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_第1页
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_第2页
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_第3页
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_第4页
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鹿寨县久源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川山评报字(2022)G01号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二二年二月十八日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30号索尔国际901~910室电话:(028)87022616传真:(028)87022566邮编:610041网址: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摘要PAGE4PAGE4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摘要川山评报字(2022)G01号评估机构: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估委托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评估对象: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评估目的:采矿权人申请采矿权变更开采方式(增加露天开采方式)、扩大生产规模(3.00万吨/年变更为露天开采5万t/年、地下开采3万t/年)并延续登记采矿权,经核实矿山资源储量未有偿处置,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需对该采矿权出让收益进行评估。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次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公平、公正的出让收益参考意见。评估基准日:2021年12月31日评估日期:2022年1月27日-2022年2月18日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评估技术经济指标:矿区面积:0.514km2,开采深度:由+464.24m至+267m标高;截止2017年6月30日(本次评估储量截止日)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工业品位(332+333)矿石量为14.62万t,工业品位金金属量为327.45kg;低品位(333)矿石量3.65万t,金金属量为39.14kg;保有资源储量(工业品位+低品位)合计(332+333)矿石量为18.27万t,金属量为366.59kg,Au平均品位为2.01g/t。评估利用资源量矿石量18.27万t,金金属量366.59kg;Au平均品位为2.01g/t;设计不予利用资源量矿石量0.70万t,金金属量7.59kg;设计利用资源储量露天开采矿石量7.50万吨、金金属量129.09kg、Au平均品位为1.72g/t,地下开采矿石量6.61万吨、金金属量168.97kg、Au平均品位为2.56g/t;露天开采采矿回采率95%,地下开采采矿回采率90%;矿石贫化率10%;评估利用可采储量矿石量13.08万t、金金属量274.71kg,其中露天开采矿石量7.13万t、金金属量122.64kg、Au平均品位为1.72g/t,地下开采矿石量5.95万t、金金属量152.07kg、Au平均品位为2.56g/t;露天开采生产规模5.00万t/年,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00万t/年;选冶总回收率80%;评估计算的矿山服务年限为3.79年(露天开采年限1.584年、地下开采年限2.204年);产品方案:合质金(Au99.5%);合质金(Au99.5%)含金金属销售价格为358.00元/克;露天开采采矿权权益系数6.10%,地下开采采矿权权益系数5.90%;折现率取8%。评估结论:本评估机构在尽职调查、了解和分析评估对象的基础上,按照采矿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过评定估算,确定“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在本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2021年12月31日)时点上出让收益评估值为399.52万元,大写人民币叁佰玖拾玖万伍仟贰佰元整。其中露天开采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值195.10万元,可采储量评估单价15.91元/克·金属;地下开采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值204.42万元,可采储量评估单价13.44元/克·金属。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的通知》(桂自然资发〔2021〕15号)中采矿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可采储量)金(氧化矿)露天开采10.50元/克•金属、地下开采8.00元/克•金属。特别事项说明:根据《开发利用方案》,产品方案为合质金(Au99.5%),由于缺乏销售资料和不能查询到合质金(Au99.5%)销售价格,本次评估合质金(Au99.5%)的含金金属销售价格参照Au99.95%近三年含金金属销售价格为358.00元/克,特此说明。评估有关事项声明:本报告评估结论仅供委托人为本报告所列明的评估目的而作。评估报告的使用权归委托人所有,未经委托人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或公开。除依据法律须公开的情形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的媒体上。报告的复印件不具有法律效力。重要提示:以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法定代表人:刘峻项目负责人:江龙艳签字矿业权评估师:江龙艳程成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二〇二二年二月十八日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目录PAGE9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评估报告正文TOC\o"1-1"\h\z\u1.评估机构 12.矿业权出让人、评估委托人和矿业权人简介 13.评估基准日 24.评估目的 25.评估对象、范围、矿业权历史沿革及评估史 26.评估原则 47.评估依据 58.矿业权概况 79.资源概况 1010.评估实施过程 2311.矿山开发采现状 2412.评估方法 2513.主要技术经济参数的选择依据 2714.评估参数选取与计算 2915.评估假设 3916.评估结论 4017.特别事项说明 4118.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使用限制 4319.矿业权评估报告日 4420.评估责任人及其他评估人员 44二、评估报告附表附表1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价值估算表46附表2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可采储量计算结果表47附表3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销售收入估算表评估报告附件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采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 共1页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执照》 共1页中国矿业权评估师执业登记证书 共2页评估师和评估人员自述材料 共3页矿业权评估机构及评估师承诺书 共1页《矿业权评估合同书》和《矿业权评估项目基本信息表》 共4页原《采矿许可证》(证号:C4500002011054110112092) 共1页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执照》 共1页说明及停产通知 共3页《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矿通评报字[2018]第056号) 共3页《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二地质队,2016年11月30日)(文字部分) 共58页《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桂资储备案[2017]8号)及《〈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桂规储评字[2017]5号) 共19页共75页《<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桂国土矿开审[2017]10号) 共15页四、评估报告附图矿区总平面布置图(含①、②号矿体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及④号矿体地下开采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1:2000)<缩件>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正文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川山评报字(2022)G01号本公司接受委托,根据国家有关矿业权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和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矿业权评估方法,对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进行了尽职调查,通过对获得的矿床地质资料、生产技术指标、经济及市场价格信息的核查及综合分析与研究,确定评估方法、评估参数,对委托评估对象在2021年12月31日所表现的价值做出了公允反映。