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实验室与育苗工厂的设计_第1页
第二章实验室与育苗工厂的设计_第2页
第二章实验室与育苗工厂的设计_第3页
第二章实验室与育苗工厂的设计_第4页
第二章实验室与育苗工厂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实验室与育苗工厂的设计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离体植物材料。要满足无菌条件规定,就要人为发明无菌环境,使用无菌器具,人工控制培养条件,而无菌环境和培养条件的发明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器材和用品。这就规定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之前,首先应对工作中需要哪些最基本的设施、设备条件有个全方面的理解,方便因地制宜地设计建造实验室或育苗工厂。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建造实验室或育苗工厂所需的投资较大,建成后的运转费用和维护费用也比较高。因此,根据工作目的和规模,精心设计实验室或育苗工厂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一节实验室的设计一、实验室的设计原则与总体规定(一)设计原则1.避免污染。控制住污染,就等于组织培养成功了二分之一。2.按照工艺流程科学设计,经济、实用和高效。3.构造和布局合理,工作方便,节能、安全。4.规划设计与工作目的、规模及本地条件等相适应。(二)总体规定1.实验室选址规定避开污染源,水电供应充足,交通运输便利。2.确保明验室环境清洁。实验室干净,可从根本上有效控制污染。这是组织培养成败的最基本规定。否则会使植物组织培养遭受不同程度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过道、设备防尘、外来空气的过滤装置等设计是必要的。3.实验室建造时,应采用产生灰尘最少的建筑材料;墙壁和天花板、地面的交界处宜做成弧形,便于日常清洁;管道要尽量暗装,安排好暗敷管道的走向,便于后来的维修,并能确保在维修时不造成污染;洗手池、下水道的位置要适宜,不得对培养带来污染,下水道开口位置应对实验室的干净度影响最小,并有避免污染的方法;设立避免昆虫、鸟类、鼠类等动物进入的设施。4.接种室、培养室的装修材料还须经得起消毒、清洁和冲洗,并设立能确保与其干净度对应的控温控湿的设施。5.实验室电源应经专业部门设计、安装和验证合格之后,方可使用。应有备用电源,以防停电或掉电时能确保继续操作。6.实验室必须满足实验准备(器皿的洗涤与寄存、培养基制备和无菌操作、用品的灭菌)、无菌操作和控制培养三项基本工作的需要。7.实验室各分室的大小、比例要合理。普通规定培养室与其它分室(除驯化室外)的面积之比为3:2;培养室的有效面积(即培养架所占面积,普通占培养室总面积的2/3)与生产规模相适应。8.明确实验室的采光、控温方式,应与气候条件相适应。普通采用人工光照和恒温控制,实验室为密封式或半地下式。二、实验室的基本构成一种原则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应当涉及洗涤室、配制室、灭菌室、缓冲间、接种室、培养室、观察室、驯化棚室等。在设计时结合具体状况,能够合并部分分室。(一)洗涤室1.重要功效用于玻璃器皿和实验用品的洗涤、干燥和贮存;培养材料的预解决与清洗;组培苗的出瓶、清洗与整顿等。2.设计规定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决定其大小,普通10m2左右。规定房间宽敞明亮,方便多人同时工作;有电源、自来水和水槽(池),上下水道畅通;地面耐湿、防滑、排水良好3.仪器与用品配备工作台、烘箱、晾干架、周转筐(塑料或铁制)、多个规格的毛刷、药品柜等。(二)培养基配制室1.重要功效培养基的配制、植物材料的预解决。2.设计规定小型实验室面积普通为10~20m2。规定房间宽敞明亮、通风、干燥、清洁卫生,便于多人同时操作;有电源、自来水和水槽(池),确保上下水道畅通。3.仪器与用品配备电子分析天平、托盘天平、磁力搅拌器、蒸馏水器、酸度计、恒温水浴锅、电炉(或微波炉、电饭煲、液化气炉灶等)、培养基灌装机、普通冰箱、低温冰箱(低于-20℃)等仪器设备;移液管(或微量移液器)、移液管架、培养瓶(涉及试管)、棕色或透明试剂瓶、烧杯(带或不带刻度)、量筒、容量瓶、培养皿、吸管、皮下注射器、打孔器、玻璃棒、标签纸、记号笔、耐高温高压塑料薄膜等封口材料、周转筐、尼龙绳、脱脂棉、纱布、工作台、(三)灭菌室1.重要功效用于培养基、器皿、工具和其它物品的消毒灭菌。2.设计规定专用的小灭菌室面积普通为5~10m2。规定安全、通风、明亮;墙壁和地面防潮、耐高温;配备水源、水槽(池)、电源或煤气加热装置和供排水设施;确保上下水道畅通,通风方法良好3.仪器与用品配备压力灭菌锅、干热消毒柜或烘箱、细菌过滤装置、工作台、培养基寄存架或橱柜、周转筐、换气扇、医用小推车等。(四)缓冲间1.重要功效避免带菌空气直接进入接种室和工作人员进出接种室时带进杂菌。接种人员在缓冲间更衣、换鞋、洗手、戴上口罩后,才干进入接种室。2.设计规定面积不适宜太大,普通2~3m2。规定空间干净,墙壁光滑平整,地面平坦无缝,并在缓冲间和接种室之间用玻璃隔离,配备平滑门,方便于观察、参观和减少开关门时的空气扰动。空间安装1~23.仪器与用品配备紫外光灯、小洗手池、搁架、鞋架、衣帽钩、拖鞋、工作服、实验帽和口罩等。(五)接种室1.重要功效进行植物材料的接种、培养物的转移等无菌操作,因此接种室也称为无菌操作室。