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笔记四(童庆炳)_第1页
文学概论笔记四(童庆炳)_第2页
文学概论笔记四(童庆炳)_第3页
文学概论笔记四(童庆炳)_第4页
文学概论笔记四(童庆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概论笔记【童庆炳】第五编文学消费与接受第十四章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艺术学概念解释1、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欣赏。这种意义上的文学消费是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的。狭义的文学消费却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或欣赏。2、文学传播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将文学作品或文学信息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通俗地说,文学传播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的出版与发行活动。文学传播是沟通文学信息源与文学接受者之间的桥梁。3、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即用于大众传播的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大众传播是由—些专业机构或群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媒体,向为数众多、各不相识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递信息的传播方式。大众传播使用印刷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和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等)大量收集、复制和传播信息。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大范围播布、传递迅速和平向扩散等特点。4、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市场指为实现文化品流通、提供文化消赞服务而设立的场所,如书店书市、剧场影院、歌厅舞厅、录相放映厅等。广义的文化市场泛指文化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作为整个商品市场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既要按一般市场的价值规律运作,又要遵循国家有关的文化政策和法规。文化市场在文化生产与消费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5.消费心理消费心理是市场活动中消费者各种特有的心理现象的总称。消费心理受各种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它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认识、态度和观念,是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的心理基础。消费心理主要包括消费需求、消费动机、消费偏好、消费兴趣、消费期望及消费时尚等。6、高雅文学高雅文学是一种典雅、正统、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它主要服务于社会上文化修养较高的阶层。其特点是:内容和题材充实、深广,主题或意蕴富于深度,艺术形式具有探索性、独创性和鲜明的个性风格,能给读者严肃的思考、深刻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具有较大的艺术感染力。高雅文学有时又称“美文学”、“纯文学”、“严肃文学”或“精英文学”。7.大众文学大众文学是与“高雅文学”相对而言的,通常指一种浅近、通俗、平易、适合消遣和易于流行的文学类型,它以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下文化程度的社会大众为读者对象,以读者现有的一般审美趣味为艺术水准。其特点是:思想内容浅俗,艺术形式简明,适合消遣娱乐。在商品社会,大众文学又称“消费文学”,往往有明显的赢利性和较高的商业价值。8文化工业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姆和阿多尔诺于本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个用以取代“大众文化”这个概念的术语,指的是发达工业国家中出现的一种凭借现代科学技术,以大众传媒为手段,完全按照市场法则运营,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大众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文化工业既为生产者带来巨大利润,又起着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9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联邦德国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等人于本世纪60年代提出并频繁使用的一个基本范畴。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本文为对策、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各种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消化或扬弃。10文学的认识属性又称“文学的认识价值”。由于文学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对读者来说具有认识社会与生活的价值或属性。11文学的审美属性又称“文学的审美价值”。由于文学创造出饱含作家情感态度的富有诗意的艺术世界,因而具有从情绪情感—亡打动或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的价值或属性。12文学的文化属性又称“文学的文化价值”。指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化产品,具有多方面地满足读者的文化阐释与品评兴趣的价值或属性。