现将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1.评估机构机构名称: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成都市厂北路西南冶金地质科研所办公室2楼资质概况: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属独立法人单位。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为:矿权评资[1999]010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510000709162947W。2.矿业权出让人、评估委托人和矿业权人简介矿业权出让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评估委托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矿业权人: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502237821355074;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住所:鹿寨县寨沙镇龙江村原龙江乡政府大院;法定代表人:董政;注册资本:1500.00万元;成立日期:2005年12月21日;营业期限:2005年12月21日至2025年12月31日;经营范围:矿产品、金属材料、建筑材料(木材除外)、装饰材料(危险品除外)、五金、家电、机械设备、日用百货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3.评估基准日本项目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公开摇号中标,依据《矿业权评估合同书》、《矿业权评估项目基本信息表》和采矿权评估所需资料提供情况,确定本项目评估基准日为2021年12月31日。评估报告中的计量和计价标准,均为该时点的客观、有效标准。4.评估目的采矿权人申请采矿权变更开采方式(增加露天开采方式)、扩大生产规模(3.00万吨/年变更为露天开采5万t/年、地下开采3万t/年)并延续登记采矿权,经核实矿山资源储量未有偿处置,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需对该采矿权出让收益进行评估。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次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公平、公正的出让收益参考意见。5.评估对象、范围、矿业权历史沿革及评估史5.1评估对象评估对象为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5.2评估范围评估范围根据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4500002011054110112092)和《矿业权评估项目基本信息表》载明的矿区范围。矿区面积:0.514km2;开采深度:由+464.24m至+267m标高;矿区范围由4拐点坐标圈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详见表1。表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拐点编号2000大地坐标系XY12723943.0337392549.9722723943.0337392849.9732722625.0137392849.9642722683.0137392349.96截至评估基准日,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已满。现拟申请延续的采矿权矿区范围与原矿区范围一致,拟申请延续中的采矿权人、企业性质、开采矿种、开采标高、矿区面积等事项不变,仅申请变更以下事项:(1)开采方式变更为:露天、地下开采(即增加露天开采方式);(2)生产规模变更为:露天开采5万t/年、地下开采3万t/年。5.3矿业权历史沿革、评估史和出让收益处置情况5.3.1矿业权历史沿革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于2012年12月25日取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核发的采矿权许可证(证号:C4500002011054110112092),开采矿种:金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00万t/年,矿区面积0.514km2;有效期限4年零叁月(自2012年12月25日至2017年3月25日)。5.3.2评估史和出让收益处置情况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官网查询到的公示报告,2018年7月6日,北京矿通资源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委托编制提交了《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矿通评报字[2018]第056号),该报告评估基准日:2018年5月31日,截止评估基准日评估范围内保有工业品位矿石量(332+333)为14.62万t、工业品位Au金属量为327.45kg,保有低品位矿石量3.65万t,Au金属量为39.14kg。参与评估计算的评估利用资源量金矿矿石量14.60万t,A金属量303.38kg;评估利用可采储量:矿石量13.08万t,Au金属量274.72万t;评估价值为285.45万元。采矿权人未能提供该采矿权出让收益缴款凭证。根据评估人员调查了解,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是由探矿权转让取得,为申请在先方式取得探矿权后已转为采矿权的。根据《矿业权评估项目基本信息表》,该矿未完成有偿处置。6.评估原则(1)遵守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的工作原则(2)遵循持续经营原则、公开市场原则和谨慎性原则(3)尊重地质矿产勘查规律和资源开发经济规律的原则(4)遵守国家有关规范和财务制度的原则(5)遵循采矿权价值与矿产资源相依性原则(6)遵循预期收益、效用、替代和贡献原则7.评估依据评估依据包括法规依据、行为、产权和取价依据等,具体如下:7.1法规依据及相关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2016年7月2日颁布)《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1998年第241号令,2014年第653号令修改)《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2000〕309号)《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土资发〔2008〕174号)国土资源部公告2006年第1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的公告》国土资源部公告2008年第6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公告》《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08年第6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矿产资源开采审批登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29号)《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业权市场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17〕35号)《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应用指南(试行)》(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