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藏古格王国的发现与研究
在西藏悠久而壮丽的历史地图上,有许多年轻而被破坏的故事。分散的,神秘的,微妙的,神秘的,微妙的,奇异的等等。这些诱惑的枝条被点燃,唤醒了人们,并解释了无限的秘密。神秘的古格王国,就是环绕在无数历史爱好者心头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一个值得长久回味的不解之谜。在世界上靠着太阳最近的这片雪域高原上,从10世纪到17世纪,将近700年的时间里,古格王国巍然耸立,傲视群雄,犹如灿烂的星辰,创造出令人赞叹不已的辉煌文明,却又巨星陨落般骤然消失,在历史的苍穹中,划过一道耀眼的弧线,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像玛雅文化一般,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和探究课题。代结语:普朗达玛的灭佛运动阿里位于西藏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该地区湖泊众多,氧气稀薄,苍凉空旷,人烟稀少,是藏野驴、藏羚羊、野牦牛等众多野生动物的乐园。烦嚣的尘世好像与阿里绝缘,阿里似乎成为一片被人们遗忘了的秘境。或许正是因为如此,阿里保存了更多原生态的东西,古格王国遗址便是其中熠熠闪光的一座迷宫,将西藏历史文化中众多的秘密深锁其中。在阿里札达县城以西18公里处的象泉河畔,坐落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札不让村,村后土山上巍然耸立着古格遗址。城与山浑然一体,气势蔚然,颇为壮观。层层叠叠的土林环护着破败的城堡。如今,那早已坍塌的断垣残壁,那饱受劫难的宫殿佛寺,与尽人皆知的圆明园一样,透射出一股浓重的悲怆美和残缺美。300多年以来,在那遥远而又荒凉的雪域高原上,古格遗址孤寂地矗立着,任由风吹日晒,任由雨雪交加,似乎总是在默默地、凄惨地向后人讲述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名字,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了,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辉煌的吐蕃王朝与一个鼎盛的大唐王朝之间的联姻佳话。史料记载,松赞干布是吐蕃第32代赞普(君王)。然而,盛极必衰,似乎成了一条颠扑不破的铁律。907年,唐朝寿终正寝了,而距此65年之前,即842年,一统天下的吐蕃王朝已经土崩瓦解了,遥远的世界屋脊,陷入了长期的割据混战状态。吐蕃王朝的覆灭,直接导火线就是末代赞普朗达玛发动的灭佛运动。838年,崇信佛教的吐蕃第41代赞普赤祖德赞遇刺身亡,其弟达玛继位。达玛在位4年,与其兄反其道而行之,颁布废禁佛教的命令,“毁一切大小神殿,一切经典,或弃河内,或投火中,或埋地下”,并镇压、迫害和流放佛教僧人,一度在西藏香火旺盛的佛教遭到灭顶之灾,由此激化了世俗贵族集团与佛教僧侣集团之间的矛盾。僧侣们备受羞辱,被迫还俗,被迫从事屠夫、猎人之类的杀生职业。他们对达玛恨之入骨,视之为“牛魔王下凡”,给他起了一个侮辱性的名字—朗达玛,“朗”在藏语中是“公牛”的意思。他们甚至谣传,这“公牛”脱去王冠,就会露出长在头顶上的极其恐怖的一对牛角。842年的一天,朗达玛在众卫士的簇拥下,前往大昭寺视察。在行将跨入寺门的一刹那间,恭立在两旁的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大汉,手疾眼快,将袖中短剑刺向朗达玛。朗达玛当即血流如注,不治身亡。刺客随即也死在朗达玛卫士的乱刀之下。事后查明,刺客乃一遭受迫害的僧人,名叫拉隆·贝吉多杰。朗达玛之死,宣告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就此终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血腥内战由此拉开了帷幕。朗达玛死后,王公贵族之间为争夺第一把交椅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斗。当时,大妃琳氏当权,没有儿子。次妃却正怀身孕。琳氏惟恐次妃生子将继承王位,苦恼不堪,绞尽脑汁,生出一计,以布缠身,伪称怀孕。当次妃产时,大妃将刚出生的乞丐妇人之婴揣在怀中,冒充亲生子,取名为“云丹”,意为“母坚”。次妃生下儿子后,时刻严防大妃加害,夜里也点烛守护,故其子起名为“维松”,意为“光护”。最后,两派势力兵戎相见,展开了30多年的厮杀。西藏陷入“大政权与小政权,众多部与微弱部,金枝与玉叶,肉食者与谷食者,各自为政,不相统属”的混乱局面之中。