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职业病-第4章 3 有机溶剂_第1页
卫生学:职业病-第4章 3 有机溶剂_第2页
卫生学:职业病-第4章 3 有机溶剂_第3页
卫生学:职业病-第4章 3 有机溶剂_第4页
卫生学:职业病-第4章 3 有机溶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有机溶剂1.理化特性芳香气味、极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

蒸气比重重于空气,故易沉积于空气的下方易燃易爆(爆炸极限1.4%〜8%)(一)苯

有机化学合成的重要原料,如苯系物、药物、农药、塑料等的制造过程作为溶剂、稀释剂,如制鞋业、油漆(喷漆)业、粘胶剂、人造革等。苯的生产

煤气石油煤焦油苯2.接触机会提炼

苯蒸气酚类、粘糠酸、环氧化苯酚类及其代谢产物尿排出3.毒理

硫酸根葡萄糖醛酸氧化(40%)肝脏1)吸收、分布和代谢血液原形态(50%)骨髓、脑及N组织呼吸道呼出皮肤(少量)

谷胱甘肽CO2+H2O骨髓基质造血正控因子(IL-1、IL-2)↓苯的代谢产物造血干细胞功能抑制骨髓成熟WBC造血负控因子(TNF-a)↑2)中毒机制苯的代谢产物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生长与分化调节造血功能障碍苯的代谢产物

DNA共价结合

DNA氧化性损害再障、白血病DNA损害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苯的代谢产物氢醌与纺垂体蛋白共价结合抑制细胞增殖ras、c-fos、c-myc等癌基因被激活

5.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轻度:粘膜刺激症状,皮肤潮红、兴奋、酒醉状态,伴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重度:上述症状加重——昏迷、谵妄、抽搐、脉细、呼吸浅表、BP↓→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白细胞异常(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有中毒性颗粒、空泡和破碎细胞)

全血细胞减少(再障)

(2)慢性中毒

1)神经系统:

①中毒性类神经综合征

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2)造血系统:血小板↓,伴有出血倾向皮肤、粘膜出血及紫癜月经过多多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3)其他皮炎自然流产及畸形儿↑乳汁分泌↓过敏性湿疹

6.诊断根据我国诊断标准(GBZ68-2002)进行诊断和处理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1)急性①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史;②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表现。①较长时间接苯作业史②作业环境的劳动卫生调查资料③造血功能障碍2)慢性注意对苯接触者的血象进行动态观察,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类似疾病。

7.治疗

(1)急性中毒:

1)迅速将病人移至空气新鲜的场所,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肤

2)葡萄糖醛酸或VitC的使用,忌用肾上腺素

(2)慢性中毒:同内科、重点是升白细胞,如皮质激素,丙酸睾酮等恢复造血功能的药物

8.预防和健康监护

降低空气中的苯浓度,一经确诊必须脱离苯和其他有毒作业。观察对象必需调离苯作业各种血液疾病、月经过多、血象低者等禁忌从事苯作业;定期体检,重点监测血象

五、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苯或其同系物(甲苯、二甲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一个或几个氨基(-NH2)或硝基(-NO2)取代后所形成的芳香族氨基或硝基化合物。其主要代表物为苯胺和硝基苯。(一)理化特性和接触机会多属沸点高,挥发性低的固体或液体,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醇、醚、氯仿及其他有机溶剂。多见于油漆、印刷、燃料、染料、农药、橡胶、塑料、炸药工业中。(二)代谢(苯胺、硝基苯)苯胺、硝基苯在体内的代谢(三)毒作用此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其毒作用主要有:1.高铁血红蛋白(MeHb)形成剂(1)直接MeHb形成剂+HbFe++MeHb对氯硝基苯苯肼对氨基苯酚硝化甘油(2)间接MeHb形成剂苯胺苯胲硝基苯苯醌亚胺在RBC中存在MeHb还原酶系统,在其作用下,可使MeHb还原成HbFe2+。因此,体内已形成的少量MeHb在停止接触或积极治疗后,可逐渐减少氧化还原HbFe2+MeHb