问题解答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有什么关系?概而言之,文学生产决定文学消费,文学消费反作用于文学生。前者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②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③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后者也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文学消费使文学产品得以最后完成;②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③文学消费体现了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有何影响?由于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并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因而文学传播对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都有重要影响。文学传播方式的嬗变更替导致了文学生产方式和文学消费方式的深刻变化,文学传播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文学生产与消费的现代化进程。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有什么影响?由于文化市场是联结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中介,因而对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均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最重要的标志是价值规律介入了文学活动领域,使文学作品具有了商品属性,从而给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了双重效应。一方面促进了文学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学事业的繁荣,满足子文学消费者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可能带来某些负面效应,如一些迎合消费者的低级趣味的文学作品在文化市场十分畅销。4.为什么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要借助文化市场来实现,因而文学作品具有商品属性。文学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因而文学消费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具有精神享受和意识形态再生产的性质。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从来就不是一种纯审美或纯商品的东西。古今中外的文学接受史也表明,文学消费和接受。回顾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学从来不是纯粹的个人消遣,尽管它要经由个人发生。文学消费和接受总是或隐或显、或强或弱地与特定的社会、民族、阶级、阶层以及集团的利益相关。文学消费和接受的实质,是通过艺术娱乐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传播和再生产特定阶级、阶层的意识形态观念。当然,在文学生产的不同历史阶段,文学消费和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有不同的表现。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何区别与联系?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同为两个现代文艺学术语,其含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是:1、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而文学接受纯属一种精神范围内的活动;②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只是针对阅读活动而言的;③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④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研究视角不同。二者的联系是:文学消费是低层次的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高层次的文学消费,二者共同指向文学欣赏或审美鉴赏这一文学阅读活动的最高层次。7文学接受的对象和主体是什么?播音主持培训|广播电视编导培训|数字媒体专业|中传考研|广播电视艺术学文学接受的对象是文学作品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阐释价值;文学接受的主体是作为认识者、审美者和文化阐释者的读者。范例分析1、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力与其商业价值并无必然联系司汤达的《红与黑》在他生前只卖掉17本,被看作是一部平庸的纪实性作品,但在50午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它是一部伟大的小说而争相传阅。惠特曼当初自费出版他的《草叶集》时,这部诗集不受欢迎,直到25年后,《草叶集》在美国才成为畅销书。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问世时局限于极小的读者圈,但终于获得了世界性的成功。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初次出版时,被读者冷落,一年内只卖出极少几本。但后来这部小说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在各国流传,福克纳本人也主要因这部作品而获诺贝尔文学奖。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也都是身后名声与日俱增。相反,许多一时造成“洛阳纸贵”的文学作品日后却无人问津。上述事例说明:文学市场立即欢迎的,未必是好作品;文学市场一时冷落的未必是不好的作品。这是因为,文学作品一时的商业价值与其内在的审美价值并不是一回事,二者常常发生背离。2、文学创作与金钱的关系巴尔扎克违背父亲对他的期望,不愿成为一名商人,而立志成为一名不朽的作家,成为法国社会的一名忠实的书记。