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8.1环境刑事责任概述_第1页
(2.24)-8.1环境刑事责任概述_第2页
(2.24)-8.1环境刑事责任概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学你好!今天我讲的内容是环境刑事责任概述。一、环境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环境刑事责任:行为人因为实施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的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环境犯罪法律后果。环境刑事责任具有以下特点:1.是破坏环境资源保护者承担的最为严厉的责任。如云南省澄江县人民法院对阳宗海污染的判决就非常严厉。被告单位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现在的污染环境罪),判处罚金人民币1600万元;被告人原锦业公司董事长李大宏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被告人原锦业公司总经理李耀鸿、生产技术部长金大东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2.与其他刑事责任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表现为其刑事责任应当更多的承担财产刑,坚持刑罚与非刑罚处罚方法并举;3.环境刑事责任应当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以修复环境为目标。环境刑事责任的前提是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行为构成了犯罪。学习环境刑事责任必须先弄清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及其犯罪构成,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具体包括哪些罪名。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是法定类罪名,是指刑法规定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行为。众所周知,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正在践行的绿色发展目的都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刑法作为法益的最终保障法,主要通过惩治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犯罪行为,追究其刑事责任来间接保护环境和资源。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犯罪构成包括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四个要件。1.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客体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客体应当是这类犯罪共同侵犯的法益,应当就是环境权,是指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在生存发展中所需要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权利。环境权可以分为国家环境权、法人环境权、公民环境权三类。环境权的性质是,它既是公权也是私权;既是个体权利同时也是集体权利;既具有人身权的性质,也具有财产权的性质;它是一种代际权,共享权。2.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主体违反环境保护法规,通过作为或不作为等各种违法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这类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以作为方式为主。作为是指行为人积极地去实施环境资源法以及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如环境资源保护法律禁止超标准排污,但企业却违反这些法律规定超标准排污,严重污染环境,构成污染环境犯罪。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消极地不去实施法律要求实施的行为。如法律要求行为人履行治污义务但他却不去履行这种义务,以致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客观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这类犯罪具有行政从属性,即犯罪的成立依赖于行政法规或行政命令。这一特征使得这类犯罪具有二次违法性,即先违反环境资源保护法,然后再违反刑法方可构成犯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犯罪形态有以下几种:(1)行为犯,如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等;(2)结果犯,如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等,(3)危险犯,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16年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污染环境罪就有危险犯的规定。3.破坏资源环境罪的主体犯罪主体:括责任人+单位。污染环境罪的主体以单位居多。有些国家还将国家作为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主体进行了判决,如崔尔冶炼厂案。4.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主观方面这类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时对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污染或自然资源破坏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这类犯罪的主观方面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但以故意为主。过失心理只在污染环境罪中存在。中国刑法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没有严格责任的规定。严格责任是指立法者考虑到某些犯罪主观罪过的证明难度,或者为了减轻公诉方的证明责任,在诉讼过程中不需要证明被告人罪过的责任形式。国外如英美国家对环境犯罪、破坏公共福祉的犯罪规定了这种责任方式。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所包括的罪名本节犯罪共有15个罪名,具体如下:1.污染环境罪;2.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3.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4.非法捕捞水产品罪;5.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6.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7.非法狩猎罪;8.非法占用农用地罪;9.非法采矿罪;10.破坏性采矿罪;11.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12.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13.盗伐林木罪;14.滥伐林木罪;15.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罪。环境刑事责任是通过制裁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的行为而遏制犯罪者再犯,警戒他人不要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