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芽山普通翠鸟生态习性观察_第1页
芦芽山普通翠鸟生态习性观察_第2页
芦芽山普通翠鸟生态习性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芦芽山普通翠鸟生态习性观察

一般翠鸟又称小翠鸟和翠鸟,属于佛教僧侣科的翠鸟科。我国有3种,山西省有1种,芦芽山地区也有分布,2000年8月1日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2008年至2010年,笔者在山西省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普通翠鸟的生态习性进行了调察。1植物物种多样性山西省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北端,北纬38°35′40″~38°45′,东经111°50′~112°5′30″,地处宁武、五寨、岢岚3县交界。芦芽山是管涔山的主峰,是“三晋”母亲河——汾河的源头,也是我国暖温带残存的天然次生林分布区中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之一,有“华北落叶松的故乡”、“云杉之家”的美誉。区内森林繁茂,灌木丛生,水源充沛,生境多样。高层乔木群落以云杉(Piceaspp.)、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Mayr)、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为主,其次为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杨树(Populusspp.)等。中层灌木有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黄刺玫(RosaxanthinaLindl.)、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绣线菊(SpiraeasalicifoliaL.)等种类。全区面积21453hm2,森林覆盖率36.1%,最低海拔1346m,最高海拔2787m.年均温4℃~7℃,年降水量500mm~600mm,无霜期90d~120d.农作物主要有莜麦(Avenanuda)、豌豆(PisumsativumLinn.)、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蚕豆(ViciafabaLinn.)等。区内有梅洞河、圪洞河、高崖底河3条支流,在西马坊乡汇合为芦芽河,终年水流不断。2自然生境下天然农村散鸟群落密度调查选择西马坊北沟滩、坝门口、梅洞3条路线为研究地点,采用常规的路线统计法,于每年4月和9月,隔日观察1次,调查其随季节迁徙动态。每年5月至6月,调查4次,每次以2km/h的速度步行6km,观察左右各50m范围内普通翠鸟的分布及活动情况,统计其种群数量,以种群遇见率(只/km)来反映其在本区的种群密度。寻找普通翠鸟繁殖巢对繁殖进行观察,利用10倍望远镜观察其生活习性,并对其食性进行分析。3结果分析3.1谷、发挥边停息通过对3条样线多年的观测调查,发现普通翠鸟在本区主要栖息于林区溪流、平原河谷、水塘边。常单独活动,一般多停息在河边树桩、岩石上,有时也在临近河边的小树低枝上停息。它长时间地注视着水面,见水中鱼、虾,则立即以迅速、凶猛的姿势扎入水中用嘴捕取。有时亦鼓翼悬浮于空中,低头注视水面,见有食物立刻扎入水中捕食。3.2夏候鸟迁离区根据2008年至2010年在保护区的调查发现,普通翠鸟在本区为夏候鸟,每年4月上旬迁来,9月下旬迁离。最早见于4月1日迁来,最晚见于9月29日迁离,居留期为178d~181d,其季节迁徙较为稳定。迁徒调查结果见表1.3.3群落数量调查和群落密度调查每年5月至6月是繁殖期,采用路线统计法,以2km/h的步行速度,在3条样线内调查左右视区各50m范围内的种群数量,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保护区普通翠鸟的种群密度为0.25只/km,表明其在保护区的分布数量较少。3.4《三期迁来》普通翠鸟在芦芽山地区繁殖期为5月至8月。迁来后,最早见于2009年4月20日开始配对。其表现为活动力增强,雄鸟鸣声增多,活动范围扩大。3.4.1土坎或土坎下的掘洞普通翠鸟配对后即成对选择巢穴位置。最早于2009年5月2日在西马坊乡见到1对翠鸟掘洞筑巢,巢建于距水较远的土坎上。掘洞筑巢时,雌、雄鸟轮流用嘴啄土,再用脚往洞口外扒土。筑巢时间为12d~14d.巢穴为圆形,呈隧道状,洞口直径11cm×10cm,洞深55cm.普通翠鸟的巢多筑于土坎或沙土沟壁上,洞口具有绣线菊等低矮灌丛,隐蔽性好。巢窝内无任何铺垫物,仅有自身羽毛和松软的沙质土。3.4.2产卵及产卵时间普通翠鸟的产卵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翠鸟筑好巢穴后隔1d开始产卵,年产卵数5枚~7枚,产卵时间多为5:00至6:00.卵白色,光滑无斑,近圆形或椭圆形。卵大小平均值为20.5mm×18.2mm,平均重3.5g.3.4.3孵卵孵卵由雌雄鸟共同承担,孵化期19d~20d.3.4.4鸟类的孵化率和离巢率雏鸟晚成性。刚出壳的雏鸟全身赤裸,仅头部、颈侧、背部着生灰黑色绒毛。2009年和2010年两巢12枚卵孵出10只雏鸟,孵化率为83.33%.雏鸟经亲鸟在巢内喂育26d~28d,方可离巢。2009年6月17日岸边土岩壁巢内的雏鸟在1d之内全部出巢,落于草丛中,此时捕获5只飞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