民不聊生,饿殍盈野。忍无可忍的平民和奴隶揭竿而起了,造成“一鸟飞腾,百鸟影从,四方骚动,天下大乱”之势。895年,维松之子贝科赞被义军杀死。他的儿子,也就是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落荒而逃,没想到,这一逃,逃出了赫赫有名的古格王国。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吉德尼玛衮心一横,眺望着白云遮盖的雪山深处,急速逃命。旷美寂寥的阿里,向这位落难的王子张开了欢迎的臂膀。阿里本来就是西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称“象雄”,汉文史籍中称之为“单同”。早在吐蕃王朝兴起之前,这里就出现了具有较高文明的象雄王国,可惜7世纪末被吐蕃王朝征服。象雄王国的辉煌湮没在茫茫大漠之中,变成了无人知晓的谜团。象雄王国覆灭后,阿里便成为无数割据土王的乐土了。吉德尼玛衮逃到土王扎西赞的地盘上,惊魂未定。年轻英俊的落难王子,得到了扎西赞的青睐。他对落难王子所具有的吐蕃王族的高贵血统满怀敬慕之情,不仅收留了王子,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王子,甚至让王子继承自己的王位。于是,吐蕃王朝的血脉在古老象雄王国的土地上得以延续,最终衍生出一个崭新的古格王国。在吉德尼玛衮的晚年,将领土一分为三,分封给三个儿子。长子贝吉衮占据芒域,后来发展成为拉达克王国(位于今天克什米尔南部);次子扎西衮占据布让(位于今天阿里普兰县境,包括尼泊尔西北部的一部分),后来并入古格;幼子德祖衮占据古象雄地域,即古格王国。这位最年幼的王子,成为古格王国的开国君主。德祖衮开国之后,便以崇信佛教、崇尚佛法为立国之本。在佛教流传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之际,古格王国成为在西藏推行佛教的桥头堡。德祖衮死后,长子松埃即位。这是一位“爱袈裟不爱江山”的国王,他冲破世俗阻力,主动将王位让给弟弟柯日,自己取法名为拉喇嘛意希沃,出家修行。此刻,正是西藏佛教传播复苏却又鱼龙混杂、紊乱无序之时,邪法炽盛,不法僧侣肆意妄为,酗酒纵欲、奸淫妇女、杀人掠货,意希沃对此痛心疾首,决心扭转这一混乱局面。他听说印度高僧阿底峡大师道行高深,便决定请他前来传教,以正教规。延请高僧,花费甚巨,到哪里去筹措资金呢?年迈的意希沃亲自披挂上阵,统率军队攻打古格西北方的穆斯林邻国噶洛,以索取黄金。结果,兵败被俘。噶洛国王亲自出马劝降:“如果能放弃佛教,改信伊斯兰教的话,可以免你一死。”意希沃拒绝了。噶洛国王又说:“那就用你同等身重的黄金赎身,也可免死。”意希沃还是拒绝了。噶洛国王失望地说:“那你就等死吧!”随即命令打手用火炙烤意希沃的脑门,欲使他愚痴。消息传出,古格举国震惊。人人倾其所有,捐献黄金,待筹集到足够的黄金前去赎人时,噶洛国王又变卦了,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来人见到奄奄一息的意希沃,意希沃怒斥道:“我的脑门已被炙毁,犹如牲畜,救我何用?请不要再为我费心了,赶快把黄金送到印度,迎请阿底峡大师!”来人只好挥泪而别,意希沃老人惨遭杀害。得知意希沃老人的遗愿,年过花甲的阿底峡大师深受感动。1042年启程前往古格,翻越了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长途跋涉,历尽艰险,来到了古格,来到了意希沃老人生前出家之地——托林寺。在那讲经、释法,为佛教的规范化、系统化传播作出了贡献。最后,圆寂在西藏。一时间,古格成为佛教文明的中心。来自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等地的艺术家和工匠纷纷云集古格,一展身手。今天,托林寺周围残存的大量佛塔、洞窟、寺庙、壁画遗迹,正是那个佛教盛世的真实写照。当时的古格十分富庶,盛产黄金白银。考古工作者在托林寺、札不让、皮央、东嘎等地,都发现过一种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而且出土的数量极大。这种经文书写在一种略呈青蓝色的黑色纸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银汁书写,奢华程度无以复加。古格工匠擅长以金银铸造佛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这种“古格银眼”堪称绝世珍品,长期以来无人知晓其究竟为何物。直到1997年夏季,考古工作者在皮央遗址杜康大殿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铜像,终于揭开了“古格银眼”之谜。