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松山区柴胡栏子金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赤峰市松山区柴胡栏子金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赤峰市松山区柴胡栏子金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赤峰市松山区柴胡栏子金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赤峰市松山区柴胡栏子金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峰市松山区柴胡栏子金源硅石矿2021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计划编制时间:二〇二一年三月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表矿山企业基本信息矿山名称赤峰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硅石矿采矿权人赤峰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采矿许可证号C1504002011057120112279发证机关赤峰市自然资源局有效期限2019年4月24日-2020年4月24日发证日期2019年9月3日矿区地址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柴胡栏子村经纬度坐标东经:118°25′59″~118°26′07″;北纬:42°18′07″~42°18′12″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模小型开采矿种脉石英采矿方式露天开采矿区面积0.03km2生产现状停产建矿时间2008年4月设计生产能力0.5万m3/年设计服务年限381.7年实际生产能力0.5万m3/年剩余服务年限369.69年开采深度1000m至800m查明资源储量191.516×104m³剩余资源储量184.845×104m³矿区范围拐点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拐点编号XY14686309.396639618156.718224686309.397239618356.719134686159.396939618356.719544686159.396339618156.7186基金计提基金使用矿山企业联系方式联系人手机号通讯地址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邮编固定电话E-mail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编制与执行情况方案编制概况1、2015年11月,由赤峰中核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编制的《赤峰市松山区柴胡栏子金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方案》。(2012.1.1~2014.7.31)根据分期治理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主要任务是对矿山开发建设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二、治理方案规划的近期治理工程内容根据《赤峰市松山区柴胡栏子金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方案(2012.1.1~2014.7.31)》,设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对象为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和表土存储场;预警区为2处露天采场。各单元设计治理工程措施如下:(一)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高为4-6m的边坡,边坡长度为70m,平均宽度为6m,占地面积约为420m2,坡度为30-40°,边坡采取的防治措施为整平、覆土、恢复植被;拐点坐标见表2-1,治理效果见图2-1。表2-1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治理区拐点坐标表治理单元拐点编号直角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XY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14686271.3039617998.3424686231.9039617993.2334686190.6739617996.4244686230.4439617982.59图2-1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治理效果剖面图1)整平: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占地面积420m2,边坡进行整平,整平厚度为0.5m,石方整平工作量为210m3。2)覆土: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占地面积420m2,覆土厚度为0.3m,覆土工作量为126m3。3)种草: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占地面积420m2,恢复为草地,草种为羊草(备选披碱草),种草面积为420m2。(二)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高为3-6m的边坡,边坡长度为75m,平均宽度为6m,占地面积约为450m2,坡度为30-40°,边坡采取的防治措施为整平、覆土、恢复植被;拐点坐标见表2-2,治理效果见图2-2。表2-2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治理区拐点坐标表治理单元拐点编号直角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XY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14686193.0339617988.1824686157.2439617988.2034686114.0939617988.7244686147.0339617979.19图2-2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治理效果剖面图1)整平: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占地面积450m2,边坡进行整平,整平厚度为0.5m,石方整平工作量为225m3。2)覆土: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占地面积450m2,覆土厚度为0.3m,覆土工作量为135m3。3)种草: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占地面积450m2,恢复为草地,草种为羊草(备选披碱草),种草面积为450m2。