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_第1页
泰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_第2页
泰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_第3页
泰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_第4页
泰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一、非汉字偏误研究自错误理论引入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以来,已经发展了20多年,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对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早期偏误分析集中在词汇、语法、语音、语用等领域,对外汉字教学领域研究者们鲜少涉及。近10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汉字偏误分析成果,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偏误分类趋于细化,在错字和别字两大类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错字细分为笔画、部件、整字、结构等几个层次。分类的细化推进了研究的细化,肖奚强(2002)专门针对部件层级讨论外国学生的汉字偏误,将之分为部件改换、部件增损、部件变形与变位几个小类,指出部件教学在汉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原新梅(2003)专门针对汉字偏误中的“镜像错位”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现象跨越了笔画、部件、整字3个层级。出现了少量汉字认读偏误分析成果,拓宽了汉字偏误分析的研究角度,如:陈绂(1996)对留学生诵读报刊文章时的阅读错误进行了研究。张晓涛(2005)也对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汉字认读偏误进行了研究。偏误分析理论出现与其他领域相关理论相结合的趋势,如:朱志平(2002)将偏误分析与汉字本体理论相结合;高立群(2001)把心理学理论引入到偏误分析之中。研究方法更加科学:数据统计、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被运用到汉字偏误分析之中,如:江新、柳艳梅(2004)等。除此之外,国别性研究也是近年汉字偏误分析发展的趋势,张晓涛(2005)、安然(2006)对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偏误进行分析,尉万传(2007)对东南亚华裔留学生汉字偏误进行考察,高箬远(2004)、陈建萍(2008)、郭伏良(2008)分别对日本、韩国、蒙古国留学生的汉字偏误进行分析。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泰国学生的汉字偏误分析成果出现。近年泰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呈不断增长趋势,他们对汉字的习得呈现出某些共性,本文对泰国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进行分析,探求泰国学生习得汉字过程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以期对我们的教学产生某些启发。二、材料、研究对象和错误的定义(一)材料表面本文分析的材料分为两部分:1.学生作业,考试试卷;2.汉字测查表:包含听写和选择两部分。(二)学习时间的特点调查对象为泰国沙功那空皇家大学汉语专业和辅修汉语专业三、四年级共121名学生。大多数调查对象学习汉语的时间是3到4年,小部分对象学习时间更长,有的长达11年。大多数调查对象都是来自华裔家庭。(三)之间材料不美观的情况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以下几类情况不纳入到偏误的范围之内:连笔书写;类似于手写体的;书写有些微倾斜的;间架结构不美观,但不影响正确识读的。泰国汉字教学繁简兼教,因此书写时夹杂运用繁体或者简体字,只要其中之一字形正确都为正字。下列情况确定为偏误:同一名学生在同一份材料上多次出现的同一类错误;某类错误在多份材料中出现;错误虽然只出现一次,但是与其他错误相关性较强。三、偏误的分类部分学者认为部件下关笔画,上连整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笔画的偏误只在初级阶段出现,因而仅从部件角度进行分类。针对对象为泰国初级阶段学生,且鉴于笔画在初级阶段的重要性,我们在对偏误进行分类时仍然将笔画作为分类标准之一。我们将收集到的这类偏误分为错字和别字两个部分,再从汉字形体的3个层次和汉字的结构入手分别进行了分类。(一)汉字的形式所谓别字本文采用较宽泛的定义:“本当是这一字,而误写为另一字。”1而不采用周祖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上狭义的定义:“凡当写某字,而写为另外一个音同音近的字,这个字就称为别字。”因为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汉字不表音,更依赖字形信息进行摹写记忆,很容易写成另外一个形近字;汉语语音对他们来说是另一套语音系统,语音方面的偏误也很容易导致汉字方面的偏误,而这些偏误对现代汉语语音系统来说并不算音同音近。1.协议(1)表音部件书写错误,表音部件书写错误,表音部件书写错误。表音片的书写错误,表意部件的书写或表音部件。表音片的书写,为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表音片;造成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书写形声字,书写形声字,写形声字,书写形声字,写形声字,写形声字,书写形声字,书写形声字,写形声字,书写形声字,书写形声字,写形声字,书写形声字,书写形声字,书写形声字,或“浪”字,或“票”等表音部件。