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防盗锁原则GA/T374-前言本原则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原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科技局提出。本原则由全国安全防备报警系统原则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原则起草单位: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本原则重要起草人:任常青、刘琳。1范畴本原则规定了电子防盗锁的技术规定和测试办法。本原则合用于以电子信息及其载体作为“钥匙”,以电动方式控制机械锁定构造启、闭的锁。2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的条款通过本原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原则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随即全部的修改单(不涉及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则,然而,激励根据本原则达成合同的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的最新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GB/T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合用于持续批的检查)GB/T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合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4208-1993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6587.7-1986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实验GB/T17626.2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实验GB/T17626.3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实验GB/T17626.4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实验GB/T17626.11电磁兼容实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期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实验GA/T73-1994机械防盗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原则。3.1电子防盗锁thiefresistantelectroniclocks以电子方式识别、解决有关信息并控制机械执行机构实施启闭且含有一定防破坏能力的锁。3.2钥匙key用来控制电子防盗锁进行启闭的信息或信息载体。3.3防护面protectionsurface电子防盗锁在实际使用中需要防护的、可能被工具破坏或被实施技术启动的构造面。3.4误识率failindentifyrate用未授权钥匙完毕启动电子防盗锁的概率。3.5安全级别securitygrade电子防盗锁按其技术指标的不同及本身防破能力的程度所划分的等级。3.6普通机械手工工具commonmachinehandtools普通机械手工工具涉及凿子、楔子、螺丝刀、手锯、多个钳子、不不不大于3.6kg的打锤、不不不大于1.5m长的各式撬棍和撬扒工具。4产品的安全分级产品按机械强度、环境实验的严酷等级,将产品的安全级别由低到高分为A、B两级。5技术规定5.1构造及外观5.1.1外形应符合图纸规定。5.1.2壳体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变形、裂纹、褪色,也不应有毛刺、砂孔、起泡、腐蚀、划痕、涂层脱落等缺点。5.1.3控制机构灵活、无卡阻现象,手动部件手感良好,活动自如。5.1.5多个标志应清晰、牢固。5.2电源电子防盗锁的电源分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主电源为干电池或交流电转换为低电压的直流电源,备用电源用可充电电池。5.2.1电池容量使用电池供电时,电池容量应能确保电子防盗锁持续正常启、闭3000次以上。5.2.2欠压批示当电子防盗锁的供电电压低于标称电压值的80%时,应能给出欠压批示。给出欠压批示后的电子防盗锁应还能正常启、闭不少于50次。