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梁五岳寨综合评价报告_第1页
驼梁五岳寨综合评价报告_第2页
驼梁五岳寨综合评价报告_第3页
驼梁五岳寨综合评价报告_第4页
驼梁五岳寨综合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驼梁—五岳寨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报告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报告第一节:绪言调查区:石家庄市驼梁——五岳寨景区位于石家庄市西北外,距石家庄市110公里。景区包括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①(4A级)景区、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①/col/col17332/index.ht石家庄市志(4A级)景区两大块。其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驼梁的百瀑峡景区、三叠泉景区、太行风情谷景区、中台山景区和五岳寨的主峰景区、银河峡景区、通岳峡景区、五曲溪景区、灵霄峡景区、驼梁景区等10个风景区,①/col/col17332/index.ht石家庄市志此次旅游资源普查是在石家庄市旅游局的领导下,在平山县旅游局、灵寿县林业旅游局和驼梁景区管理处、五岳寨景区管理处的大力配合下,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驼梁——五岳寨景区范围内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分布和发展潜力,普查课题组对景区内旅游资源进行了一次大范围调查。这次普查的成果将为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以及区域旅游业战略调整建立一套完整的旅游资源基础资料。旅游资源普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程序复杂、工作琐碎、任务繁重,并且技术要求很高,因此普查的组织工作十分重要,它影响到普查内容的全面性、成果的准确性、结论的科学性。此次旅游资源普查是在市旅游局的统一领导与各专家组的指导下进行的,具体的组织工作由政府统一出面协调,在普查任务明确以后,同时成立普查小组,由专家与技术人员组织的专业普查小组。专业普查组由地理、生态、历史、旅游、建设、商品等各类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共12人(含本地专家),其中有教授、讲师、博士、硕士研究生、旅游管理专业人员。此次旅游资源普查是采用实地调查、访谈、测定(GPS定位)、拍照和资料转换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实施科学、规范、全面的旅游资源普查。使普查结果力求科学、客观、准确,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单体、图表、报告、数据等较完整的普查文本。此次旅游资源普查基本上做到了资料收集整理的准确性与针对性、野外勘探线路选择的合理性、单体数据与信息补充的一步到位性、单体评价的科学性与均衡性等,避免了各个环节的重复劳动,不但保质保量,而且最大程度上减少了错误率,提高了整个普查工作的效率。

第二节:驼梁——五岳寨旅游资源状况一、基本概况1.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构成驼梁山位于五台、平山、阜平、灵寿四县两省交界处,距石家庄150公里。驼梁山北距佛教圣地五台山45公里,南距革命圣地西柏坡75公里,是西柏坡通往五台山的一条黄金通道。驼梁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165平方公里,由百瀑峡、三叠泉、太行风情谷和中台山四个景区组成,共计200多个景点,以“凉、静、野、幽、翠”等特色而著称。五岳寨景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西北部深山区,与驼梁山同属太行山系,地处太行山东麓,因五座山峰并列耸立而得名,景区属河北省漫山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原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2000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4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驼梁——五岳寨景区范围在北纬38°41′30"~38°45′40",东经113°47′20"~113°53′10"之间,土地面积为210.2平方公里,占石家庄土地面积的1.3%。至2005年总人口数达到万人,景区人口密度为人/km。2.历史沿革驼梁山,当地人又名南驼。远望颇似一匹健美的骆驼,疾驰在茫茫苍山之中。相传,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第一次被赵国所灭后,中山王领兵自今平山县三汲乡境内的灵寿城杀出重围,带领残兵余部向西逃往太行山区。当中山王来到驼梁山下时,不由勒马不前,惊喜万分,对众将士赞叹道:“本王真不知辖内竟有如此仙山美境,看来此地就是本王的立身所在!”遂下马率众将士上山驻扎。如今,驼梁山上的那口“枯井”,相传就是当年中山王在此扎营时所挖掘。据灵寿县志旧版载:白草口,在县西北一百七里里,有石城。按府志:龙泉关隘口六十处,系灵寿者四:白草口、古道口……白草口设百户一员,军二十名,义官一员,民壮五十名。古道口义官一员,隘口虽湮而长城遗址犹存。古道口位于现五岳寨七女峰上,虽隘口消迹而古道尚留。且山下有南营、北营两个扎兵之地,由此可见五岳寨为当时战略重地。南营村至今还流传着古代军营文化浓厚的武会。这种武会不同与一般打、斗、练、耍惮传统武术,而是以三国历史人物为背景:画脸谱、着盔甲、分对阵立四门,表演者皆按兵法阵图演练,随图腾旌旗进退,轻重缓急,井然有序。打击乐器也很特别,击鼓而战,鸣金收兵。活动气势宏大,争战激烈,自始至终遗留着古代军营演阵练兵的浓厚色彩。这种独特罕见的民间艺术被当地人称之为“五岳寨古军营文化”,(一九九五年石家庄春节文化活动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被赞为“古军营文化活化石”。另外,灵寿县康熙二十四年县令陆陇其,携妻在五岳寨与民同修古皇道并直谏皇上免去皇道银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至于五岳寨的炭窑查为古今两种。一是银河峡中现存四个,明景泰元年(1450年)建用,到明天顺元年(1457年)废弃。一是七女峰下里边二十余个,曾是党中央住平山西柏坡时,为解决首长们取暖问题而建。五岳寨当年还是晋察冀边区报社的旧址。邓拓等领导人和著名记者就曾在这里工作,并曾与日寇遭遇。经百姓掩护突围,据当地老百姓讲,有个女八路被日寇追逼上山,她宁死不当俘虏,纵跳下悬崖,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还有边区银行也曾建在这里,并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的边区票币和最早的邮票一千枚。至于抗大二分校在这里的历史更是妇孺皆知,由此可见五岳寨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化底蕴。二、自然与生态环境驼梁自然风景区主峰海拔2281米,是平山、阜平、山西五台三县的分水岭,为河北省五大高峰之一,在当地被称为“小泰山”,素有“省会屋脊”之称。驼梁之名,是因山顶两峰此起彼伏,形如骆驼峰脊而得。山体属典型的变质岩地貌结构。以奇、秀、高、远耸立于巍巍太行,更以凉、幽、静、野而驰名华北,久享“太行绿宝石”美誉。驼梁自然生态保持原始特色。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数万亩原始森林郁郁葱葱,苍苍茫茫,呈典型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尤其是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云顶草原,堪称大自然的杰作。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主要以秀美、奇险的自然山水景观为主体,并拥有一定人文景观资源,达到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标准。其原始自然生态极为完好,高达98%的森林覆盖率,使景区气温湿润凉爽,空气清醒,动植物及水资源极为丰富,景区内串潭连瀑,清滢碧透,大小瀑布数百个,大者落差百余米,飞珠溅玉,小者如丝如挂,长流不断。具备旅游观光、避暑度假、健身疗、寻奇探险、科学考察五大功能。1.地质地貌条件地质五岳寨与驼梁山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北古陆太行山中段东麓,在构造上,地层分布多为古老岩系,区内广泛出露中、下元古界变质岩系,其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角闪片岩、斑状花岗岩等。五岳寨地质资源丰富,山形地貌奇特,猴头峰、石驼峰、鸳鸯石、将军石等许多山峰奇形怪状,拟人似兽、栩栩如生。地貌由于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的强烈抬升和差异断块活动。