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预防与控制_第1页
医院感染暴发预防与控制_第2页
医院感染暴发预防与控制_第3页
医院感染暴发预防与控制_第4页
医院感染暴发预防与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暴发预防与控制1目录一、感染暴发定义二、感染暴发经典案例三、预防手术部感染措施四、感染暴发上报处理流程2目录一、感染暴发定义二、感染暴发经典案例三、预防手术部感染措施四、感染暴发上报处理流程3背景医院感染暴发危害大不能及时发觉、有效处置认识和有关专业知识不足2023年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规范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及组织管理-对医院感染暴发处置的详细环节、流程未作明确要求2023年卫健委《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4医院感染的定义住院患者在医院内取得的感染。涉及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取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涉及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取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原则《医院感染名词、术语》5定义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同、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医院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原则《医院感染名词、术语》6定义医院感染汇集: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出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医院感染假暴发: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但经过调查排除暴发,而是因为标本污染、试验室错误、监测措施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同类感染或非感染病例短时间内增多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原则《医院感染名词、术语》7目录一、感染暴发定义二、感染暴发经典案例三、预防手术部感染措施四、感染暴发上报处理流程8经典案例1---宿州眼球事件2023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成果10名患者均出现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12日上午,10名患者相继出现眼部肿疼等感染体现。全部患者被急送上海一家医院治疗。至17日,9名患者相继实施单眼眼球摘除手术。9经典案例2---2023年贵州德江县人民医院14名孕妇剖腹产后伤口久治不愈2023年9月中下旬以来,陆续出现孕妇剖腹产后伤口久治不愈现象。一种共同症状折磨这些产妇:看上去将近愈合的伤口,皮肤下面其实已经感染化脓,不断渗出浅黄色的液体。根据贵州城市报记者统计,这期间至少有14名剖腹产产妇出现类似症状。10经典案例3---上海手术室医院感染暴发

流行事例

2023年上海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18例肺炎克雷白杆菌血液感染上海某医院心脏手术后鲍曼不动杆菌血液感染暴发11经典案例4---变温水箱惹得祸

美国开胸心脏手术感染非结核分支杆菌2023年10月2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约克市一家医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术中使用了变温水箱,发觉至少8人发生感染,4人死亡。变温水箱利用水经过一种升温和冷却毛毯的闭合环路来调整温度。尽管水并不与病人直接接触,但被污染的水很可能进入装置的其他部分,进而经过装置的排气孔经空气传播给病人。12--摘自SIFIC官微对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思索(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即招致严重后果;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传播环节在发生变化,老式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较前降低,而经血液、经呼吸道、或直接接触污染造成的感染增长;医院感染预防措施要针对传播途径的变化,推广科学的原则预防措施;13对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思索(2)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要及时报告和处理的应急预案,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合适途径报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以降低或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警钟长鸣!!!14目录一、感染暴发定义二、感染暴发经典案例三、预防手术部感染措施四、感染暴发上报处理流程15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两个基本环节16

无菌操作穿刺外科手消毒及原则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无接触式)建立无菌手术台患者手术野皮肤(粘膜)的消毒原则17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手术进行中,全部工作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洗手护士不得从术者背后传递器材;巡回护士不可用手越过无菌台传递物品,倒生理盐水;手术器械的放置不能超出无菌台面。手术人员有必要调换位置时,应稍离开手术台,背对背地进行互换,并注意不得污染手臂及无菌区域。凡已打开,放在无菌台上的备用物品,不论使用是否,均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里,必须重新灭菌后才干使用。18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切口边沿应以大纱布垫或手术巾遮盖,并用巾钳或缝合线固定,仅暴露手术切口,最佳使用手术薄膜或切口保护器,保护切口。手术中用过的器材要及时擦净血迹,以降低细菌污染及增殖。接触过肿瘤及胃腸腔的刀剪等器械,应视为已遭污染,必须与其他器械分开,单独放置和处理。19

手术室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开始后通向室外的正门不再开启。手术间的人员应防止不必要的活动,参观手术人员要与手术区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给手术者擦汗时,术者的头部应转向侧面并用湿毛巾擦拭;手术间内不得做与此次手术无关的任何活动,如叠敷料等。20医院的消毒和灭菌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成无害化的处理。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涉及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涉及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21隔离定义:采用多种措施、技术、预防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别人的技术措施。原则=“原则预防”和“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22原则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不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用防护措施。基本特点:1、既要预防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预防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即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预防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用相应的隔离措施,涉及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23原则预防措施详细要求:一、估计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操作,要戴手套。二、接触不同患者时要换手套,脱手套后要洗手;进行任何有血液或体液溅出的操作时,要加穿不透水的隔离衣、戴口罩、护目镜或者面罩。三、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具和仪器应及时消毒处理;四、防止可能会造成锐器损伤的操作,如用后针头不可回套针帽。24血液、体液传播预防措施主要用于预防HIV、HBV、HCV、梅毒等的传播,按要求执行原则预防措施。要求:注射器、针头、输液器、侵入性导管等必须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巾”执行,标本应醒目注明,已引起注重。25血液、体液隔离1、感染患者安排在感染手术间。2、为防血液、体液等溅到脸部或污染工作服,应戴口罩、护目镜并穿隔离衣。3、接触病人的血液或体液应戴手套。4、预防被针头等利器刺伤,若手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污染时,应立即用手卫生。265、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识后送消毒或按医疗废物统一处理。6、病人用过的针头等应放入防水、防刺破且有标识的利器盒内,按医疗废物统一处理。7、物品表面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血液、体液隔离27医院常用灭菌措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2%戊二醛浸泡10小时28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29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消毒措施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如口腔护理用具等耐热、耐湿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肛表或口表)、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经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的消毒措施如下:耐高温、耐湿的管道与引流瓶应首选湿热消毒;不耐高温的部分可采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宜采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与消毒;无条件的医院,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可采用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一次性30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诊疗用具的清洁与消毒诊疗用具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75%酒精擦拭。袖带遇污染:清洗—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寄存备用。31突发性感染事件处理要点隔离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消毒暴露后药物治疗建立和完善疾病监测与管理体系32目录一、感染暴发定义二、感染暴发经典案例三、预防手术部感染措施四、感染暴发上报处理流程33

面对突发性感染性事件尤其是病原体未明的疾病,采用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控制、预防和治疗措施是将风险与危害降到最低的方式。对知之甚少的感染性疾病的控制措施要格外周全,切不可低估其危害,切不可低估的控制过程中将遇到预料之外的困难。34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主动救治感染患者,对其他可能的感染患者要做到早发觉、早诊疗、早隔离、早治疗,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对与感染患者亲密接触的患者、医院工作人员、陪护、探视人员等进行医学观察,观察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或无新发感染病例出现为止。切断传播途径:根据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特点,切断其传播途径。停止使用可疑污染的物品,或经严格消毒与灭菌处理及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保护易感者:对免疫功能低下、有严重疾病或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采用保护性隔离措施,在需要的情况下可实施特异性预防保护措施,如接种疫苗、预防性用药等。医务人员也应按照有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35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

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主动实施医疗救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时开展或帮助有关部门开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测等36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第十三条医院发生如下情形时,应该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步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该在2小时内逐层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如下情形的,应该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37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第十条医院发觉如下情形时,应该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金水区卫健委),并同步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第十二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教授进行调查,确认发生如下情形的,应该于二十四小时内上报至卫键委。(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因为医院感染暴发直接造成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