其无菌条件的好坏对组织培养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2.设计规定接种室不适宜设在易受潮的地方。其大小根据实验需要和环境控制的难易程度而定。在工作方便的前提下,宜小不适宜大,小的接种室面积5~7m2即可。接种室规定密闭、干爽安静、清洁明亮;塑钢板或防菌漆的天花板、塑钢板或白瓷砖的墙面3.仪器与用品配备超净工作台、空调机、解剖镜、接种器具消毒器(或高温焚化炉)、紫外光灯、酒精灯、广口瓶、三角瓶、搪瓷盘、接种工具、手持喷雾器、工作台、搁架、接种用的小平车、不锈钢长方形饭盒(盛放70~75%酒精,用于浸泡接种工具)或医院用消毒盒等。配备污物桶,方便寄存接种过程中的丢弃物,须每天清洗更换。(六)培养室1.重要功效培养离体材料。2.设计规定培养室的设计应从下列几方面考虑:①培养室的大小可根据生产规模和培养架的大小、数目及其它附属设备而定。每个培养室不适宜过大,面积10~20m2即可,方便于对条件的均匀控制。其设计以充足运用空间和节省能源为原则,最佳设在向阳面或在建筑的朝阳面设计双层玻璃墙,或加大窗户,以利于接受更多的自然光线,高度比培养架略高为宜。培养室外最佳有缓冲间或走廊。②能够控制光照和温度。普通根据培养过程中与否需光,设计成光照培养室和暗培养室;材料的预培养、热解决脱毒或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在光照培养箱或人工气候箱内进行。采用光照时控器控制光照时间。采用空调机调控培养室内的温度。培养室面积较小时,采用窗式或柜式的冷暖型空调;培养室面积较大时,最佳采用中央空调,以确保培养间内各部位温度相对均衡。③保持整洁,避免微生物感染。规定天花板、墙壁光滑平整、绝热防火,最佳用塑钢板或瓷砖装修;地面用水磨石或瓷砖铺设,平坦无缝,方便室内消毒,并有助于反光,提高室内亮度。④摆放培养架,以立体培养为主。培养架规定使用方便、节能、充足运用空间和安全可靠。普通设六层,高度2m,最下一层距地面0.2m,最上一层高1.7m,层间距为30cm,架宽0.6m,架长以40W日光灯管的长度来决定,每个培养架安装2~3盏日光灯,多个培养架共用1个光照时控器。安装日光灯时最佳选用电子整流器,以减少能耗。架材最佳用带孔的新型角钢条,可使搁板上下随机移动。⑤能够通风、降湿、散热。培养室的门窗密封性要好,有条件的可用玻璃砖替代窗户,并安装排气扇,以备在湿度高、空调有故障时能够打开排气扇通风排气、散热。南方湿度高的地方能够考虑在培养室内安装除湿机。⑥培养室外应设有缓冲间或走廊。⑦培养室内用电量大,应设立供电专线和配电设备,并且配电板置于培养室外,确保用电安全和方便控制。另外,为适应液体培养的需要,在培养室内配备摇床和转床等设备,但要注旨在大型摇床下面应有坚实的底座固定,以免摇床移位或因振动大而影响培养车间内的其它静止培养。3.仪器与用品配备空调机、排气扇、摇床、转床、光照培养箱或人工气候箱、除湿机、光照时控器、干湿温度计、温度自动统计仪及最高最低温度统计仪、培养架、日光灯、工作台、配电盘等。(七)观察室1.重要功效对培养材料进行细胞学或解剖学观察与鉴定;植物材料的摄影统计;或对培养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取样检测。2.设计规定观察室可大可小,但普通不适宜过大,以能摆放仪器和操作方便为准。规定房间安静、通风、清洁、明亮、干燥,确保光学仪器不振动、不受潮、不污染、不受光直射。3.仪器与用品配备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解剖镜、图像拍摄解决设备,离心机、酶联免疫检测仪、电子天平、PCR扩增仪、电导率仪、血球计数器、微孔过滤器(细胞过滤器)、水浴锅、细胞微室等理化实验设备和移液枪等用品等。(八)驯化棚室1.重要功效进行组培苗的驯化移栽。2.设计规定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普通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进行。其面积大小视生产规模而定。规定环境清洁无菌,含有控温、保湿、遮荫、防虫和采光良好等条件。3.仪器与用品配备含有弥雾装置、遮阳网、暖气或地热线、移栽床(固定式或活动式)等设施;塑料钵、花盆、穴盘等移栽容器;草炭、沙子等移栽基质。三、实验室设计例举见图2-1和图2-2。第二节家庭组培室的设计一、家庭组培室的设计原则与总体规定(一)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因陋就简。2.简化程序,安全、方便操作。3.防尘,防污染。4.经济实用。(二)总体规定1.根据现有房间的构造与装修状况进行改建。2.家庭组培室宜小不适宜大,充足合理运用空间;自制或选购物美价廉的设备和用品,从而减少成本。3.确保接种与培养用房(空)间干净、密封性好。规定房间内吊棚、水泥地面或铺地砖、墙壁刮大白,最佳与生活用房隔开。4.家庭组培室用电最佳与生活用电分开,单独设立控电盘。5.培养用房(空)间充足运用自然光照。如果房间不太宽余,将培养瓶摆放在光亮处即可。采用空调控温或不用空调,组培苗生产集中安排在春秋两季,以减少能耗。6.药品、器皿、接种用品等可置于吊柜或壁柜内,明确标记即可。二、家庭组培室的基本构成根据组培苗生产的基本需要及房间的数量、面积大小,合理拟定家庭组培室的基本构成。如果房间较多、面积较大,家庭组培室设计准备室、接种室和培养室;如果房间较少,接种室可与培养室合而为一,也能够用简易接种箱替代接种室,准备室可与厨房或餐厅通用。也能够将面积较大的房间间隔为上述含有不同功效的空间。家庭组培室配备的设备和用品见表2-1。表2-1家庭组培室的重要设备设备与用品名称用途备注