RBC膜破裂

溶血苯胺、硝基苯RBC内的还原型GSH↓

RBC膜失去保护珠蛋白分子中的巯基

珠蛋白变性变性珠蛋白小体

(赫恩式小体)2.溶血作用苯基羟胺Heinz小体

(1)直接作用

三硝基甲苯(TNT)、硝基苯、二硝基苯等可损害肝脏细胞,引起中毒性肝病

(2)间接作用大量的RBC被破坏,血红蛋白及其分解产物沉积于肝脏,引起继发性肝损害,较易恢复3.肝脏损害4.泌尿系统的损害

1)引起肾实质性损害,导致肾小球和肾小 管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出现血尿

2)严重者发生化学性膀胱炎,如5-氯-邻甲 苯胺引起出血性膀胱炎5.皮肤粘膜的损害和致敏作用此类化合物易经皮肤吸收,故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如对苯二胺、二硝基氯苯等皮肤和眼睛的强烈刺激,如二氨基甲苯6.晶体损害TNT、二硝基酚晶状体混浊中毒性白内障中毒性白内障

7.致癌作用联苯胺α-萘胺β-萘胺膀胱癌

1.苯胺(C6H5NH2)

(1)理化特性

1)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极易挥发

2)具有特殊臭味,久置颜色可变为褐色

3)微溶于水,能溶于苯、乙醇、乙醚和氯仿等(四)常见的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2)接触机会1)苯胺的生产:苯+硝酸

硝基苯苯胺2)使用:

印染、橡胶、塑料、离子交换树脂、香水和药物等工业。还原(3)毒理苯胺皮肤(主要)呼吸道

消化道机体苯胲MeHb赫恩式小体原形(少量)呼气排出对氨基酚

与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结合尿缺氧溶血氧化(15%-60%)(4)临床表现

缺氧:口唇、指端及耳垂等部位发绀,颜色呈灰色。当血中MeHb达50%时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精神恍惚、恶心、呕吐、抽搐等,严重者可发生休克。1)急性中毒溶血:形成Heinz小体溶血黄疸、中毒性肝病和膀胱刺激症状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2)慢性中毒长期慢性接触苯胺可有类神经综合征;轻度发绀、贫血和肝脾肿大等体征;红细胞中可出现赫恩小体;皮肤可出现皮炎、湿疹(5)诊断

根据国家诊断标准,明确职业史、相应临床表现、并结合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类似疾病(如亚硝酸盐中毒),方可诊断2.三硝基甲苯(TNT)(1)理化特性:灰黄色的晶体,熔点80.65℃,比重1.65,沸点240℃。极难溶于水,易溶于丙酮、苯、醋酸甲醋、甲苯、氯仿、乙醇等有机溶剂。突然受热容易引起爆炸(2)接触机会1)应用:广泛应用于国防、采矿、开拓隧道等2)生产:球磨、过筛、配料、包装等过程中可接触其粉尘和蒸气(3)毒理1)进入途径、代谢三硝基甲苯皮肤呼吸道人体肝微粒体和线粒体酶氧化TNT的甲基氧化为羧基酚类还原4-氨基-2,6-二硝基甲苯(4-A)结合代谢产物

尿+葡萄糖醛酸2)毒作用机制

TNT接受还原型辅酶Ⅱ的一个电子,被还原活化为TNT硝基阴离子自由基,在组织内产生大量活性氧,导致:a.还原辅酶Ⅱ↓b.还原型谷胱甘肽↓c.脂质过氧化此外,TNT具有明显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细胞内代谢紊乱或死亡细胞内钙稳态紊乱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破坏(4)毒作用表现1)急性中毒(生产条件下少见)轻度: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及右季肋部疼、口唇呈蓝紫色,可扩展到鼻尖、耳廓等。重度:上述症状加重,尚有意识不清,呼吸浅表、频速、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角膜及腱反射消失,重者呼吸麻痹导致死亡。2)慢性中毒中毒性肝损害中毒性白内障血液改变,如Hb、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出现Heinz小体,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皮肤改变生殖功能影响其他

(5)诊断1)职业史2)生产环境劳动卫生资料3)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根据国家GBZ69-2002《职业性慢性TNT中毒诊断及分级标准》和GBZ230-2002《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类似疾病

生物监测指标:1)尿4-氨基-2,6-二硝基甲苯(4-A)2)尿TNT含量(五)治疗与处理

(1)一般处理: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清洁皮肤

(2)特殊治疗

1)小剂量的美蓝(1mg/kg~2mg/kg)轻者-1%美蓝5-10ml重者-1%美蓝10-20ml

2)VitC,辅酶A,细胞色素C等与美蓝有协同作用。+25%GS20-40ml,10-15min内缓慢静脉注射

(3)对症治疗

1)碱化尿液

2)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3)严重者应输血4)对类神经症、贫血、中毒性肝病治疗同内科六、刺激性气体中毒(一)刺激性气体的种类1.酸:H2SO4、HNO3、HCl、HCrO32.成酸的氧化物:SO2、SO3、NO2、NO3.成酸的氢化物:HCl、HF、HBr4.成碱的氢化物:NH4

