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_第4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长期有机污染物pops1.1研究结论与国家政策永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许多永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专用名词。POPs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能够在大气、水环境中或通过迁徙物种长距离迁移并能沉积回地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POPs污染是近年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球的大陆、沙漠、海洋和南北极地区等都有POPs物质的存在。1996年6月,化学品安全政府间论坛(IFCS)确认有充分证据需要采取国家行动来减少12种POPs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杀虫剂(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DDT、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六氯苯),工业化学品(多氯联苯),非故意产生的工业副产品(二噁ue277和苯并呋喃)。1997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理事会通过了19/13C号决议,采纳了IFCS的研究结论及推荐意见。1998年6月24日,美国、加拿大和欧洲32国在丹麦奥尔胡斯正式签署了《关于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物公约》下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议定书》,规定禁止或削减16种(类)POPs物质的排放,并禁止和逐步淘汰某些含POPs产品的生产。除了UNEP提出的12种物质之外,还有六溴联苯、林丹/六六六、多环芳烃、五氯酚。2001年5月23日,127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并开放供各国签署。目前已有151个国家签署、59个国家批准。2004年5月17日,该公约正式生效,全球削减和淘汰POPs进入实质性的全面开展阶段。1.2生物多样性增加(1)持久性,在水中的半衰期大于2个月,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大于6个月,或者有证据表明该化学品的持久性足以达到公约规定的考虑范围。(2)在生物体内积累,水生物积累因子大于5000,或logKow大于5;其他考虑的根据如在其它物种中生物体内积累多、毒性或生态毒性高,或者监测数据表明生物体积累潜能值足以达到公约规定的考虑范围。(3)远距离传输,远离该污染物排放源的地点的测量水准面,数据表明通过空气、水或迁徙物种而有较大的远距离传播能力,或者破坏环境特性证明具有远距离传播的潜力。(4)不良效果。对健康的影响包括:使野生生物先天缺陷、癌症、免疫机能障碍、发育与生殖系统疾病;对人类的影响与动物身上发生的类似,包括先天缺陷、癌症、生殖问题、疾病的易感程度以及智能降低。与内分泌失调的关系是:EDCs包括狄氏剂、DDT、七氯、灭蚁灵、毒杀芬、PCBs与二噁ue277类。天然荷尔蒙的阻塞或仿制导致内分泌系统的故障,与健康问题的联系日益紧密,如乳腺癌、子宫癌、前列腺癌、睾丸癌、生殖问题、疾病的易感程度以及智能降低等。1.3多氯联苯污染技术尚未成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20世纪60~80年代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农药主要是有机氯农药,斯德哥尔摩公约中所列的九种用作杀虫剂的POPs中,滴滴涕、七氯、氯丹、毒杀芬和六氯苯等五种产品在中国曾大规模生产过,而且滴滴涕、氯丹、灭蚁灵和六氯苯目前仍在少量生产和使用。中国也曾工业化生产过多氯联苯。由于管理松懈加上时间久远,部分含多氯联苯的电力电容器的封存记录已无从查找,有些封存地点已改作他用,形成永久性污染源;局部地区曾发生过废弃电力设备造成严重污染的事件,目前中国尚无成熟的多氯联苯处置技术和设备。此外,中国在氯碱、造纸、金属冶炼、有机化工及垃圾焚烧等工艺过程中均产生二噁ue277类物质,用于血吸虫防治的主要药品五氯酚钠也含有一定浓度的杂质二噁ue277。2我国环保状况2.1ddt的残留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属于有机氯农药的有: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DDT)、七氯、氯丹、毒杀芬、灭蚁灵、六氯苯,共9种物质。(1)艾氏剂施于土壤中,消除白蚁、蚱蜢、南瓜十二星叶甲和其它虫类等。导致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和鱼类神经性效应、肝脏损伤以及食欲减退。