造成了低平的华北平原(海拔几十米)与高耸的太行山的强烈对比,形成了一系列相对高差较大的陡峭山峰,驼梁——五岳寨景区就处在由古老变质岩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断块中山地区,海拔1000-2281米,由于断块构造形成了景区内山地沟深坡陡、山势雄奇险秀,峡谷多而幽险。五岳寨主峰呈五峰独立之势,如一组巨大的盆景被太行山当胸托起。主峰1946.5米,最低峰亦1880米以上。山势陡峻、雄险,东南侧陡崖壁立,直垂谷地深达数百米。仅十几平方米的顶峰岩石平台,三面临万丈绝壁、奇险无比。驼梁山2.气候条件驼梁景区属暧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势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夏暑冬寒,温差较大。春季长约55天,夏季105天,秋季60天,冬季145天。春季少雨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地冻天寒。年平均气温12.7℃。年极端高温40.8℃,年极端低温-16.4℃。1月份平均气温-3℃,7月份平均气温26℃五岳寨景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但因地处山区,海拔高度较大,受山地阻隔影响,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夏季凉爽宜人,七月平均气温约19℃,极端最高气温约30℃,年降水量为约700-850mm,且昼夜温差大,因此当地有“伏天还把被子盖”的说法。冬天极端最低气温-26℃,冰雪可存留长达210天以上。这里的气候又称“康乐气候”3.水文条件驼梁――五岳寨景区水系均属慈河和卸甲河发源地,由于受地质、生物、降水的共同作用,这里泉、溪、潭、瀑到处可见,形态各异,常年不绝,且水质极佳,清凉甘甜。著名的“燕赵第一瀑”是北方最大的瀑布,落差108米,一道白练自半云半雾中飞泻而下,被风一吹开出万朵玉兰,及到崖底早就粉身碎骨,立刻化作一道烟雾,飘飘洒洒、渺渺茫茫,真是十丈之内尚是水,十丈之外全成烟。驼梁景区山泉遍布,素有驼梁无处不飞瀑之说,从谷底到山顶的20里长峡中,大大小小数百条瀑布:人字瀑、白龙瀑、三叠瀑、五指瀑、通天瀑、卧龙瀑……千姿百态,飞珠溅玉,可谓是“水帘披挂,瀑布不绝,万瀑齐飞。”驼梁山四季水流不断,加之驼梁山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所以水质纯净,当地有“不喝驼梁水,不知驼梁美”的说法。五岳寨景区年降雨量达820毫米之多。山谷里广布清泉、雨水、融雪,汇成条条溪流顺谷而下,形成多处跌水、瀑布和深潭奇观。五岳寨山山有泉,沟沟有水,水质纯净,清洌甘甜。泉汇成流,奔涧跌崖,形成了700多个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瀑布。最长的瀑布自五岳寨顶峰泻至通岳峡谷底,共千米有余,水流顺谷就势,分七级八拐,如一条醉龙飞奔而下,人称“连天飞瀑”。4.生态环境条件①土壤驼梁——五岳寨景区海拔介于1500~2281.3m之间。基岩以花岗岩为主,有小片的黄土分散地分布于坡面上。山顶有草甸土。其他为棕壤。土层一般较厚。农田分布于冲积扇上和片状的黄土上,主要是土豆地。②野生动物驼梁茂密的原始森林,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众多的野生动物。有草兔、蒙古兔、松鼠和其它鼠类28种,此外还有山羊、狗子、野猪、獾、狐狸、狼等野兽。有苍鹰、山斑鸠、夜莺、山雀等80多种鸟类。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内野生动物资源也极为丰富。公园内栖息着脊椎动物218种,隶属23目,56科,其中两栖类4种,爬行类5种,鸟类168种,哺乳动物30种。在区系成分上,主要或完全分布于古世界的有101种,占公园内脊椎动物总数的49.8%;主要或完全分布于东洋界的种类的24种,约占总数的11.2%;其余78种。③野生植物驼梁山当山体有800多米巨大落差,生物资源多样,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和亚高山草甸,呈典型的垂直带谱分布。茂密多样化的原始森林,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最佳生存环境。据调查,这里共有蕨类、裸子、被子等植物102科686种,各类动物100多种。植物主要有金莲花、杜鹃花、百合花、野玫瑰、绒线菊等山花;丁香、木槿、山楸、山榛等灌木;栎树、桦树、柞树、松树等乔木;黄芩、大黄、柴胡等各种药材。五岳寨公园范围内存活有高等植物113科,382属,788种,其中苔藓植物20科,31属,41种;蕨类植物7科,14属;共计种子植物(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86科、337属,占我国种子植物科数的28.5%,属数的11.3%,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资源植物有15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刺五加、黄芪2种。主要造林树种及经济植物有65种,重点药用植物有69种。花贲观赏植物有玫瑰、单瓣黄刺玫、光果野罂粟、光叶珍珠梅、香荚迷、暴马丁香、金莲花、椰兰、锦袋子、紫丁香、白丁香、杜鹃等三十二种。④特产驼梁山土特产:有野菜、蘑茹、青豆等纯天然绿色系列食品。木耳、核桃、小杂粮、中草药、金莲花、无公害蔬菜和手工艺品等。金莲花是一种只生长于高山草甸的植物,每年七八月间开黄花,其作用主要是清热去火,可泡水或煮水喝。还有以莜面、烙饼、年糕、大锅菜、锅贴饼子为代表的太行山风味小吃系列。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及独特的气候特征,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土特产品,现概括介绍如下:※野生花草类:五岳寨具有丰富的植物种类,有较大面积的黄花、山葱、歪脖菜、牛舌草、忍青菜、蕨草等可供食用,原始野味,口味独特,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且为周边景区的独有,具有较强的珍稀性。※野生中药类:五岳寨具有丰富的中药材种类;如刺五加、党参、手参、大黄、黑柴、五味子、枸杞子、黄芪、胡枝子等等几十种,由于五岳寨的气候特征,造成各种中药材的品质较高,具有较强的本地特色。※野生食用菌类:五岳寨具有数量繁多的食用菌类,比如:松蘑、猴头蘑等,有些品种尚无人能确定其学名,但营养丰富,倍受广大游客欢迎。如:马皮泡、地克郎皮等种类。※野生动物类:五岳寨旅游区有数量繁多的动物种类,其中有多种珍稀的保护种类,出于珍稀保护的原则,五岳寨相应采取了多种措施,只把某些数量较大的种类或已形成过量繁殖的种类列为土特产品推出,比如:野鸡、野免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野生林果类:五岳寨的野生林果类产品主要有:板栗、核桃、弥猴桃、弥猴栗、山核桃、榛子、杏、桃、山葡萄等等,品质较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地产食品类:五岳寨有丰富的地产食品,比如:土豆、红豆、绿豆、黄豆、蜿豆、莲豆、玉米粒、北瓜干、红薯脯、攸麦面等等。由于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昼夜温差大,气温较低,生长期长,造成五岳寨当地产食品营养丰富,且纯天然,无各种农药及其它的污染,倍受广大游客青睐。※特产饮品类:五岳寨的水质清凉,富含多种矿物质,经专家鉴定,被定为优质矿泉水,经此水加工而成的世源矿泉水,矿物质含量丰富,并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稀有元素,饮用价值较高。另外,五岳寨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从南方引植的“庐山云雾”茶树,在五岳寨海拔760多米处和槐树村里,南方的茶树在这里郁郁葱葱、生机勃勃。,2001年他们只有8分地的茶园,到现在已发展到20多亩,经多位专家及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测试中心认定:属上等绿茶,氨基酸含量在全国159种名茶中排名第二。

