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试题_第1页
化工原理试题_第2页
化工原理试题_第3页
化工原理试题_第4页
化工原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 体 输 送离心泵的能量损失不包括()容积损失B.水利损失C.压头损失D.机械损失用离心泵将水池中的水送至水塔中,维持两液面恒定,离心泵在正常范围操作,开大出口阀门后,贝上()。送水量增加,泵的压头下降送水量增加,泵的压头增加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不变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下降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指()。流量最大时的扬程效率最高时的扬程平均流量下的扬程泵的最大扬程4<由离心泵和某一管路组成的输送系统,其工作点()。由泵铭牌上的流量和扬程所决定即泵的最大效率所对应的点由泵的特性曲线所决定是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在一输送系统中,改变离心泵出口阀门开度,不会影响()。管路特件曲线 B.管路所需压头C.泵的特性曲线D.泵的工作点某同学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启动泵后,出水管不出水,泵进口处真空表指示真空度很高。他对故障原因做出了正确判断,排除了故障。你认为以下可能的原因中,真正的原因是()。水温太高B.真空表坏了C.吸入管路堵塞D.排出管路堵塞用一台离心泵从低位液槽向常压吸收塔输送吸收液,设泵在高效区工作。若输送管路较长,且输送管路布置不变的情况下,再并联一台同型号的离心泵,则()。两泵均在高效区工作仅新装泵在高效区工作仅原泵在高效区工作两泵均不在高效区工作当管路特性曲线为L=A+BQ2时()说法正确。A只包括流体需增加的位能A包括流体需增加的位能和静压能之和BQ2代表管路系统的局部阻力损失Q2代表流体增加的动能离心泵启动时应全关出口阀;往复泵启动时应全开出口阀,则()。两种说法都不对B.第一种说法不对C.两种说法都对D.第二种说法不对下列不属于正位移泵的是()。A.往复泵B.旋涡泵C.螺杆泵D.齿轮泵往复泵适用于(),而离心泵适用于()。大流量且流量要求特别均匀的场合 B.介质腐蚀特别强的场合C.流量较小、扬程较高的场合D.特别黏稠的流体离心泵在工作时,如果吸入管路密封不好而泄漏,则泵可能发生()现象。A.输送量增加B.泵的特性曲线改变C.气缚D.气蚀离心泵输送液体的黏度增大时,离心泵的压头(),流量(),轴功率()。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确定离心泵的转速提高10%,则流量提高(),压头提高(),轴功率提高()。A.1%B.10%/c.21% D.33%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能力(,)。A.越强B.越弱C.无关D.不确定1.C2.B3.B4.D5.C6.C7.D8.B9.C10.B11.C,A12.C13.A,b/a14.B,C,D15.A颗粒沉降与流化态在重力场中,微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与()无关。A.粒子的几何形状 B.粒子的尺寸大小C.流体与粒子的密度D.流体的速度将降尘室用隔板分层后,若要求临界粒径不变,则生产能力将),沉降速度(),沉降时间()。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对标准旋风分离器系列,下述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尺寸大,则处理量大,但压降也大尺寸大,则处理量大,分离效率高尺寸小,则处理量小,分离效率高尺寸小,则分离效率差,且压降大板框压滤机洗涤速率为恒压过滤最终速率的1/4,/这一规律只有在()条件下成立。过滤时的压差与洗涤时的压差相同滤液的黏度与洗涤的黏度相同过滤时的压差与洗涤时的压差相同,且滤液的黏度与洗涤的黏度相同过滤时的压差与洗涤时的压差相同,滤液的黏度与洗涤的黏度相同,过滤面积与洗涤面积也相同〈恒压过滤且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时,如黏度降低20%,则在同一时刻滤液量增大()。A.11.8%B.9.54%C.20%D.44%推导过滤基本方程时,一个基本的假设是()。滤液在介质中呈湍流流动滤液在介质中呈层流流动滤液在滤渣中呈湍流流动滤液在滤渣中呈层流流动过滤常数K与()无关。A.滤液的黏度B.过滤面积C.滤浆的浓度D.滤饼的压缩性当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时,提高回转真空过滤机的转速.则过滤机的生产能力()。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一定流化床的压降随气速变化的大致规律是()。A.随气速增加而增大B.随气速增加而降低C.基本不变.D.无规律下列关于气力输送管道布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水平布置 B.只能竖直布置C.水平或竖直布置均可,但不能倾斜布置D.水平、竖直、倾斜布置都可以1.D2.A,C,B3.C4.C5.A6.DB8.A9.C10.D搅拌适合低黏度液体混合的搅拌器是()。A.框式B.涡轮式C.错式D.螺带式适合高黏度流体混合的搅拌器是()。A.旋桨式B.涡轮式C.描式D. 射流混合液体混合的调匀度I接近于1时,则()。A.混合非常均匀宏观均匀度好微观均匀度好均匀度都不好均相低黏度液体混合过程中,更小尺度的混合是由()造成的。总体流动搅拌桨叶的直接打击旋涡的破碎作用高剪切区对液体的分割下列不能有效改善液滴尺寸均匀分布的措施是()。A.选择合适的搅拌器B.