5.2.3电源适应性当主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85%-110%范畴内变化时,电子防盗锁不需要作任何调节应能正常工作。5.3信息保存电子防盗锁在电源不正常、断电或更换电池时,锁内所存的信息不应丢失。5.4误识率电子防盗锁的误识率不不不大于1%。5.5强度规定5.5.1锁壳强度锁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110N的压力及2.65J的冲击强度实验,实验后不应产生永久的变形和损坏。5.5.2锁舌(栓)强度A级电子防盗锁的主锁舌(栓)应能承受980N的轴向静压力,所产生的缩进不应超出8mm。主锁舌(栓)承受1470N的侧向静压力后,锁应能正常使用。B级电子防盗锁的主锁舌(栓)应能承受3000N的轴向静压力,所产生的缩进不应超出8mm。主锁舌(栓)承受6000N的侧向静压力后,锁应能正常使用。5.5.3手动部件强度对闭锁后位于防护面的手动部件施加980N的静拉力和11.8N·m的扭矩时,锁具不得启动,手动部件不应产生变形或损坏。5.5.4锁扣盒(板)强度A级电子防盗锁扣盒应能承受3000N静压力而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B级电子防盗锁扣盒应能承受9000N静压力而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5.5.5识读装置机械强度含有键盘盒和/或人体生物特性和/或读卡器识读装置的电子防盗锁,其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1993中IP50规定;在识读装置上施加110N的静压力,作用60s±2s,不应产生永久变形和损坏;键盘的任一按键通过6000次的动作,该键不应产生故障和输入密码失效现象。5.5.6钥匙规定通过1000次弯曲实验,实验后卡的功效应完好,且不应出现任何破裂。通过1000次扭曲实验(扭曲度为15°±1°),实验后卡的功效应完好,且不应出现任何破裂。钥匙应含有防水、防污染的能力。在钥匙上任意点与地之间施加1500V静电电压,钥匙的性能不应受到影响。钥匙应含有防复制的能力。5.6密钥量规定采用电子编码的电子防盗锁A级密钥量应不少于105,B级密钥量应不少于106。采用识别生物特性的电子防盗锁,其特性信息的存贮量A级应不少于256个字节,B级应不少于512个字节。5.7环境适应性规定5.7.1气候环境适应性电子防盗锁在表1规定的严酷等级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按表1规定的条件进行实验。每项实验后对功效进行检查,各项功效应正常。5.7.2机械环境适应性电子防盗锁按表2规定进行机械环境适应性实验,每项实验后对功效进行检查,各项功效应正常。且电子防盗锁内各机械零件、部件无松动,外壳不变形、机件不损坏。5.8抗干扰规定5.8.1抗静电放电干扰电子防盗锁应能承受8kV(接触)和/或15kV(空气)的静电放电实验。实验期间不应产生误动作或功效临时丧失而能自动恢复,实验后工作应正常。5.8.2抗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5.8.3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当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电子防盗锁应能承受0.5kV,重复频率为5kHz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实验,实验期间不应产生误动作,实验后工作正常。当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电子防盗锁电源应能承受电压减少30%、25个周期的实验规定,实验期间不应产生误动作,实验后工作正常。5.9安全性规定5.9.1绝缘电阻电子防盗锁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下,不应不大于100MΩ,湿热条件下不应不大于10MΩ。采用交流电源供电的产品,受试样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机壳对大地的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mA。5.9.3抗电强度电子防盗锁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表3规定的50Hz交流电压的抗电强度实验,历时1min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5.9.4非正常操作电子防盗锁工作在最严酷的非正常电路故障状态下,应无燃烧和/或触电的危险。5.9.5阻燃对于采用塑料材料作为电子防盗锁的外壳或配套装置,其塑料外壳经火焰燃烧5次,每次5s,不应起火。