这尊像头戴化佛宝冠,四臂各执法器,坐于兽座莲台,头生三眼,额头正中眼为纵目。三只眼的眼球都采用镀银的技法做成,在金黄色的铜像背衬之下银光闪闪,晶莹锃亮,这就是所谓的“古格银眼”,看来的确名不虚传。可见,古格金属制造业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古格遗址中,保存最好的还是寺庙。寺庙中的壁画,现尚存千余平方米。满壁丹青,溢彩流金,鲜艳明丽,栩栩如生。神佛或清秀俊雅,或威猛严厉,或慈祥和善,或娇媚柔丽,融合了西藏、印度乃至罗马、希腊的艺术风格。古格故城,是当年繁盛景象的缩影,也是古格人留给我们最完整、最集中的历史标本和文明碎片。由于古城地处偏远,逐渐远离了后来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加之道路险阻,屏障重重,所以很少有人涉足此地。直到古城荒废300年后的1912年,英国人麦克沃斯·杨从印度进入阿里地区,对古城和札达托林寺进行考察,并撰写了《到西藏西部的托林和札不让的旅行》一书,才初步撩开了这里的神秘面纱。1930年,意大利藏学家吉杜齐和他的摄影师一起来到古城,所著《穿越喜马拉雅》一书,收录有保存尚好的古城局部遗址、壁画及佛塔的照片资料。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古格遗址的纪录片。正是因为有了这部片子,我国的文物和考古工作者才得以一睹古城风貌。看后,人们甚为震惊。很快,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977年后,对遗址的科学考察和考古研究正式开始。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织考察队在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发掘研究。根据他们的实地测量,遗址总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调查登记房屋遗迹445间、窑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条、各类佛塔28座、洞葬1处,发现武器库1座、石锅库1座、大小粮仓11座、供佛洞窟4座、壁葬1处、木棺土葬1处。遗址雕楼佛塔林立,工事地道遍布,山腰处的寺庙除部分佛像被人为破坏外,其余的虽经历了近千年的岁月风尘,仍然完好。2001年7月,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到此进行科学考察,发现了大量经书及其他珍贵文物,经中央电视台报道后,轰动海内外,吸引了无数的宗教徒、美术爱好者、影视工作者、研究者和旅行者纷至沓来,寻觅那曾经发达的文明踪迹。幽幽古城,饱经沧桑,记述了古格的繁盛,也见证了古格的衰亡。一个世袭过16位国王,演绎出700年历史活剧,拥有过10万子民的强大国家,最后竟然变成了一片不会说话的废墟,令人费解、耐人寻味。安拉德德和玛奎斯的大辩论关于古格王国的灭亡,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630年被拉达克王森格朗杰所灭,一说是1840年亡于印度道格拉斯王朝。每一种说法,都言之凿凿,有理有据。历史上,阿里地区确实发生过这两次战争。根据*《拉达克纪年史》,前一说更可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趁着古格与拉达克交兵恶战之际,古格周边其他小邻邦也联合起来,进攻古格,攻城掠地,令古格防不胜防,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更要命的是,占格土国内部的矛盾愈演愈烈,趋向激化。为了争权夺利,古格工赤扎西扎巴德为首的世俗官员与他的弟弟、叔叔等人为首的僧侣集团之间,剑拔弩张,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僧侣集团援引了一世班禅的支持,1618年7月17日,一世班禅前来古格视察,在僧侣势力的大本营托林寺受到热烈欢迎。一世班禅随即封古格国王的叔叔为“法王驾尊”,承认他作为古格地区的“精神领袖”,从而在斗争的天平上,大大加重了僧侣集团的砝码。此时,整个西藏正在“政教合一”的轨道上快速运转,古格国王要想保住自己的世俗权力和地位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了。恰恰就在这个危机时刻,西方传教士不期而至,给古格国王送来了福音,古格国王信奉了天主教,由此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灭顶之灾随即降临。