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10_第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10_第2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10_第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10_第4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准确朗读并默写。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加强古诗文修养。3.体会诗人真挚情感,并从中受到教益。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难点: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内容。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课前准备1.解释题目的含义和简介作者作品。2.多媒体PPT课件,课文朗读。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观沧海(一)诗词知识知多少古代诗词曲犹如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颗璀璨明珠。一起交流你所了解的诗词曲的知识。(师生交流,明确常识)【精品课件】诗——中国古代诗歌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近体诗分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二)把握基调,深情朗读播放【课文朗读】《观沧海》,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自读诗歌,学生齐读诗歌。(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澎湃的气势及诗人博大的胸怀。)(三)理解诗意,掌握技巧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的吟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们试着通读一下诗歌。【精品课件】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几经征战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平定了乌桓、消灭了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可参考【写作背景】【精品课件】展示要求:1.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老师为大家补充的作品背景资料,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以第一人称立场将诗歌改写成一篇小短文。(全班展开交流,教师点评)2.在译读诗歌的过程中,你找到最能表达诗人情怀的句子了吗?它是怎样表达的?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的雄伟壮阔,似乎大海孕育了日月星河、缔造了世间万物,表达了诗人囊括宇宙的雄心和气概。3.通过通读课文,我们已经完成了对诗歌的整体把握。下面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这首诗歌的写作手法。(1)根据我们对诗歌的学习积累,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诗歌运用的是何种写作手法?明确:借景抒情。(2)那么现在我们重点来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首先要熟知“写景技巧”。【精品课件】方法: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特写镜头。写景时,必须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顺序:由高到低、由远及近、先实后虚、以时间为序、以行踪为线。目的:渲染气氛,抒发作者情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师点拨:依据此法确定《观沧海》的写景技巧。【精品课件】一个方法:定点观察。一个顺序:先实后虚。(四)拓展作业提出问题:通读,使我们对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的环节将会更有趣,那就是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基调,为它编曲并唱出来。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吟诵来感知诗情,通过通读来理解诗意,通过说唱来学会背诵。这正是:口诵眼前多彩句,神思千古慕沧海。少年初识愁滋味,亦懂诗人忧国心。次北固山下(一)导入提起唐代文学,我们就会想到唐诗,提起唐诗就会想到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而有一位叫王湾的诗人,在唐代诗坛上并不算有名,但他的一首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却使他名留青史。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五言律诗。(板书课题、作者)学生活动:看注释,了解北固山、王湾。(二)诵读入诗播放【课文朗读】同学们,读诗,在体味出诗的感情后并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就更动听。这需要在反复朗读的同时,仔细品味,能读着读着就如身临其境。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欣赏课文朗读,感受诗人的情怀。1.请同学们和着音乐自由朗读,说一说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学生明确:客路、青山、行舟、绿水、潮、岸、风、帆。2.【精品课件】下面请同学们继续朗读这首诗。赏析并相互质疑、答疑和发问,自学诗歌。诗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精练生动的字词句、真挚感人的思乡情、即景生情的写法等等。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师生互动:下面先请同学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全班讨论。预设1:“潮平”,潮与什么“平”呢?明确:“平”就是与岸相平,潮水上涨与岸相平了。记得朱自清在散文《春》一文中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师生一起背诵)江上春意融融,春潮涌涨,潮水与岸相平。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水面初平云脚低”,“平”在这里同样是指潮水上涨与岸相平。教师追问:“阔”又作何解释?师生明确:“阔”就是“开阔”。“潮平两岸阔”就是说春潮上涨,江水与江岸相平,因而两岸显得格外开阔。预设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是谁写给谁的?师生明确:是王湾写给家人的。理由是:“乡书何处达?”“何处达”就是“达何处”,“归雁洛阳边”就是希望北归的大雁啊,把我的家信捎回洛阳吧!追问:作者真写了一封家信,让北归的大雁捎回洛阳?【精品课件】《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找寻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后来汉吏得到密报,知道苏武在匈奴的某沼泽地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了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沼泽中寄来的信,知道苏武没死。单于无奈,只好放回苏武。“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实际上是诗人看到北归的大雁,想起了这个故事,想托大雁捎个信儿。烦劳雁儿飞过洛阳的时候,捎去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替自己问候一下家里人。3.为什么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这首诗中最有名的诗句?【精品课件】很多资料上这样说。