认,暴动线索是小说的“重头戏”,假如有点儿“古典”的趋向,那刘兰亭、刘振武的刻画似乎还得强化,而如今的薄弱,则或多或少影响到小说的分量。据说有一种称谓叫“历史母题”,在如今的小说界尤为流行。实际上,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可以成为小说创作的“母题”,关键在于小说家最终给予怎样的文学化的传达及表现。若以为自己的描写对象选择了“历史”,或因了一般读者对历史上的人事及社会生态又知之甚少的缘故,便觉得可以对历史生活信口雌黄,以致于小说的“虚构”成了“胡编乱造”的另一种说法。但我读《银城故事》,却感觉到作者在历史生活的把握上,是下了一番扎扎实实的功夫的,而李锐自己也说:“如履薄冰,步步陷阱。故事可以虚构,细节却不能任意胡说。”事实上,倘不查相当的资料或不读很多有关书籍,诸如盐业史、晚清史、官制军制、民俗家族之类,即少有这方面的考察、积累,乃至某些相关体会,那“故事”的“虚构”也是极难实现的,更不要说“虚构”出既接近当时现实又很富有文学性的精彩动人的“故事”了。小说的“虚构”是一种文学想象。假如想象缺乏起飞的跑道,那是无论如何成不了气候的——我所说的跑道不是别的,就是小说家对于所描写的历史生活的了解与理解。所以在我看来,李锐的这部小说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关系(应该是文学化或审美的关系)是处理得很出色的:一是虚构与写实的关系,一是写实与超越的关系。有关虚构与写实,其实已经涉及与谈论到了;至于写实与超越的问题,说到底,便是小说的叙述艺术能否在虚构或重现历史生活的基础上,使作品的题旨及描写的思情张力获得提升;也可以说,倘若小说的题旨及描写拥有某种相应的“现实感”,并很能激活读者的联想,那作品的超越性就是一种沟通读者的事实了。但我特别想说到的是,现时的小说创作领域偏偏存在这样的现象,即所谓“现实题材”的小说缺乏“现实感”,其中所描写的“现实”与如今的平民百姓毫无关系,而某些以历史生活为传达对象的小说却极富有“现实感”,很容易使读者从昨天联想到今天,就如《银城故事》中的某些人物,朝廷官吏也罢,革命者也罢,底层百姓也罢,直到今天,人们依然能在生活中感受到他们的存在;他们的行为习俗,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精神状态,并没有因历史的流逝而完全流逝,甚至可以说是还相当活跃,只是诸如穿戴之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已。在这里,文化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而写实的长处还不止于能使小说所描写的生活更接近历史本相,而且还可以为现时的读者打开一个与见识或视野相关的窗口——此时此刻,领受的自然不仅仅是“现实感”了。实际上,传达历史生活的小说所可能滋生的“现实感”,也只是提高小说品位的一种说法,因为当作家洞观或审视历史生活的时候,总是还会有一些其他发现,甚至是很重要的发现譬如说,在无理性的历史长河的冲击或洗刷之下,《银城故事》中的各式各样的人物,无论是谁,也不管他的生存际遇如何,都处在心慌意乱的困境之中,而困境的存在及作用,也并不都与革命党人的银城暴动的成败相关——读者可以感觉到,小说所描写所揭示的困境,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央军校面试题库及答案
- 中学生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企业贷款抵押担保协议
- 2025劳动合同模板个人劳动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年智能仓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仓储机器人任务分配与路径规划技术创新应用
- 2025年河南申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中考试题万能模板及答案
- 咸鲜营养的茴香鸡蛋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劳动技术
- 中级酿酒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MySQL)》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铁塔监理流程
- 2024年08月北京2024年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稳派教育2025届高考压轴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足球比赛-开幕式组织方案
- 电梯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高等传热学全册课件
- 2024年华东电力设计院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宠物护理与美容技术》课件-染色
- DL-T+5220-2021-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