第三节旅游资源总体评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8个主类分别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气象与特殊景象、遗址、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其中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气象与特殊景象四大主类属于自然旅游资源,遗址、建筑与设施两大主类属于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属于非物质旅游资源,按照这个标准,景区共普查旅游资源219处,就景区规划中其数量普察量在全国同类规划中属规模较大的普查。一、评价依据和原则根据《标准》规定的评价项目、评价因子和评分标准,对各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以及附加值三个方面的评价。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包括: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个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包括:知名度与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根据以上评价因子对驼梁五岳寨219个旅游资源单体分别逐一打分,每个因子分值之和即为该单体的综合得分,并评与等级: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三级及以上旅游资源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与一级旅游资源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为未获等级旅游资源。二、评价原则旅游资源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层次的研究工作,是选择调查区内的旅游资源、资源环境及其保护状况、开发条件作为评价的对象和内容,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做出评价和鉴定,从而为地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由于旅游资源是一种弹性概念,对其范域把握难度较大,但普查者对资源普查名单设计尚缺乏周密考量,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等均未设项调查,或者仅设了不完整的“森林公园”来代表,所以此次普查引进并试用以下方法:1.资源物质属性判别借鉴《世界遗产》的划分方法,应将旅游资源划分为物质类资源和口头及非物质类资源。在物质类资源中,再划分为自然景系、人文景系、自然与人文景系三大板块。其下再细分主类、亚类、基类。2.资源空间尺度范域把旅游资源按空间尺度划分景域、景段和景元三个级别,使同类资源在空间系统的体量上可以各自相互比较,否则,会出现一棵古树和一个数百平方公里风景区相提并论的误导。3.资源赋存时间序列根据旅游资源在时间尺度上有着不同的时态序列,可以划分为:现实态:即现存已投入旅游运营的景物和旅游活动,含非物质类资源。开发态:指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包括部分投入运营而正在扩建增容者。潜在态:这是非实际运营,又非处在开发态的资源。它包括两大类别,一是历史上存在而现在已消失的,但依然能够恢复者。二是有一定背景可以人工构筑成景者。景类:主类亚类基类等级:Ⅴ——世界级;Ⅳ——国家级;Ⅲ——省区级;Ⅱ、Ⅰ——市县级;○——零级开发态:(D)—现世态;(K)—开发态;(J)—潜在态。规模:R——景域;T——景段;Y——景元;F——非物质。代码:国家标准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在实地获取最大量的对旅游资源的感性认识,然后从实际出发,充分应用地学、美学、历史学、建筑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知识,做到既不任意夸大,也不无限缩小,实事求是地科学评价其价值高低、大小、好坏和功能,力求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评价项目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值资源要素价值(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分)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30-22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13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2-6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5-1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分)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5-20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9-13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2-6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5-1珍稀奇特程度(分)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15-13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12-9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8-4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3-1规模、丰度与几率(分)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10-8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7-5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4-3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2-1完整性(分)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5-4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3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2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1资源影响力(分)知名度和影响力(分)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10-8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7-5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4-3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2-1适游期或使用范围(分)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5-4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3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50天,或适宜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2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1附加值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5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4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3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3三、资源普查名录地文景观序号名称代码主类亚类基类级别开发态规模1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AAAAAAAAAⅢDR2中台山景区AAAAAAAAAⅡDT3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AAAAAAAAAⅢDR4磨子坨景区AAAAAAAAAⅡKR5车轱辘坨景区AAAAAAAAAⅡKR6主峰盆地AABAAAAABⅠJT7不毛岗AAEAAAAAEⅠJY8万年冰谷AAGAAAAAGⅡJT9南天玉柱ACAAACACAⅡDY10凉经台ACAAACACAⅠKY11玉皇峰ACAAACACAⅡJY12天门口ACAAACACAⅡJY13登天难ACBAACACBⅠJY14马武寨ACBAACACBⅠKT15神龟峰ACBAACACBⅡJY16五岳雄寨ACCAACACCⅡKT17云屏锁翠ACCAACACCⅠJT18七女峰ACCAACACCⅡKY19鸳鸯奇石ACEAACACEⅡKY20天然弥勒ACEAACACEⅠDY21睡佛石ACEAACACEⅠKY22试胆石ACEAACACEⅠJY23雷公石ACEAACACEⅡJY24送子石ACEAACACEⅡKY25天鸡省日ACEAACACEⅠJY26蛇仙朝日ACEAACACEⅠJY27佛爷石ACEAACACEⅡJY28云龙石壁ACFAACACFⅡKY29白马崖ACFAACACFⅠKY30千丈壁ACFAACACFⅠJY31避雨危崖ACFAACACFⅠJY32奔月崖ACFAACACFⅡJY33潜龙壁ACFAACACFⅡJY34虎窝沟ACGAACACGⅠJT35百瀑峡ACGAACACGⅡKT36太行风情谷ACGAACACGⅡKT37凤凰谷ACGAACACGⅡJT38绝顶深穴ACLAACACLⅠJY39观音洞ACLAACACLⅠKY40观音堂ACLAACACLⅠJY41观世音洞ACLAACACLⅡKY42横岭湾ACHAACACHⅠJT43扬岭尖ACAAACACAⅡJY44横山岭ACAAACACAⅠJY45妖虎崖ACFAACACFⅠKY46通天峡ACGAACACGⅡKT47四级场ACAAACACAⅠJY48东陵峡ACGAACACGⅠJT49二龙辟石ACEAACACEⅠJY50老虎头ACEAACACEⅠJY51洪燕窝ACEAACACEⅠJY52木佛塔峡谷ACGAACACGⅠJT53黄龙冈龙头山ACEAACACEⅠJY54坨河石林ACDAACACDⅠJT55天湖沟ACGAACACGⅠKT水域风光序号名称代码主类亚类基类级别开发态规模1蚊顶BABBBABABⅡJT2醉龙潜吟BABBBABABⅠJT3野生黄花BABBBABABⅠJF4水泉溪景区BAABBABAAⅢKR5清凉河BBABBBBBAⅡKT6洗子潭BBCBBBBBCⅡKY7小瑶池BBCBBBBBCⅡKY8老龙潭BBCBBBBBCⅡKY9赤龙潭BBCBBBBBCⅡKY10黑龙潭BBCBBBBBCⅡKY11白龙潭BBCBBBBBCⅡKY12青龙潭BBCBBBBBCⅡKY13枯树三潭BBCBBBBBCⅡKY14凉池BBCBBBBBCⅡKY15琴台瀑BCABBCBCAⅡKY16玉帘瀑BCABBCBCAⅡKY17秀发瀑BCABBCBCAⅡKY18锦秀瀑BCABBCBCAⅡKY19燕赵第一瀑BCABBCBCAⅢDY20连天飞瀑BCABBCBCAⅡKY21洞天险窗BCABBCBCAⅡJY22飞瀑神潭BCABBCBCAⅡKY23龙涎瀑BCABBCBCAⅡKY24三叠瀑BCABBCBCAⅢDT25白龙瀑BCABBCBCAⅡDY26人字瀑BCABBCBCAⅡDY27五指瀑BCABBCBCAⅡDY28通天瀑BCABBCBCAⅡKY29六月冰瀑BCABBCBCAⅡJY30龙潭瀑BCABBCBCAⅡKY31丹崖瀑BCABBCBCAⅡKY32飞龙瀑BCABBCBCAⅡKY33谷飞流BCBBBCBCBⅡDY34三潭飞瀑BCBBBCBCBⅡKY35双龙隐首BDABBDBDAⅠDY36金顶泉BDABBDBDAⅡJY37冰泉BDABBDBDAⅡKY38龙泉BDABBDBDAⅠKY39马趵泉BDABBDBDAⅡKY40戏水谷彩虹瀑布BCABBCBCAⅡKY41百泉汇流大瀑布BCABBCBCAⅡKY42七镜潭BBCBBBBBCⅡKY生物景观序号名称代码主类亚类基类级别开发态规模1桦森野趣CAACCACAAⅡKT2松海听涛CAACCACAAⅡKT3红桦林CAACCACAAⅡKT4老林尖CAACCACAAⅡJT5落叶阔叶林CAACCACAAⅡKT6针阔混交林CAACCACAAⅡKT7桦树林CAACCACAAⅡKT8落叶松林CAACCACAAⅡKT9红桦林CAACCACAAⅠKT10高山草甸CABCCACABⅡJT11隐士观松CACCCACACⅡDT12寄生树CACCCACACⅠKY13子母杨CACCCACACⅡKY14药王憝CBACCBCBAⅠJT15驼梁高山草甸CBACCBCBAⅡJT16杜鹃花CCACCCCCAⅡJT17毛金花CCACCCCCAⅠJT18山丹花CCACCCCCAⅠJT19驼梁山原始森林CCACCCCCAⅡDT20杜鹃坡CCBCCCCCBⅡKT21野玫瑰CCBCCCCCBⅠJT22野丁香CCBCCCCCBⅠJT23金莲花CCBCCCCCBⅠJT24五岳寨自然生态保护区CDBCCDCDBⅢDR25驼梁自然生态保护区CDBCCDCDBⅢDR26驼梁迎客松CECCCECECⅡKY27千年古茶树CACCCACACⅢDY28中华猕猴桃种值园CAACCACAAⅢKT天象与气候景观序号名称代码主类亚类基类级别开发态规模1五岳寨日出日落DAADDADAAⅠJY2五岳寨云海DBADDBDBAⅡJY3五岳寨五月雪DBDDDBDBDⅡJY4五岳寨六月冰DBDDDBDBDⅡJY5夏日冰瀑DBDDDBDBDⅠKY遗址遗迹序号名称代码主类亚类基类级别开发态规模1晋防攻势EBBEEBEBBⅠJY2阎锡山工事群EBBEEBEBBⅠJY3兵工厂遗址EBBEEBEBBⅡJY4龙五庙遗址EBCEEBEBCⅡJY5炭窑群EBDEEBEBDⅡJY6汉代石碾EBDEEBEBDⅠJY7瓦窑遗址EBDEEBEBDⅠJY8边区造币厂EBDEEBEBDⅠJY9古长城遗址EBGEEBEBGⅢJT10城墙山庄EBFEEBEBFⅡJY11险关车轱辘坨口EBAEEBEBAⅠJT12古将台EBBEEBEBBⅠJY建筑与设施序号名称代码主类亚类基类级别开发态规模1林业培训中心FAAFFAFAAⅠKY2迎宾避暑山庄FABFFAFABⅡKY3教育宾馆FABFFAFABⅡKY4清凉山庄FABFFAFABⅡKY5卫生宾馆FABFFAFABⅡKY6梅苑避暑山庄FABFFAFABⅡKY7假日宾馆FABFFAFABⅠKY8木厂综合服务区FABFFAFABⅡKY9中台山宾馆FABFFAFABⅡKY10电信宾馆FABFFAFABⅡKY11芙蓉宾馆FABFFAFABⅡKY12长寿度假村FABFFAFABⅡKY13旅游宾馆FABFFAFABⅡKY14龙王庙FACFFAFACⅠJY15观音庙FACFFAFACⅡJY16日观台FAKFFAFAKⅠKY17西寨望月FAKFFAFAKⅠDT18花崖流云FAKFFAFAKⅠDT19天门观世FAKFFAFAKⅡDT20左右门坨FAKFFAFAKⅡJY21石中塔FCBFFCFCBⅠJY22余材石FCGFFCFCGⅠJY23驼梁主峰碑FCHFFCFCHⅡJY24上寨门口FCKFFCFCKⅠKY25观瀑亭FCKFFCFCKⅠDY26观景亭FCKFFCFCKⅡDY27翠云亭FCKFFCFCKⅠKY28望景亭FCKFFCFCKⅠKY29驼梁山度假村FDCFFDFDCⅡDT30李学鳌故居FDDFFDFDDⅠJY31双孔桥FFAFFFFFAⅠKY32岩石桥FFAFFFFFAⅠKY33铁索桥FFAFFFFFAⅡKY34怡仙桥FFAFFFFFAⅠKY35休闲桥FFAFFFFFAⅠKY36独孔桥FFAFFFFFAⅠJY37吻石栈FFEFFFFFEⅠJT38曲径通幽FFEFFFFFEⅠJT39古皇道FFEFFFFFEⅠKT40驼驼古皇道FFEFFFFFEⅠKT41驼梁古井FGBFFGFGBⅠJY42高士山南营镇药王庙FACFFAFACⅠKT43金芙蓉山庄旅游区FADFFAFADⅡKT旅游商品序号名称代码主类亚类基类级别开发态规模1松蘑GABGGAGABⅠJF2猴头蘑GABGGAGABⅠJF3马皮泡GABGGAGABⅠJF4地克郎皮GABGGAGABⅠJF5野鸡GABGGAGABⅠJF6野免GABGGAGABⅠJF7板栗GABGGAGABⅠJF8核桃GABGGAGABⅠJF9弥猴桃GABGGAGABⅠJF10弥猴栗GABGGAGABⅠJF11山核桃GABGGAGABⅠJF12榛子GABGGAGABⅠJF13杏GABGGAGABⅠJF14桃GABGGAGABⅠJF15山葡萄GABGGAGABⅠJF16莜麦面GABGGAGABⅡKF17野生黑木耳GABGGAGABⅠJF18五岳寨刺五加GADGGAGADⅠJF19五岳寨党参GADGGAGADⅠJF20手参GADGGAGADⅠJF21大黄GADGGAGADⅠJF22黑柴GADGGAGADⅠJF23五味子GADGGAGADⅠJF24枸杞子GADGGAGADⅠJF25黄芪GADGGAGADⅠJF26胡枝子GADGGAGADⅠJF27银杏茶叶GAFGGAGAFⅡKF28世源矿泉水GAFGGAGAFⅡKF29太行绿茶GABGGAGABⅢDF人文活动序号1驼梁生态旅游节HADHHAHADⅡDF2五岳成寨传说HBBHHBHBBⅠJF3禹王封就三百六十瀑传说HBBHHBHBBⅠJF4神仙造就五曲溪传说HBBHHBHBBⅠJF5玉娘泪滴万年冰传说HBBHHBHBBⅠJF五岳寨景区序号名称代码主类亚类基类级别开发态规模1桦森野趣CAACCACAAⅡKT2鸳鸯奇石ACEAACACEⅡKY3松海听涛CAACCACAAⅡKT4主峰盆地AABAAAAABⅠJT5云龙石壁ACFAACACFⅡKY6天然弥勒ACEAACACEⅠDY7日观台FAKFFAFAKⅠKY8上寨门口FCKFFCFCKⅠKY9五岳雄寨ACCAACACCⅡKT10绝顶深穴ACLAACACLⅠJY11隐士观松CACCCACACⅡDT12西寨望月FAKFFAFAKⅠDT13花崖流云FAKFFAFAKⅠDT14天门观世FAKFFAFAKⅡDT15南天玉柱ACAAACACAⅡDY16吻石栈FFEFFFFFEⅠJT17不毛岗AAEAAAAAEⅠJY18登天难ACBAACACBⅠJY19睡佛石ACEAACACEⅠKY20余材石FCGFFCFCGⅠJY21洗子潭BBCBBBBBCⅡKY22白马崖ACFAACACFⅠKY23马武寨ACBAACACBⅠKT24观音洞ACLAACACLⅠKY25虎窝沟ACGAACACGⅠJT26琴台瀑BCABBCBCAⅡKY27神龟峰ACBAACACBⅡJY28试胆石ACEAACACEⅠJY29玉帘瀑BCABBCBCAⅡKY30秀发瀑BCABBCBCAⅡKY31锦秀瀑BCABBCBCAⅡKY32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AAAAAAAAAⅢDR33五岳寨自然生态保护区CDBCCDCDBⅢDR34曲径通幽FFEFFFFFEⅠJT35蚊顶BABBBABABⅡJT36醉龙潜吟BABBBABABⅠJT37燕赵第一瀑BCABBCBCAⅢDY38观瀑亭FCKFFCFCKⅠDY39谷飞流BCBBBCBCBⅡDY40双龙隐首BDABBDBDAⅠDY41千丈壁ACFAACACFⅠJY42避雨危崖ACFAACACFⅠJY43连天飞瀑BCABBCBCAⅡKY44洞天险窗BCABBCBCAⅡJY45飞瀑神潭BCABBCBCAⅡKY46观景亭FCKFFCFCKⅡDY47奔月崖ACFAACACFⅡJY48龙涎瀑BCABBCBCAⅡKY49雷公石ACEAACACEⅡJY50观音堂ACLAACACLⅠJY51送子石ACEAACACEⅡKY52小瑶池BBCBBBBBCⅡKY53老龙潭BBCBBBBBCⅡKY54赤龙潭BBCBBBBBCⅡKY55黑龙潭BBCBBBBBCⅡKY56白龙潭BBCBBBBBCⅡKY57青龙潭BBCBBBBBCⅡKY58云屏锁翠ACCAACACCⅠJT59凉经台ACAAACACAⅠKY60七女峰ACCAACACCⅡKY61玉皇峰ACAAACACAⅡJY62天鸡省日ACEAACACEⅠJY63万年冰谷AAGAAAAAGⅡJT64炭窑群EBDEEBEBDⅡJY65蛇仙朝日ACEAACACEⅠJY66古皇道FFEFFFFFEⅠKT67金顶泉BDABBDBDAⅡJY68天门口ACAAACACAⅡJY69左右门坨FAKFFAFAKⅡJY70杜鹃坡CCBCCCCCBⅡKT71红桦林CAACCACAAⅡKT72药王憝CBACCBCBAⅠJT73高山草甸CABCCACABⅡJT74老林尖CAACCACAAⅡJT75晋防攻势EBBEEBEBBⅠJY76五岳寨日出日落DAADDADAAⅠJY77五岳寨云海DBADDBDBAⅡJY78五岳寨五月雪DBDDDBDBDⅡJY79五岳寨六月冰DBDDDBDBDⅡJY80观世音洞ACLAACACLⅡKY81五岳寨刺五加GADGGAGADⅠJF82五岳寨党参GADGGAGADⅠJF83手参GADGGAGADⅠJF84大黄GADGGAGADⅠJF85板栗GABGGAGABⅠJF86核桃GABGGAGABⅠJF87弥猴桃GABGGAGABⅠJF88弥猴栗GABGGAGABⅠJF89山核桃GABGGAGABⅠJF90榛子GABGGAGABⅠJF91杏GABGGAGABⅠJF92桃GABGGAGABⅠJF93山葡萄GABGGAGABⅠJF94银杏茶叶GAFGGAGAFⅡKF95世源矿泉水GAFGGAGAFⅡKF96莜麦面GABGGAGABⅡKF97五岳成寨传说HBBHHBHBBⅠJF98禹王封就三百六十瀑传说HBBHHBHBBⅠJF99神仙造就五曲溪传说HBBHHBHBBⅠJF100玉娘泪滴万年冰传说HBBHHBHBBⅠJF101磨子坨景区AAAAAAAAAⅡKR102水泉溪景区BAABBABAAⅢKR103车轱辘坨景区AAAAAAAAAⅡKR104边区造币厂EBDEEBEBDⅠJY105古长城遗址EBGEEBEBGⅢJT106李学鳌故居FDDFFDFDDⅠJY107扬岭尖ACAAACACAⅡJY108横山岭ACAAACACAⅠJY109四级场ACAAACACAⅠJY110坨河石林ACDAACACDⅠJT111二龙辟石ACEAACACEⅠJY112老虎头ACEAACACEⅠJY113洪燕窝ACEAACACEⅠJY114黄龙冈龙头山ACEAACACEⅠJY115妖虎崖ACFAACACFⅠKY116通天峡ACGAACACGⅡKT117东陵峡ACGAACACGⅠJT118木佛塔峡谷ACGAACACGⅠJT119天湖沟ACGAACACGⅠKT120横岭湾ACHAACACHⅠJT121七镜潭BBCBBBBBCⅡKY122戏水谷彩虹瀑布BCABBCBCAⅡKY123百泉汇流大瀑布BCABBCBCAⅡKY124中华猕猴桃种值园CAACCACAAⅢKT125千年古茶树CACCCACACⅢDY126险关车轱辘坨口EBAEEBEBAⅠJT127古将台EBBEEBEBBⅠJY128城墙山庄EBFEEBEBFⅡJY129高士山南营镇药王庙FACFFAFACⅠKT130金芙蓉山庄旅游区FADFFAFADⅡKT131太行绿茶GABGGAGABⅢDF驼梁景区序号名称代码主类亚类基类级别开发态规模1三叠瀑BCABBCBCAⅢDT2白龙瀑BCABBCBCAⅡDY3人字瀑BCABBCBCAⅡDY4五指瀑BCABBCBCAⅡDY5冰泉BDABBDBDAⅡKY6龙泉BDABBDBDAⅠKY7马趵泉BDABBDBDAⅡKY8驼梁高山草甸CBACCBCBAⅡJT9百瀑峡ACGAACACGⅡKT10中台山景区AAAAAAAAAⅡDT11太行风情谷ACGAACACGⅡKT12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AAAAAAAAAⅢDR13驼梁自然生态保护区CDBCCDCDBⅢDR14落叶阔叶林CAACCACAAⅡKT15针阔混交林CAACCACAAⅡKT16桦树林CAACCACAAⅡKT17落叶松林CAACCACAAⅡKT18野玫瑰CCBCCCCCBⅠJT19野丁香CCBCCCCCBⅠJT20金莲花CCBCCCCCBⅠJT21杜鹃花CCACCCCCAⅡJT22毛金花CCACCCCCAⅠJT23山丹花CCACCCCCAⅠJT24通天瀑BCABBCBCAⅡKY25六月冰瀑BCABBCBCAⅡJY26驼梁山原始森林CCACCCCCAⅡDT27驼梁山度假村FDCFFDFDCⅡDT28驼驼古皇道FFEFFFFFEⅠKT29汉代石碾EBDEEBEBDⅠJY30阎锡山工事群EBBEEBEBBⅠJY31红桦林CAACCACAAⅠKT32翠云亭FCKFFCFCKⅠKY33双孔桥FFAFFFFFAⅠKY34龙潭瀑BCABBCBCAⅡKY35丹崖瀑BCABBCBCAⅡKY36寄生树CACCCACACⅠKY37岩石桥FFAFFFFFAⅠKY38三潭飞瀑BCBBBCBCBⅡKY39佛爷石ACEAACACEⅡJY40龙五庙遗址EBCEEBEBCⅡJY41驼梁古井FGBFFGFGBⅠJY42子母杨CACCCACACⅡKY43飞龙瀑BCABBCBCAⅡKY44枯树三潭BBCBBBBBCⅡKY45铁索桥FFAFFFFFAⅡKY46潜龙壁ACFAACACFⅡJY47望景亭FCKFFCFCKⅠKY48怡仙桥FFAFFFFFAⅠKY49清凉河BBABBBBBAⅡKT50凉池BBCBBBBBCⅡKY51休闲桥FFAFFFFFAⅠKY52驼梁主峰碑FCHFFCFCHⅡJY53独孔桥FFAFFFFFAⅠJY54迎宾避暑山庄FABFFAFABⅡKY55教育宾馆FABFFAFABⅡKY56清凉山庄FABFFAFABⅡKY57卫生宾馆FABFFAFABⅡKY58凤凰谷ACGAACACGⅡJT59梅苑避暑山庄FABFFAFABⅡKY60假日宾馆FABFFAFABⅠKY61林业培训中心FAAFFAFAAⅠKY62木厂综合服务区FABFFAFABⅡKY63中台山宾馆FABFFAFABⅡKY64电信宾馆FABFFAFABⅡKY65芙蓉宾馆FABFFAFABⅡKY66长寿度假村FABFFAFABⅡKY67旅游宾馆FABFFAFABⅡKY68驼梁迎客松CECCCECECⅡKY69龙王庙FACFFAFACⅠJY70观音庙FACFFAFACⅡJY71瓦窑遗址EBDEEBEBDⅠJY72石中塔FCBFFCFCBⅠJY73兵工厂遗址EBBEEBEBBⅡJY74夏日冰瀑DBDDDBDBDⅠKY75驼梁生态旅游节HADHHAHADⅡDF76野生黑木耳GABGGAGABⅠJF77野生黄花BABBBABABⅠJF78黑柴GADGGAGADⅠJF79五味子GADGGAGADⅠJF80枸杞子GADGGAGADⅠJF81黄芪GADGGAGADⅠJF82胡枝子GADGGAGADⅠJF83松蘑GABGGAGABⅠJF84猴头蘑GABGGAGABⅠJF85马皮泡GABGGAGABⅠJF86地克郎皮GABGGAGABⅠJF87野鸡GABGGAGABⅠJF88野免GABGGAGABⅠJF四、类型丰度及其构成根据普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驼梁——五岳寨景区旅游资源的分类汇总统计信息从普查的结果看,驼梁——五岳寨旅游资源品种齐全,类型较全,涵盖8大主类的全部,涉及到50种基本类型,占全部155种基本类型的35.5%,资源丰度就景区而言属于中等水平,形成较为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在各类资源构成中,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类集聚度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驼梁——五岳寨的旅游资源优势是以自然景观资源为主,人文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的基本特征。(见下表)驼梁——五岳寨景区各层次旅游资源数量统计系列标准数量驼梁—五岳寨景区数目占全国比例(%)主类88100亚类312477.4基本类型1555535.5驼梁——五岳寨旅游资源类型的总体拥有率虽然较高,但各主类在基本类型拥有率和资源单体拥有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按基本类型拥有率的高低,8个主类的排序依次为:地文景观类(25.1%)和建筑与设施类(19.6%)、水域风光类(19.2%)、旅游商品类(13.2%)、生物景观类(12.8%)、遗址遗迹类(5.5%)、人文活动类和天象与气候景观类(2.5%)。从单体拥有量来看,地文景观和建筑与设施类最高,其单体总数分别占全市所有单体总数的44.7%;天象与气候景观类与人文活动最少,其单体总数仅有5个,占全市所有单体总数的2.3%。(见下表)驼梁——五岳寨景区旅游资源单体类型体系表资源类型全国基本类型数驼梁——五岳寨景区基本类型数占全国比例(%)单体数量占全区的比例(%)地文景观371335.15525.1水域景观16743.84219.2生物景观11872.72812.8天象与气候景观类8337.552.3遗址遗迹12541.7125.5建筑与设施491428.64319.6旅游商品7342.92913.2人文活动16212.552.3合计1555535.521910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驼梁——五岳寨景区旅游资源结构中,物质类资源占绝对优势,尤以自然景观资源具有突出的优势,自然景系共有130处之多,占资源总量的59.4%,突出反映了驼梁——五岳寨景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以自然景系为主的基本特征;人文景系有60处,占资源总量的27.4%,由此可见驼梁——五岳寨旅游资源具备多种旅游开发功能,可开发成多种特色旅游产品,既可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又可开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等,能形成丰富的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要,具有广泛的市场适应性。