2017年第3号公告)《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价款评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桂国土资办〔2016〕32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财规〔2018〕8号)《地质勘查规范岩金矿》(DZ/T0205-2020)《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的通知》(桂自然资发〔2021〕15号)7.2行为、产权和取价依据等《矿业权评估合同书》和《矿业权评估项目基本信息表》原《采矿许可证》(证号:C4500002011054110112092)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执照》《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矿通评报字[2018]第056号)《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二地质队,2016年11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桂资储备案[2017]8号)《〈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桂规储评字[2017]5号)《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3月)《<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桂国土矿开审[2017]10号)评估人员收集的有关资料8.矿业权概况8.1矿区位置交通和自然地理矿区位于鹿寨县城北东方向56°直距约35km的寨沙镇龙江之近北杜康一带,行政区划属寨沙镇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9°56′21″,北纬24°36′37″。桂柳公路通过矿区南面的龙江,距矿区约12公里,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方便。矿区属中低山地形,最低标高140米,最高标高613米,相对高差477米。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大多集中在6~8月,平均年降雨量1600毫米,仅在元月份有数天冰冻。矿区南北两侧不足500米处,各有一条长年流水小溪,北侧(六槽村)小溪流量25152m3/日,南侧(罗汉果林)小溪流量9744m3/日,水质符合饮用水要求。可满足将来矿山开发利用生活、生产用水。区内有电网通过矿区西侧不足千米毛竹山屯(六槽),供电、供水较为方便。本区从未发生过地震、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区以农业为主,鹿寨县里有区内最大的钙镁磷化肥厂、屯秋铁矿、多处小型铜、铅锌、重晶石矿等矿山。工作区周边400m范围内无村屯和集中建筑物,附近多为林地、草地,无耕地分布。当地居民以壮族为主,主要种植桑叶、甘蔗、玉米、花生、水稻、黄豆等农作物。经济状况较好。矿山已实现水、电、路三通。8.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1)1971年广西区调队在本区进行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为本区工作提供了区域地质背景资料。(2)1991~1993年广西物勘院在该区开展1:20万区化探扫面。(3)1996年广西第七地质队根据民采砂金资料,引进社会资金在本区进行地质普查及矿产开发工作(未见勘查许可证),至1998年先后投入主要实物工作量如下(摘自第七地质队三分队鹿寨县杜康金矿区地质工作总结):1/万地质草测图30km2,1/2千矿区地质草测图1.5km2,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30km2,坑道1352m,槽探2930m3,浅井90m,刻槽样800个,岩矿鉴定样43个。发现了一条含金破碎带,赋存有三个金矿化体及几处化探异常。提交了D+E级金金属量1001kg(已开采约178kg,系询访、调研、估算结果)。矿区平均Au品位3.88×10-6。当时由于多个单位探采、加上当地群众一哄而上,乱采乱挖,地表、浅部、砂矿采坑、浸池随处可见,混乱不戡,废石、矿渣未加处理到处堆放,事故隐患很多,1997年10月经整顿而停止。(4)2004年11月2日,广西地力矿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取得该区探矿权。勘查单位为广西矿业协会(后改名为广西矿通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5~12月继续对本区(将杜康金矿改名为龙江金矿)进行普查找矿工作,先后投入主要实物工作量:槽探1290m3,清理坑道46m,化学样37件。2006年1月提交了《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普查地质报告》,经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评审,评审文号《桂储伟审〔2006〕14号》。评审结果:预测资源量(334)?矿石量92969吨,金金属量279kg(另采空区金金属量约178kg)。(5)2006年4月,探矿权人变更为鹿寨县久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委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继续对龙江金矿区开展普查-详查地质工作。2006年9月提交了《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普查-详查地质报告》,该报告于2006年9月12日经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评审通过,评审文号《桂储伟审〔2006〕110号》。2006年11月广西国土资源厅以《桂资储备案[2006]118号文》给予备案证明。该报告提交矿区金矿石资源总量(不含采空区)矿石量14.61万t,金属量393kg,Au平均品位2.68×10-6。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矿石量4.44万t,金属量134kg,Au品位3.02×10-6;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石量10.17万t,金属量259kg,Au平均品位2.54×10-6;估算采空区(332)资源量Au金属量178kg。(6)2012年7月,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安徽金联地矿科技有限公司对龙江矿区金矿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为化学样36个,采坑素描2个,浅井编录2个,补充图切勘探线剖面3条。2012年9月提交了《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报告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桂规储评字[2012]41号),报告提交采矿权范围内:累计查明(332+333)矿石量16.81万t,金属量517kg,平均Au品位3.08×10-6。保有(332+333)资源储量13.77万t,金属量339kg,平均Au品位为2.46×10-6。其中(332)矿石量6.02万t,金属量167kg,(333)矿石量7.75万t,金属量172kg。消耗332矿石量3.04万t,金属量178kg,平均Au品位为5.85×10-6。(7)2016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二地质队编制了《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报告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评审(桂规储评字[2017]5号),报告提交采矿权范围内:矿山保有工业品位矿石量(332+333)为14.62万t、金金属量为327.45kg,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工业品位矿石量为6.01万t、金金属量为155.89kg;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工业品位矿石量为8.61万t、金金属量为171.56kg;保有低品位矿石量3.65万t,金金属量39.14kg。9.资源概况9.1矿区地质概况9.1.1矿区地层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下泥盆统郁江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细分为:(1)郁江组下段(D1y1)为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及泥岩交替出现,总体是底部、顶部含泥质较高,中部含泥质较少。现自下而上叙述:1)底部为灰绿色、黄绿色、紫红色等杂色泥岩、泥质粉砂岩、泥质灰岩等,未见底。其上为灰绿色薄~中厚层状含云母泥岩与灰绿色中厚层状含泥粉晶白云岩互层。泥岩风化后灰黄色,单层厚2~3cm,显微鳞片泥质结构,矿物成分为水云母80%、白云石18%、石英1%。