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B细胞介导的适应性_第1页
第十三章 B细胞介导的适应性_第2页
第十三章 B细胞介导的适应性_第3页
第十三章 B细胞介导的适应性_第4页
第十三章 B细胞介导的适应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B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体液免疫第一节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一、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被膜输出淋巴管外来抗原的捕获与递呈

局部组织引流淋巴管树突细胞异物抗原输入淋巴管皮质淋巴结BCR:直接识别天然抗原(种类繁多:蛋白质抗原、多糖类抗原、核酸等);亦可识别抗原降解所暴露表位的空间构象。二、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一)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抗原刺激信号)(二)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代表分子:CD40L(活化的T细胞)——CD40(B细胞)“双信号”刺激活化(三)细胞因子的作用细胞因子诱导的B细胞增殖是B细胞形成生发中心和继续分化的基础。(四)T、B细胞的相互作用1.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可提供B细胞活化必须的第二信号;2.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三、B细胞的增殖和终末分化(一)B细胞分化的抗原依赖期(二)B细胞增殖生成生发中心浆细胞B记忆细胞暗区明区生发中心树突细胞初级淋巴小结早期生发中心生发中心1.Tfh2.FDC:(三)体细胞高频突变、Ig亲和力成熟和阳性选择1.IgV区基因高频突变与Ig基因重排一起导致BCR多样性及体液免疫应答中抗体的多样性。2.Ig亲和力成熟和阳性选择BFDC体细胞高频突变改变BCR的抗原结合区(四)Ig类别转换B细胞在Ig重链V区基因重排后其子代细胞中的重链V区基因保持不变,但C区基因则会发生不同的重排,因而分泌的抗体类别可转换为IgG、IgA、IgE,抗体的V区保持不变。这种可变区相同而Ig类别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Ig类别转换。Ig类别转换是机体产生不同类别抗体并发挥不同功能的基础。(五)浆细胞的形成1.浆细胞是抗体产生细胞,是B细胞分化的终末细胞;2.浆细胞不再表达BCR和MHCⅡ类分子;3.生发中心产生的浆细胞大部分迁移入骨髓,并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产生抗体。(六)记忆B细胞产生(B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