设备家用高压锅天平(精确度0.01)简易接种箱或无菌接种器空调机便携式臭氧消毒器培养基和用品灭菌。1次灭菌需要20min。培养基配制用。能够完毕全部药品的称量。接种用。环境温度调控。环境消毒可自制

用品不锈钢饭盒或医院用消毒盒瓷碟、瓷碗、不锈钢碗培养架镊子、手术剪、解剖刀接种时盛放酒精和接种工具用。替代培养皿接种用。培养组培苗用。接种用。

可自制

三、家庭组培室设计例举见图2-3和图2-4。第三节组哺育苗工厂的设计

一、组哺育苗工厂的设计原则与总体规定(一)设计原则1.根据培养目的和规模来设计。其规模大小根据市场需求、年预期产苗量、投资额、现有条件等因素综合拟定,体现合用性。2.流水线式设计布局合理,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工作程序,便于操作,体现系统性、合用性,利于提高生产效率。3.避免污染,体现针对性和可控性。4.减少成本,节能、安全,体现经济实用性。(二)总体规定1.育苗工厂选址规定排灌水方便,远离污染源,水电供应充足,交通便利(但要远离交通干线200m以外),周边环境清洁,地下水位在1.5m下列。普通建在都市的近郊区。2.育苗工厂各车间的大小与相对比例合理,在车间的设计和设施设备的配备、摆放上与其功效相适应。特别是接种车间和培养车间规定密闭,保温性能良好,能够充足运用自然光源,以减少污染及能耗。为了节省用地,也能够改成楼层设计,但必须增加电梯吊装设备,并考虑各作业间之间流水作业的便捷。3.建筑与装修材料要经得起消毒、清洁和冲洗;厂房的防水解决应高原则,不能有渗漏雨现象;地基最佳高出地面30cm以上。4.其它规定与实验室设计相似。二、组哺育苗工厂的基本构成育苗工厂应涉及组培苗生产车间和驯化栽培区。其中组培苗生产车间重要涉及洗涤车间、培养基配制车间、灭菌车间、接种车间、培养车间;驯化栽培区涉及移栽驯化车间和育苗苗圃,能够单独设立。另外,尚有办公室、值班室、仓库、会议(培训)室、冷藏室、产品展示厅等附属用房。(一)洗涤车间1.重要功效与洗涤室相似。2.设计规定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决定洗涤车间的大小,面积在20~60m23.仪器和用品的配备洗衣机、洗瓶机、换气扇、医用小推车。其它与洗涤室相似。(二)培养基配制车间1.重要功效与培养基配制室相似。2.设计规定培养基配制车间的面积普通为40~60m23.仪器与用品配备与培养基配制室规定相似。(三)灭菌车间1.重要功效与灭菌室规定相似。2.设计规定灭菌车间面积普通为15~30m2。根据生产能力选择不同型号的灭菌锅。由于高压灭菌锅用电量大,应考虑用电负荷而设立专用的电线和配电板(盘)。灭菌车间必须有消防设施。另外,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可在灭菌车间内单设一间储藏室(区),用于寄存已灭菌的培养基或未用完的培养基,以及无菌纸和无菌用品等。寄存的培养基必须严格标明培养基代号及消毒日期,并且排放整洁、有序。储藏室内宜保持较低的温度和避免阳光直射,并应安装紫外光灯,方便经常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其它规定与灭菌室相似3.仪器与用品配备除增加中型压力灭菌锅外,其它与灭菌室相似。(四)接种车间1.重要功效与接种室规定相似。2.设计规定接种车间普通分为缓冲间和接种间。其设计规定与组培实验室的缓冲间、接种室规定基本相似。在设计时需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①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决定接种间的面积,但不适宜过大,能够多设几个小接种间。②为便于无菌操作和提高接种的工作效率,以选用平流风式双人单面超净工作台为宜。③接种间内超净工作台数量较多,在超净工作台的摆放上必须注意避免各超净工作台的气流的互相干扰,并应考虑室内物品运输和各项操作的方便,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为方便大规模操作,可安装一体化超净工作台。④在接种车间内可设计一种紫外光消毒间,与培养间相邻。从培养车间取出准备进行继代培养的材料或外购的组培瓶苗在进入接种室前,需在此室内用紫外线灯消毒20~30min,以减少瓶外的污染源带入接种间。