1624年3月,一位葡萄牙籍的传教士安东里奥·安德拉德和玛奎斯从印度果阿出发,开始了他们翻越喜马拉雅山、深入西藏的探险行动。8月,抵达古格都城。古格王都的街头上赫然出现了两个异族人,这在当时是一个爆炸性新闻。接到卫兵禀报后,国王在自己豪华的王宫中接见了这两个传教士。关于自己与古格王室交往的情况,安德拉德在后来写给果阿主教的信中作了详细的描述:“我长时间地讲解我们的教义,并告诉教义的主要奥秘所在,国王和王后怀着极大的喜悦听取我们的讲述。自那以后,他们再也离不开我们了。他们对有关天堂的事情总是百听不厌,尽管他们对我们所讲的一切不能完全听明白,因为,我们的对话要经过三道翻译,而这些翻译人员对我们谈及的内容又知之甚少……我们几乎每天都收到他们馈赠的礼物:羊肉、大米、青稞面、奶油、糖、葡萄干、青稞酒……由于送得太多,我们常常又将这些东西施舍给别人。”“许多天过去了,离返回的时间越来越近,因为我们必须在大雪封山之前返回印度。我们几乎每天都请求国王允许我们启程,但他总是不给予肯定的回答。他要我们答应明年再来,否则他就不让我们走。由于国王如此挽留我们,我就答应他明年一定回来,但是有个条件,那就是国王必须接受我请他加入我们宗教的建议。”1625年初,安德拉德和玛奎斯回到了果阿。古格国王却陷入了无尽的思念和惆怅之中。他已经坚定不移地选择以天主教为武器,与日渐强大的僧侣集团展开一番较量,至于后果,已经顾不上了,胜负在此一搏。1625年8月,安德拉德如期返回古格王都。国王心花怒放,喜不自禁,亲自出马,在王宫附近选择了一块宝地,修建教堂。经过紧锣密鼓地施工,1626年8月,一个顶端立有醒目的大十字架的教堂终于竣工了,这是西藏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天主教堂,标志着西方宗教势力终于在佛风极盛的雪域高原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僧侣集团沉不住气了,先是让国王的兄弟出面规劝:“不要追随这些陌生人而背弃先辈传下来的古老信仰。”接着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迎请国王到佛教寺院小住一段时间,企图通过诵经、默想及其他佛事活动来让国王“迷途知返”,结果一点作用也没有。绝望的僧侣们转而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传教士。在国王的亲自主持下,借助来自于克什米尔的蹩脚翻译,僧侣与传教士展开了一场大辩论。辩论时,吸引了大批僧俗人员围观旁听。伶牙利齿的传教士古了上风,僧侣们一败涂地。舌战群僧的结果是国王更加坚定地站到了传教士一边。1627年春天开始,古格国王亲自领导的为时3年的“灭佛”运动开始了,所有僧侣必须还俗。佛教在古格毕竟有着深厚的传播上壤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打击的僧侣们决不甘心坐以待毙,束手就擒,仇恨国王的火种在暗暗地燃烧。1630年夏,安德拉德奉命返回果阿担任当地主教,留守古格的5位传教士,为避免意外,深居简出,减少了活动。国王因染风寒卧病在床,不理朝政。伺机反抗的僧侣们,首先在古格的边远地区策动了暴动,参加暴动的有僧侣、官员、军人和平民,人数不下千人,很快便兵临王都城下。雄踞在高高的土山之上的王宫,堪称当时防守能力最强的建筑,易守难攻。整个王宫只有一条隧道可以通到山上,从这里绝对没有可能攻打上去,而另外的地方全都是悬崖。忠于国王的卫队拼死抵抗,战斗十分惨烈。暴动者久攻不下,担心外地的军队赶来增援,必须速战速决才行,否则便会死无葬身之地。古格国王的弟弟想出了一条引狼入室的毒计,邀请拉达克国下森格朗杰前来助战。森格朗杰一开始担心古格军队不好对付,当听说重病中的古格国王已经众叛亲离,王都已经被围的消息后,认为此乃天赐良机,当即允诺共灭古格国王。经过短暂的准备,1633年夏,他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从首都列城(今克什米尔境内)出发,星夜兼程,赶赴古格。于是,一场更为残酷的攻坚战打响了。从史书当中,我们没有找到当年这场战争的具体记载,但是,有一个事实却为后来西方传教士的信件所证实:由于古格国王卫队的殊死抵抗,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拉达克军队没有能够越雷池一步,没有能够突破古格王城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当时战场的悲壮与惨烈,我们已经无法复原了。但直到今天,漫步在古格王城遗址中,不时可以见到铠甲片、铁箭簇。