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虚证模型的宏观症征改变_第1页
肾气虚证模型的宏观症征改变_第2页
肾气虚证模型的宏观症征改变_第3页
肾气虚证模型的宏观症征改变_第4页
肾气虚证模型的宏观症征改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肾气虚证模型的宏观症征改变

模型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模型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的差异,以及系统研究的缺乏。本实验在脾气虚证动物模型规范化的初步研究中,探讨其宏观症征改变。生大黄,广豆根,旋覆花,生槟榔,购自北京同仁堂集团。川厚朴,枳实,购自北京北新中药店。经鉴定均为正品。利血平注射液(批号970505),上海医科大学红旗制药厂生产。体温检测仪器为WMZ-03温度指示仪。1.3饲料及造模方法体质筛选、苦寒泻下加耗气破气降气法。1.3.1造模方药制作方1为生大黄∶厚朴∶枳实=2∶1∶1比例,大黄后下,常规制成200%煎剂。方2为广豆根∶旋覆花∶槟榔=3∶1∶1比例,常规制成250%浓度煎剂。药化饲料:用方1,常规制成浓度750g/600ml煎液。每600ml药液加入6000g原饲料粉中,按SPF饲料规范制成药化饲料。药化饮水:旋覆花∶槟榔=1∶1。常规制成16.7%(50g/300ml)煎液。1.3.2造模方法先采用游泳时间法测定体质,体质弱者用于造模(详后)。方1和方2分别于4℃交替灌喂,每次4ml/只,方1和方2灌喂次数按3∶2比例,造模前18d3次/d,后12d4次/d,每2次灌喂间隔≥3.5h。同时以药化饲料自由喂饲,药化饮水自由饮用。造模30d。1.4管道模型均造模12d。大黄模型:生大黄,后下,常规制成200%煎剂。室温下灌喂,6ml/(只·d),1次/d。耗气破气模型:厚朴∶枳实∶生大黄=3∶3∶2比例,常规制成200%煎剂。室温下灌喂,6ml/(只·d),1次/d。限量营养模型:按对照组食量的半量,9g/(只·d),以笼为单位,饲料喂饲。劳倦过度模型:游泳消耗体力法,22℃水温,动物游泳至连续“冒泡”5次终止。2次/d,两次间隔5h。利血平模型:利血平注射液,腹侧皮下注射,0.15mg/(kg·d),1次/d。1.5平均血浆内表达情况WistarⅡ级大鼠,雄性,体重180~220g,198只,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繁育场,饲养于本所实验动物室。按体重配对随机分组,先分出大黄、耗气破气、限量营养、劳倦过度、利血平模型5组各26只。余下的动物以游泳法测定体质,方法同前(5min为1个等级),记录游泳时间。短者(平均约4min)分至初步规范模型组(38只),长者(平均约6.5min)分至对照组(30只)。实验前30d为造模期,然后自然恢复。对照组和初步规范组自然恢复期为78d,但部分动物于第12天取样。其余5组的自然恢复期为12d。对照组:正常饲养30d,然后取样14只;余下动物第12天取样8只,至第78天实验结束。初步规范组:改进法造模30d,然后取样15只;余下动物自然恢复,第12天取样8只,至第78天实验结束。大黄、耗气破气、限量营养、劳倦过度、利血平5组:前18d均正常饲养,后12d依上述方法分别造模,然后取样(5组分别为13只、14只、13只、13只及14只)。余下动物自然恢复,至第12天取样。造模期30d中,各组以初步规范组为标准用Ⅱ级饮用水均衡灌喂次数和液体量,后12d,各组以利血平组为标准用0.9%氯化钠溶液均衡皮下注射次数和液体量。1.6动物的幼血压检测在造模和恢复过程中检测症状,大便,舌象,体重,体温,体长,食量,游泳时间。检测方法:受激排便率指动物接受抓取动作后短时间内排便的几率。体温为腋温。体长指从鼻尖至尾根长度。食量以组为单位,计量给饲料,过若干天后减去剩余量,再平均为这段时间本组每只动物每天食量。游泳时间为22℃水温,动物放下至“冒泡”5次的时间。在自然恢复第16天和45天两次体温检测前以17℃环境寒冷负荷11h。一些具体指标的检测方法本身就具有负荷因素,如游泳时间测定,受激排便试验等。1.7统计处理方法采用Execl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2结果2.1动物一般情况实验前各组、实验期间对照组大鼠外观及大便均正常,舌淡红有苔。2.1.1初步规范组①造模期:造模6h后有个别泄泻,20h外观即有异常改变。第4天,全面出现脾气虚证一般症状体征(除耳尾色白外),泄泻。第5天腹面被毛开始憔悴。8d出现脾气虚证严重阶段的症状体征。12d见耳尾色白。舌淡嫩,少苔。15~18d有所恢复,19d后又逐渐加重,21d又出现如前较严重的脾气虚证表现,并持续至造模结束。造模期间,本组动物死亡8只。②恢复期:大便异常于第4天恢复,但受激排便至44d仍未恢复。脾气虚证一般症状体征和舌象21d恢复,毛色31d恢复,尾色至37d恢复。2.1.2大黄组①造模组:造模2d便软,以后一直是介于便软和稀便之间,便软为主。第10天开始显露轻度脾气虚证一般症状体征(除耳尾色白外)。舌淡红有苔。②恢复期:大便异常于第4天恢复,但受激排便至11d仍未恢复。脾气虚证一般症状体征5d恢复。舌象、毛色11d恢复。2.1.3耗气破气组①造模期:造模第2天开始以软便为主,程度不及大黄组。整个造模期症状体征和舌象基本正常。②恢复期:大便4d天恢复。