但是,巴尔扎克从事写作一个明显的动机的确是为了赚钱。巴尔扎克一生都羡慕贵族气派和捧场,并竭力仿效,因此常常债台高筑。为了还债,他常常是下午六点钟睡觉,半夜起床,一天工作16个小时,称“我发誓要取得自由,不欠一页文债,不欠—文小钱,哪怕把我累死,我也要一鼓作气地干到底”。这并没有妨碍巴尔扎克成为一位世界著名的文学大师。其他如左拉、狄更斯、杰克•伦敦、毛姆、萧伯纳等都是资本主义商业社会赚钱动机极为强烈的作家,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创作质量,没有影响他们在文学史上的显赫地位。正如杰克•伦敦的传记作家欧文•斯通所说:“有些人为了文学写作,脑子里不存在丝毫的金钱思想,写出来的可能是坊圾;另一些人为了金钱写作,却可能创造文学。决定因素是一个人的才能,而不是与才能的报酬有关的计划。”第五章文学接受过程1、关于文学接受的发生文学接受发生时的心理基础,包括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隐含读者与现实读者的关系等。2、关于文学接受的发展文学接受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特征及有关规律,如阅读过程中的填空、对话与兴味,第一本文与第—本文之间的变异,阅读期待与实际本文之间的关系等。3、关于文学接受的高潮文学接受的高潮状态及效果,如共鸣、净化、领悟、延留等。概念术语解释 1、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打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就叫期待视野。在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2,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必然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3隐含的读者隐含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按照作者的创作动机,理解作者的本义,把本文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4正误与反误 二者均是对作品的误读,但性质与效果绝然不同。正误是指读者的耶解虽然与作者的创作本义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客观上却显示了读者邵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令人信服。反误是指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5.共鸣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深深打动,从而形成的‘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6.净化净化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又一标志,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并与之形成共鸣后,不由自主地达到精神调节、情绪排遣、杂念去除和人格提升的状态。7.领悟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种更高境界,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与之形成共鸣,并达到净化后进人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和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8延留延留足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种可能的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即文学作品在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使读者达到净化和领悟后,继续留有于其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三、问题解答1.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由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形成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即读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二是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如凑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与了解等上是特定的生理机制,如读者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生理特征等。2、文学接受的主要动机是什么?上要有审美动机、求知动机、受教动机、批评动机、摹仿动机。审美动机,即人们寻常所说的怡情悦性的娱乐动机;求知动机,即人们力图通过文学作品,发现历史的规律、社会的本质,熟悉人类的某种生活状态,了解有关知识的动机;受教动机,即人们力图通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得到人生启迪、道德化育、精神鼓舞的动机;批评动机,即为了从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而接受的动机;摹仿动机,即为了学习借鉴他人,提高自己创作水平而接受的动机。3、如何理解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接受心境刘阅读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当读者处于欣悦的情绪状态时,一部平常之作,也有可能引起浓厚的阅读兴趣,得到惬意的审美享受。当处于抑郁的心理状态时,即使面对优秀之作,也有可能因心烦意乱而难以进入艺术境界,难以真正体味到其中的奥妙。总之,面对同一优秀作品,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可能得到不同的阅读效果。4、隐含的读者是怎样形成的?第一,作者的创作动机决定了本文中隐含的读者的存在第二,作家赋予本文的思想内涵决定了隐含的读者的存在第三,作家的选材及文体特点决定了本文中隐含的读者的存在。