刺激性气体(irritativegases)是对皮肤、眼、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的统称5.卤族元素:F、Cl、Br、I6.无机氯化物:光气(COCl2)、PCl3

7.醛类:甲醛、丙稀醛

8.其他:卤烃、酯类、强氧化剂、有机氧化物、金属化合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

Cl2、NH3、NxOx、SO2COCl2、SO3、甲醛(二)毒作用

与水溶性、空气中的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

1.水溶性大→局部损害明显:Cl2、SO2、NH3、HCl小→呼吸道深部→肺水肿,如NxOx、COCl2

2.接触的浓度和时间

1)浓度低、时间短—局部刺激为主

2)高浓度—引起局部损害和全身反应,如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反射性中枢抑制→昏迷、休克。

(三)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1)眼结膜及上呼吸道炎症(NH3、SO2、Cl2、HCl)(2)喉头水肿或痉挛(3)化学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4)皮肤损伤(5)中毒性肺水肿刺激性气体吸入神经—体液反射肺血管、淋巴管痉挛局部刺激肺泡和肺泡间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缺氧肺淋巴循环梗阻中毒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1)发病机制肺水肿缺氧血容量减少休克2)中毒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

刺激反应潜伏期:一般为2h-12h肺水肿期:潜伏期后,呼吸系统症状突然加重吐粉红色泡沫痰,BP↓,两肺可闻湿啰音,WBC(2-3)×109/L。X线胸片可见肺纹理增粗,边缘模糊,1mm-10mm大小不等的大片状阴影,如不及时控制,可发展成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恢复期2.慢性中毒长期接触慢性结膜炎慢性鼻炎、鼻中隔穿孔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肺水肿的严重表现,以进行性呼吸窘迫、低氧血症为特征呼吸衰竭。依据GBZ73-2002诊断标准分级刺激反应:一过性的眼和上呼吸道炎症轻度中毒:眼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呛咳、咳痰、气急、胸闷

2.符合急性间质性肺水肿的表现

3.符合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肿的表现(四)诊断

重度中毒:(1)符合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或中央性肺泡性肺水肿(2)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窒息(4)并发气胸、纵隔气肿或严重心肌损害等(5)猝死(五)治疗和处理

1.立即脱离现场2.去除污染的衣服,清洗被污染的皮肤3.及时处理眼部的灼伤4.限制静脉补液量5.预防肺水肿6.对症治疗7.中毒性肺水肿和ARDS的治疗1)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2)应用去泡沫剂,如1%的二甲基硅油雾化吸入。3)早期、短期,足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4)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可减少红细胞凝集及微血栓形成,促进利尿作用,但每天不超过1000ml。5)减低胸腔压力,预防和控制感染。

(六)预防措施

主要防止有害气体的跑、冒、滴、漏,注意个人防护,如防护服、防毒口罩和面具七、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的分类:单纯性:指进入机体后引起肺内氧分压降低而导致机体缺氧的一类有害气体,常见有N2、CH4化学性:指进入机体后,使血液的运氧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而导致组织缺氧而引起“细胞内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主要以气态吸入而引起组织窒息的一类有害气体

1理化特性及接触机会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密度为0.967,微溶于水,易溶于氨水空气中含量达12.5%时可发生爆炸1)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钢、炼铁2)机械工业的锻造、铸造3)各种锅炉,加热窑炉、焙烧等4)家庭用煤炉、燃气热水器5)汽车发动机尾气(一)一氧化碳(CO)

2.毒理吸收:呼吸道分布:80%~90%与Hb结合

HbCO10%~15%与含铁的肌红蛋白结合排泄:以原形态从呼气排出发病机制:CO+HbHbCOHb运氧能力↓

组织缺氧,中枢神经对缺氧最敏感

脑水肿

急性中毒性脑病,同时,影响HbO2解离,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导致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1)急性中毒:

【临床表现】

*急性脑缺氧的症状与体征*迟发性的神经症状*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3.临床表现和诊断【诊断原则】

*吸入较高浓度CO接触史*发生急性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的结果*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根据GBZ23-2002的诊断标准进行(2)慢性中毒:类神经征和对心血管系统有不利的影响