白云岩风化后灰黄色,单层厚10~40cm,泥晶及显微鳞片状结构,矿物成分为粉晶白云石(60%)、水云母(35%)、石英及少量铁锰质、褐铁矿等。后期方解石脉及石英细脉穿插其中。2)灰、深灰色中层状生物粉晶白云岩:风化面为浅灰色,生物粉晶结构,中层状构造,单层厚度20~40cm。矿物成分白云石(98%)、石英等。可见介形虫、腕足类等生物碎屑。后期白云石脉、石英脉穿插其中,有较好的金矿化。3)厚层状不等粒白云岩(化):风化面呈浅黄色、褐黄色,厚层状,单层厚60cm,不等粒粒状结构及交代结构。矿物成分为白云石(89%)、石英(1%)及少量铁质、黄铁矿、褐铁矿、闪锌矿等。岩石经过两次以上白云岩化及硅化,并伴有强烈的金矿化。4)灰黄色中层状泥质粉晶白云岩:风化后土黄色,单层厚20~40cm,粉晶结构及显微鳞片状结构,矿物成分为粉晶白云石(60%),水云母(35%)、石英(4%)及极少量的铁锰质、褐铁矿等。后期方解石脉与石英细脉穿插其中。本层是矿区的主要金矿化层位,厚度>212.8m。(2)郁江组中段(D1y2)分布于测区中部及北部,自下而上主要岩性有:1)下部为浅灰色~灰色、紫红色中细粒石英砂岩:风化面为灰黄色、褐红色中细粒结构,矿物成分为石英(92%)、水云母(7%)及少量褐铁矿等。碎屑成分为硅质岩、石英岩及少量锆石,胶结物为水云母、泥质。碎屑的形态呈棱角~次棱角状,分选性较好。呈中~厚层状,单层厚30~60cm,节理发育,具弱金矿化。2)灰绿色~紫红色含泥粉砂岩:风化面为灰褐色,新鲜面为浅灰色、灰黄色,粉砂状结构。矿物成分为石英(88%)、水云母(10%)及少量电气石、金红石等。碎屑物为石英及少量硅质岩,呈棱角状、次棱角状,胶结物为少量的显微鳞片状水云母。呈薄层状产出,岩石中的石英细脉发育,有早晚两期互相穿插。3)含泥质白云岩与白云岩之间夹一层含白云岩质泥岩:底层含泥质白云岩经多次强烈硅化已蚀变呈次生石英岩,几乎全部为次生石英聚集组成。镜下观察其晶粒中普遍残留原岩留下的泥晶碳酸盐矿物及显微鳞片状水云母等,坑道中见残留泥质白云岩块体。其上为含白云质泥岩,主要由显微鳞片状水云母(75%)与泥晶白云石(23%)不均匀混杂组成,偶见由黄铁矿氧化形成的褐铁矿,有后期方解石微脉穿插。再上为白云岩,泥~粉晶结构,岩石几乎由白云石(95~99%)组成,微~细粒立方体褐铁矿(由黄铁矿氧化形成)及自生细粒石英不均匀散布于岩石中。显微鳞片状水云母零星分布于白云石之间。见白云石脉及石英脉穿切岩石。厚度>100.8m。9.1.2矿区构造矿区以单斜岩层为主,通常岩层倾向200°,倾角5~32°,层间有挠曲及小褶皱出现。矿区内主要断裂构造有三组,即近南北向、北东向及北西向。(1)近南北向断裂有F5、F6两条断裂,位于矿区中部。F5断裂呈近南北向弧形展布,北段多倾向275°,倾角74~82°,中段倾向110°,倾角85~90°,局部反倾斜。南段倾向130°,倾角80~90°。断裂延伸长度>1.2km。破碎带宽度0.5~40m不等,由一系列密集的断裂组合而成,断裂破碎带由断层泥、构造角砾岩、构造透镜体,压碎白云岩、次生石英岩及白云石脉、方解石脉、重晶石脉组成。依据野外观察、镜下鉴定构造作用两次以上,先张后压或压扭。有强烈的金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断裂带内已发现3个矿体,是矿区主要的含矿构造。F6断裂仅见金矿(化)体,且规模小。(2)北西向断裂有F4、F7、F9断裂,呈北西走向,倾向有55°、225°,倾角55~85°,呈张性性质。破碎带宽度1~10m(F4破碎带宽度10~20m),由构造角砾岩、次生石英岩、重晶石脉及团块构造。见方铅矿化、黄铜矿化、金矿化微弱。属后期断裂,并切断F5含矿断裂。(3)北东向断裂主要有F8、F11断裂,走向北东,倾向前者330°,后者150°,倾角60~63°,断裂性质不明,破碎带内岩石硅化强烈,未见金矿化,亦为后期断裂。9.1.3围岩蚀变矿区内由于构造应力作用多次活动,而引起热液活动也多期次,围岩蚀变类型复杂,重叠加强,分布面也广。主要集中于断裂带内及其旁侧10m内层间滑动破碎带、碎裂岩内,呈带状、似层状分布。(1)硅化主要分布于F5断裂带内及其两侧,呈带状、似层状分布。硅化作用至少发生两次以上,同时伴有褐铁矿化、金矿化。硅化强烈处,原岩的结构、成分基本消失,由次生石英聚集而成——次生石英岩,仅在晶粒中残留有原岩的碎屑(泥质白云岩)。金矿化与早期硅化作用及褐铁矿关系较密切。早期硅化石英结晶细小,呈他形―半自形柱状,大小0.01~0.25mm,往往呈不规则集合体交代绢云母产出,不规则片状黄金偶产自其中;晚期硅化石英强晶较粗大,0.30~0.40mm,呈脉状穿插岩石,且脉中包有早期石英集合体。还有的石英沿岩石网状裂隙充填分布,后期的白云石化、方解石及零星的柱状重晶石亦呈细脉状穿插石英脉。强硅化对成矿不利。(2)白云岩化分布于F5断裂带内及其两侧,呈似层状、团块状分布。一般距断裂愈近,蚀变愈强烈,与泥质岩石交替出露,似乎反映了它与岩性有选择性交代,通常白云岩化与硅化相伴产出。原岩的面貌已基本不存在,次生白云岩及少量次生石英岩不均匀混杂分布,各种粒级的白云石相对聚集,晶间呈镶嵌接触。与金矿化呈正相关关系,白云岩的颗粒越粗,含金量越高,蚀变越强,则金矿化愈强烈。(3)碎裂岩化主要分布在F5断裂蚀变带及其两侧10m内围岩。断裂蚀变带宽度小,则碎裂岩石愈强烈,主要见于厚层粗晶白云岩,岩块呈棱角状、次棱角状,相对位移小或不见位移。胶结物为网状、团块状白色方解石脉、石英细脉、重晶石脉、白云石细脉等。碎裂岩化愈强烈,金矿化也愈强烈。矿区矿体赋存于氧化带中,氧化带延伸方向为断裂延伸方向。矿区内有重晶石化、褐铁矿化等围岩蚀变,褐铁矿属矿石中分布普遍、为镜下常见的金属氧化物,从形态嵌布特点及交代连生关系等来看,为黄铁矿受氧化作用次生演变转化而来。褐铁矿在矿石中主要嵌布在脉石裂隙或脉石粒间,少量褐铁矿呈细脉状沿脉石裂隙分布。褐铁矿在矿石中多呈黄铁矿假像状嵌布,局部富集的褐铁矿呈块状分布于矿石中,交代残余结构,假像结构,土状构造等为氧化矿石中常见的结构。9.2矿床(体)特征(1)矿床特征矿床为蚀变破碎带型金矿,矿体均赋存于断裂内,矿化地层为下泥盆统郁江组下段(D1y1)蚀变不等粒厚层状白云岩、生物粉晶白云岩。矿体规模一般长90~340m,厚度1.00~12.65m,形态呈脉状、透镜状、囊状,多为半出露、半隐伏矿体。矿石类型以微细粒金为主,偶尔见明金,为氧化矿石。矿化与硅化、白云岩化蚀变关系密切。矿床成因:根据已获得的地质资料,初步分析认为矿床成因,为地下热(卤)水作用而形成的金矿床。工业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矿床。(2)矿体特征目前,矿区内已发现①、②、④号三个主要金矿体,均分布在F5断裂带内,多为半出露、半隐伏矿体。各矿体分述如下:①号矿体:出露于六槽村东1.0km,赋存于近南北向F5断裂蚀变带北段,由MD1、PD31、QJ4、QJ5、QJ6五个工程控制,长度210m,斜延(深)约20m,厚度0.65~1.58m,矿体倾向70°,倾角72~82°,局部反倾斜。矿体由弱硅化压碎白云岩、含泥质白云岩、硅化粉砂岩、石英细脉组成。金矿化与硅化、褐铁矿化关系密切,Au品位1.60~2.59×10-6。矿石为氧化矿石,微细粒型为主,偶尔见明金,粒径达0.5~0.7mm。②号矿体:赋存F5断裂蚀变带南西段,由PD1、PD2、PD6、PD9、PD11、PD19、PD20、采坑3、ZK2401、CK2-1等工程控制,地表矿化弱,PD1+PD6及采坑3工程以上揭露的矿体已采完,深部PD1+PD6、PD19(ML19)、采坑3、ZK2401等工程控制的矿体,长115m,斜延(深)约50m,厚度1.00~12.65m,厚度变化较大,矿石以微细粒型氧化矿石为主,偶见明金,粒度0.01~0.2mm,Au品位1.56~2.76×10-6。局部富集达47.98×10-6,金矿体主要由灰褐色蚀变白云岩,弱硅化粉砂岩,构造角砾岩、断层泥组成。靠近地表或裂隙处,矿石多呈松散的泥砂状,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主要是褐铁矿化、硅化、重晶石化、白云岩化、铅锌矿化。矿体呈透镜状、羽状及似层状产出。富矿多出现在构造的复合部位或转折端,以及粗晶白云岩与构造交汇处。④号矿体:分布于近南北向的F5断裂蚀变带中段,矿体倾向100°,倾角65~75°,局部反倾斜。由TC6、TC7、QJ1、QJ2、PD33、PD32、MD64、PD101、CK1-3等工程控制,长度340m,斜延(深)约100m,该矿体地表以下10m(PD33以上)已开采,地面形成一个大采坑。PD32坑道中矿体变化较大,呈小脉体断续出现,用Au含量≥0.5×10-6圈定矿体相间<10~15m。根据工程揭露结果,矿体厚度0.90~6.84m,Au品位1.5~6.51×10-6。金矿体主要由灰褐色蚀变白云岩、碎裂白云岩、次生石英岩、断层泥及构造角砾组成,近地表多风化呈砂状或泥状,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有褐铁矿化、重晶石化、白云岩化、硅化,构造附近粗晶白云岩有顺层矿化,延伸<8m。总的趋势,Au含量地表(浅部)似乎略高于中深部。(3)矿石质量1)矿石物质组成矿区金矿石的主要矿物较为简单,金属矿物主要有褐铁矿、黄铁矿,少量明金,金矿物呈浸染状分布于岩石中,以微细粒为主,载金矿物主要有褐铁矿、黄铁矿、石英和硅酸盐矿物等;脉石矿物有石英、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等。2)矿石化学成份矿石的主要有益元素为Au,其含量介于0.50~5.52×10-6之间,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如下(表2):表2原矿X荧光半定量分析结果(%)项目SiO2AsBaCaOYCr含量870.040.10.3<0.010.01项目CuFe2O3K2OSO3Na2OMgO含量0.026.7项目MnSrNiTiPbP2O5含量10.30.010.1项目SbRbZnZr含量0.020.020.030.02(4)矿石类型和品级按含矿围岩性质划分矿石类型有:风化蚀变土状砂状白云岩型、硅化蚀变含泥质白云岩型、构造角砾岩型、次生石英岩型、轻硅化粉砂岩型及石英细脉型。