5.9.6过压运行电子防盗锁在主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115%过压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5.9.7过流保护电子防盗锁应含有过流保护方法,具体规定以下:a)用交流电源供电的电子防盗锁,在电源变压器初级应安装断路器或保险丝,其规格普通不不不大于产品额定工作电流的2倍;b)对规定顾客安装的全部引线,应有明确的标记;当无标记时反接或错接引线,应能自动保护使产品不致于损坏。5.10稳定性规定电子防盗锁在正常大气下持续加电7天,每天启、闭不少于30次,产品应能正常工作,不出现误动作。5.11耐久性规定电子防盗锁在额定电压和额定负载电流的状况下,进行3000次的锁具启、闭操作,不应有电的器件损坏,也不应有机械零件的损毁粘连故障。5.12防技术启动规定5.12.2由专业技术人员采用技术手段实施技术启动,A级电子防盗锁在5min内不能被启动,B级电子防盗锁在10min内不能被启动。5.13防破坏报警功效5.13.1当持续三次实施错误操作时,电子防盗涣应能给出声/光报警批示和/或报警信号输出。5.13.2当防护面遭受外力破坏时,电子防盗锁应能给出声/光报警批示和/或报警信号输出。5.14安装规定电子防盗锁应便于安装,在产品使用阐明书中应有规定,技术工人按照使用阐明书应能顺利安装。安装办法应确保电子防盗锁的防护能力不减少,特别是防破坏和防技术启动能力不能减少。6实验办法6.1构造及外观检查采用审核、实验、观察、测量等方式进行构造及外观规定的检查。6.2电源检查6.2.1电池容量检查6.2.2欠压批示检查6.2.3电源适应性实验6.3信息保存规定实验人为使电子防盗锁电源断电5min,然后恢复供电,成果应符合5.3的规定。6.4误识率实验采用概率统计的方式进行,用不少于5种非本产品的“钥匙”进行实验,规定最少实验1000次,实验成果应满足5.4的规定。6.5强度规定实验6.5.1锁壳强度实验6.5.2锁舌(栓)强度实验6.5.3手动部件强度实验6.5.4锁扣盒(板)强度实验6.5.5识读装置机械强度实验6.5.6钥匙实验每弯曲125次,在读和/或写的状态下检查卡的功效。在钥匙上任选3点,施加1500V静电放电电压,实验后功效应正常。6.6环境适应性实验在进行环境适应性实验时,除非另有规定,受试样品不应加任何防护包装。实验中变化温度时,升温和降温速率不应超出2C/min。6.6.1高温实验受试样品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测其功效正常,受试样品放入高温箱内,通电处在工作状态,使箱内温度上升至表1规定值,恒温到规定时间后,立刻进行锁具的启、闭实验,工作应正常。电子防盗锁应能承受频率范畴为80MHz——1000MHz(调制频率为1kHz,调制度为80%)的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实验,实验场强为10V/m。实验期间不应产生误动作,实验后工作正常。磁卡、IC卡、TM卡应含有上述条件下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实验后不应产生数据变化或失效。6实验办法6.1构造及外观检查采用审核、实验、观察、测量等方式进行构造及外观规定的检查。6.2电源检查6.2.1电池容量检查6.2.2欠压批示检查6.2.3电源适应性实验6.3信息保存规定实验人为使电子防盗锁电源断电5min,然后恢复供电,成果应符合5.3的规定。6.4误识率实验采用概率统计的方式进行,用不少于5种非本产品的“钥匙”进行实验,规定最少实验1000次,实验成果应满足5.4的规定。6.5强度规定实验6.5.1锁壳强度实验6.5.2锁舌(栓)强度实验6.5.3手动部件强度实验6.5.4锁扣盒(板)强度实验6.5.5识读装置机械强度实验6.5.6钥匙实验每弯曲125次,在读和/或写的状态下检查卡的功效。在钥匙上任选3点,施加1500V静电放电电压,实验后功效应正常。6.6环境适应性实验在进行环境适应性实验时,除非另有规定,受试样品不应加任何防护包装。实验中变化温度时,升温和降温速率不应超出2C/min。6.6.1高温实验受试样品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测其功效正常,受试样品放入高温箱内,通电处在工作状态,使箱内温度上升至表1规定值,恒温到规定时间后,立刻进行锁具的启、闭实验,工作应正常。6.6.2恒定湿热、绝缘电阻、抗电强度实验将受试样品放入潮热实验箱内,样品处在非工作状态,使箱内温度升到40℃±2℃潮热实验和抗电强度实验后样品应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h,然后检查样品表面涂覆状况并立刻进行锁具的启、闭实验,工作应正常。6.6.3低温实验将受试样品放入低温箱内(不加电),并使箱内温度降至表1中的规定值,实验箱温度稳定后,恒温2h,通电检查锁具的启、闭功效,工作应正常。实验过程中应避免受试样品结霜。6.6.4正弦振动实验将受试样品按正常位置固定在振动台上,按表2规定的X、Y、Z三个方向分别在10Hz—55Hz范畴内进行正弦振动实验,如果有共振点,则在此频率上振动30min,如果无共振点,则在35Hz频率点上振动30min,共90min。实验后检查外观及锁具的启、闭功效,工作应正常。