“潮平两岸阔”春水泱泱,江面开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思乡之情何等迫切,写得都很有名啊。为什么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成就了《次北固山下》,让王湾名留青史?师生互动:文最主要的写作特色,即景生情。千百年来,诸多的游子因种种原因客居他乡,“独在异乡为异客”定然念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触景生情。请同学们都看课本这一句“海日生残夜”是哪个“shēng”?(明确:生)教师追问:么不用“旭日东升”的“升”,不用“冉冉升起”的“升”?学生明确:“日生残夜”的“生”是生长的意思,就是说残夜未退,太阳就生长着了,孕育着了。像黑暗里孕育着黎明一样,残夜里生长着海日,将驱走黑暗。“江春入旧年”的“入”也一样,春天进入到旧年里,在旧年就生长着了。这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三)进入诗的意境,吟咏成诵背诵诗歌。第二课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学生根据对诗人的了解或查阅资料简介诗人。【精品课件】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二)诗歌的朗读节奏播放【课文朗读】,指导学生诵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齐读全诗,体会节奏。【精品课件】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三)赏析——尽显文意【精品课件】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句的内容。并谈一谈自己喜欢的理由。可以“我喜欢……,因为……”句式组织语言。(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对诗歌进行全面赏析,赏析不到位的教师引导补充)参考译文: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得知你被贬龙标去跋涉五溪。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赏析参考: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是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时的暮春景象。“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五溪指湖南西部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诗中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内心凄楚更兼环境萧凉,更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予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和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永远长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王昌龄知己甚众!”(四)背诵诗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多形式反复背诵,并可根据【同步学案】中的背诵默写进行背诵检测。天净沙·秋思(一)提问导入前面我们说了,每个朝代都有一种文学体裁比较鼎盛。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呢?(元曲)。下面我们学习的是元曲,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我们今天就来研讨一下,作者在面对不同的景色的时候都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1.【精品课件】简介元曲和作者。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文学形式。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种样式。《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在大都生活,曾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漂泊多年,才做了浙行省务官,五十岁左右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他生活在大都时,正是杂剧创作兴盛时期。他是元贞书会的中坚分子,有“曲状元”之称,后世把他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接受道教思想,剧作以神仙道化内容为多。散曲以愤世、恋情与自然风光的内容为多,语言清俊遒劲。散曲以《天净沙·秋思》最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是“小令之最佳者”,是“天籁之音”。2.播放【课文朗读】大家仔细欣赏,体会出“秋思”的味儿来。学生朗读:注意节奏、重音、情感。(1)再读全曲,看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能不能用你的话来表达?生朗读,交流。示例1:这是一幅凄凉的画面。从断肠人在天涯看出来的。示例2:这是一幅令人羡慕的画面。——乌鸦有家他无家,人家有家他没家,所以他很孤独很凄凉。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凄凉的情感,一种羡慕别人的情感,一种孤独的情感。那么所有这些情感我们都可以把它概括出来,它是一首写什么样的主题的诗?【精品课件】师生明确:思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一种情感。四首诗里还有哪一首是思乡诗?——次北固山下。你看,这四首诗就有两首这样思乡诗。在古代,交通不像现在这么便利,通讯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在外地做官的人包括流落他乡的人很容易产生一种思念故乡的情绪。几千年来,游子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流浪的滋味刻骨铭心,有千年的流浪,就有千年的等待。所以这一类思念家乡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特别多。(三)、反复诵读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播放【背诵指导】,引导学生将诗歌读出画面感。教师点拨:古道——点明当地的荒凉萧瑟。瘦马——那马呀,一路长途跋涉,变得瘦弱疲惫,马尚且如此,人何以堪。夕阳西下——很凄凉。枯藤老树昏鸦——枯干的树枝,乌鸦的叫声觉得特别凄凉,而且树是老树。西风——古道上走,有西风刮过来,西风冷,更能想到家的温暖,用西风来衬托凄凉(若改为清风,就给人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吻合。)断肠人在天涯——肝肠寸断,在很远的地方,不能回家,流落在外。人家——是人家不是我家。小桥流水——一种温馨的感觉,更衬托了孤独的情感,你看,居家的屋顶炊烟袅袅,在做饭,在团圆,而我呢,古道西风瘦马。(四)总结四首诗我们学了四首诗,从诗歌内容来看,都是描写景色的,比如《观沧海》描写了大海雄奇壮丽的景色,《次北固山下》描写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提出问题:写景是为了——抒情。《观沧海》抒发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次北固山下》抒发了思乡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对友人不行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安慰之情。抒情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有些诗歌直抒胸臆,有些诗歌借景抒情。提出问题:四首诗在写法上各有哪些不同呢?师生明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采用情景交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次北固山下》采用了衬托方式,衬托用得最好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以“潮平”来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