使搅拌器内的湍动程度分布均匀C.加入表面活性物质D.强化叶片区域的湍动程度若要实现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均匀分散,搅拌器转速必须大于( )。A.总体流动的速度B.颗粒的沉降速度C.悬浮临界转速D.颗粒运动速度,旋桨式搅拌器的性能不包括()。A.大循环量的总体流动 B.产生轴向流动C.总体流动形成两个回路D.适用于低黏度液体搅拌涡轮式搅拌器不适用于()。A.低黏度的液体搅拌B.要求小尺度均匀的搅拌过程C.气泡在液体中的分散D.易于分层的体系下列()对强化液体湍动是无效的。A.取消导流筒B.提高搅拌器转速C.在搅拌釜内装挡板D.搅拌器偏心安装搅拌器的放大()。A.要严格遵循四个放大准则B.可以自行探索放大规律C.只能保持单位体积能耗不变D.必须保持叶片端部切向速度不变大小不一的搅拌器能否使用同一条功率曲线()。TOC\o"1-5"\h\zA.能B. 型式相同、尺寸成比例的能,否则不能 ,C.不能D.涡轮式能,旋桨式不能1. B 2. C 3.B 4.C 5.D6.,C 7.CD 9. A 10.B 11.B吸收对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降低时,相平衡常数m将4)。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亨利定律表达式p=E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小,说明该气体为()气体。A.难溶B.易溶C.中等溶解度D.不确定在吸收过程中,若降低吸收剂用量,对气膜控制物系,体积吸收总系数Kya值将(),对液膜控制物系,体积吸收总系数Kya值将()。增大,减小增大,基本不变基本不变,增大基本不变,减小若分别以A1、A2、A3表示难溶、中等溶解度、易溶气体在吸收过程中的脱吸因数,吸收过程中操作条件相同,则应有A1()A2( )A3A.大于,大于B.小于,小于c.等于,等于D.无法确定逆流吸收过程中,若减小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吸收推动力()。A.增大,减小B.减小,增大C.增大,增大D.减小,减小在常压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组分A,已知进塔气相组成Y1为0.03(摩尔比),液气比L/V为0.95,气液平衡关系为Y=1.0X,则组分A的吸收率最大可达()。A.80%/B.85%C.95%D.100%7/某吸收过程,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A,混合气进塔组成为0.1,出塔组成降至0.02(均为摩尔比),已知吸收因数A为1,若该吸收过程所需理论板Nt为4层,则需传质单元数Nog为()。A.5B.1C.3D.4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气相组成表示)为()。A.Y-Y*B.Y*-YC.Y-Y.D.Y.-Y在双组分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组分A的扩散系数是()。组分A的物质属性B.组分B的物质属性C.系统的物质属性D.仅取决于系统的状态含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组成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组成的差值为()。A.负值B.正值C.零D.不确定某吸收过程,已知气膜吸收系数ky为2kmol/(m2・h),液膜吸收系数kx为4kmol/(m2・h),由此可判断该过程为()。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不能确定D.双膜控制/在吸收塔某截面处,气相主体组成为0.025(摩尔比,下同),液相主体组成为0.01。若气相总吸收系数Ky为1.5kmol/(m2・h),气膜吸收系数ky为2kmol/(m2・h),气液平衡关系为Y=0.5X,则该处气液界面上的气相组成Y.,为()。A.0.02B.0.01C.0.015D.0.005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进塔气体流量增大,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对于气膜控制系统,其出塔气相组成将()。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确定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进塔液相组成X2增大,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将(),气相出口组成将()。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吸收因数A<l,且填料层无限高时,气液相平衡出现在()。A.塔顶B.塔上部C.塔底D.塔下部逆流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液气比L/V为2.85,平衡关系为Y=l.5X(Y,X为摩尔比),溶质的回收率为95%,则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之比值为()。A.3 B.2 C.1.8D.1.5在逆流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当进塔气体组成Y]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组成Y2(),吸收率()。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了在填料吸收塔操作中,物系相平衡常数m=0.1,若kya=kxa=0.026kmol/(m3s),ky正比于V0.7.