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_第1页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_第2页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_第3页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_第4页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细菌性

枯萎病菌

Erwiniastewartii(Smith)Dye

一、总述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起源于美洲,1987年首次发现于美国长岛。病菌通过病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病区通过玉米叶甲和杂草寄主传播并越冬。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是维管束型病害,受害后植株矮缩或枯萎,对玉米特别是甜玉米能造成极大危害。二、分布状况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亚洲: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欧洲:俄罗斯、波兰、瑞士、意大利、前南斯拉夫(1986年发表的文章认为1952年的报道是错误的)、罗马尼亚、希腊美洲: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哥斯达黎加、波多黎各、圭亚那、秘鲁、巴西。目前我国尚无此病发生的报道。三、病原菌学名:Erwiniastewartii(Smith)Dye异名:Pantoeastewartiisubsp.stewartii(Smith)

Mertaertetal.(现用名)

英文名:Stewart'sbacterialwiltofcorn分类地位:原核生物界,薄壁菌门,肠杆菌科,多源菌属。病原特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是一种无鞭毛、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厌氧杆菌,大小为(0.4~0.7)μm×(0.9~2.0)μm,以单个或短链形式存在。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奶黄、柠檬黄或橙黄色菌落。斯氏泛生菌三个亚种的比较性状玉米细菌性叶枯病玉米细菌性叶枯秆腐病甘蔗细菌性流胶病菌鞭毛

菌落

明胶液化

淀粉水解

甘油解化无鞭毛

小、黄色、圆

+极多鞭毛

大、淡黄色

+

—极生单鞭毛

黄色、圆形、黄色素可扩散+

+

—四、所致病害症状

细菌性枯萎病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均能发生,但以开花前最明显。它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萎焉性细菌病,玉米的茎、叶、雄穗和果穗均可被害。主要症状为植株矮化和枯萎。

幼苗感病源于种子带菌。叶片首先表现水渍状,其后叶片变褐色,卷曲,幼苗枯萎或矮缩。病株上的病菌可以由鞘翅目跳甲取食传至键株。昆虫传染的叶片首先自昆虫取食处开始,发生水渍状斑点,然后逐渐向上下扩展,形成不规则形淡绿色或黄色的条纹,随着条纹的扩展,叶片萎焉死亡,中后期症状类似水稻白叶枯病。

重病株可以全株萎焉枯死,轻病株多半矮化,茎节变褐,雄蕊早熟,枯萎变白,雌蕊不孕或产生发育不全的果穗。其上所结的种子,内部可能带菌,如果将病株的茎、叶、花序等部分加以横切,则有黄色黏液(菌脓)从维管束切口处溢出,易拉成丝。

玉米上另有一种与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症状极为相似的细菌性病害,称为玉米细菌性叶枯病,此病最处在叶上出现水渍状、透明、狭窄椭圆形斑点,1-2mm长,以后扩展至长400mm或者更长的坏死条纹。病斑在后期形成红褐色边缘,中央黄褐色。病斑可相互愈合,形成较大的枯死斑,最后形成碎片。茎受害部分多在果穗着生的茎节上,发生深褐色的病斑,使茎节腐烂,从而导致其上部枯死,病重的植株也多半矮化,并促使不实果穗丛生。这种病的病原在我国已经存在,在水稻上引起褐条病。

从症状上区分这两种细菌性病害较难,不过,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病斑较宽,周围有波纹状的边缘,病斑边缘不明显,而细菌性叶枯病水渍状更突出,病部更透明,茎上病斑和茎腐发生处与健部分界明显。另从病症上看,后者无黄色菌浓。五、适生性(一)侵染循环此菌在种子和传菌昆虫上越冬,偶尔在土壤中、绿肥和玉米秸秆上存留。在生长季节主要是靠昆虫传播引起再侵染。(二)寄主范围

自然寄主:玉米所有品种(主要是甜玉米)其他禾本科寄主有假蜀黍、鸭茅草状摩擦禾。

接种寄主:有金色狗尾草、高粱、苏丹草、小米、黍、燕麦等。

隐症寄主:马唐、洋野黍、秋稷、毛线稷、六月禾、鸭茅、小糠草、小麦可以带菌而不表现症状。(三)对环境的适应病原细菌最适生长温度是30℃,最低7-9℃,最高39℃,致死温度53℃10min,最适pH值范围为4.5-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