导致人类头痛、头昏和其它神经性问题,与肝癌等癌症以及生殖问题有关。美国环保局将其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产生于1949年,估计累计全球消费量为240000t。在报告的115个国家中,有72个国家已禁止使用,有10个国家已限制使用。太湖湖区表层沉积物中艾氏剂含量均值为0.23μg/kg(袁旭音等,2003)。广东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艾氏剂的残留量为0.07~7.00μg/kg(丘耀文等,2002)。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和珠江口的表层沉积物中艾氏剂的残留量为ND~5.11μg/kg(麦碧娴等,2000)。(2)狄氏剂用来控制白蚁、纺织品害虫;防治热带蚊蝇传播疾病;部分用于农业。在环境中可持续5年,对鱼类和蛙类毒性很大,与神经和肌肉效应、超敏性以及肝脏和生殖异常有关。美国环保局将其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产生于1948年,估计累计全球消费量为240000t。在报告的115个国家中,有67个国家已禁止使用,有9个国家已限制使用。太湖湖区表层沉积物中狄氏剂含量均值为0.14μg/kg(袁旭音等,2003)。广东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狄氏剂的残留量为<0.01~0.13μg/kg(丘耀文等,2002)。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和珠江口的表层沉积物中狄氏剂的残留量为ND~1.54μg/kg(麦碧娴等,2000)。(3)异狄氏剂喷洒棉花和谷物等作物叶片的杀虫剂,也用于控制啮齿动物,在土壤中最多持续12年。对鱼类有强毒性,导致神经效应,如头昏,与生殖问题有关。产生于1951年,估计累计全球消费量尚无可用数据。在报告的115个国家中,有67个国家已禁止使用,有9个国家已限制使用。广东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异狄氏剂的残留量为0.03~0.95μg/kg(丘耀文等,2002)。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和珠江口的表层沉积物中异狄氏剂的残留量为ND~7.40μg/kg(麦碧娴等,2000)。(4)滴滴涕(六六六)曾用作农业杀虫剂,但目前用于防治蚊蝇传播的疾病,例如疟疾。导致许多物种的生殖、发育、神经和免役系统疾病、肝脏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问题,或与之有关。美国环保局将其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1939年瑞士科学家英勒合成了DDT杀虫剂,产生于1942年,估计累计全球消费量为300000t。在115个报告的国家中,有65个国家已禁止使用,有26个国家已限制使用。中国曾作为主导农药,累计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目前主要作为三氯杀螨醇的原料。三氯杀螨醇是一种高效低毒的重要农药品种,广泛用于棉花、果树、甘蔗等农作物,对其他作物及天敌无害。因其工艺简单、价格低,目前尚无其他产品能完全取代。研究三氯杀螨醇的使用量与施用三氯杀螨醇地区环境中DDT的浓度关系可以判断这些地区环境中因三氯杀螨醇的使用而排放的DDT。另外,中国将DDT按传染病防治法作为药品来少量使用(少数省如云南等将DDT用于抗疟疾药物),成为南方省份疟疾高发区环境中DDT的主要来源。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有DDT生产企业11家,目前有2家,累计产量约430000t。中国于1983年1月做出了停止生产六六六、DDT的决定。在中国大多数农田土壤、江河湖泊水体、沉积物和近海海域水体中都能检出DDT,但未达到污染的程度。西安市21个采样点的饮用水中,六六六的检出率为100%,DDT的检出率为14.3%(李林,1998)。旱季珠江口区表层海水六六六和DDT的含量分别为0.087μg/L和0.080μg/L;底层海水六六六和DDT的含量分别为0.117μg/L和0.506μg/L(蔡福龙,1997)。白洋淀鱼体内六六六和DDT的残留量与1975~1977年结果比较表明:六六六残留量显著下降,DDT残留量却明显增加,并且残留量顺序为肉食性鱼体>杂食性鱼体>草食性鱼体(窦薇,1996)。香港新界内陆水系中罗非鱼体内六六六和DDT的含量为0.48~26.28mg/kg和1.92~39.13mg/kg(Zhou,1999)。从鸭绿江到长江口沿海的各种经济贝类均已受到六六六和DDT的影响,以六六六的影响最为普遍,但其含量均远低于评价标准,食用价值尚未受到影响(刘仁沿,1996)。测定台湾地区土壤中六六六和DDT的含量分别为1.4mg/kg和20mg/kg(Thao,1993)。西藏南迦巴瓦峰表层沉积物DDTs总量为1.10~12.95mg/kg,六六六总量为2.69~11.87mg/kg(孙安强等,1987)。