这意味着,当年这座土山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间房舍、每一座宫殿,都曾进行过生与死的搏杀,回响过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和喊杀声,殷殷鲜血流淌在这座土山的每一个角落之中,触目惊心。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之后,拉达克开始驱赶无辜平民在古格王城的半山腰上修建一座石楼,他们的想法是等这座石楼修得和山顶一样高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古格王城了。现在我们在古格故城的半山腰上还可以见到这座石楼的遗址,很容易找到。因为周围的建筑都是土的,只有这里是石头砌成的,没有修完,大概有十几米高。没有修完的原因,传说是因为在修的时候,无辜平民在拉达克官兵的暴力驱使下,昼夜劳作,便非常凄苦地唱歌,古格国王听到了,心如刀绞,难过不已,于是,做出了投降的决定。另外,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古格国王钻进了他弟弟精心设置的圈套之中,束手就擒。弟弟对哥哥说,只要表面上投降,答应每年向拉达克王室进贡,那么他就可以说服拉达克人撤军,哥哥可以继续留在王位上。如此拙劣的骗局,重病中的国王竟然相信了,结果沦为阶下囚。国王及其家人被拉达克人押回列城。引狼入室的僧侣集团上层人士,也都被拉达克人犁庭扫穴般赶往边远地区生活。至于那5名传教士,命运稍好一些,拉达克人不敢得罪支持传教士的印度莫卧儿王朝,将传教士带到列城后,予以释放。在古格灭亡半个多世纪之后,以拉萨为中心的西藏地方政权重新取得了对古格故地的统治权。曾经盛极一时的古格文明戛然中断,湮没在漫漫黄沙之中了。古格夕阳,带着血红的色泽,无奈地沉下了地平线。这轮太阳曾经炽热,曾经辉煌,下沉时竟然如此苍凉。古格文明的消失,与玛雅文化的消失,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在外族入侵的时候,骤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了,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疑问和悬念。这场战争所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那就是迅速恶化的生态环境,这恐怕是文明湮没的主要原因。的确,现在古格遗址一带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10万之众的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还有更大的问题,那就是10万之众的古格人为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古格王国的臣民后来迁居到何地?记载古格王国发展历史的抄本在哪里?在今天的西藏,已经找不到古格人的后裔了,也找不到关于古格历史演变的任何文字记载了。当然,对此,有很多猜测,诸如天灾、瘟疫等,但是,所有这些,都不足以使得繁荣富强的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地消失,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有说服力的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后子女教育费用承担与课外培训费用补充协议
- 离婚协议书模板:婚姻解除与财产分割及赡养费协议
- 农村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处理方案
- 株洲布袋风管施工方案
- 离婚后房产分割及子女教育及生活费用保障协议书
- 企业员工离职前培训及技能转移合同
- 离婚诉讼中个人隐私保护及证据搜集委托代理协议
- 针灸科考试题及答案
- 招投标项目合同管理中的金融风险识别与防控机制
- 离婚协议书中关于房产交易及过户的合同文本
- 古代服饰复原与租赁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河北社区工作管理办法
- 超声内镜检查及护理配合
- 数字人文与档案重构-洞察及研究
- 关于密码的课件
- 小儿腹泻患者的健康宣教
- 企业有限空间培训课件
- 马工程法理学教学课件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
- 肿瘤患者中医食疗课件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