五、旅游资源储量丰度及其构成为便于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分析,还引入“旅游资源储量”概念,即将各等级旅游资源的单体数量分别乘以10(五级)、7(四级)、5(三级)、3(二级)、1(一级),其总和即为某一区域或某一类型的旅游资源储量。根据上述方法,可分别计算出驼梁——五岳寨旅游资源总储量和8个主类的旅游资源储量(见表)。由表中可知,驼梁——五岳寨景区旅游资源总储量为471分,其中自然景系旅游资源的储量为320分,占总储量的67.9%;人文景系旅游资源的储量为151分,占总储量的32.1%。储量最多的是水域风光类,占景区资源总储量的26.3%;其次是地文景观类,占总储量的23.1%;最少的是人文化活动景观类,仅占总储量的1.5%。按储量高低,各主类的排序依次为:水域风光类(26.3%)、地文景观类(23.1%)、建筑设施类(17.8%)、生物景观类(16.1%)、旅游商品类(8.3%)、遗址遗迹类(5.1%)、天象与气候景观类(2.3%)。人文活动类(1.5)。驼梁——五岳寨主类旅游资源储量分析单位分项目地文水域生物天象遗址建筑商品人文总计储量10912476112481397471比例23.126.316.18.31.5100.0序位21476358—六、旅游资源单体的平均品质旅游资源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范围内所有旅游资源单体的平均品质;二是所有旅游资源单体的等级构成。因此,将各等级旅游资源的单体数量分别乘以10(五级)、7(四级)、5(三级)、3(二级)、1(一级),再将其总和除以各等级旅游资源单体总数,即为旅游资源单体的平均品质分(见下表)。驼梁——五岳寨旅游资源单体平均品质分主类地文水域生物气象遗址建筑商品人文总计平均品质1.982.952.712.202.001.881.341.402.15与全景区比较-0.170.800.560.05-0.15-0.27-0.81-0.75—序位51234687—由上表可知,驼梁——五岳寨旅游资源的平均品质为2.15分,但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平均品质差异明显。从8个主类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水域风光类(2.95分)、生物景观类(2.71分)、天象与气候景观类(2.20分)、遗址遗迹类(2.00分)、地文景观类(1.98分)、建筑设施类(1.88分)、人文活动类(1.40分)、旅游商品类(1.34分)。水域、生物、气象3类资源品质高于景区旅游资源平均值;其他5类资源品质低于全市资源平均值。资源品质最好的是水域类,高于景区资源平均值0.80分;资源品质最差的是旅游商品类,低于全市资源平均品质0.81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比较,两者的平均品质相差较大,自然旅游资源的平均品质是2.46分,高于总品质分,人文旅游资源的平均品质1.70分,低于总品质分。七、旅游资源空间配置格局驼梁——五岳寨旅游资源单体空间密度较高,但空间布局尚有欠缺,按照旅游资源8大主类单体空间分布,逐项给予分析排序如下:地文景观类:普查资源单体55个,空间分布高到低排序为:五岳寨(48处)、驼梁山(7处)。水域风光类:普查资源单体42处,空间分布高到低排序为:五岳寨(25处)、驼梁山(17处)。生物景观类:普查资源单体28处,空间分布高到低排序为:驼梁山(17处)、五岳寨(11处)。天象与气候类:普查资源单体5处,空间分布高到低排序为:五岳寨(4处)、驼梁山(1处)。遗址遗迹类:普查资源单体12处,空间分布由高到低排序为:驼梁山(5处)、五岳寨(7处)。建筑与设施类:普查资源单体53处,空间分布由高到低排序为:驼梁山(28处)、五岳寨(25处)。旅游商品类:普查资源单体29处,空间分布由高到低排序为:五岳寨(17处)、驼梁山(12处)。人文活动类:普查资源单体14处,空间分布由高到低排序为:五岳寨(4处)、驼梁山(1处)。见下表:驼梁——五岳寨景区旅游资源主类空间单位:处(项)资源主类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驼梁景区717171528121五岳寨景区4825114725174合计55422851253295八、优良级旅游资源及其分类综合分析旅游资源类型与空间分布特征,按照国标划分,驼梁——五岳寨景219个普查旅游资源当中,三级的资源达10处,占总量的4.6%。资源尚达不到世界级与国家级,多为省市级资源,有些资源也有很高的价值,但体量太小,尚不能够成优良资源,作为优良旅游资源开发尚有很大难度,应合理开发提高知名度,整合提升资源级别。但是,驼梁-五岳寨所处的大区域太行山是国家级资源,这可以作为驼梁五岳寨的抽象资源代表。驼梁——五岳寨旅游资源分级的空间布局系统单位:处(项)世界级(五级)国家级(四级)省区级(三级)县市级(二级、一级)合计驼梁景区———38588五岳寨景区—7124131合计——10209219九、资源总体评价此次共普查驼梁——五岳寨资源量219处,旅游资源单体总量相对于景区而言,在国内同类空间尺度上比较大,按照普查汇总资料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旅游资源总量丰富、主类齐全、亚类资源较大,基类资源多样,属于旅游资源相对丰沛区域。驼梁——五岳寨景区旅游资源类型涵盖了全国三大景系8个主类的全部类型,涉及24种亚类资源,占全部31种亚类的77.4%,55种基本类型,占全部155种基本类型的35.5%,资源丰度较高,为景区奠定了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2.自然景系为主,人文景系相辅,非物质类兼容并蓄。在驼梁——五岳寨旅游资源结构中,物质类资源占绝对优势,尤以地文景观也水域风光类资源具有突出的优势,自然景系共普查130处多,占普查总量的59.4%,突出反映了景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以自然景系为主的基本特征;人文景系共普查65处,占普查总量的29.7%。非物质类景系共普查34处,占普查总量的15.5%。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聚合,营造了一批中高端性资源,为建设旅游精品增强景区旅游吸引力奠定了坚实基础。3、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体量较小,潜在态景点较多。根据分类统计,驼梁——五岳寨景区只有景域7处,其中有将景区分别作为一个整体而论形成的,如: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景段54处,景元124处,非物质类34处,可见景区整合资源,提高资源体量,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势在必行。驼梁——五岳寨按景域、景段、景元、非物质分类的空间布局县(市)区合计景区驼梁景区五岳寨景区景域725景段542133景元1245272非物质341321合计21988131从资源赋存态势而论,现势态25处,占普查总量的11.4%;开发态90处,占普查总量的41.1%;潜在态104处,占普查总量的47.5%。就目前现普查219处资源中,潜在态资源数量大,可见驼梁——五岳寨景区发展潜力很高,尚有很大的开发余地。县(市)区合计景区驼梁景区五岳寨景区现势态251015开发态904347潜在态1043569合计219881314.旅游资源特色显著总体看来,驼梁——五岳寨景区的旅游资源禀赋较好。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同属国家4A级景区、其中景区主要以秀美、奇险的自然山水景观为主体,并拥有一定人文景观资源,原始自然生态极为完好,森林覆盖率相当高,使景区气温湿润凉爽,空气清新,动植物及水资源极为丰富,水源充沛,潭瀑成群,尤以五岳寨最著名的“燕赵第一瀑”为壮观,大有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燕赵第一瀑是北方最大的瀑布,落差108米,宽2-4米,常年不断,冬季为冰瀑。驼梁的水资源比较集中,有三叠瀑、白龙瀑、人字瀑、五指瀑等近百处瀑布,都汇集于二十里长峡之中。景区已达到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标准。具有旅游观光、避暑度假、健身疗养、寻奇探险、科学考察等五大功能。驼梁——五岳寨景区随着季节变化,承现出不同迷人的景观:春天,冰瀑遍布,杜鹃满山;夏天,千山披翠,万瀑齐飞;秋天,层林尽染,五彩缤纷;冬天,银妆素裹,冰雕玉剔。5.景区与周边区域组合特点突出由于驼梁——五岳寨的区位优势,旅游资源可进入性普遍较好。南与国家级名胜区西柏坡毗邻、北与阜平县境内北方最大的瀑布群接壤,西与国内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相望,三大风格迥异的著名景区位于同一线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红绿资源搭配相得益彰,优势互补,构成了大旅游网络。