(三)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表土存储场占地面积2760m2,表土呈台阶式顺坡堆放,总体高差约为15m,表土堆放高度为1.0-4.0m,坡度为30°-35°,堆放量为5199m3。表土存储场采取的防治措施为种植羊草,拐点坐标见表2-3,治理效果见图2-3。表2-3表土存储场治理区拐点坐标表治理单元拐点编号直角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XY表土存储场14686169.2339618108.6124686222.8839618164.1634686207.7639618176.9544686214.0939618219.9254686184.0639618179.1264686166.3539618138.24图2-3表土存储场治理效果剖面图种植羊草:表土存储场面积2760m2,恢复为草地,草种为羊草(备选披碱草),种植羊草面积为2760m2。(四)2处露天采场设置网围栏露天采场1长约180m,宽为40-80m,占地面积10160m2,边坡位于采场北东侧,台阶式开采,总体形成3个开采台阶,边坡高度为5-12m,坡度50°-80°。露天采场2长约50m,宽为10-30m,占地面积1020m2,边坡位于采场北东侧,台阶式开采,总体形成2个开采台阶,边坡高度为4-6m,坡度50°-80°。防治措施为在外围设置警示牌和网围栏。1、设置警示牌:2处露天采场外围设置警示牌6块,警示牌位置坐标见表2-4,警示牌位置可根据边坡开采情况进行移动,以达到更好的警示作用。2、设置网围栏:在露天采场最终开采边界的外围埋设网围栏260m。表2-4设置警示牌位置坐标表治理措施拐点编号直角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XY露天采场1设置警示牌JS14686293.2139618031.07JS24686244.3839618065.92JS34686234.0439618158.74JS44686171.9639618068.67露天采场2设置警示牌JS54686142.0139618025.81JS64686113.1539618008.09设置网围栏14686292.9639618010.7324686326.9639618025.1434686267.6439618165.6044686238.5239618153.30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执行情况(一)分期治理方案(2011.1.1-2014.7.31)治理规划与完成情况表2-5治理规划与完成情况治理单元面积(m2)防治工程具体措施单位工程量完成情况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420石方整平m3210已完成覆土m3126种植羊草m2420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450石方整平m3225覆土m3135种植羊草m2450表土存储场2760种植羊草m227602处露天采场11180设置警示牌块6设置网围栏m260(二)分期治理方案存在问题1、硅石加工场地西侧边坡进行了整平、覆土、羊草种植;2、两处露天采场的网围栏及警示牌设置均已完成;对表土存储场进行了种草临时性防护。对矿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景观及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监测。赤峰市松山区柴胡栏子金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工程基本完成了分期治理方案设计设计的工程内容,治理工程效果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本年度矿山生产计划本年度的主要生产指标计划矿山现状为停产矿山,2021年度无建设和生产计划。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根据现场调查,矿山前期开采形成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主要区域有露天采场2处、工业场地2处、废石场1处、表土存储场1处、办公生活区和矿区道路。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为矿山活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含水层的影响、对地形地貌景观以及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现就各个场地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如下论述:1、露天采场1露天采场1位于矿区北部,长约180m,宽为40-80m,占地面积10160m2,采场标高为910m至945m,边坡位于采场北东侧,台阶式开采,总体形成3个开采平台,第一个台阶(最北侧)只进行了表土剥离,第二、三开采平台已开采少部分矿体,边坡高度为5-12m,坡度50°-80°(照片4-1、4-2)。1)地质灾害现状露天采场1边坡岩石较致密,未见有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2)对含水层的影响现状露天采场1边坡高度为5-12m,采场最低标高为910m,该区域地下水水位标高为830-860m,采场未揭露含水层,未对地下含水层造成破坏。照片4-1露天采场1(西侧)照片4-2露天采场1(东侧)3)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现状露天采场1形成的人工挖掘地貌破坏了原生地形地貌景观整体的和谐度,对地形地貌景观有一定影响。4)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现状露天采场1占地面积为10160m2,占用土地类型为旱地和其他草地,面积分别为1000m2、9160m2。2、露天采场2露天采场2位于矿区西南部,长约50m,宽为10-30m,占地面积1020m2,采场标高为893m至908m,边坡位于采场北东侧,台阶式开采,总体形成2个开采台阶,边坡高度为4-6m,坡度50°-80°(照片4-3)。照片4-3露天采场21)地质灾害现状露天采场2边坡岩石较致密,未见有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2)对含水层的影响现状露天采场2开采边坡高度为4-6m,采场最低标高为893m,该区域地下水水位标高为830-860m,采场未揭露含水层,未对地下含水层造成破坏。3)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现状露天采场2形成的人工挖掘地貌破坏了原生地形地貌景观整体的和谐度,对地形地貌景观有一定影响。4)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现状露天采场2占地面积为1020m2,占用土地类型为旱地和其他草地,面积分别为500m2、520m2。3、工业场地1工业场地1位于矿区西部,场地东侧与露天采场1相邻,总体长度90m,宽度为20-35m,占地面积2535m2,场地主要用于初选矿石和临时堆放矿石,场地西侧存在高为4-6m的边坡,边坡长度为70m,平均宽度为6m,坡度为30-40°(照片4-4、照片4-5)。