以风化蚀变土状砂状白云岩型含金最好。由于前期工作未对矿石品级进行划分,矿区内金矿石为不分品级的氧化金矿石。(5)矿体围岩和夹石矿体赋存于断裂带内,顶、板围岩主要有压碎白云岩、泥质灰岩、粉砂岩。近断裂带附近硅化及压碎现象明显。④号矿体近地表见有一层约5m的无矿夹石,主要为泥质白云岩,长度约30m,顺断裂蚀变带平行排列。此外②号矿体ML19(PD19)坑道内也见有一层厚几米的夹石。(6)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矿区揭露的矿体均为氧化矿,矿石自然类型为氧化矿石。矿区矿石的矿物成分简单,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次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等。金粒呈星点状、浸染状分布于岩石中,以微细粒为主,大多以集合体或单体出现。矿石硬度不大,容易剥采,金矿石经破碎,可直接入池或堆淋场,用氰化法提取黄金,因此矿区的氧化矿石属易选冶的金矿石。参考2006年7月广西地质矿产测试研究中心提交的《鹿寨县龙江金矿选矿试验报告》,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针对矿山开采的金矿石氧化程度较高,大部分矿石较坚硬、透水性较好,可用常规氰化法回收黄金,属易选冶的矿石,并根据矿山实际生产采用的选矿工艺流程,针对矿区矿石品位较低(采出矿石平均品位1.55-2.30g/t),为了降低矿山综合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仍采用堆淋氰化法提金工艺,即采用原矿—破碎—筑堆—氰化浸出—活性炭吸附—载金炭解吸—电解—火法冶炼—成品金的工艺流程。根据国土资源部《金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2012年第29号),易处理矿石的选矿回收率、选冶回收率应在85%、80%以上,参考该矿山实际选冶生产指标及参照类似金矿山的实际生产指标,确定该选冶工艺指标为:堆淋浸出率为85%,吸附率98%,解析电解率98%,冶炼回收率98%,选冶总回收率80.00%。9.3矿床开采技术条件9.3.1水文地质条件(1)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矿区属中低山侵蚀地形地貌,雨量多集中6~8月。附近地表无大的水体,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雨,渗透地下补给,以鸡公山近似东西向山脊为分水岭。(2)地表溪流矿区南北两侧各有一条常年流水的小溪,是矿区地表水、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通道,流量分别为9744m3/日、25152m3/日,干旱季节会出现枯竭,细菌分析超标,不能直接饮用,可满足将来矿山开发生产、生活用水。(3)矿山开拓方式及采矿方法根据矿区地形地貌特点和各脉带矿体赋存条件以及矿山开采现状,矿山采用露天开采,矿体自上而下进行分台阶开采,各台阶的矿石由各采场出口接支线经矿山主运输公路运出。(4)矿区地下水类型及主要含水岩组(层)、含水构造富水性根据各含水岩组岩性、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水动力条件,矿区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以碎屑岩裂隙水为主。1)第四系坡残积层(Qel-dl)孔隙水:分布在山坡脚或地形较平缓处,含水岩性为浅灰、土黄色或黄褐色亚砂土或亚粘土的孔隙中,层厚1~3m,规模小,不连续,未见泉出露,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透补给,由于地形陡,储存水的条件差,除下渗到岩层裂隙中外,大都沿地形陡坡下潜于沟谷排泄,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2)碎屑岩裂隙水:包含泥盆系郁江组地层,分布及其广泛。岩性主要为中厚层至块状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砾碎灰岩。岩溶较发育、落水洞、溶洞等,雨季遇暴雨后局部地带水位可上升。3)断层破碎脉状承压含水带:矿区内主要断层破碎带即为含矿脉带,呈南—北走向,倾向变化大,倾角70~80°以上。破碎带岩性主要为碎裂岩、构造角砾岩,力学性质为张扭性断裂,裂隙较发育。据本次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地表沿断裂走向没有泉水出露,弱富水。(5)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1)地下水补给矿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主要补给来源均是大气降水,矿区岩石裸露地表,裂隙较发育,且降水丰富,植被发育,利于大气降水渗透补给地下水。但矿区内地形坡度较大,导致大部分雨水转化成地表径流迅速流泻,补给强度变弱。2)径流与排泄条件矿区地形切割强烈,冲沟发育,地表水、地下水都以地表分水岭为界,依地形自山顶向地下径流,径流条件好,雨季期间,含水岩层得到较多的补给,地下水径流量增大,枯季因雨量减少而衰减。地下水向附近的冲沟作线状排泄,溪沟成了地下水主要排泄通道,以泉水形式排泄较明显。总体上,矿区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向一致,地形坡度较陡,利于排泄,地下水的渗透途径短,就地补给、就地排泄的特征明显。(6)采坑充水条件本次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因此大气降水是矿山充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随着露天开采的进行,雨季时容易形成积水,采坑不断增大,积水面积和水量不断增多。矿山开采后,在各个矿体形成大量采空区,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主要来自采空区积水。采空区没有积水,且矿山开采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因此,开采后,采空区积水对矿山开采影响小,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变化不大。矿区周边居民的用水水源距离较远且不再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矿山开采未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供水。对矿山影响最大为大气降水,采坑容易形成积水,对采矿及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开采前应在采坑周围修建排水沟,同时矿山配备抽水机,万一发生积水现象,用抽水机对积水进行抽离。综合上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9.3.2工程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岩组根据矿区岩土体的成因类型、岩性组合、结构特征、水文地质情况、岩石物理力学指标,将矿区内与矿床开采有关的岩土体综合划分为第四系软弱松散状土体、泥盆统郁江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其工程地质特征如下。1)软弱松散状土体广泛分布于矿区内,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层厚一般为0.5~3.0m,岩性为含碎石粉质粘土,棕黄色、灰褐色,呈硬~可塑状,中等压缩性土,工程地质性能一般,可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土地。因表层土体结构松散、干燥,稳定性较差,在一定坡度及降雨的诱发下,易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2)下泥盆统郁江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该岩组由下泥盆统郁江组(D1y)灰岩组成,岩石具细粒结构,中厚层~厚层状构造,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多被泥质、硅质、铁质充填胶结,呈半充填或少部份充填,锤击声音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小刀难刻画,锤轻击有击痕,为硬质岩。岩石极限抗压强度60~150Mpa,属坚硬岩类。(2)斜坡稳定性矿区内斜坡主要有采坑边坡及生活区边坡,以岩质斜坡为主,植被发育,地形切割较深;本次调查中尚未发现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自然斜坡稳定性好,未见有大规模崩塌、滑坡现象发生。(3)围岩稳定性矿区内地层有泥盆系郁江组(D1y),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郁江组地层中,含矿带与断裂破碎带一致,其顶底板围岩主要为轻变质含白云质砂岩、白云岩等,脉带为石英、白云石脉充填,胶结的构造角砾岩带,岩性坚硬,硅化较强;矿区岩石质量较好,岩体较完整,采坑边坡不需要支护加固。