⑤在接种车间外设立风淋室。另外,配备一定的防火设备,以防万一。3.仪器与用品配备与组培实验室的接种室和缓冲间相似。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生产成本,能够引进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图2-5),可省去大量的人工洗瓶、冲瓶、淋瓶、烘干、灌装等复杂程序,明显提高工作效率。(五)培养车间1.重要功效与培养室规定相似。2.设计规定根据组哺育苗工厂的生产规模,拟定培养车间的数量和面积大小。最佳设计多个培养间,便于对培养条件均匀控制。为便于管理,可单设一间液体振荡培养间。另外,培养车间最佳与紫外光消毒间和接种间相邻,这样可确保接种与培养上下工序的衔接顺畅。其它规定与培养室相似。3.仪器与用品配备为便于运输和安放培养瓶、观察组培苗,培养车间内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小推车和折叠梯子。其它配备与培养室相似。(六)检测车间检测车间的重要功效、设计规定和仪器用品配备与观察室相似。考虑方便操作和工序的有效衔接,检测车间最佳与培养车间相邻。在检测车间内可单设摄影室和暗室。(七)组培苗驯化车间除设施较先进和棚室数量增加外,其它与驯化棚室规定相似。(八)育苗圃1.重要功效育苗圃分为原种圃、品种栽培示范区和繁殖圃。原种圃用于引进和保存育苗所需的无病毒或珍稀的优良种质资源,重要采用防虫网室保存(部分种类可用试管冷藏保存);品种栽培示范区重要是栽培本厂生产的多个组培苗的成年植株,展示其优良的观赏性状及生产习性,也作为组织培养材料的采集地;繁殖圃涉及育苗区、无性繁殖区和哺育大苗区,直接向市场供应不同规格的商品苗木。2.设计规定根据组织培养育苗的规模与目的,拟定育苗圃的大小。原种圃、品种栽培示范区和繁殖圃的面积分别根据种源和展示品种的多少、市场的需要来拟定。(1)原种圃在原种圃内防虫网室保存的原种材料规定不带病毒,并且要避免重复感染和因长久继代而发生变异。所保存的原种材料每年应进行1次病毒鉴定。原种圃应有完整的引种档案,记明原种植物的引种来源、品种名称、病毒检测证明、原种定植图和对应的管理统计等。普通每个原种材料应不少于2~3株。(2)品种栽培示范区品种栽培示范区的面积可根据品种的多少来拟定。育苗圃地应选用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而肥沃的砂壤土,有充足的水源和浇灌条件,以及方便苗木的销售运输,并确保苗木纯正无误。(3)繁殖圃满足商品大苗的养护和常规无性繁殖采穗的需要。3.设施、设备和用品的配备智能温室、普通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微灌系统、育苗床、排灌系统、遮阳避雨设施、防虫网室;基质、肥料、消毒剂、穴盘或栽培盆具,以及其它必要的工具与辅助设施如肥料堆沤场地等。(九)重要附属用房1.仓库重要用于寄存备用的玻璃器皿、器械及试剂等,便于随时取用。其中,药品仓库规定干燥、通风、避免光照,备有药品柜、冰箱等设施、设备。化学试剂等物品分类寄存于柜中,有剧毒物品如HgCl2等需要专人密封保存;需低温保存的药品和药液在冰箱中保存。房间最佳背阳。2.冷藏室在冷藏室(1℃~5℃)内能够临时寄存原种材料和待出库移栽的组培苗,以及进行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通过低温解决,能够控制某些种类的组培苗的分化和生长速度;打破某些植物休眠。如球根花卉唐菖蒲的小球茎在冷藏室3~3.更衣间更衣间是组培苗生产车间的第一道门户。工作人员等必须在此换鞋和更换干净的工作服。更衣间内安装紫外光灯,方便定时进行室内消毒,经常清洗更衣间内的工作服和拖鞋,使更衣间始终保持整洁状态。如有条件可设风淋设施。三、组哺育苗工厂设计范例组哺育苗工厂的生产规模不同,在厂区规划和车间布局、基本建设费用、设备和器皿、试剂的购置数量与费用、总投资额等有较大差别。另外,因设计理念、资金实力、现有条件、地区差别和发展规划的不同而在设计上也体现出风格和特色各异。表2-2列出年产100万株苗木的组哺育工厂的作业区构成及投资额,图2-6、图2-7、图2-8列举出几个组哺育苗工厂的平面设计图,供实际规划设计时参考。