试计算气体流量增加一倍时吸收总阻力减小的百分数()。A.35%B.10%C.20%D.42%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组分A,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mX(X、Y为摩尔比)。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为1.2m。若要求吸收率为90%,试求所需的填料层高度()。A.5.57mB.1.2mC.1.8mD.无法计算在一填料层高度为5m的吸收塔内,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液气比为1.0时溶剂回收率可达90%,平衡关系Y=0.5X。现改用一种性能较好的填料,相同操作条件下,溶质回收率可提高到95%,求新填料的体积吸收系数Kya约为原填料的()倍。A.0.95B.1.1C.1.4D.2.01.A2.B3.D4.B5.D6.C7.D 8.A9.C10.D11.C 12.B13.A14.C,A15.C16.B17.A,C18/A19.A20.C传热多层等厚度平壁定态导热中,若某层材料的导热系数最小,则该层两侧的温差()。最大B最小C都相等D.无法确定一定质量的流体在①25mmx2.5mm的直管内作强制的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a.=1000W/(m2・°C),如果流量和物性不变,改在中19mmx2mm的直管内流动,其a.为()W/(m2・C)。A.1259B.1496C.1585D.1678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传热间壁的温度接近于()。A.空气温度B.蒸汽温度C.两者平均值D.无法确定蒸汽冷凝方式有滴状冷凝和膜状冷凝,在冷凝器的设计中一般按()来处理。A.滴状冷凝B.膜状冷凝C.取两者平均值D.以上都不是物体的黑度是指()。A.物体颜色发黑的程度 B.物体与同温度黑体吸收能力的比值C.物体与同温度黑体辐射能力的比值D.物体与同温度黑体反射能力的比值在高温炉外设置隔热挡板,挡板材料的黑度越低,则热损失越()。多B.少C.不变D.无法确定大容器液体沸腾过程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下列过程中哪个不在其内()。A.管内沸腾B.表面气化c.核状沸腾D.,膜状沸腾多层圆筒壁的稳态传热过程中,若其中两个传热面所在圆的直径dl<d2,则下列关于传热量Q与热通量q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1>Q2,q1>q2B.QI=Q2,q1>q2C.Q1=Q2,ql=q2D.Q1>Q2,q1=q2<黑体的表面温度从100°C增加到200°C,其辐射能力变为原来的()倍。A.2B.2.6C.6.8D.16描述黑体辐射能力与其表面温度关系的定律是()A.普朗克定律B.斯蒂芬一波尔兹曼定律C.克希霍夫定律D.麦克亚当斯定律下列属于间壁式换热过程的是()。A.直接蒸汽加热的汽提塔爹热电厂的水冷却塔精熘塔的再沸器用烟道气通过蓄热室加热冷空气在蒸汽-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在工程上最有效的是( )。A.提高空气流速B.提高蒸汽流速C.米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流速D.在蒸汽一侧管壁上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液在蒸汽冷凝传热中,不凝气体的存在对a的影响是()。A.不凝气体的存在会使a大大降低B.不凝气体的存在会使a升高C.不凝气体的存在对a无影响/在两灰体间进行辐射传热,两灰体的温度差50°C,现因某种原因,两者的温度各升高100C,则此时的辐射传热量与原来的相比,应该()。A.增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在卧式管壳式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冷凝加热原油,则原油宜在()流动。A.管内B.管间C.无所谓D.不宜用此种换热器根据因次分析法,对于强制湍流对流传热,其准数关联式可以简化为()。A.Nu=f(Re,Pr,Gr)B.Nu=f(Re,Gr)C.Nu=f(Re,Pr)D.Nu=f(Pr,Gr)有两台同样的管壳式换热器,拟作气体冷却器用,在气、液流量及进口温度一定时,为使气体温度降到最低,宜采取流程为()。气体走管内,气体串联逆流操作气体走管内,气体并联逆流操作气体走管外,气体并联逆流操作气体走管内,气体串联并流操作某火炉通过金属平壁传热使另一侧的液体蒸发,单位面积的蒸发速率为0.048kg/(m2・s)。与液体交界的金属壁的温度为110°C。时间久后,液体一侧的壁面上形成一层2mm厚的污垢,污垢导热系数入=0.65W/(m•K)。设垢层与液面交界处的温度仍为110C,且蒸发速率维持不变,与垢层交界处的金属壁面的温度为()C。(液体的汽化热r=2000kJ/kg)A.405B.350C.200D.』110一外径为100mm的蒸汽管,外包一层50mm的绝热材料A,XA=0.017W/(m・K),A外面再包一层25mm绝热材料B,XB=0.021W/(m・K)。设A的内侧温度和B的外侧温度分别为200C和40C。每米管长的热损失为()W/m。A.12.4B.15.1C.19.5D.30.2为减少热损失,在外径中150mm的饱和蒸汽管道外覆盖保温层。已知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入=0.103+0.000198t(式中t为C),蒸汽管外壁温度为180C,要求保温层外壁壁温度不超过50C,每米管道由于热损失而造成蒸汽冷凝的量控制在1x10-6kg/(m・s)以下,则保温层厚度应为()mm。

