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透穴为主治疗无先兆偏头痛67例
偏差(mi)是针灸和艾灸的常见疾病之一。我国偏头痛患病率为985.2/10万,男女之比为1∶4;25~29岁患病率较高,据统计为1927.4/10万。1995年3月~1999年12月,我们以头部透穴为主,结合辨证选穴治疗87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并与颅痛定组作对照,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数据1.1病例年龄及资料来源所有148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按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7例,男18例,女6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4岁,平均35.1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8年,平均8.32±3.54年。对照组61例,男14例,女47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5岁,平均33.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8年,平均6.89±5.23年。所有病例经严格筛选,部分经TCD、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炎症及占位性病变等器质性病变。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临床表现:第一阶段根据1988年拟定的无先兆偏头痛(MWA)诊断标准制定如下:(1)至少5次发作符合(2)~(4);(2)头痛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不满意者);(3)头痛至少包括下列2项:①单侧性头痛;②搏动性;③程度中等或严重(妨碍或阻碍日常活动);④因爬楼或类似的日常体力活动而加重;(4)头痛时至少出现下列一种症状:①恶心或呕吐;②畏光或畏声;(5)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临床上能排除器质性疾患引起的头痛;②尽管临床上怀疑器质性疾患,通过检查可否定;③据其经过可否定与其它类型的关系。1.3中医的分类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国针灸学》的标准,分为水不涵木、痰热内阻、肝风上扰3型。2治疗方法2.1治疗组(1)取穴主穴:丝竹空透率谷、颔厌透悬颅。配穴:风池、列缺、太阳;水不涵木型加太溪、太冲;痰热内阻型加丰隆、外关;肝风上扰型加行间、合谷。(2)体穴和平补平泻常规消毒后选用30号1~1.5寸华佗牌不锈钢毫针,进针到常规深度,得气后主穴接G6805电针仪,使用疏密波,刺激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通电时间为30分钟;其它体穴在留针过程中每隔10~15分钟捻转运针1次,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5天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停止2个月再观察疗效。2.2对照组颅痛定每次30mg,口服,每天3次,疗程同治疗组,停药2个月后再记录疗效。3治疗效果观察3.1评估疗效的基准参照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计分法:根据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度的缓解情况计分。(1)疼痛程度的方法每次发作的疼痛计分乘以每次疼痛持续时间计分之积相加。例如某患者2天内头痛3次,第一次疼痛程度计分为4分,疼痛持续时间计分为1分;第二次疼痛程度计分为3分,持续时间计分为2分;第三次疼痛程度计分为2分,疼痛持续时间计分为3分,则头痛指数=4×1+3×2+2×3=16(分)。犯罪程度的计算采用目前国际上临床通用的直观模拟标准尺法(VAS),受试者在一支长10cm,一端标“不痛”,另一端标“最痛”的尺子上,指出受试者疼痛程度。计分方法:≤2cm为1分;2+~4cm为2分;4+~6cm者计3分;6+~8cm计4分;8+~10cm者计5分。疼痛持续时间包括≤2小时计1分;2+~6小时计2分;6+~24小时计3分;24+~72小时计4分;>72小时计5分。(2)疗效判定标准疗效百分数=[(治疗前头痛指数-治疗后头痛指数)÷治疗前头痛指数]×100%。基本恢复:治疗后观察2个月,90%≤疗效百分数≤100%;显效:55%≤疗效百分数<90%;有效:20%≤疗效百分数<55%;无效:疗效百分数为20%以下。3.2两组疗效比较MWA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2.12,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平补平泻法陈×,女,30岁。病史:左侧偏头痛2年。呈阵发性,发作时持续几个小时不等,时伴恶心呕吐或怕光怕吵闹,曾在当地各大医院做过头颅CT、彩超等检查未发现异常。平素月经不调,急躁易怒,舌尖红苔薄白脉弦。属肝风上扰型。以丝竹空透率谷、颔厌透悬颅为主穴,配合风池、太阳、行间及合谷,主穴加电针使用疏密波,其它体穴在留针过程中每10~15分钟运针1次,采用平补平泻法。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消失,追踪观察1年未见复发。5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偏头痛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严重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发作时常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和视觉紊乱等症状,这种头痛常发生在头的一侧,呈搏动性。目前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其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试验。偏头痛虽然可以列入中医的头痛症中,但因其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故应归属于中医的“脑风”“头风”范畴。5.1针刺治嘴唇,导脑经气我们选择丝竹空透率谷、颔厌透悬颅为主穴,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加以电流刺激治疗偏头痛患者,取得了总有效率为71.3%的满意疗效。《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头者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头部与人体内的各个脏腑器官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人体的经气通过经脉、经别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或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均可发生偏头痛。偏头痛发生在头侧部,是少阳经循行区域。丝竹空、率谷、颔厌、悬颅均在头侧部,且丝竹空、率谷、颔厌、悬颅属少阳经,针刺这些穴位,可以直接刺激头侧部的大脑皮层,疏通脑络,促进血液循环,使络脉通畅,血气和顺,达到止头痛的目的。选用丝竹空透率谷、颔厌透悬颅为主穴,并根据不同证型辨证配穴以电针为主的疗法,是笔者通过10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实验研究总结出的较为完善、效果独特的治疗方法,具有平肝潜阳、滋水涵木、祛风化痰通络的作用,从而熄风通络、补肾填髓,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达到止头痛的目的。5.2无税金类嘴唇治疗偏头痛是常见病,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主要有单纯体针治疗、体针单穴治疗、电针治疗、穴位注射治疗等几个方面,其中电针治疗应用最为广泛。综合相关文献,针灸疗法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存在临床评价标准尚未统一,资料缺乏可比性,且针灸疗效机理研究报道相对较少的缺陷。本文旨在寻找对无先兆型偏头痛的最佳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机理进行研究。颅痛定是一种非麻醉类镇痛药,治疗偏头痛的机理可能是通过阻断D1多巴胺受体使脑内纹状体亮氨酸脑啡肽含量增加,而产生镇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早期芭蕾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护理氧气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黄河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招聘(河南)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佛山市高明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第四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多肉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江苏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场办事处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煤矿安管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专职社工面试真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电力管理与设备安全方案
- 多耐知识培训课件
-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培训课件2024
- 玻璃抛光工艺介绍
-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7版)》课件全套 第1-12章 SPSS统计分析软件概述
- 甘肃开放大学《地域文化》终结性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酒店营销与数字化实务》 习题答案
- 高校周边网吧调查报告
- IPD项目-TR6-评审要素表
- 机收甘蔗杂质含量抽样检测操作规程
- 信息安全实训系统用户手册
- 2023年成人学位英语高频词汇
- GB/T 11376-2020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金属的磷化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