根据矿体赋存特征,矿床开拓为露天开采,围岩岩性坚硬,硅化较强,不容易出现边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但是在开采时要注意开采边坡角不能太大,开采边坡角应小于60°。但是局部浅部岩石风化较强,裂隙较发育,呈碎裂状,属稳定性差的软岩石,边坡易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开采过程中,应做好防范措施。综上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9.3.3环境地质条件矿区所处区域地壳相对稳定,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水位未受影响,矿山现状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矿山废弃物造成的局部地下水、地表水污染,矿山开采对矿区及下游地下水(地表水)影响较大。未来矿山进一步开采,将引发矿区局部采空区地面沉陷、废石场边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危害性小,危险性小;生产废水对矿区及下游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将较严重。因此,矿区环境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10.评估实施过程评估工作自2022年1月27日到2022年2月18日结束。根据现行有关矿业权评估的规定,对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实施了如下评估程序:(1)接受委托阶段:2022年1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通过抽签方式确认四川山河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机构,随后我公司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进行项目接洽,明确此次评估的对象、范围、目的,确定评估基准日,拟定评估计划。(2)调查了解和资料收集阶段:2022年1月28日至2022年2月9日,由于疫情影响,且矿山多年未生产销售,评估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了尽职调查,在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工作人员向琴的介绍下,对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地质情况、矿山建设、开采工艺流程、生产销售情况等进行了解,并收集了相关的评估资料。(3)评定估算阶段:2022年1月28日-2021年2月16日,经过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查阅有关法律、法规,调查有关矿产开发及销售市场,按照既定的评估程序和方法,对委托评估的采矿权出让收益价值进行评定估算。(4)提交报告阶段:2022年2月16日-2022年2月18日,根据评估工作情况起草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按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要求进行了《三级审查》后,正式提交评估报告。11.矿山开发采现状1997年,矿区曾出现多家单位以及当地群众无序开采,使矿区形成一定数量的露天及地下采空区。1997年10月,经当地有关部门整顿后民采活动停止。经估算,民采采出金金属量约300kg。目前矿山已经形成两处较大的采坑,分别为CK1和CK2。CK1位于矿区中部,是针对④号矿体进行开采形成的露天采坑,面积约8641.75m2,平均采深约20m;CK2位于矿区南部,是针对②号矿体进行开采形成的露天采坑,面积约3664.26m2,平均采深约15m。地下采空区主要位于②号矿体+376m标高以上,部分已与露天采坑连接,地下采空区规模不大,长约60m,宽约1-6m,高约5-10m。2009年5月,鹿寨县久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取得采矿许可证以后,一直致力于矿山基建与各种生产前准备工作。由于核发的采矿许可证的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而部分矿体在实际中可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导致矿山业主在开发过程中难以按地下开采设计要求实施,因此至今未形成完整的开拓系统,同时也无法进行露天开采,导致停产时间长。直到2014年5月,矿山实现了水通、路通,供电主要由自备发电机组供给。至今矿山大部分时间处于停产整顿状态,仅2014年至2016年,矿山主要对②、④号矿体进行开采,但生产不正常,仅开采出少量矿石(主要是清理地表一些残矿),未进行地下采矿活动。矿山进行地下开采掘进的开拓平硐PD32、PD101长分别为162m、205m,均未形成独立的开拓系统,且由于年久失修,原有的开拓井巷大部分已坍塌不能进入,今后对原有井巷利用时需进行清理及支护。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责令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项目停止生产的通知》(桂环函[2013]1619号)和《说明》,龙江金矿于2013年9月开始停产整顿,由于环保原因矿山至今未生产,2013年9月23日至今未动用资源未开采。12.评估方法根据《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应用指南(试行)》(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2017年第3号公告),对于具备评估资料条件且适合采用不同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的,应当采用两种以上评估方法进行评估,通过比较分析合理形成评估结论。因方法的适用性、操作限制等无法采用两种以上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的,可以采用一种方法进行评估,并在评估报告中披露只能采用一种方法的理由。同时规定了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方法包括基准价因素调整法、交易案例比较调整法和折现现金流量法(或收入权益法)。《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应用指南(试行)》未明确基准价因素调整法中的可比因素调整系数的确定方法,本次评估不具备采用基准价因素调整法的条件。评估人员在当地未能收集到三个以上的具有可比量化的指标、技术经济参数等资料的相似参照物,本次评估不具备采用可交易案例比较调整法的条件。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为停产多年矿山,不能提供可供评估参考利用的实际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同时矿山编制了的《开发利用方案》缺乏固定资产投资、生产成本等经济参数。考虑该矿山储量规模为小型矿山。根据《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12100-2008)》,收入权益法则适用于资源储量、生产规模均为小型,矿山服务年限3.78年,没有规范完整的财务资料,且不具备采用其他收益途径评估方法的条件的采矿权评估的原则。同时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公告2017年第3号发布的《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应用指南(试行)》,“收入权益法:限于不适用折现现金流量法且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为小型的详查和勘探探矿权,及不适用折现现金流量法的下列采矿权: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和矿山生产规模均为小型的采矿权;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小于10年且生产规模为小型的采矿权”。确定本项目评估方法采用收入权益法,其计算公式为:式中:P-采矿权评估价值SIt-年销售收入K-采矿权权益系数i-折现率t-年序号(t=1,2,3,…,n)n-评估计算年限。注:评估基准日为2021年12月31日,2022年t=12/12,2023年t=1+12/12,以此推算。13.主要技术经济参数的选择依据13.1评估利用资源储量选取依据(1)《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二地质队,2016年11月30日)(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桂资储备案[2017]8号)(3)《〈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桂规储评字[2017]5号)13.2其他主要技术经济参数的选取(1)《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3月)(2)《<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桂国土矿开审[2017]10号)(3)评估人员收集的有关资料13.3对储量核实报告及设计资料的评述13.3.1对储量核实报告的评述2016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二地质队编制并提交了《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下简称“《储量核实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对《储量核实报告》进行了评审(桂规储评字[2017]5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储量核实报告》估算的资源储量进行了评审备案(桂资储备案[2017]8号)。