6.6.5冲击实验将受试样品按正常位置固定在冲击台上,按表2的规定X、Y、Z三个轴向各冲击三次。实验后检查外观及锁具的启、闭功效,工作应正常。6.6.6自由跌贯彻验按表2的规定进行自由跌贯彻验,实验时可使用出厂包装盒防护,实验后应能正常工作,并且无机件松动、位移和损坏,机壳不应变形。6.7抗干扰实验6.7.1静电放电干扰实验6.7.2射频电磁场辐射干扰实验6.7.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实验6.7.4电压暂降实验6.8安全性实验6.8.1绝缘电阻测量6.8.2泄漏电流测量6.8.3抗电强度实验6.8.4非正常操作实验对采用交流电源供电的电子防盗锁施加额定电源电压的110%,然后人为地使电子锁电源变压器次级短路1h,在故障状态下受试样品不应燃烧,也不能使人有触电的危险。6.8.5阻燃实验有本生灯,燃烧气体为丁烷加空气,火焰直径9.5mm,火焰高度125mm,其中蓝色火焰高度40mm,火焰与受试样品的夹角为45°,选择受试样品的不同部位共烧5次,每次5s,不应烧着起火。6.8.6过压运行实验受试样品在电源电压额定值的115%条件下工作,以不间断的方式持续启、闭电子防盗锁50次,受试样品应能正常工作。6.8.7过流保护实验a)检查变压器输入端应有保险丝,其容量规格应为整机工作电流额定值的2倍;b)引线端碰触或相邻接线柱错接,除可产生断路器或保险丝熔断外,不能产生内部电路损坏状况。6.9稳定性实验将受试样品按使用阐明书的规定对的连接,并施加额定电源电压,每天最少启、闭实验30次,持续工作7天,工作应正常,不出现误动作。6.10耐久性实验将受试样品按使用阐明书的规定对的连接,并施加额定电源电压,按照产品规定的正常启、闭操作程序持续进行实验,持续启、闭实验3000次,实验成果应满足5.11的规定。6.11技术启动实验6.11.2电子防盗锁在正常工作状况下,用不不大于25000高斯的磁性材料在锁具周边任意滑动,不能出现锁具启动现象。电子防盗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对其辐射50V/m的电磁场(选择27MHz、150MHz、350MHz、450MHz、800MHz5个频点实验),不能出现锁具启动现象。6.12防破坏报警实验6.12.1持续三次实施错误个人信息识读时,系统应给出声、光报警批示和/或报警信号的输出。6.12.2采用普通机械手工工具对锁具构造实施破坏时,系统应给出声、光报警批示和/或报警信号的输出。6.13密钥量检查根据编码方式计算其理论密钥量。根据生物特性信息的存贮容量计算其理论密钥量,成果应符合5.6的规定。7检测规则7.1检查分类检查分为型式检查和质量一致性检查。当重要设计、工艺、材料及重要零部件更换,或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均应进行型式检查。质量一致性检查分三种状况进行:A组检查(逐批):交收产品时,全数检查;B组检查(逐批):交收产品时,抽样检查;C组检查(周期):每二年进行一次。受试样品从检查合格批中随机抽取。7.2实验项目和不合格分类各类检查的实验项目、实验办法、技术规定及不合格分类见表4。7.3抽样与组批规则7.3.1组批规则交收检查的批应由同一生产批的产品构成。7.3.2抽样规则C组的样品数量按GB/T2829规定随机抽取。7.4鉴定规则7.4.1按表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乐园场地租赁及个性化游乐设备定制服务合同
- 2025年智能驾驶汽车租赁管理合同范本
- 宁海高中高考数学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仓储配送一体化担保合同范本
- 全国高考上海数学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反担保业务风险识别与防范合同
- 2025版房地产中介居间服务合同书
- 期中试卷二中数学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瑜伽赛事策划与执行服务合同
- 全国小升初统考数学试卷
- 2024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和答案
- RV减速器核心零部件摆线轮如何通过数控铣削实现高效加工
- 2024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 黄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 《胜任能力模型》课件
- 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行为问题
- 良性滑膜瘤(腱鞘巨细胞瘤)
- 《护士职业素养》课件
- 专用机械设备投标书样本
- 高考语文考试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优化
- AOI直通率持续提升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