5文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这主要是文学本文本身的特征决定的。第一,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文学本文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这些符号,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第二,文学本文使用的主要是不确定的描述性语言,隐含着无数“空白”,必须经由读者自己去“填空”、“对话”、“兴味”才能把握;第三文学本文的形象内捅,也必须经由读者与之交流,才能理解。6、文学接受活动中为什么会产生异变?第一,某些预定政治观念会导致异变;第二,某些预定文化观念会导致异变;第三,文化视野会导致异变;第四,个人经验会导致异变;第五,文学欣赏能力会导致异变。7,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文学接受过程中常常出现“误解”,或曰“误读”,具体包括“正误”与“反误”两种情况。正误是指读者的珲解虽然与作者的创作本义不符,但却符合作品的客观实际;反误则是指读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以及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正误”由于合乎“再创造”的文学接受规律,因而是可取的;而“反误”则脱离了作品实际,是必须予以否定的。8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魁力的关系。一般说来,在阅读过程中,只有伴随着期待遇挫的作品,才能吸引读者,才能显示出作品的艺术魅力。某一作品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完全合乎读者的期待,一切都不出读者所料,这只能表明作品缺乏新意,只能表明作者创作能力的低下。这样的作品,不能令读者感兴趣。同时,我们还应意识到另外种情况:如果文本内涵完全超出了读者的经验期待视野,形成“完全遇挫”,阻绝丁读者的介入,这样的作品,同样难以产生艺术魅力。9文学接受高潮中的共鸣、净化与领悟之间有什么区别?第一,共鸣主要体现为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情感的感应与沟通,净化则主要是作品中的强烈情感震撼并感染了读者心灵的结果,而领悟则必须以读者对作品内涵的主动思索和深刻理解为前提;第二,共鸣常常只是建立在读者对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情感一般认同的基础上,净化则主要表现为读者精神的舒畅和心灵的矫正。但无论共鸣还是净化,都往往还不能直接为读者提供某种人生指向,不能有效地丰富和补充读者的期待视野。领悟则不同,出于领悟足以思索和理解为前提,其结果必然会有效地丰富和扩充读者的期待视野,并能使读者主动生发出某种人生向往。10延留在文学接受活动中有什么意义?主要体现为两方面意义:第一,延留是文学作品直接产生社会效应的重要方式之一,正是通过延留,文学作品对读者的思想情感、人格规范、精神气质及审美趣味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可以显示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一般说来,读罢某一作品,延留的有无、延留时间的长短及延留效果的性质,往往是判定—部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尺度。范例分析1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变异在文学接受恬动中,经读者阅读产生的“第二本文”,往往掺杂着读者个人的再创造,与作者的“第一本文”相比,会发生很大的异变,这与读者头脑中某些预定的政治观念、文化观念以及个人的文化视野、生活体验、文学欣赏能力有关。如《诗经》中的《关雎》,在一般读者看来,不过是一首男女思恋的情歌,但在从封建道统经学家那儿,却被认为是对“后妃之德”的赞美。唐人韦应物的《滁州四涧》云:“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本意不过是抒发对优美自然风光的赞叹之情,看不出另外有什么寄托,元人赵章泉却从社会道德观念出发,不顾整体结构,认为前两句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余瓶梅》中的潘金莲,谋害亲大、挑拨口舌、争宠献媚、嫉妒淫荡,在作者笔下,无疑是—个应遭千人唾、万人弃的孽障。但在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孟超的心目中,潘金莲却是一个不甘忍受封建束缚、勇于追求自由,值得同情的千古悲剧人物(参见盂超:《金瓶梅人物》,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这种形象异变,显然是因作者《兰陵笑笑生》与读者盂超之间文化观念的差异造成的。作者尊崇的是封建纲常伦理,读者祟尚的则是个性自由的现代文化精神。2.共鸣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共鸣,即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或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深深打动,从而得到—种强烈的心灵感应,使之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想作者之所想。高尔基曾经这样谈阅读福楼拜的短篇小说(一颗纯朴的心)的感受:“黄昏时分,我坐在杂物室的屋顶上,我爬到那里去足为了避开那些节日的兴高采烈的人。我完全被这篇小说迷住了,好像聋了和瞎了—样,——我面前的喧嚣的春天的节日,被一个最普通的、投有任何功劳也没有任何过失的村妇———个厨娘的身姿所遮掩了。”(参见《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下,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1页)高尔基这里所描述的,正是在文学阅读活动中产生“共鸣”的现象。福楼拜在《一颗纯朴的心》中,细致地刻画了一个当女仆的乡下姑娘纯朴的心灵,描绘了她平凡而又惨淡的一生,表现了作家对下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同样有着丰富的下层劳动者生活体验的高尔基,显然为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深深打动,从而产生厂感同身受的强烈共鸣。二是不同读者之间的共鸣,即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的时候,也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的现象。