照片3-4工业场地1照片3-5工业场地1边坡1)地质灾害现状工业场地1区域场地较平缓,场地西侧边坡高为4-8m,坡度为35-45°未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2)对含水层的影响现状工业场地1为地面工程,现状未揭露含水层,未对地下含水层造成破坏。3)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现状工业场地形成的人工地貌破坏了原生地形地貌景观整体的和谐度,对地形地貌景观有一定影响。4)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现状工业场地占地面积为2535m2,占用土地类型为其他草地,面积为2535m2。4、工业场地2工业场地2位于露天采场2西侧,场地总体长度80m,宽度为15-30m,占地面积1700m2,场地主要用于初选矿石和临时堆放矿石,场地西侧存在高为3-6m的边坡,边坡长度为75m,平均宽度为6m,坡度为30-40°(照片4-6、照片4-7)。照片4-6工业场地2照片4-7工业场地2边坡1)地质灾害现状工业场地2区域场地较平缓,场地西侧边坡高为4-6m,坡度为35-45°未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2)对含水层的影响现状工业场地2为地面工程,现状未揭露含水层,未对地下含水层造成破坏。3)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现状工业场地形成的人工地貌破坏了原生地形地貌景观整体的和谐度,对地形地貌景观有一定影响。4)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现状工业场地2占地面积为1700m2,占用土地类型为旱地和其他草地,面积分别为110m2、1590m2。5、废石场废石场位于工业场地1北侧,占地面积450m2,废石顺坡堆放,堆放高度为1-3m,坡度为30°-40°,堆放量为951m3(照片4-8,图4-9)。照片4-8废石场图4-9废石场网格法计算方量图1)地质灾害现状废石场区域未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2)对含水层的影响现状废石直接堆放于地表,废石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未对含水层造成破坏。3)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现状废石场的废石场放地表,形成的人工堆积地貌破坏了地形地貌景观整体的和谐度,对地形地貌景观有一定影响。4)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现状废石场占地面积为450m2,占用土地类型为其他草地。6、表土存储场表土存储场位于露天采场1东侧,占地面积2760m2,前期采矿活动剥离的表土呈台阶式顺坡堆放,总体高差约为15m,表土堆放高度为1.0-4.0m,坡度为30°-35°,堆放量为5199m3(照片4-10,图4-11)。1)地质灾害现状表土存储场区域未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2)对含水层的影响现状表土直接堆放于地表,表土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未对含水层造成破坏。3)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现状表土直接堆放地表,形成的人工堆积地貌破坏了地形地貌景观整体的和谐度,对地形地貌景观有一定影响。照片4-10表土存储场图4-11表土存储场网格法计算方量图4)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现状表土存储场占地面积为2760m2,占用土地类型为旱地和其他草地,面积分别为300m2和2460m2。7、办公生活区办公生活区位于露天采场1南侧的平缓位置,为一层砖瓦建筑,占地总面积为425m2(照片4-12)。1)地质灾害现状办公生活区修建于平缓位置,现状未发生地质灾害。2)对含水层的影响现状办公生活区的修建并未揭露含水层,生活用水取自大营子村,由水车拉水,场地建设并未对含水层造成破坏。3)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现状办公生活区为一层砖瓦建筑,形成的人工地貌破坏了原生地形地貌景观整体的和谐度,对地形地貌景观有一定影响。照片4-12办公生活区4)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现状办公生活区占地面积为425m2,占用土地类型为旱地。7、矿区道路矿区道路贯穿矿区内主要工程(照片4-13),矿区道路总长约550m,路面宽4-5m,占地面积为2200m2。照片4-13矿区道路1)地质灾害现状矿区道路区域未发生地质灾害。2)对含水层的影响现状道路的修建并未揭露含水层,未对含水层造成破坏。3)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现状矿区道路修建形成的人工地貌破坏了原生地形地貌景观整体的和谐度,对地形地貌景观有一定影响。4)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现状道路区域占地面积2200m2,占用土地类型为旱地和其他草地,面积分别为1700m2、500m2。赤峰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硅石矿现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见表4-2:

表4-2现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说明表地质环境分区面积(m2)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含水层影响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土地资源影响露天采场110160不发育无影响采场边坡高度5-12m,坡度50°-80°,对地形地貌景观有影响。破坏旱地、其他草地露天采场21020不发育无影响采场边坡高度4-6m,坡度50°-80°,对地形地貌景观有影响。破坏旱地、其他草地工业场地12535不发育无影响初选矿石、临时堆放矿石的场地,对地形地貌景观有影响。压占其他草地工业场地21700不发育无影响初选矿石、临时堆放矿石的场地,对地形地貌景观有影响。压占旱地、其他草地废石场450不发育无影响堆放高度为1-3m,坡度30°-40°,对地形地貌景观有影响。压占其他草地表土存储场2760不发育无影响堆放高度1.0-4.0m,坡度为30°-35°,对地形地貌景观有影响。压占旱地、其他草地办公生活区425不发育无影响为一层砖瓦建筑,对地形地貌景观有影响。压占旱地矿区道路2200不发育无影响路面宽3-5m,对地形地貌景观有影响。压占旱地、其他草地合计面积21250m2二、矿山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大营子幅(K50G041071),矿山已损毁土地类型包括旱地和其他草地。矿业活动影响土地资源的面积为21250m2,主要有露天采场2处(面积11180m2),工业场地2处(面积4235m2)、废石场1处(面积450m2)、表土存储场1处(总面积2760m2)、办公生活区(面积425m2)和矿区道路(面积2200m2)。已损坏土地权属为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柴胡栏子村集体所有(表4-3)。