2.1.4限量营养组①造模期:造模第10天开始显露轻度脾气虚证的一般症状体征(除耳尾色白外),整个造模期大便和舌象基本正常。②恢复期:脾气虚证一般症状体征11d前恢复。2.1.5劳倦过度组①造模期:造模第10天开始显露轻度脾气虚证一般症状体征(除耳尾色白外)。怕冷。整个造模期大便和舌象基本正常。②恢复期:脾气虚证一般症状体征第11天前恢复。2.1.6利血平组①造模期:造模第2天开始显露轻度脾气虚证一般症状体征(除耳尾色白外)。5d起较为明显,持续至造模结束。9d开始便软。整个造模期间舌象变化不明显。②恢复期:大便异常于第1天恢复。但受激排便至11d仍未恢复。4d脾气虚证一般症状体征恢复。2.2各组体重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造模结束时各模型组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初步规范组最为明显;自然恢复10d时各模型组间体重也以初步规范组最低。至自然恢复57d,初步规范组体重[(355±25)g]仍显著低于对照组[(394±36)g]。自然恢复78d,初步规范组体重[(385±25)g]仍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408±51)g]。2.3各组主要参数,总体温结果见表2。造模第12天和18天,虽初步规范组体温[(37.3±0.4)℃和(37.0±0.4)℃],显著低于对照组[(38.4±0.4)℃和(37.6±0.3)℃](均P<0.01),但造模结束时,各模型组体温均无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恢复11d,利血平组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整个自然恢复期,初步规范组体温(包括低温负荷后)总体上无明显低于对照组趋势。2.4两组体长比较自然恢复第46天,初步规范组体长为(21.0±0.8)cm,对照组体长为(22.1±1.3)cm,前者有减少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5各组、初步规范组、初步规范组的量表结果见表3。整个造模期,初步规范组食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大黄组、特别是利血平组也明显减少。自然恢复3~9d,各模型组食量多有所“反弹”,以初步规范组最为明显。初步规范组食量至自然恢复21~30d开始趋于平稳[18.7g/(只·d)]。2.6造模结束后,各模型组游泳时间的比较结果见表4。因劳倦过度组使用游泳造模,故其游泳时间不作统计。造模结束时,除利血平组外,各模型组游泳时间均呈降低趋势,以初步规范组最为显著。自然恢复第16天时,初步规范组游泳时间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3传统的和现代的造模方法在自然期长、神脾气虚证模型生物学特性与临床的差异,包括功能和“精气未夺”(能量)两个方面,且主要在后者。本实验首先完善脾气虚证模型的诊断标准,注意诊断标准的系统性和客观性,并吸收证候实质的现代研究成果。在脾气虚证模型的“慢性”属性上,既要求慢性形成,更注重缓慢的自然恢复,因为后者能反映出虚性病理的内在性。虚证病理往往在负荷情况下才得以表现,这一规律在证候现代研究中已受重视。诊断标准注意具备气虚和脾虚两个方面。在具体宏观症征上,动物脾虚证如持续时间较长或程度较深,会影响身体发育,类似疳症,以前实验中也有同样结果。受激排便率增高为我们以前脾虚证造模中发现的指标,并被引用。本指标类似临床脾虚证患者易受饮食、寒冷等因素的刺激而产生便意的表现。本标准还从体温角度与脾阳虚证进行鉴别。为使脾气虚证模型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更为符合,我们从多方面改进造模方法,如:将体质筛选法运用于建立证候模型;在耗气破气法的基础上,将降气法运用于建立脾虚证模型;将广豆根、槟榔、旋覆花等药物运用于建立脾虚证模型;采用“满负荷”造模方法以求在有限时间内使动物达到“精气夺”程度;根据动物对一定量的造模因素应用一定时间后,会有所适应,此时应加大造模量,才能达到同样造模效果的特性,采用前轻后重的两阶段造模方法等。本实验结果显示,初步规范组的宏观症征与脾气虚证诊断标准基本符合。同时,符合度也明显高于其他5种脾(阳)气虚证模型。实验发现动物受惊动时无神、抓取时挣扎无力、腹面被毛憔悴三个方面表现可作为动物精气损伤程度较深的指标。身体其他部位被毛的色泽较腹面被毛在致虚过程中更早受影响,其他部位被毛失泽变黄时,腹面被毛可依然丰腴。动物如体弱,则被抓取时也呈含胸曲背状态,与静止时的拱背相似,应为虚证时动物保护身体阴面的本能。各模型组中,只有初步规范组具有此三方面表现。本实验初步规范组多数指标的自然恢复期较长,部分指标超过双倍造模时间,为以前脾虚证模型研究所未见。目前一般以在脾气虚证基础上体温降低明显作为脾阳虚证的诊断标准,本实验初步规范组在造模阶段体温降低不明显,在自然恢复阶段大多数检测显示体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两次低温负荷后体温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下降,说明其无明显阳虚表现。1材料和方法1.1负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