西柏坡——我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AAAA级旅游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参观景点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陈列展览馆,西柏坡多功能影视厅,西柏坡纪念碑,西柏坡石刻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位领袖铜铸像,领袖风范雕塑园,周恩来评语碑等。近年来红色旅游形势喜人,到西柏坡的游客逐年增多,到目前每年接待游客已逾百万,仅2006年五一黄金周,西柏坡景区七天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同比增长20%以上。五台山——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现已进入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五台山主峰五座,东台望海峰可看云海日出,南台锦绣峰的花的海洋,西台挂月峰可赏明月娇色,北台叶门峰可览群山层叠,中台翠岩峰可见巨石如星,更有天造奇观:“热融湖”、“冰胀丘”“石海石川”、“龙翻石”、“写字崖”、“佛母洞”等。五台山是佛教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现存寺院48处,僧尼数百人。五台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建成群、文物荟萃、珍品云集,是中国古建、雕塑、绘画的艺术宝库。唐建南禅寺,佛光寺;始建于东汉,规模宏伟的显通寺以及《华严经字塔》等千百件珍贵文物早已名扬四海。2005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7.28万人次,同比增长25.81%,连续两年突破200万人次大关;其中入山收费人数达93.5万人,同比增长10%(加上对旅游团队20%优惠的人数,连续两年突破100万人次大关);旅游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99.35%,较2003年翻两番;财政收入9395.9万元,同比增长18.8%,较2003年翻了近一番,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十一黄金周,五台山接待了34.33万人次,同比增长7.65%,旅游收入1.7亿多元。这三点一线的景区线上,也出现了是两头热中间冷的局面。驼梁——五岳寨景区相比西柏坡和五台山的客流量算是黯然失色。在这种形势下,景区应抓住机会,借着两端红色旅游、金色(宗教)旅游的强劲势头,做好自身的绿色生态、休闲度假的文章,吸引两端景区的大量游客,一方面缓解五台山过大的游客量,延长其游憩线路,疏通这一大旅游网络,创造“一线三色同放光芒”的旅游新局面。

第四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思路一、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现状与问题1.保护管理不到位从普查反映出的问题看,虽然平山县、灵寿县政府对旅游资源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保护和开发,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景区没有合理的修建性规划,景区管理处无权控制整合土地乱建、乱拆。如:五岳寨民居建房砍树、驼梁山接待设施散乱、饱合。市人民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景区的统一管理。市规划、国土、林业、建设、环保、公安、园林、民政等部门及景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履行各自职责,配合做好景区的规划管理工作。(2)资源数量很多,但旅游产品单调,缺乏应有竞争力;(3)在旅游资源单体的资料方面,没有对外宣传材料。如:导游解说词、景区简介过于简单,路标、指示牌设施不完善;(4)环境卫生方面,几乎所有景区都存在污染问题,特别是游客随手丢下的垃圾,得不到及时的清扫,给景区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5)开发和保护还存在片面性和一面倒倾向,主题形象尚未凸现,缺乏体量大、震撼力强的旅游吸引物,旅游宣传缺乏力度,很多旅游配套设施也跟不上,宾馆住宿缺少价格适中、服务周到的星级酒店,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景区旅游发展。2.机构设置不到位对于待开发或未开发的旅游景区,缺乏政府的支持,景区管理处没有控制权限。景区合并后旅游回路建设也将会成为一个问题,驼梁——五岳寨合为一景区后,如不合理的开发,不可避免地要走回头路、走冤枉路,应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3.策划创意不到位景区显著特点是资源类型较少,某一类型或单体资源虽具有一定的旅游价值,但单纯就某一类型资源或单体进行旅游开发,势必缺乏知名度。针对复合型旅游资源的特点,一方面应抓住重点,深入挖掘,进行高水平的创意策划,塑造景区形象特色;另一方面,则应集中力量整合几个特色景点,形成规模的旅游片区和精品亮点,然而,目前旅游资源的开发,表现上点多面窄、不成规模的缺憾,系列主打产品有待建设重构。日常的具体工作中,对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认识尚有不足。因为策划创意不足,多数景点的旅游开发仅限于资源简单利用和大众化思路的开发,缺乏对文化的深度挖掘、特色挖掘,缺乏独到的创意力量,造成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不强象。4.宏观规划不到位因为经费限制等原因,景区建设没有相应的修建性规划,至使盲目的建设破坏了景区的协调性,为以后景区改造、管理增加了负担,以至景区核心区、缓冲区、活动区无法更好的定位接壤。5.文化理念不到位从旅游企业在市场的运作角度而言,第一层次的竞争是价格竞争,进一步上升到质量竞争,达到最高层是文化的竞争。旅游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内在的,旅游者进行旅游,本质上也是在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旅游经济必须注重知识经济,旅游管理必须开拓知识化管理之路。6.财政投入不到位旅游项目的投入,需要通过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向社会招商获取开发资金。从目前情况来看,开发商不愿投资于风险大、回收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如果配套和启动资金不足,将会严重制约了景区旅游的发展。二、旅游资源保护的主要任务旅游资源,特别是风景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在开发与利用全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保护为本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的关系,做到依法保护、合理利用。同时运用行政、经济、技术、市场等手段,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使保护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1.重点保护保护景区内的水体,以及具有开发价值的风景河段。保护景区内的植被,禁止乱砍乱伐、重点防火。保护景区内的动物以保持生态平衡。2.一般保护开发条件尚未成熟的相对分散的资源单体;地处偏僻,开发条件不成熟的相对独立的资源单体;一般性古树名木;已开发景区的边缘地带。3.外围环境保护保护景区总体大环境;保护景区区,包括已开发和具有开发价值的集合区的外围地带的环境;保护风景河段、水源,加强水质保护和治理,努力根除“三废”污染源;保护景区内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岩体;保护植被,提高覆盖率;三、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1.依法保护严格按照《森林法》、《水法》等法律,在森林、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力支持下,切实保护旅游资源。防止景区的城市化倾向,制止侵占和蚕食风景区土地,杜绝景区乱拆、乱建。禁止伐木、采矿、炸石等破坏性活动。2.就地保护对一些遗址、古树、观赏石保护,有一定历史价值和保护价值的旅游资源,如:阎锡山军事会所、观赏石、稀少古树等协同地方政策和有关部门实行就地保护,增添必要的保护设施。在古树的周围设置围栏,醒目处立警示牌,以引起公众的注意。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居民为了眼前利益将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资源出售。3.开发性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是为了利用,保护资源是为了更长久的利用,而决不是为保护而保护。更为实际的是,资源保护涉及到经费,开发旅游正是旅游资源保护经费的来源之一,因此,旅游资源保护要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但是开发中必须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协调,做到科学制定旅游规划,合理限定环境容量,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开发。