《储量核实报告》基本查明了主要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及其变化,基本查明了矿石质量,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了实验室流程选矿实验,对矿石物质组成及工艺矿物学进行了研究;《储量核实报告》编制依据充分,基本达到编制要求,估算方法正确,参数选取合理,估算结果可信,且《储量核实报告》已经评审、备案,可以作为本次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储量选取的依据。13.3.2设计资料的评述2017年3月,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并提交了《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简称“《开发利用方案》”),《开发利用方案》于2017年4月24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评审通过(桂国土矿开审[2017]10号)。《开发利用方案》设计资源储量依据为《储量核实报告》,资源储量利用基本合理;方案选用的采矿方法和工艺基本合理,符合矿产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的基本要求,推荐的各项采矿技术经济参数基本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已经评审,可以作为本次评估的技术经济参数选择的参考依据。14.评估参数选取与计算14.1保有资源储量根据《广西鹿寨县龙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二地质队,2016年11月30日)及其评审意见书(桂规储评字[2017]5号)备案证明(桂资储备案[2017]8号),截至2016年10月31日,矿区范围保有资源储量:工业品位矿石量(332+333)为14.62万t、工业品位金金属量为327.45kg,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工业品位矿石量为6.01万t、金金属量为155.89kg;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工业品位矿石量为8.61万t、金金属量为171.56kg。保有氧化低品位矿石量3.65万t,金金属量为39.14kg;保有资源储量(工业品位+低品位)合计(332+333)矿石量为18.27万t,金金属量为366.59kg,Au平均品位为2.01g/t。详见表3。

表3鹿寨县龙江金矿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矿石类型品位类型资源储量类型矿石量(万t)金属量(kg)平均品位(10-6)AuAu氧化矿石工业品位保有(332)6.01155.892.50(333)8.61171.562.06合计14.62327.452.28低品位保有(333)3.6539.141.09合计18.27366.592.01根据评估人员调查了解,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是由探矿权转让取得,为申请在先方式取得探矿权后已转为采矿权的。根据《矿业权评估项目基本信息表》,该矿未有偿处置。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财规〔2018〕8号),“申请在先方式取得探矿权后已转为采矿权的,如未完成有偿处置的,应按截至2017年6月30日剩余资源储量以协议方式征收采矿权出让收益。”因此该矿截止2017年6月30日保有资源储量需征收采矿权出让收益。根据矿业权人提供的《说明》,2013年9月23日至今未动用资源储量,因此,本次评估保有资源储量为截止2017年6月30日保有资源储量,即为储量核实基准日(2016年10月31日)载明的保有资源储量。14.2评估利用资源储量根据《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应用指南》(试行),矿业权范围内的资源储量均为评估利用资源储量。故本次评估利用资源储量即为本次评估保有资源储量:(332+333)矿石量为18.27万t,金金属量为366.59kg,Au平均品位为2.01g/t。14.3矿山开采主要技术指标14.3.1设计利用资源量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由于②号矿体采用露天开采,+335m标高以下均为低品位矿(全矿区低品位矿均位于②号矿体),且埋深大,为了确保露天开采境界剥采比不超过经济合理剥采比,以及避免②号矿体最终境界不超出矿区范围,设计②号矿体+335m标高以下矿体不设计开采。经估算,设计不利用的②号矿体低品位资源量(333)矿石量6983.40吨,金金属量7.59kg。扣除设计不利用的资源量后,设计可利用资源储量详见表4。表4设计可利用资源储量估算表矿石类型品位类型资源储量类型矿石量(万t)金属量(kg)平均品位(10-6)备注AuAu氧化矿石工业品位保有(332)1.0020.162.01②号矿体5.01135.732.71④号矿体小计(332)6.01155.892.50②+④(333)1.0115.351.52①号矿体5.32108.722.04②号矿体2.2847.492.08④号矿体小计(333)8.61171.562.06①+②+④合计(332+333)14.62327.452.28①+②+④低品位保有(333)2.9531.551.07②号矿体工业品位、低品位保有(332)1.0020.162.01露天开采①+②号矿体(333)含低品矿9.28155.621.68(332+333)含低品矿10.28175.781.71(332)5.01135.732.71地下开采④号矿体(333)2.2847.492.08)(7.29183.222.51根据《矿业权评估利用矿产资源储量指导意见》(CMVS30300-2010),评估利用矿产资源储量=Σ(参与评估的基础储量+资源量×相应类型可信度系数),对于内蕴经济资源量,通过矿山设计文件等认为该项目技术经济可行的,按以下原则处理:①探明的或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和(332),可信度系数取1.0;②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可参考矿山设计文件或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可信度系数。《开发利用方案》中(332)全部利用,(333)可信度系数为0.7,取值规范合理,可作为本次评估的可信度系数取值。(1)露天开采(①+②号矿体)设计利用资源量矿石量:1.00×1.0+9.28×0.70=7.50(万t)金金属量20.16×1.0+155.62×0.70=129.09(kg)平均品位Au=129.09÷7.50(1.72g/t)(2)地下开采(④号矿体)设计利用资源量矿石量:5.01×1.0+2.28×0.70=6.61(万t)金金属量135.73×1.0+47.49×0.70=168.97(kg)平均品位Au=168.97÷6.61=2.56(g/t)(3)设计利用资源量(露采+地采)合计矿石量:7.50+6.61=14.11(万t)金金属量129.09+168.97=298.06(kg)平均品位Au=298.06÷14.11=2.11(g/t)14.3.2采矿回采率和贫化率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露天开采采矿回采率为95%,地下开采采矿回收率为90%,矿石贫化率10%。故本次评估确定露天开采采矿回采率为95%,地下开采采矿回收率为90%,矿石贫化率10%。14.3.3设计损失量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均不涉及设计损失量,故设计损失量为0。故本次评估确定设计损失量为0万t。14.3.4采选冶方案根据《开发利用方案》,①号矿体和②号矿体采用露天开采方式,④号矿体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的开拓方案为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式,自上而下分台阶采剥;地下开采采用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运输方案。露天开采首先开采②号矿体,之后开采①号矿体,同一矿体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地下开采采用自上而下分中段开采,在同一中段采用后退式回采,即先采端部矿块,向开拓主井口方向后退式回采,先采正规采场,后回收矿柱、残矿,采用留矿法采矿。