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专题训练_第1页
光现象专题训练_第2页
光现象专题训练_第3页
光现象专题训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二)光现象]一、填空题1.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月亮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km/s,修建隧道时采用激光准直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_的原理。3.如图K2-1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当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K2-14.如图K2-2所示是林红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情景,此时反射角等于________°,实验时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________立于平面镜上,要能在实验中显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实验时应让入射光____________。假设入射光线沿BO方向入射到O点,则反射光线是沿________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图K2-25.如图K2-3所示,假设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反射角是________,假设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________。图K2-36.如图K2-4所示,为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人们应用“荷式开车门〞:右手开左门,左手开右门。这样开车门人的上半身会自然而然地转动,车侧前方的光通过后视镜________后进入人的眼睛,然后人转身的时候向后看,由于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有光从物体射入人的眼睛,扩大了视野。图K2-47.林红身高1.6m,站在平面镜前0.5m处,则她镜中的像离她________m;当她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K2-5所示,由此可知,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图K2-5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K2-6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__m,假设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_______m。图K2-69.如图K2-7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选填“透明玻璃〞或“茶色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实验时,选择两支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拟像与物体的________。图K2-710.如图K2-8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玻璃在________侧。图K2-811.如图K2-9所示,用激光笔向容器底部投射光斑O之后,保持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沿着容器壁缓慢地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随着水位的逐渐上升,光斑会逐渐向O点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边移动,光线在水中的折射角的大小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K2-912.唐代的孔颖达在"礼记·月令"一书中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里雨虹的产生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牛顿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________将一束太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这也说明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________本领不同。七色光由上到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水滴对________光的偏折能力最强。图K2-10二、选择题13.【2017·】以下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图K2-1114.【201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A.楼台倒影入池塘B.风吹草低见牛羊C.潭清疑水浅D.云生结海楼15.如图K2-12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保持入射光线不动,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则平面镜应()图K2-12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1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林红在水平桌面上铺一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红色蜡烛A,再另取一只未点燃的红色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K2-13所示,则以下说确的是()图K2-13A.红色蜡烛看上去是红色,是因为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造成的B.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用纸板可以承接到蜡烛A的像D.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17.【2017·】如图K2-14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图K2-15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图K2-14图K2-1518.如图K2-16所示,在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则以下说确的是()图K2-16A.红光呈在最上面B.红光呈在最下面C.假设换成黄色的光屏,就看不到黄光,其余颜色光仍呈在光屏上D.假设换成蓝色光屏,什么光也看不见,屏幕是黑色19.以下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绿B.树阴下的小“光斑〞是太阳的像C.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是变低了的虚像C.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三、作图题20.【2017·】如图K2-17所示是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请你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图K2-17四、实验探究题2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林红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和激光器进展了如图K2-18所示的实验。图K2-18(1)白色硬纸板的外表应尽量__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___。(2)观察如下图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开场时,先让激光笔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此时测得入射角为________。(4)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纸板B绕轴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A.向纸板喷烟或雾B.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C.使激光垂直纸板面入射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K2-19甲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图像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支一样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图K2-19(1)该实验应该在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展,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图像纸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距。(3)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4)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似点燃了,说明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假设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5)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盛夏降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说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假设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导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衣服材质衣服布料层数长波紫外线透过率1天蚕丝112%225%3化纤128%4214%5全棉T恤(白色)17%6全棉T恤(黑色)14%分析表中数据,答复以下问题:(1)该实验是通过比拟________________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2)比拟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不是直线2.3×105直线传播3.光沿直线传播变小【解析】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由题图可见蜡烛距离小孔较近,在光屏上成的像比实际烛焰大;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后,烛焰距离小孔比原来远了,所以成的像也就变小了。4.40竖直紧贴纸板OA可逆5.60°5°6.反射漫反射7.1不变7:20(或7点20分)8.50.89.茶色玻璃板大小关系【解析】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茶色玻璃比拟暗,使茶色玻璃板后面的环境对实验的影响比拟小,成像更清晰。实验时选择两支一样的蜡烛,便于比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10.CO30°右【解析】因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题图中可以看出,MN左侧的两条光线OC、OA与OP的夹角相等,因此MN为界面,PQ为法线;CO、AO中应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而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由于∠=30°,所以入射角为∠COP=90°-30°=60°,而折射角∠QOB=30°,从而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玻璃在右侧。11.左不变【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刚开场向水槽注水,水位低,注入水的体积增加时,水位升高,在注水的过程中,随着水位升高,入射点升高,折射角不变,光斑向左移动。由于入射角不变,故折射角不变。12.色散三棱镜折射紫13.D14.A15.A【解析】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入射角应增大10°,故平面镜应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16.D【解析】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物体颜色一致的色光,因此红色的蜡烛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其他色光、反射红光引起的,故A错误。我们能透过玻璃板看见“蜡烛B〞实际上是光线经过两次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纸板上,故C错误。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故D正确。17.D【解析】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因此光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到水中,故A、B错误;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C错误、D正确。18.A【解析】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因此,红光呈在最上面,故A正确、B错误。假设换成黄色的光屏,则只能反射黄光,因此我们能看到黄光,其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