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儿急性循环衰竭_第1页
危重患儿急性循环衰竭_第2页
危重患儿急性循环衰竭_第3页
危重患儿急性循环衰竭_第4页
危重患儿急性循环衰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重患儿急性循环衰竭弥勒县妇幼保健院彭珺俊

一、相关概念(一)急性循环衰竭是多种原因使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和组织灌注不足的状态下所引起的代谢障碍、细胞受损的休克过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通常有脓毒血症性休克(感染性),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具有可逆性和动态性。

(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重度胰腺炎等急性病理损害,导致2个及2个以上器官同时或序贯继发性功能障碍或衰竭,不能维持其自身生理功能,从而影响自身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病死率极高,2个器官(52-65%);3个或3个以上器官(85%)。(三)MODS中出现最早的是呼吸衰竭;发生率最高的是循环和呼吸衰竭。二、脓毒血症与脓毒血症性休克(一)脓毒血症的表现1、全身表现:寒战或发热:T>38℃或<36℃,呼吸急促(>

30次/分);无糖尿病的病人出现高血糖(>7.7mmol/L)。2、炎症反应:WBC:>12×109/L或<4×109/L;CRP明显升高(正常值的2倍标准差)。3、血液动力学改变: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收缩压降低>40mmHg);心率>90次/分;血氧饱和度<70%。4、组织低灌注:少尿(尿量<0.5ml/kg/h);指趾端发冷;毛细血管充盈缓慢;皮肤花斑;代谢性酸中毒(血乳酸>3mmol/L)。(二)脓毒血症性休克的诊断代偿期(早期):符合3项可诊断1、意识改变:烦燥不安或萎靡、淡漠、嗜睡;2、皮肤改变:面色苍白或发灰;口周、指趾端发绀;皮肤花斑、四肢凉;3、心率快,脉细弱;4、CRTC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5、尿量<1ml/kg/h;6、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期(晚期):临床表现加重伴血压下降,收缩压<正常值2个标准差;1-12月<70mmHg;1-10岁<70mmHg+(2×年龄);≥10岁<90mmHg。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特点由大出血、严重烧伤、频繁吐、泻,导致全身循环血量骤减而引起。严重程度与出血量与出血速度有关:<15%可代偿;<20-30%轻度;<30-40%中度;<40-50%重度;>50%为极重度。四、急性循环衰竭的监测(一)血流动力学监测:1、血压:是心功能、血容量、血管阻力的综合反映,脉压差<20mmHg提示心排出量不足;2、脉搏:增快细弱;规则有力;3、心音:判断心功能的状态;4、CRT:>3秒提示微循环障碍;>6秒提示循环障碍和心搏指数下降;5、尿量:<1ml/kg/h即为少尿;6、肢端温度(二)实验检查:动态监测血气分析、血糖、血生化、出凝血功能等。五、治疗(一)早期集束化治疗:在发病6小时内逐步完成目标治疗,病死率可降低16%。脑血流灌注不良>6小时,造成的脑损伤不可逆。1、液体复苏:(1)目前推荐扩容时主要用晶体液(0.9%N·S或林格氏液)20ml/kg,快速输液,然后以10-20ml/kg分批进行重复输液至患者情况稳定,每批输液0.5-1小时完成,可达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