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循环环保理念一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可再生能源、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全世界开始重视对绿色能源的使用,加上近几年,环境进一步恶化,资源枯竭问题也变的日益严重,使用绿色能源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绿色能源是否使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世界的经济和和谐发展。国奥三生农业•扎龙项目紧抓齐齐哈尔市获得“国家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城市”的契机,依托本项目建设环境统筹和谐发展的新扎龙。利用国奥集团在绿色建筑、新能源利用方面的优势,将绿色环保化作为整个项目片区建筑设计的原则标准,纳入项目规划要求中。大力发展微能源的利用,建设热、电、气综合互补的能源利用示范区。从新农村建设上,建设友好型新农村示范:建设第一个农村零碳示范社区,结合国家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粪便污染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的要求及扶植政策,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建设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新农村示范。
分散mi脚武地源旧氤分散mi脚武地源旧氤因地制宜散高性价比中生物质能(biomassenergy)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沼气能源是生物质能其中一种,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粪便的总资源量每年约319.88万吨标煤,相当于2012年齐齐哈尔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1.6%。沼气能源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通过科学技术,使上一环节所形成的废弃物成为下一环节的原料,从而形成循环的长链条,达到污染零排放。沼气能源投入使用后,粪便污水经过中温厌氧发酵,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生产的沼气是一种优质能源,主要用作沼气发电,项目生产的沼渣、沼液是优质的有机肥,用于农地,减少了化肥、农药的用量,改善了土壤质量,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基地内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开展农村能源建设,所产生的沼气可以用来发电、供热、供气。沼气可以大大地减少或消除SO2、NOx、烟尘的排放,同时由于沼气的生产有效地降低了有机废弃物自然堆放过程中释放的CH4的排放,有利于缓和温室效应。据测算,每减少1吨CH4的排放,相当于减少25吨CO2的排放。沼气能源遵循“微循环环保理念”,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物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考核试卷
- 豆腐干的品质提升技术考核试卷
- 水果销售经典话术
- 数字智慧方案5498丨商业综合体智能化方案共
- 豆类作物种植的农业土地资源利用考核试卷
- 火力发电厂运行监控与故障处理考核试卷
- 2025年板材无模多点成型压力机合作协议书
- 数字智慧方案5445丨企业碳资产管理案例分享北京环境交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课件)
- 杭州安全运维试学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完整
- DL-T5190.1-2022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
- 教务管理系统调研报告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英语口语复习-交际应答
- 毕业论文-绞肉机的设计
- TD/T 1044-201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正式版)
- 新中国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大连海事大学
- 敬畏生命-道德与法治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政治试卷(含答案)
- 多发伤救治及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