请看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为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为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为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字的书写,书写形声是指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丢失一个或几个部件的现象。例如表1:这类情况占所有别字总数的31.1%。其中83.6%为形声字的书写错误,丢失表意部件,书写出来的是表音部件。如:“浪”写成“良”,“漂”写成“票”等。该现象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学生对形声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识记和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利用了字音信息。(2)部件更换原因是指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将甲部件写成乙部件。分为3种情况:形声字形符的替换、形似部件的更换、受前后汉字的影响而发生的部件更换。形声字形符的替换,如表2:形似部件的替换,如表3:受前后字的影响而发生的更换,如表4:这类偏误占所有别字偏误的21.4%。其中第一类情况占所有部件更换的40.4%,第二类情况占28.6%。另外还有少量字难以归入以上三类,初步推测是受汉字字频的影响,例如将“事情”的“情”写成“请”;“电影票”的“票”写成“要”。(3)组件配件是指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增加一个或几个部件的现象。如表5:这类偏误发生率很低,仅有6例,具有随意性。2.整字(1)语音偏误的种类是指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将甲字写成了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乙字,如表6:此类偏误表明留学生对汉字形、音、义关系了解得不够深入。往往丢开词义,写一个毫无意义联系的同音字,这类偏误占别字偏误的40.8%,是别字偏误中为数最多的。可能是由于受到了相关听写任务的影响,同时也与留学生语音的听辨和认读的偏误有关。声调方面如:“眉毛”的“眉”写成“美”;“爬”写成“趴”。平舌与卷舌如:“散步”的“散”写成“善”;“照相”的“照”写成“造”等。受泰国学生习得中常见的某些语音偏误影响而产生的偏误也较多,据研究(蔡整莹,2002),l—r的相混、x—s的相混是泰国学生常见的语音偏误。“浪费”写成“让费”,“意思”写成“意息”等明显是因语音偏误而造成的汉字偏误。(2)加字偏误是指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将甲字写成了形体相似的乙字,如表7:此类偏误占别字偏误的6.6%,主要表现为字形的细微差别,如:多一点与少一点,出头与不出头,笔画的相离和相交。这些形近别字在汉字系统中区别度较低,是留学生汉字习得的一个难点。(二)现行汉字系统中无字错字是指因增减笔画、部件结构错误等写成了现行汉字系统中不存在的字(有些字虽是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异体字或俗体字,但经汉字整理后已经废止使用亦为错字)。1.那就明白了(1)特殊的错字偏误是指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丢失一笔或多笔的情况。如表8:笔画缺失约占错字偏误的19.6%。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留学生部件意识的缺乏引起的。他们在书写汉字时,往往缺笔少笔,特别是点画和短横,使得某一部件不成为部件。(2)错字偏误的原因分析是指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增加一画或多画。如表9:这类偏误占错字偏误的7%。同笔画缺失一样,都是由于留学生对汉字部件掌握不好而出现的随意增加笔画的现象。但笔画增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笔画缺失,这与记忆的遗忘和对汉字趋简心理有关。(3)错字偏误的比例是指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因笔画的长短、出头与否而产生的错字。如表10:这类偏误占错字偏误的14.2%。这是由于对汉字笔画长短与否对汉字区别性的影响认识不够。也认识不到笔画的相连和相交的变化同样影响到汉字的区别度,导致笔画不应该出头的却出头了,应该出头的却没有出头。2.协议(1)不同类型的情况,主要有错字偏误的2.是指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将一个汉字部件整体拆分为几个部分的情况。如表11:这类现象占错字偏误的5.2%。此类偏误的出现是由于留学生对某些部件的整体性认识不够,将一个部件肢解成两个不成为部件的部分而造成的书写错误。(2)其他汉字系统混合式现象是指书写汉字时将一个部件随意改窜成为汉字系统中不存在的“部件”。如表12:这类现象占错字偏误的3.4%。留学生由于接触到与母语完全不同的汉字系统,往往根据模糊的记忆,任意地改写某一部件,而所写的那个部分在汉字系统中根本不存在。从出现偏误汉字的等级来看,这类偏误主要出现于初级阶段。(3)偏误的部位是指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将甲部件写成了乙部件。如表13:这类偏误占错字偏误的34.7%,发生率是错字偏误中最高的。比较成规律出现的一类是形似部件的替换,如:将部件“日”写成部件“目”、“礻”写成“衤”等;另一类是用成字部件替换不成字部件,如:部件“疋”写成部件“定”、部件“”写成了部件“立”等;还有一类现象是将某一不准确表音的部件改写成准确表音的部件,例如:将“玩”右边的“元”写成“完”。(4)部件增误原因是指在书写汉字过程中增加或减少了一个部件。如表14:这类偏误占错字偏误的3.9%,多为部件的缺失,在书写时丢失了一两个部件。在部件增误中大部分是增加了一个相关意义的形符,如:“文”加了形符“讠”;“念”加了“口”等。或者在原有同音字上加一个应写字的形符号。如“妈”在“吗”的右边在加一个“女”。3.汉字正字法内部的形式化是指在书写汉字过程中不同结构类型的混淆和结构的松散。