表2-2年产100万株苗木组哺育苗工厂设计(点击见详表)技能2-1组培实验室的识别

●技能规定

●能够精确说出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原则与总体规定、各分室的功效与具体设计规定。

●清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与器皿用品的配备

●训练前准备组织培养实验室;组织培养惯用的仪器设备、器具和药品;笔记本、钢笔等。●办法环节1.教师总体介绍后,学生带着问题分组参观并讨论实验室设计。2.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实验室构成与规划设计问题。●注意事项实训前实验员和指导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明确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及其特殊性,强调参观的纪律规定。附表2-1组织培养实验室惯用的仪器设备设备类别仪器设备名称洗涤用设备干燥箱、超声波清洗器、洗瓶机等培养基配制用设备普通冰箱、低温冰箱、电子天平(精确度0.0001g)、托盘天平、磁力搅拌器、酸度计、蒸馏水器、电炉、微波炉、电饭煲、培养基分装机、水浴锅等灭菌用仪器设备高压灭菌锅(有大型卧式、中型立式、小型手提式和电脑控制型)、液体过滤灭菌装置、干热消毒柜、烘箱、臭氧发生机、接种器具杀菌器、喷雾消毒器等无菌接种用设备超净工作台、接种箱、解剖镜、无菌接种器等材料培养用设备