A.30B.40C.50D60A.30B.40C.50D60两块相互平行的黑体长方形平板,尺寸为lmx2m,间距为lm。若两平板的表面温度分别为827°C和327°C,两平板间的辐射传热量为()W。A.2.21x104B.8.56x104C.12.4x105D.4.24x104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管道中的气体温度。温度计读数为300°C,黑度为0.3,气体与热电偶间的给热系数为60W/(m2-K),管壁温度为230C,气体的真实温度为()C。A.300B.230C.286D.312某列管式冷凝器传热面积为 16.5m2,管内流冷却水,流量为2.5kg/s。管外为80C的有机蒸汽冷凝。在新使用时,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C和30C。使用一段时间后,在冷却水进口温度与流量相同的条件下,冷却水的出口温度降为26C。此时换热器的污垢热阻为()m2・C/W。 WA.6.3x10-3B.2.1x10-3C.4.2x10-3D.7.6x10-3某冷凝器的传热面积为20m2,用来冷凝100C的饱和水蒸气。冷流体的进口温度为40C,流量为0.917kg/s,比热容为4kJ/(kg•C)。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为125W/(m2・°C)。水蒸气的冷凝量为()kg/s。A.0.032B.0.048C.0.056D.0.078①68mmx4mm的无缝钢管内通过133.3C的饱和蒸汽。管外包30mm厚的保温层人=0.08W/(m・K),该管设置于温度为20C的大气中,管内壁与蒸汽的给热系数a1=5000W/(m・K),保温层外表面与大气的给热系数a2=10W/(m・K)。蒸汽流经每米管长的冷凝量为()kg/(m・h)。A.0.05B.0.085C.0.125D.0.24一套管式换热器,冷、热流体的进口温度分别为40°C和100°C。已知并流操作时冷流体的出口温度为60C,热流体为80C。若假设传热系数为定值,试问逆流操作时,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各为()。A.55.4C,78.7C B.61.3C,78.7Cc.61.3C,82.4C D.55.4C,82.4C某列管式加热器由多根①25mmx2.5mm的钢管组成,将苯由20C加热到55C,苯在管内流动,其流量为15t/h,流速为0.5m/s。130C的饱和水蒸气在管外冷凝。苯的比热容 1.76kJ/(kg・C),密度为858kg/m3。已知加热器的传热系数为700W/(m2・°C),试求此加热器单管长度(<)。A.1.25mB.1.65mC.1.8mD.3.0m某列管换热器中用110C的饱和蒸汽加热苯,可以将苯由30C加热到100C,今苯流量增加50%,求苯出口温度最接近()。A.75CB.82CC.90CD.98C水在管壳式换热器管内作湍流流动,管外为饱和蒸汽冷凝。列管由①25mmx2.5mm的钢管组成,当水流速为lm/s时,测得基于管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为2000W/(m2・°C);其他条件不变,而水流速为1.5m/s时,测得基于管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为2500W/(m2-°C)。假设污垢热阻可忽略,求蒸汽冷凝的传热系数为( )。A.1.8x104W/(m2・C)B.2.7x104W/(m2・C)C.1.3x104W/(m2・C)D.8.4x103W/(m2・C)在一单程列管换热器内,壳程是100C的饱和水蒸气冷凝,将管内湍流流动的空气由10C加热到50C。若空气流量和空气进口温度不变,仅将换热器改为双管程,问空气的出口温度变为()。A.48.2CB.50CC.67.6C D.100C1.A2.D3.B 4.B5.3C 6.B7.A8.B9.B10.B11.C<12.A 13,A14.A15.A16.C17.A18.A19.C20.C21.D22.D23.JA24.B25.C26.B27.B28.D29.C30.C干燥1.,在101.3kPa的总压下,将温度为293K、相对湿度为80%的湿空气加热,则该空气下列状态参数变化的趋势是:湿度H(),相对湿度(),湿球温度(),露点()。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2.在101.3kPa的总压下,将饱和空气的温度从t1降至t2,则该空气的下列状态参数变化的趋势是:相对湿度(),湿度(),湿球温度(),露点(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在一定的温度和总压强下,以湿空气作干燥介质,当所用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时,则湿物料的平衡水分相应(),其自由水分相应()。较高B.较低C.不变D.不确定在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温度近似等于湿空气的( )。干球温度B.湿球温度C.露点温度D.平均温度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他参数()。A.H,pB.H,tdC.H,tD.I,tas对不饱和湿空气,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t=t=tB.t>t>tC.t<t<t D.t>t=t,wd wd wd. wd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A.焓B.相对湿度 C.湿球温度D.露点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结合水分B.非结合水分C.临界水分D.自由水分9/同一物料,如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加快,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将()oA.不变B.减少C.增大D.不一定已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0.18(干基,下同),现将该物料从初始含水量0.45干燥至0.12,则干燥终了时物料表面温度0( )oA.0>twB.0=twC.0=td D.0=t利用空气作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