4.急救与治疗首要措施:立即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1)轻度中毒应给予吸氧2)中度和重度中毒:常压口罩吸氧,如呼吸停止-人工呼吸,有条件应给予高压氧治疗3)对症与支持治疗4)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预防迟发性脑病

(二)氰化氢(氢氰酸,HCN)

1.理化特性及接触机会

(1)理化特性:无色、具有苦杏仁味气体,密度0.93易扩散,易溶于水,也可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

(2)接触机会:1)氰化物的生产2)电镀、贵重金属的提炼3)制药、三大合成(塑料、橡胶、纤维)4)灭鼠剂、杀虫剂的生产5)钢铁热处理6)日常生活,某些食物如苦杏仁、桃仁、批把仁、木薯等食用不当而引起中毒2.毒理:(1)进入途径和代谢氰化物机体HCNOCO2+NH3硫氰酸盐→微毒腈类甲酸(或参加一碳化合物代谢)

HCN小部分葡萄糖醛酸大部分硫氰酸酶氰钴氨素(参加VitB12代谢)尿、唾液中排出呼气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尿中

(2)毒性:HCN属于剧毒类,其毒作用迅速。

(3)毒作用机理:

1)动、静脉血氧差下降,皮肤、黏膜呈鲜红色2)CN–+Cytaa3Fe3+→Cytaa3Fe3+—CN

(失去传递电子的力)

CN–+HbFe3+HbFe3+—CN

(在血液中约2%)

(1)急性中毒:未发生电机样死亡者,临床经过可分为:

1)前驱期

2)呼吸困难期

3)痉挛期

4)麻痹期3.临床表现

(2)慢性作用:氰化物无蓄积作用,长期接触可出现类神经征、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运动肌酸痛和活动障碍等。

4.急救与治疗

(1)患者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进行抢救。(2)清洁保暖。如经消化道摄入,迅速彻底洗胃。(3)纠正缺氧。

(4)解毒治疗,常用的解毒剂:

1)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

【机理】

CN–+Cytaa3Fe3+Cytaa3Fe3+-CN

(酶失活)

NaNO2

+HbFe2+HbFe3+

CN–+HbFe3+HbFe3+-CN

HbFe3++Cytaa3Fe3+-CNHbFe3+-CN-+Cytaa3Fe3+

(酶复活)

HbFe3+CNHbFe3++CN–

CN–+Na2S2O3SCN–

尿中排出

硫氰酸酶2)4-二甲氨基苯酚(4-DMAP)3)谷胱甘肽4)硫代乙醇胺5)胱氨酸(5)对症治疗(三)硫化氢(H2S)无色具有臭蛋样气味的可燃性气体,密度1.19,易溶于水生成氢硫酸,亦溶于乙醇,汽油

1)含硫矿石冶炼和石油开采、提炼及使用2)生产和使用硫化染料3)生产人造纤维,合成橡胶4)造纸、制糖、皮革加工等,原料腐败产生5)下水道疏通、粪坑清除、酱菜生产等1.理化特性:2.接触机会:3.毒理:皮肤

人体

o2硫代硫酸盐硫酸盐肾尿(1)进入途径和代谢

硫醇-S-转甲基酶甲硫醇+甲硫醚H2S呼吸道H2S呼吸道与体液中Na+结合

1)局部作用(3)毒作用机理Na2S结膜炎角膜炎上呼吸道炎症肺炎

H2S与Cytaa3Fe3+结合与谷胱甘肽巯基结合生物氧化过程受阻Cytaa3Fe3+–S+2H+2)全身作用:谷胱甘肽失活组织缺氧脑、肝中三磷酸腺苷酶活性降低

(2)毒性:

0.012mg/m3-0.03mg/m3,人可嗅出,但在高浓度时,则不能嗅出。90mg/m3-210mg/m3____轻度症状300mg/m3——接触1hr,强烈的刺激和C.N.S症状>900mg/m3

——

吸一口,产生“电击样”死亡。4.临床表现及诊断分级(根据GBZ-2002诊断标准)分级诊断标准处理原则接触反应接触H2S后出现眼刺痛、羞明、流泪、结膜充血、咽喉部灼热感、咳嗽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表现,或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神经系统症状,脱离接触后在短时间内消失者从事原工作轻度中毒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明显的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并出现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②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治愈后恢复原工作中度中毒具有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①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②急性支气管肺炎经治疗恢复后,可恢复原工作重度中毒具有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①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呈植物状态;②肺水肿;③猝死;④多脏器衰竭经治疗恢复后应需调离原工作岗位

5.治疗

1)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