如表15:这类偏误占错字偏误的9.3%。留学生在不了解汉字正字法的情况下,将汉字特别是左右结构的字写得过于松散,甚至将一个字分写在两个方格中。并且往往出现结构类型的混淆。例如将半包围结构的“这”写成左右结构。将半包围结构的“包”写成了上下结构。甚至将上下结构的“售”的竖画写得过长,反倒变成了一个半包围结构。4.方位错误是指所写字与应写字之间存在空间上的相反、相对的特征。发生的单位既有笔画上的,也有部件和整字的。从方位上说,有左右方向错位和上下方向错位等。如表16:这类偏误占错字偏误的4.0%。这类偏误主要是受不同字认知方式的影响以及母语文字书写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四、讨论和对策(一)讨论通过对收集到的偏误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泰国学生汉字偏误大体呈现出以下特点:1.汉字整字偏误对汉字形符和形近字认识的必要性别字偏误主要出现在部件和整字两个层面。偏误产生受汉字音、形、义三方面的影响,其中受形、音影响最大。(1)在部件层面的别字偏误中,部件的缺失和更替占别字偏误的40%以上。缺失和更替的部件多为不成字的形符,成字声符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形符。这说明泰国学生在识记形声字的过程中,音义兼备的成字部件,易于识记。声符具有一定的示音作用,与整字读音联系紧密,更便于作为个体来识记。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在教学中较多地提醒学生注意利用汉字形声字声符示音的特点来帮助识记。形符是泰国学生习得形声字的难点,究其原因,许多简体字的形符不成字,记忆一个不知道读音的部件难度要远远大于音义兼备的整字。其实在繁体字中许多形符是成字的,并且有自己的读音。泰国的汉字教学较其他国家有一个不同点就是繁简兼教,我们调查的这121位学生都有一些繁体字的基础。在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形声字时增加形符繁简对比的环节,让学生知道简体字中不成字的形符原本也是有读音的整字,从而帮助更好地记忆形符,这对于减少同一个汉字繁简体之间的混淆也有好处。形近字和形近部件的混淆也是造成别字偏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汉字简化后降低了书写的难度,也降低了部分汉字的区别度,增加了初学者对汉字形体进行区分的难度。泰国文字是拼音文字,学生对于汉字结构的理据性本身没有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形成这一概念,尤其是在初级阶段,在学习完一批汉字之后,可以对其中形似的部件结合意义和读音进行归纳和对比,例如:学生易错的“酒”字和“洒”字,声符十分相似,前者读“yǒu”,后者读“xī”,通过对比很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方法对于降低该类偏误的出现率很有帮助。(2)整字层面的别字偏误中,音同音近别字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形近别字,一些声母音近的汉字偏误出现率较高,并具有普遍性,如:声母“l-r”相近,学生将“浪费”写成“让费”,“x-s”相近,学生将“意思”写成“意息”。产生这类偏误的原因主要是:同音字较多是现代汉字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留学生习得的难点,同音字主要依靠不同的形符进行区别。初级阶段学习者,对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的认识,读音的识记策略运用较多,因形别义的能力较弱。这也说明在初级阶段加强形符教学的重要性。曹整莹、曹文(2002)研究表明: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音时,常常用“s”代替“x”,用“l”代替“r”。我们收集的偏误印证了这一结论,因这两组声母的混淆造成的汉字整字偏误具有普遍性。这也说明语音习得的偏误对于汉字习得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对于这种影响应有清醒的认识,通过不断正音的方式提前引起学生的注意。2.错误字错字偏误占总偏误的72.9%,发生率远高于别字偏误,主要集中在笔画和部件两个层面。(1)汉字的未来结构其中又以笔画增损、笔画缺失为主。主要表现为:多一笔,少一笔,将一笔拆分成两笔,或将两笔合为一笔,无法区分笔画的相交、相连、相接。我们认为出现这类偏误与学生的母语有关联。泰国使用的是拼音文字,字母的长短、相交或相离对意义表达的影响远没有汉语那么大。受母语文字的影响,泰国学生并没有很强地意识到汉字笔画的长短、距离会对意义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也是造成这类偏误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同样受此类观念影响而产生的另一类偏误是结构的松散与错位,汉字的笔画与部件通过间架结构整合成一个整字,结构不紧凑或者结构错误都不能成为正字。拼音文字背景的学生对于汉字大多数缺少结构方面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安排环节专门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类型进行介绍。并在后续教学中通过纠错的方式进行强化,能很好地减少此类偏误的出现。(2)部件替换错误比例远远高于部件拆分和部件改窜所造成的偏误。与后两者不同的是,部件替换是将正字的部件替换成了汉字体系中存在的另一个部件,部件拆分是将正字部件拆分成汉字体系中不存在的部件,部件改窜也是将正字部件改换成汉字体系中不存在的部件。这也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部件意识,能识别哪些是汉字中有的部件,哪些是没有的。另外我们还发现部件替换错字偏误中比较成规律出现的一类是形似部件的替换,如:将部件“日”写成部件“目”、“礻”写成“衤”等,我们认为该类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别字偏误中形似部件的更替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