燥时间,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提高干燥介质温度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降低干燥介质相对湿度提高空气流速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将含水量0.2(干基,下同)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干燥至含水量为0.05时干燥速率开始下降,继续干燥至恒重,测得此时含水量为0.004,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A.0.2B.0.05C.0.004D.0.196 "在常压和40°C下,测得湿物料的干基含水量X与空气的相对湿度①之间的平衡关系为:当①=100%时,平衡含水量X*=0.16kg/kg绝干料;当①=40%时,平衡含水量X*=0.04kg/kg绝干料。已知该物料的初始含水量X1=0.23kg/kg绝干料,现让该物料在40°C下与①=40%的空气充分接触,非结合水含量为()kg/kg绝干料,自由含水量为()。A.0.07B.0.12C.0.19D.0.231.仁B,A,C2.C,B,B,B3.A,B4.B5.C6.B7.D8.A9.C10.A11.12.B13.A,C11.12.B13.A,CTOC\o"1-5"\h\z1、层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A、流速不同; B、流通截面积不同;C、雷诺数不同; D、层流无径向流动,湍流有径向流动。2、 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是泵在()时的主要性能参数。A、流量最大; B、压头最大; 。、效率最高; D、轴功率最小。3、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液体的粘度基本上不随压强变化;D、 气体的粘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4、 离心泵吸入管路底阀的作用是(♦)。A、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B、避免出现气蚀现象;C、维持最低的允许吸上高度;D、防止启动前充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出。5、 在一个过滤周期中,为了达到最大生产能力应( )A、 过滤时间应大于辅助时间;B、 过滤时间应小于辅助时间;C、 过滤时间应等于辅助时间;D、 过滤加洗涤所需时间等于1/2周期。6、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成正比;

B、 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的平方成正比;C、 过滤速率与滤布阻力成反比;D、 过滤速率与操作压差的平方成正比。TOC\o"1-5"\h\z7、 在降尘室中,尘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颗粒的几何尺寸;B、颗粒与流体的密度;C、流体的水平流速;D、颗粒的形状。8、 旋液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分离( )。人、离心机可分离液液混合物;8、离心机可分离液固混合物; =L。、离心机可分离气固混合物;D、离心机所分离的不均匀混合物中至少有一相是液相;9、 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的将是( )。A、管壁热阻;B、管内对流传热热阻;C、污垢热阻;D、管外对流传热热阻;10、 下述措施中对提高换热器壳程对对流传热系数有效的是()。A、设置折流挡板;B、增大板间距;C、增加管程数;D、增加管内流体的流速;11、 采用多管程换热器,虽然能提高管内流体的流速,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但同时地导致()。A、A、管内易结垢;C、平均温差提高;B、壳程流体流速过低;D、管内流动阻力增大;12、增大换热器传热面积的办法有( )。A、选用粗管排列;B、选用翅片管;C、增加管程数;D、增加壳程数;13、 关于传热系数K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A、 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K实际上是个平均值;B、 总传热系数K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C、 总传热系数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 ,:D、 要提高K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14、 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A、 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