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环境与健康_第1页
人类环境与健康_第2页
人类环境与健康_第3页
人类环境与健康_第4页
人类环境与健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类环境

与健康2第一节人类与环境3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与繁衍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外部条件。

WHO对环境的定义: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4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原生环境次生环境环境5自然环境:又称物质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条件,由空气、水、食物及其他生物等因素组成。又分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次生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环境。6社会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是指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关系和条件,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卫生服务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构成。7按物质属性划分:生物因素(biologicalfactor)化学因素(chemicalfactor

物理因素(physicalfactor)社会-心理因素(socio-psychologicalfactor

二、环境的要素按存在形态与组成划分:空气、水、土壤、食物8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生产者非生命物质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物群落(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周围的无机环境构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9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吞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10食物链:交换物质和能量的链状关系。

水水生浮游生物鱼贝类空气土壤植物昆虫畜类鸟禽类人11

生物富集作用:

某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不断浓缩,或沿着食物链逐级传递的过程中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可逐级增高的现象。12生物富集作用(bio-enrichment)

指某些污染物在生物体被浓缩,浓度显著超过环境中浓度的作用过程。13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稳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相对平衡状态。

14

四、人与环境的关系1、人与环境的物质统一性2、人与环境间作用的双向性3、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两重性15五、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hemicaldisease)

由于地质环境中元素分布不均,一些地区因某种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缺乏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简称地方病。16我国的主要地方病碘缺乏性疾病克山病地方性氟病地方性砷中毒元素缺乏性疾病元素中毒性疾病17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819环境污染物的种类20环境污染(物)的来源生产性污染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农业使用的农药、化肥是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来源。21生活性污染生活污水、粪便、垃圾

22交通性污染

交通运输工具废气是目前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超大排气口!!!交通运输工具产生噪声和振动23

其它污染

医疗机构污水废水、电磁辐射波、放射性废弃物、自然灾害、突发意外事故以及战争。24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分布、迁移:指污染物空间位置和范围变化,浓度变化自净生物富集生物转化25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分布、迁移自净生物富集生物转化留在自然界进入生物体或人体26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大气生产废气生产生活废水江河湖海水水栖生物雨水土壤人生产废渣生活垃圾肥料农药农作物畜产物27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1、人体对环境污染的反应

调节适应功能代偿状态失代偿状态健康反应谱呈金字塔形分布

healthresponsespectrum28死亡患病机能代偿、疾病前状态生理反应正常范围内的变动生理反应的异常变动对健康有潜在影响对健康有影响条件可逆作用强度人群对环境污染反应29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

间接危害非特异危害 急性危害直接危害特异性损害慢性危害长期危害30特异性损害1、急性危害:

短时间接触即可出现症状体征,如SO2、光化学烟雾对眼睛、呼吸道的刺激作用,大量H2S急性中毒或死亡等如重庆的“井喷事件”。3103年12月23日重庆发生的“天然气井喷事件”,大量H2S导致243名群众在短时间内死亡受毒气侵害致死的家禽

事发现场

消防官兵在为遇难者整理服装322、慢性中毒(chronicpoisoning):由低剂量环境污染物长期反复作用于人体引起如公害病:汞引起的水俣病

(甲基汞)镉引起的痛痛病333、远期危害“三致”作用:致癌、致突变、致畸34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自发突变诱发突变其表现形式:基因突变、染色体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出现不孕、早产、死胎、畸形、遗传疾病发生在体细胞:出现肿瘤35

致癌作用生物性因素:占5%物理性因素:占5%化学性因素:占90%36

致畸作用化学性因素:反应停致畸物理性因素:放射线致畸生物性因素:风疹病毒致畸37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主要表现

间接危害非特异危害 急性危害直接危害特异性损害慢性危害长期危害38

非特异性损害导致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升高,如慢支、肺气肿、眼病增加人体抵抗力下降劳动能力下降等

间接效应: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39公害与公害病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以及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称为公害。由环境污染引起,并由政府认定的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称为公害病。40整个伦敦像一个大的毒气室一样!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