空调机、加湿器、除湿机、人工气候箱或光照培养箱、摇床、转床、振荡器、光照培养架、光照时控器、温度自动统计仪及最高最低温度统计仪、换气扇等组织和细胞观察及生化鉴定用设备普通显微镜、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解剖镜及图像拍摄解决设备、低温冰箱、恒温箱、切片机、水浴锅、低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PCR仪、酶联免疫检测仪、电子天平、细胞计数器、分子成像仪、液相色谱仪、电激仪、毛管电泳仪、计算机设备及软件等

附表2-2组织培养实验室惯用玻璃器皿、器械用品类别玻璃器皿、器械用品名称洗涤用品洗液缸、水槽、工作台、搁架、试管刷、晾干架、周转筐(塑料或铁制)、医用小平车等培养基配制用品试管(20mm×150mm,25mm×150mm,40mm×150mm)、培养瓶(50ml~500ml三角瓶、50mlPC塑料瓶或果酱瓶、300~400ml罐头瓶)、试剂瓶(100ml、250ml、500ml、1000ml的棕色或白色试剂瓶)、滴瓶、移液管(0.5ml、1ml、2ml、5ml、10ml)、吸管(14cm、18cm)、量筒(50ml、100ml、500ml、1000ml)、移液枪(25?m~10ml)、移液管架、容量瓶(100ml、250ml、500ml、1000ml)、注射器(25ml)、烧杯(100ml、150ml、250ml、500ml、1000ml的玻璃或塑料刻度烧杯)、培养皿(?6cm、?9cm、?12cm)、不锈钢锅或铝锅、玻璃棒、火柴、记号笔(特长700)、标签纸、蒸馏水瓶(桶)、分液漏斗、尼龙绳、聚丙烯塑料封口膜、棉塞、牛皮纸、纱布、工作台、药品柜、周转筐、医用小平车等接种与灭菌用品酒精灯、喷壶、紫外光灯(40W))、医院用消毒盒、钻孔器(T型)、普通剪刀、接种工具架、不锈钢筛网、接种针和接种钩、手术剪(12cm、15cm、18cm)、解剖刀(4号刀柄,可更换21~23号解剖刀片)、铲状镊子(20~25cm)、钝头镊子(20~25cm)、尖头镊子(16~25cm)、枪形镊子(20~25cm)、培养皿(?6cm、?9cm、?12cm)、实验服、口罩、实验帽、医用小平车等培养用品广口玻璃瓶、三角瓶、罐头瓶、果酱瓶、塑料瓶、培养皿、试管、新型组培专用容器、荧光灯等组织、细胞观察及生化鉴定用品各类载玻片、盖玻片、血球计数器、染色缸、滴瓶、玻璃瓶等驯化移栽用品移植床、营养钵、穴盘、塑料薄膜、栽培基质等。

组织培养惯用的玻璃器皿见附图2-1。组织培养的惯用工具附图2-2。植物组织培养的设备列举见附图2-3。技能2-2组培惯用仪器设备的使用

●技能规定●清晰组织培养惯用仪器设备的原理●纯熟使用组织培养惯用的仪器设备●训练前准备组织培养实验室;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等惯用仪器设备及有关试剂、用品等。●办法环节1.精密pH计(PHS-3C型)的使用(1)构造与工作原理精密pH计重要由控制与解决系统和电极两部分构成(图2-9)。在主体上有液晶显示屏和调节和控制按钮。(2)操作环节①开机前准备A.电极梗旋入电极插座,调节电极夹到适宜位置;B.复合电极夹在电极夹上,拉下电极前端的电极套;C.用蒸水清洗电极,清洗后用滤纸吸干。②开机A.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B.按下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后,预热30min后进行标定。③标定仪器使用前先要标定。如果仪器持续使用则每天要标定1次。A.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拨去短路插座;B.在测量电极插座处插上复合电极;C.把选择开关旋钮调到pH档;D.调节温度赔偿旋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E.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终究(即调到100%位置);F.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6.86的缓冲溶液中;G.调节定位调节旋,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定下降时的pH值相一致(如用混合磷酸定位温度为10℃时,pHH.用蒸馏水清洗过的电极,再插入pH4.00(或pH9.18)的原则溶液中,调节斜率旋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中当时温度下的PH值一致;I.重复(6)~(8)直至不用再调节定位或斜率两个调节旋钮为止,标定完毕。④测量pH值经标定过的仪器,即可用来测定被测溶液。被测溶液与标定溶液温度相似与否,其测量环节也有所不同。A.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相似时,测量环节以下:

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再用被测溶液清洗1次;

把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溶液均匀,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的pH值。B.被测溶液和定位溶液温度不相似时,在电极清洗后,要用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调节“温度”调节旋钮,使白线对准被测溶液的温度值,然后再实际测定溶液的pH值。2.超净工作台的使用(1)构造与工作原理超净工作台有水平风和垂直风、单人和双人之分,重要由三相电机、鼓风机、初过滤器和超出滤器、挡板、工作台面等几部分构成(图2-10)。通过电机带动,鼓风机将空气通过特制的微孔泡沫塑料片层叠合构成的“超级滤清器”后吹送出来,形成持续不停的无尘无菌的超净空气层流(除去了不不大于0.3?m的尘埃、真菌和幼苗孢子等),在工作台面制造无菌区,这足以避免附近空气可能袭扰而引发的污染,20~30m/min的风速也不会妨碍采用酒精灯对器械的灼烧灭菌。(2)操作环节①接通电源;②打开台内紫外灯杀菌30min;③30min后关紫外灯,打开风机20min;④打开照明灯,准备接种。(3)超净工作台使用时的注意事项①新安装的或长久未使用的超净工作台,使用前必须对超净工作台和周边环境使用超净真空吸尘器或不产生纤维的工具,认真进行清洁工作。②工作台面上不要寄存不必要的物品,以保持工作区内的干净气流,不受干扰。③严禁在工作台面上统计,工作时应须尽量避免作明显扰乱气流的动作。④定时(普通为2个月)用热球式风速仪测量工作区风速,如发现不符合技术规定,则可调大风机的供电电压。⑤在工作台右侧有5A外接电源插座,可供使用。3.便携式压力灭菌锅的使用(1)构造与工作原理便携式压力灭菌器由锅体、内锅、电热管、搁帘、锅盖、压力表、橡胶密封垫、放气阀、安全阀等构成(图2-11)。其工作原理是运用所产生的高压湿热水蒸汽(温度为121~123℃,压力为0.10~0.15Mpa)来达成杀灭细菌和真菌的目的。(2)操作环节①加水装锅打开锅盖,加入清水,至超出锅底搁帘1cm左右,然后放上内锅,装入灭菌物物品,盖上锅盖,对角线拧紧螺栓。②通电升压,排冷空气接通电源,使灭菌器开始工作。当压力0.05MPa时,打开放气阀,排放冷气,待指针回零后(根据具体状况,可重复2~3次排放冷气),关闭放气阀,使灭菌器升压。③保压当压力达成0.10MPa时,开始计时,使锅内蒸汽压力保持0.10~0.15MPa的范畴,维持15~30min的灭菌时间。④降压排汽:灭菌结束后断开电源,让锅内压力自然下降。当指针归零后打开放汽阀,排放余汽。⑤出锅冷却:当压力表指针为零时,打开放气阀,手戴隔热手套,开锅取瓶。用周转筐运至接种室或冷却室,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方可使用。(3)使用和维护时的注意事项①装锅时,不要装得太满,并且严禁堵塞安全阀的出气孔,必须留出空位确保其空气畅通。②灭菌液体时,应采用耐热玻璃瓶灌装,并且液体以不超出3/4体积为好,切勿使用未打孔的橡胶或软木塞。③长久使用压力锅,若压力表的批示不对的或不能回复零位,应及时检修。平时注意定时与原则压力表相对照,若不正常,应换上新表。④平时应将设备保持清洁和干燥,方可延长使用年限,橡胶密封垫使用日久会老化,应定时更换。⑤安全阀应定时检查其可靠性,工作压力超出0.165兆帕时需要更换合格的安全阀。4.恒温水浴振荡器(1)构造与工作原理恒温水浴振荡器重要由水浴槽和控制面板两部分构成(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