如福楼拜的《一颗纯朴的心》,不仅打动了当午的岛尔基,作为当今的十国读者,当我们阅读这篇作品的时候,也会探课为之感动。在中外文学史上,许多优秀作品,之所以具有久远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的时代,唤起了许多不同读者的共鸣.是否引起读者的共鸣以及引起读者共鸣的范围,无疑是评价文学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参考,但具体情况又比较复杂。有的作品,包括诸如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这样的经典性名著,虽然有着很高的思想艺术成就,但由于读者自身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局限所造成的接受障碍,致使这类作品往往很难在更大范围的读者中产生共鸣。另外,有一些并无新意,甚至格调低下的作品,也会引起许多读者的共鸣。因此,在分析共鸣与作品价值的关系时,既要重视共鸣,又要分析共鸣的性质以及共鸣产生的复杂原因。3期待遇挫与艺术魁力在文学阅读过程中,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常常呈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完全顺应,即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意境指向等,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预先测定完全一致。如某些毫无新意,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一看题目,就能项知其立意;‘看开头,就能猜中结尾;人物一出场,就能准确地判定其性格特征,以及即将演示的故事情节。面对这样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固然会得到—种确证白己先见之明的满足,但同时也因为期待指向的畅通无阻而感到兴味索然。这类作品,当然不可能产生艺术魅力。(2)完全遇挫,即作品由于句组合的牵强离奇,或本文内涵的过于模糊,超出了读者的期待视野,阻绝了读者的介入,令人不堪卒读。如“祭司的预言爬满虎皮、麦子随之而来的从没见过的也许不无深意,但因无迹可循,令人如坠五里雾中。一些过于晦涩的“意识流”小说,也往往有此弊端。这类作品,即使很有价值,也往往难以实现。(3)既有顺向相应又有逆向遇挫,即一方面,本文在不时唤起读者期待视野巾的预定积累,同时又在不断设法打破读者的期待惯性,以出其不意的人物行为、故事情节或意境调动读者的想名1。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如此,在阅读过程巾,往往既有期待遇挫的阻拒性,又有顺向相应的可解性。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读者可能会期待指向的暂时受遏而不适,但很快又会为韶然外朗的艺术境界而振奋。司汤达的著名中篇小说《法尼娜•法尼尼》给予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阅读体验。小说中的法尼娜是一个贵族的女儿。一天,父亲把一位烧炭党人彼耶特鲁接到家中养伤。在帮忙护理送饭过程中,法尼娜与彼耶特鲁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爱情、伤好后,彼耶特鲁回到了烧炭党人中继续战斗,并成了领袖。田忙于革命活动,彼耶特鲁竟忘记了爱情,使法尼娜陷入极度苦恼之中。按一般读者的预测,以下的情节很可能足法尼娜设法迫寻彼耶特鲁,但在司汤达笔下出现的是法尼娜向纤衣主教提供了除披耶特鲁之外的烧炭党人干部名单,致使19名革命领导人被捕。法尼娜的动机是:烧炭党人垮了,不再闹革命了,彼耶特鲁自然就会回到她的身边。在突发的变故面前,彼耶特鲁怎么办?按一般读者的期待,他很可能立即设法营救自己的同志。但小说中却是彼耶特鲁前往自首,与同志们一道坐牢,他心想的是:如果自己得以脱身,肯定会被怀疑为叛徒。只有前往自首,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这部作品,就是在这样一系列读者“想不到”们又合情合理的期待遇挫中展开情节,从而使一个司空见惯的恋爱故事,具有了新颖独特的艺术魅力。《诗品》是一部论五言诗的专著,品评上自汉魏至梁的121位涛人,并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一卷。在<涛品)中,钟嵘提出诗歌应该“有滋味”,应“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要“文已尽而意有余”,认为这才是“诗之至也”。其意是说,诗歌应该深远含蓄,应为读者留下想象、体验与冉创造的余地。司空图与“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司空图(837——908年),字表圣,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末著名诗人、诗论家,有《诗品》等著作。在《诗品》中,司空图把诗分成了24类,以形象化的比喻予以品评。司空图论诗,特别强调好诗要有“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即要求诗歌作品中,要有比具体物象描写和语言文字这样的诗歌本身更为深远的东西,要充分表达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意趣。其意旨相通与孔子的“诗可以兴”及钟嵘的“滋味说”,但较孔子、钟嵘的见解更为深入,更为具体。姚斯、伊瑟尔与接受美学姚斯(HansRobert,1921一)德国美学家、文学理论家,康士坦茨大学教授,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审美经验和文学阐释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等。伊瑟尔(Wolfeanglser,1926一)德国美学家、文学理论家,康士坦茨大学教授。主要论著有<《本文的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阅读行为:审美反映理论》等。接受美学史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于联邦德国的—个美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即姚斯与伊瑟尔。由于接受美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文学理论的,因此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又称“接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本文是一种“召唤结构”,存有许多意义空白,期待着读者自己去填补。