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思路1.总体指导思想要突出地方特色,加强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品位。在注重实物形态的自然景观开发的基础上,注重无形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开发利用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同,重视文化景观的开发,处理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使静态景观与动态景观相结合,相得益彰,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加大开发力度与深度,提高知名度。尽管目前观光旅游产品仍占主导,但景区必须高瞻远瞩,进行产品创新,打特色品牌,发展“新”、“奇”、“特”产品,使旅游产品与社会消费时尚相吻合,紧跟时代步伐,形成一个融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为一体,产业结构合理,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业体系。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策划具有景区地方特色的人文活动、推出以景区特产为主的旅游商品,同时为丰富旅游活动、拓展旅游空间,有控制、有选择地建设一些人工景点或模拟景观,但要力戒重复建设。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整合。加强旅游业与农业、文化产业、商贸业的联系,使旅游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阔,旅游功能更加完善,产品更加多样化和适销对路。2.景区发展现状评述(1)景区已具有较高的级别,具备一定的知名度目前,驼梁—五岳寨景区的资源品位已获得相关的认定。驼梁景区属于西柏坡—天桂山国家AAAA级景区的子景区,属于国家森林公园。五岳寨属于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资源品位较高,同时,作为石家庄重要的绿色旅游产品,已经在区域范围内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2)景区目前以观光旅游为主,区域竞争力相对较弱目前,景区的旅游产品主要为观光旅游产品,景区属于太行山系,有着太行山旅游的典型特征,驼梁层峦叠嶂、泉瀑相连,五岳寨雄伟险峻、树木葱茏。两个景区的景色可谓是如诗如画、各有千秋,但石家庄周边,相似的山岳旅游风景区较多,其中不乏知名度更高的抱犊寨、苍岩山等。加之景区在人文资源上相对欠缺,发展观光旅游的区域竞争力显然不足。(3)景区开发处于初级阶段,相关要素尚未成熟景区目前旅游相关服务设施还相当不完善,旅游处于初级阶段。在“吃、住、行、游、购、娱、信息”七大要素中,餐饮住宿虽已基本形成,但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外围旅游交通条件较好,但景区内部的交通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设计和完善。景区目前旅游产品相对单一,因此,与“游”相关的产品亟待拓展。同时,景区在“购、娱、信息”三个方面几乎缺项,亟待补充。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还非常有限,作为生物资源多样的森林公园,相关的旅游商品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景区的娱乐设施和相关项目设置几乎没有,极大地削弱了景区对游客留宿的吸引力。在旅游的第七大要素信息方面,景区的利用也相当不够,未能使用发达的信息技术真正的便利游客。(4)合理的景区经营管理模式尚未形成两个景区的现状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均由不同架构的景区管理处进行管理,景区除一些中型宾馆饭店为县内一些机关单位投资修建外,大部分小型宾馆为私人投资建设,且有绝大多数还处在“农家小院”的阶段。这种形式固然也能吸引一部分长期居住在城市里的游客,但也凸现出一些弊端,例如投资者投入能力有限,持续投资的可能性较小,承担风险的能力也不足,管理水平也相对落后等。景区里一些建筑年久失修,有损景区形象,标示模糊,缺乏管理,很难吸引那些高端游客来此进行体验型的休闲度假旅游。3.景区开发利用思路此次普查是在将驼驼山景区与五岳寨景区做为一个大的景区下进行的资源普查,驼梁——五岳寨景区,按国家《标准》分析,就目前资源普查情况而言,没有精品的旅游项目,资源单体体量小,只有景域4处,还是将景区分别做为一个整体而论形成的,如: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景段与景元分别为43处、107处,非物质类34处,按《标准》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三级及以上旅游资源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与一级旅游资源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驼梁——五岳寨景区资源单体普遍为县市级(一级、二级),优良资源缺乏,而“燕赵第一瀑”、“三叠瀑”、“马趵泉”、“通天瀑”这类单体景元,体量虽小,但观赏价值及其珍稀奇特程度上,在北方地区可谓“首屈一指”,驼梁景区三叠瀑、白龙瀑、人字瀑、五指瀑等近百处瀑布,同处在二十里长峡之中,如此丰富的水域风光在同类景区中也实属罕见,以驼梁——五岳寨景区的森林覆盖率及其生态环境所营造的自然景观为基础条件,此次普查将提出资源拔高思路,具体情况分析如下:(1)与周边旅游区的比较※名度对比分析利用两大搜索引擎“百度”和“goole”以各景区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查找,通过可以查询到的相关网页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泛太行旅游区各景区的知名度。从以下结果可以看出,同属石家庄市山岳型旅游景区。驼梁和五岳寨的知名度相近,但与苍岩山、嶂石岩、抱犊山、天桂山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与同属泛太行旅游区且邻近的红色旅游景区西柏坡和佛教圣地五台山相比,其知名度上甚至相差到一两个数量级。与可资借鉴的云台山的知名度也相差一个数量级。驼梁—五岳寨景区较之于泛太行旅游区中的热点景区,知名度极低,且在石家庄区内的太行旅游景区中,知名度也未能位列前茅。景区百度Google驼梁3310036200五岳寨3380026300苍岩山8720047400嶂石岩6680037900抱犊寨5940043300天桂山5930055800仙台山2190022600封龙山2000017900清凉山1770012700西柏坡685000643000五台山20500001600000云台山642000523000搜索时间:2006年11月15日,12:30-12:35(2)石家庄同类景区对比分析石家庄市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属太行腹地,拥有丰富的太行山旅游资源,包括天桂山、抱犊寨、苍岩山、嶂石岩等众多风景名胜区。驼梁和五岳寨在其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石家庄太行山旅游景区均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对比各景区的情况,寻找驼梁—五岳寨景区的优势和竞争力所在显得十分必要。尽管目前,石家庄域内各同类景区风貌各有千秋,但同属太行山系,且均位于太行中段、环境背景相近,各景区在自然条件上拥有一定的共同点:层峦叠嶂,山势雄峻植被丰富,景色秀美夏无酷暑,清净幽凉相似的大的资源环境背景,决定了太行山旅游景区的开发应该依托共有的自然环境背景,寻求特色,准确定位,方可避免类同,形成强大的竞争力。石家庄太行山旅游景区对比分析名称景区级别距石家庄距离(km)景区面积(km2)最高峰海拔人文特色概述苍岩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0631000余米“楼绝、檀奇、山雄、谷幽、林秀”的历史文化名山全国三大悬空寺之一的桥楼殿、秦皇古道明清古驿……嶂石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01201774吉尼斯纪录最大天然回音壁中国最大澳门回归长城纪念碑林……抱犊寨“AAAA”级景区16580兵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相互交融天桂山省级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9060“北方桂林”、昔为崇祯皇帝“归隐行宫”所在古有“北五当”之称仙台山801195刘秀洞、古长城寺庙、碑碣……封龙山河北省级风景名胜区2060812碑碣石刻河北书院的发祥地石家庄地区最早的佛教名山……清凉山48.5888自古为井陉一带避暑旅游的胜地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