表4-3矿区已损毁土地面积及权属情况表工程单元损毁面积(m2)损毁类型原土地类型及编号面积(m2)土地权属露天采场110160挖损012旱地1000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柴胡栏子村043其他草地9160露天采场21020挖损012旱地500043其他草地520工业场地12535压占043其他草地2535工业场地21700压占012旱地110043其他草地1590废石场450压占043其他草地450表土存储场2760压占012旱地300043其他草地2460办公生活区425压占012旱地425矿区道路2200压占012旱地1700043其他草地500合计面积21250m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矿山现状为停产矿山,2021年度年度无生产计划,不进行矿山建设。预测矿山本年度不会产生新的破坏单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现状一致。

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的确定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分期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2015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编),治理区域范围包括已存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区域及本期开采区、矿业活动的影响区域。根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2011),土地复垦责任范围为复垦区中已损毁和拟损毁的土地及土地复垦方案涉及的生产年限结束后不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共同构成的区域。根据以上治理分区原则及方法,该矿已存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区域为1#露天采场、2#露天采场、废石场、表土存储场、硅石加工场地、碎石加工场地、办公生活区及矿区道路等。结合矿山开采情况并与矿山企业沟通,表土存储场、碎石加工场地、办公生活区及矿区道路后期还要继续使用,为避免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本期不进行治理,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和表土存储场二分期都已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土地复垦,露天采场1和露天采2二分期进行了预警防治措施设置了网围栏和警示牌。综上所述,依据“完善二分期方案设计的治理工程内容”的原则,结合矿山现状,确定本年度治理及土地复垦责任区为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和表土存储场。治理区拐点坐标见表5-1。

表5-1本期治理区拐点坐标表治理区拐点编号2000国家坐标系XY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14686270.89618115.5324686257.73618105.1234686229.23618100.1844686193.32618104.5754686190.03618114.4464686229.50618110.87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14686193.16618104.6224686174.95618102.7234686159.44618097.9744686137.27618097.0254686116.22618100.3564686113.69618106.6874686151.36618104.7884686175.90618108.26表土存储场14686222.32618281.4424686168.88618225.2934686165.19618254.1044686201.26618332.6654686215.30618336.8564686217.76618317.1574686207.42618293.87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对象为完善二分期治理区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和表土存储场。具体治理工程如下:撒播种草工业场地1西侧边坡:对工业场地西侧边坡进行补种补植,面积694m2。工业场地2西侧边坡:对工业场地西侧边坡进行补种补植,面积503m2。表土存放场:对工业场地西侧边坡进行补种补植,面积2742m2。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预测及本期治理工程,需对露天采场边坡进行稳定性地质灾害监测,以及对矿区土地资源及地形地貌景观进行监测工程。一、土地资源及地形地貌景观监测1、监测内容:。表5-1路线监测调查表矿区名称天气路线号记录点号记录点坐标X:Y:H:点间情况记录点情况地貌类型原土地利用类型破坏类型破坏程度破坏情况说明山坡、沟谷、山梁等耕地、林地、草地等挖掘、压占等对矿区范围内地表挖掘、废弃物乱堆乱放、植被破坏等情况进行记录,描述破坏的范围、高度等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2、监测方法:对矿区土地资源及地形地貌景观进行监测,采用路线调查方法进行现场调查。3、监测位置监测路线位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每次路线监测需覆盖整个矿区,设计路线长度为1km。4、监测频率:路线监测做好记录,装订成册,每月1次。二、边坡稳定性监测1、监测内容: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监测,具体检测内容见表5-2。表5-2边坡稳定性监测调查表矿区名称天气记录点号记录点坐标X:Y:H:点间情况记录点情况边坡情况崩塌情况危岩体情况治理情况备注记录现状高度、长度、坡度等情况是否已经崩塌,崩塌位置、体积、距离等情况危岩体的大小、裂缝、产状及预测发生崩塌等情况现状和预测的崩塌体、危岩体处理(防护)等情况其它情况说明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2、监测方法: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监测方法为定点检测法。。3、监测地点:露天采场设置6处监测点,监测点坐标见表5-3,监测点位置可根据边坡开采情况进行移动,达到更好的监测作用。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