文学阅读过程,就是读者对本文符号内涵的破译和潜在形象的创造性建构过程,是文学作品得以实现的价值,最后得以完成的终端环节。在这样一种阅读恬动开始时,读者头脑中已存在一种“前结构”,即读者心理上已预先形成一种“结构图式”,用姚斯的术语说,叫作“审美经验期待视野”。这种“审美经验期待视野”将直接影响读者对作品的阅读,从而导致对作品的不同理解与把握。接受美学的思想基础主要是伽达默尔的现代阐释学理沦,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现象学文艺理论家英加登关于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理论等。第十六章文学批评1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一种能动的章识形态评价行为,即站在一定守场、根据—定的文学雕沦思想以文学作:帖为主要对象井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郧性分析、评价和判断。2.伦理批评亦称道德批评。即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伦理思想甚至道德珥想对文学作品、文学主张、文学思潮等文学现象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伦理批评特别着重文学的“教化”作用,但同时也注重其艺术表现,“寓教丁乐’’是伦理批评的普遍原则。3社会历史批评指密切联系具体利:会历史条件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一种批评形态。这种批评的要旨在于将一定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产:生、影响和成败得失与一定社会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状况相联系,与作家的生平遭际相联系,既评价社会历灿十文学的影响,也评价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影响,从而判断文学的特点地位及作用。4审美批评一种着眼于文学作品美学属性及美感效能的批评模式,即以一定的美学思想或美学主张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构成、审美特性、审美创造、审美功能等进行分析、评价,力求以此来规范文学特性而区别于其他精神形式,发挥文学特有的情感和精神影响力。审美批评由于美学思想的多样性和个体审美的差异性而显得纷繁复杂,对文学作品情感性、愉悦性、创造性、技巧性、形式美的强调则是共同的。5,心理批评从心理角度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古已有之。心理批评通常是指:运用现代心邵学的成果,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现代批评形态。这种心理批评或以精神分析学为据,或以实验心理学为本,或以完形心理学为指导,通过对文学作品人物的心理分析进而追寻创作心理机制和鉴赏心理构成。与其他批评形态主要从作品外在因素或作品构成素评价作品不同,心理批评强调文学活动特别是创作和鉴赏活动主体内在特殊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6语言批评语言批评本质上属于形式批评范畴,指将文学作品的语言的一种特殊符号形式,对其意义、结构功能、象征意蕴、指称关系等作了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批评形态。象征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及结构主义等批评都包含了语言批评。7关于文学批评家文学批评活动的主体是批评家。无论足职业批评家还是非职业意识形态(文学话语),从而产生广泛的意识形态(政治的、道德拘、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等)影响。8比较两种批评形态并论述其不同特点。以伦理批评与审美批评相比较,要点提示如下:(1)指出两者都是历史地形成的有影响的批评形态,各有长短。(2)指出两者的差异,同时概括其特点。差异之一:价值取向不同。伦理批评着重道德价值;审美批评着重审美价值。前者强调道德教化功能,后者强调审美感情效果。差异之二:理论背景不同。伦理批评以一定时代、一定阶级一定民族的道德意识或道德规范为依据;审美批评则以一定时代,一定阶级、一定民族的美学思想乃至审美好尚与习俗为依据。差异之三:批评重心不同。伦理批评更看重作品的思想内容特别是道德内涵;审美批评则更看重作品的艺术创造及其畅神愉悦效应。简言之,前者更看重“善”的内容,后者更看重“美”的表现。差异之四:影响效应不同。伦理批评更突出地影响作家创作的道德自觉和人格意识;审美批评则更突出地影响作家创作的艺术自觉和审美感悟。两者的差异便形成各自的特点。应使两种批评形态扬长避短、互补共济,使“善”的评价与“美”的评价在“真”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3.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总原则(1)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科学世界观在文学和艺术批评上的体现,对文学、艺术批评具有宏观指导的原则意义。恩格斯曾称之为“最高的标准”.(2)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具有最广泛地适应文学、艺术作品产性和存在实际的一般性品格,可以吸收、兼容历史上出现各种批评形态的长处。以指导各种批评形态的具体应用。(3)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可以衍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批评标准,如思想标准、艺术标准等等。(4)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还因为它始终体现了艺术的特性和规律,与艺术发展的实践相一致.4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的关系?(1)指出何谓思想标准、何谓艺术标准。思想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呈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2)指出思想标准、艺术标准各有其具体内涵,即思想标准、艺术标准各有其具体操作的指向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