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3103-2023 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_第1页
DB51-T 3103-2023 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_第2页
DB51-T 3103-2023 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_第3页
DB51-T 3103-2023 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_第4页
DB51-T 3103-2023 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65.020.40CCS

B

60/79DB51 DB51/T

3103—2023四川省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与评价 发

布DB51/T

3103—2023前言

.................................................................................

II1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类型划分原则

.......................................................................

15 类型划分

...........................................................................

26 质量评价

...........................................................................

3附录

A

(规范性)

树种龄组龄级划分.....................................................

5参考文献

..............................................................................

6DB51/T

3103—2023 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GB/T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化文件的制定程序》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四川省天然林保护中心。刘波、潘燕、李明、唐小智、廖成云、刘赞。本文件为首次发布。IIDB51/T

3103—2023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天然林修复类型的划分原则、类型划分和质量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小班尺度天然次生林修复前的类型划分和修复后的质量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T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调查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天然林

forest自然下种、萌生或者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所形成的仍保持较好自然性的森林。3.2天然次生林

secondary

forest因人为或自然干扰后形成的,林分结构和活力存在缺陷的天然林。3.3天然林修复类型

forest

按照林分结构和活力中存在的突出缺陷因子而划分出的可人为修复的天然次生林类型。3.4建群树种 constructive

species在一定生境中建立的能长期存在的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3.5天然更新等级 natural

regeneration

level根据单位面积内天然更新幼树株数确定的等级。3.6郁闭度 forest

canopy

closure是指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十分法表示。3.7萌生林木 coppiced

tree寿命短、质量差等问题。4 类型划分原则/

hm

)的成熟林、过熟林。

b) /

hm

)的成熟林、过熟林。

b) 郁闭度<

30cm5cm

的幼树数量<1000

天然林修复类型划分应坚持如下原则:a)

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以林分显著问题表征为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b)

坚持特征差异性原则,应充分反映出森林结构、健康以及林木生长活力上的差异。c)

坚持可操作性原则,应充分考虑当前森林资源调查的现实条件,实际操作简明、易行。5 类型划分5.1 林分结构失调型5.1.1 水平结构失调型5.1.1.1 水平结构重度失调型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

郁闭度<

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龄组划分见附录

A;2过熟林。5.1.1.2 水平结构轻度失调型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

郁闭度

0.4(含)~

0.6

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b)

郁闭度

0.4(含)~

0.6

30cm

的幼树数量<3000

株25.1.2 垂直结构失调型郁闭度≥,群落结构不完整(缺少下木层、地被物层中任一层)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1.3 树种结构失调型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

郁闭度≥

30%以下的幼龄林、中龄林。b)

郁闭度≥,建群树种的幼苗幼树生长发育受上层非建群树种抑制的异龄林。5.1.4 起源结构失调型郁闭度≥,萌生林木株数比例≥的林分。5.2 林木生长滞缓型5.2.1 林木竞争激烈型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

郁闭度≥

0.7

且分布不均匀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b)

林木胸径年生长量连续

3

年下降,枯死木、濒死木数量超过林木总株数

15%;c)

天然更新幼树(苗高>、胸径<

3000

株/

80%以上的幼龄林分;d)

萌条丛生、主干不明显的幼龄林。≥0.600.400.40

38590-2020

38590-2020

38590-2020

60%30%~60%30%20%20%

50%郁闭度≥0.6,建群树种天然更新不良(苗高>30cm、胸径<5cm的幼树数量<1000株/

郁闭度≥0.6,建群树种天然更新不良(苗高>30cm、胸径<5cm的幼树数量<1000株/

)的成郁闭度≥1.5m

/(hm

·,进入生理衰老期的成熟林、过熟林。5.2.2天然更新困难型2熟林、过熟林。5.2.3 林木生长衰退型325.3森林健康受损型5.3.1 病虫损害型因遭受病虫害,导致出现下列条件之一:a)

受害木株数超过

10%(含)以上;b)

出现松材线虫、蜀柏毒蛾等并可能引起疫病扩散的林分。5.3.2火灾损害型受害木株数超过

20%(含),出现斑块状或群团状死亡,形成林中空地。5.3.3 其他自然损害型梢三分之二以上等现象,且受害木株数达40%(含)以上,对林分快速更新演替造成较大阻碍。6 质量评价修复后的质量评价见表1。表1 天然林修复质量评价50%

年上升或波动

10%

10%

30cm5cm

≥3000

hm30cm5cm

1000

hm30cm5cm

1000

hm≤5%5%~15%15%

≥3.0m

/(hm

1.5~3.0m

/(hm

1.5m

/(hm

10%,排除松材线虫、蜀柏毒蛾等严重传染性病虫害≥10%

20%

20

40%

40DB51/T

3103—2023表

1 天然林修复质量评价(续)6061-100101-120121-160160204041-8081-100101-140140202021-4041-6061-100100206061-100101-120121-160160204041-8081-100101-140140202021-3031-4041-6060103031-6061-7071-9090102021-4041-5051-7070101011-2021-3031-5050102021-3031-4041-6060101011-2021-3031-5050101011-2021-2526-35354041-8081-100101-140140204041-6061-8081-120120202021-4041-6061-100100202021-4041-5051-7070104041-7071-8081-100100103031-5051-6061-8080102021-3031-4041-6060101011-2021-3031-5050103031-5051-6061-8080102021-3031-4041-6060101011-1516-2021-30306-1011-1516-2525DB51/T

3103—2023

附录 A(规范性)树种龄组龄级划分优势树种龄组龄级划分见表A.1。表A.1

优势树种龄组龄级划分表DB51/T

3103—2023参考 文

献[1]

GB/T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2]

GB/T

造林技术规程[3]

GB/T

森林抚育规程[4]

GB/T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5]

LY/T

1690-2017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6]

LY/T

1817-2009

长江上游天然林类型划分与评价[7]

LY/T

1898-2010

天然次生低产低效林改培技术规程[8]

LY/T

2764-2016

西南亚高山退化森林恢复与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