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针对本矿山开采的金矿石氧化程度较高,大部分矿石较坚硬、透水性较好,可用常规氰化法回收黄金,属易选冶的矿石,并根据矿山实际生产采用的选矿工艺流程,针对本矿区矿石品位较低(采出矿石平均品位1.55-2.30g/t),为了降低矿山综合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仍采用堆淋氰化法提金工艺,即采用原矿—破碎—筑堆—氰化浸出—活性炭吸附—载金炭解吸—电解—火法冶炼—成品金的工艺流程。确定该选冶工艺指标为:堆淋浸出率为85%,吸附率98%,解析电解率98%,冶炼回收率98%,选冶总回收率80.00%。14.3.5产品方案由于矿山多年未生产,根据《开发利用方案》,产品方案为合质金(Au99.5%)。14.4评估利用可采储量评估利用可采储量=(设计利用资源量-设计损失量)×采矿回采率(1)露天开采评估利用可采储量因此,露天开采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矿石量7.13万t,金金属量122.64kg,Au平均品位1.72g/t。(2)地下开采评估利用可采储量因此,本次地下开采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矿石量5.95万t,金金属量152.07kg,Au平均品位2.56g/t。(3)评估利用可采储量合计Aug/t综上,本次评估确定矿山总可采储量(露天+地下)为矿石量13.08万t,金金属量274.71kg,Au平均品位2.10g/t。其中,露天开采矿石量7.13万t,金金属量122.64kg,Au平均品位1.72g/t;地下开采矿石量5.95万t,金金属量152.07kg,Au平均品位2.56g/t。14.5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14.5.1生产规模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对于拟建、在建矿山采矿权评估,依据经审批或评审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包括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等)或相关管理部门文件核准的生产能力确定生产规模。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及其评审意见,露天开采设计生产规模5.00万t/年,地下开采设计生产规模3.00万t/年。故本次评估确定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采矿权露天开采生产规模5.00万t/年,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00万t/年。14.5.2矿山服务年限T=QA×(1-ρ)露天=7.13万t5.00万t/年×(1-10%)=1.584年式中:T——矿山服务年限;Q——可采储量,7.13万tA——矿山生产能力,5.00万t/年;ρ——采矿贫化率(%),10%。地下=5.95万t3.00万t/年×(1-10%)=2.204年式中:T——矿山服务年限;Q——可采储量,5.95万tA——矿山生产能力,3.00万t/年;ρ——采矿贫化率(%),10%。根据上式计算的矿山服务年限分别为:露天开采1.584年、地下开采为2.204年,合计为3.79年。则本次评估计算年限为3.79年,即自2022年1月至2025年10月。14.6产品价格及销售收入14.6.1产品价格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矿产品价格确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确定的矿产品计价标准与评估确定的产品方案一致;确定的矿产品市场价格一般应是实际的,或潜在的销售市场范围市场价格;不论采用何种方式确定的矿产品市场价格,其结果均视为对未来矿产品市场价格的判断结果;矿产品市场价格的确定,应有充分的历史价格信息资料,并分析未来变动趋势,确定与产品方案口径相一致的、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内的矿产品市场价格。根据《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应用指南(试行)》,产品销售价格参照《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采用一定时段的历史价格平均值确定。参考《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CMVS20100-2008)》,可以评估基准日前3个年度的价格平均值或回归分析后确定评估用的产品价格;对产品价格波动较大、服务年限较长的大中型矿山,可以评估基准日前5个年度内价格平均值确定评估用的产品价格;对服务年限短的小型矿山,可以采用评估基准日当年价格的平均值确定评估用的产品价格。本次评估合质金价格取评估基准日前3个年度的价格平均值。由于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停产多年,无法提供近三年销售价格资料。评估公司评估人员通过查询上海黄金交易所网站()每月现货交易平均价统计近三年(2019年1月~2021年12月)国标二号黄金(99.95%≤牌号Au9995即含金<99.99%)平均销售价格为357.82元/克(详见表5),即国标二号黄金含金金属销售价格为358.00元/克(357.82÷0.9995)。表52019年1月~2021年12月国标二号黄金销售价格表时间单价(元/克)时间单价(元/克)时间单价(元/克)2019年1月283.992020年1月348.222021年1月387.282019年2月288.512020年2月360.732021年2月376.562019年3月283.762020年3月355.272021年3月362.702019年4月281.222020年4月375.232021年4月370.092019年5月286.232020年5月388.592021年5月384.482019年6月304.742020年6月391.992021年6月378.642019年7月315.692020年7月408.572021年7月376.642019年8月340.712020年8月426.812021年8月371.512019年9月347.352020年9月411.132021年9月370.562019年10月341.342020年10月402.922021年10月368.732019年11月338.092020年11月389.112021年11月374.082019年12月335.252020年12月386.542021年12月368.30三年平均357.82综上,合质金(Au99.5%)的含金金属销售价格参照Au99.95%近三年含金金属销售价格为358.00元/克。本次评估确定合质金(Au≥99.5%)含金金属销售价格358.00元/克。14.6.2合质金含金金属量鹿寨县久源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龙江金矿产品方案为合质金(Au99.5%),露天开采生产规模5.00万t/年,地下开采生产规模3.00万t/年。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生产采矿贫化率为10%,选冶回收率80.00%。露天开采Au地质平均品位为1.72g/t,地下开采Au地质平均品位为2.56g/t。年合质金含金金属量=年处理矿石量×平均地质品位×(1—矿石贫化率)×综合回收率露天开采年合质金含金金属量=5.0万t×1.72g/t×(1-10%)×80%=61920.00克地下开采年合质金含金金属量=3.0万t×2.56g/t×(1-10%)×80%=55296.00克14.6.3销售收入露天开采年销售收入=61920.00克×358.00元/克=2216.74万元地下开采年销售收入=55296.00克×358.00元/克=1979.60万元销售收入计算详见附表3。14.7折现率根据《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应用指南(试行)》,折现率参照《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相关方式确定;矿产资源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参考《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的公告》(国土资源部公告,2006年第18号)规定:“地质勘查程度为勘探以上的探矿权及(申请)采矿权评估折现率取8%,地质勘查程度为详查及以下的探矿权评估折现率取9%。故本次评估折现率取8%。14.8采矿权权益系数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贵金属矿产金属的采矿权权益系数取值为5.0-6.5%;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龙江金矿矿体体埋藏浅、地质构造简单,矿山采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矿区水文地质简单、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环境地质条件中等。氧化矿石中的金主要呈微细粒自然金胶体吸附金产出,极易氰化浸出,选矿性能良好,选矿流程简单。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项目采矿权权益系数宜取偏高值,故本次评估采矿权权益系数确定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