第二松花江表层沉积物DDTs总量为20.2~56.1mg/kg,六六六总量为2.3~48.2mg/kg(刘季昂等,1998)。大连湾表层沉积物DDTs总量为2.12~72.3mg/kg,六六六总量为7.54~92.30mg/kg;锦州湾表层沉积物DDTs总量为0.97~154.87mg/kg,六六六总量为5.77~323.07mg/kg(李洪等,1998)。东海长江口表层沉积物DDTs总量为4.7~150mg/kg,六六六总量为1.5~27.0mg/kg(LIN等,1983)。长江口-杭州湾六六六与DDT的地层学记录指出,近年来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已降至很低,但由于细颗粒沉积物在悬浮以及海洋浮游生物对有机氯农药的高度富集,其对海洋的影响仍不容忽视(陈建芳等,1999)。太湖表层沉积物DDTs总量为3.26mg/kg,六六六总量为1.22mg/kg(袁旭音等,2003)。广东大亚湾表层沉积物DDTs总量为0.14~20.27mg/kg,六六六总量为0.32~4.16mg/kg(丘耀文等,2002)。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表层沉积物DDTs总量为4.94~90.99mg/kg,六六六总量为1.18~13.08mg/kg;珠江口表层沉积物DDTs总量为2.60~1628.81mg/kg,六六六总量为0.14~2.85mg/kg(麦碧娴等,2000)。珠江澳门河口沉积物柱样中六六六和DDT的浓度为2.04~3.76mg/kg和28.2~40.1mg/kg(康跃惠等,2001)。香港维多利亚港表层沉积物DDTs总量为1.38~30.3mg/kg,六六六总量为0.1~2.3mg/kg;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DDTs总量为4.45~311mg/kg,六六六总量为0.14~1.12mg/kg(HONG等,1995)。(5)七氯用来杀灭火蚁、白蚁、蚱蜢、作物病虫害以及传播疾病的蚊蝇等带菌媒介。被认为应对某些鸟类的削减负责。对人类毒性很高,导致神经系统兴奋和肝脏损伤。美国环保局将其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产生于1948年,估计累计全球消费量尚无可用数据。在报告的115个国家中,有59个国家已禁止使用,有11个国家已限制使用。中国曾少量生产。据统计,中国历史上七氯生产企业有8家,目前已无生产企业,累计产量不详。太湖湖区表层沉积物中七氯含量均值为1.09μg/kg(袁旭音等,2003)。广东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七氯的残留量为0.01~0.09μg/kg(丘耀文等,2002)。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流和珠江口的表层沉积物中七氯的残留量为ND~0.29μg/kg(麦碧娴等,2000)。(6)氯丹和灭蚁灵(6.1)氯丹:用于灭白蚁、火蚁及地下虫害,作为广谱杀虫剂用于各种作物和居民区草坪中,持续时间达20年以上。对人和动物有剧毒,导致肝脏损伤、神经系统损伤和头痛,以及呼吸疾病。美国环保局将其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产生于1945年,估计累计全球消费量为70000t。在报告的115个国家中,有57个国家已禁止使用,有17个国家已限制使用。(6.2)灭蚁灵:用于杀灭火蚁和其它蚂蚁等,以及白蚁,在土壤中至多保持10年。它会导致先天缺陷和生殖缺陷、肝脏损伤,并与免役系统抑制有关。IARC将其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产生于1958年,估计累计全球消费量尚无可用数据。在报告的115个国家中,有52个国家已禁止使用,有10个国家已限制使用。中国已知白蚁400多种,主要分布于华南一带,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尚未发现白蚁外,其余省市自治区都有白蚁分布。中国防治白蚁措施以化学防治为主,基本上采用氯丹(效果良好、药效持久)、灭蚁灵进行白蚁防治。通过调查白蚁受害地区氯丹使用量与环境中氯丹污染状况,可从其相关性判断其排放源。中国仍在使用氯丹作为建筑基础防腐剂,而且目前还没有技术经济可行的替代品。对这类替代品的研制,也是中国在限制、消除POPs进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和艰巨工作。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氯丹生产企业总数有13家,目前约有5家,累计产量约3000~9000t;灭蚁灵生产企业总数有8家,目前约有5家,累计产量不详。近几年使用氯丹原油在20万千克以上,灭蚁灵约300kg(不含农林、水利部门)。(7)毒杀芬用作棉花、谷类、水果、坚果和蔬菜的杀虫剂,累计产量次于滴滴涕。土壤中的半衰期至多10年,对鱼类毒性很高,影响动物的血液、肾脏、免役与神经系统,与生殖问题有关。IARC将其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产生于1948年,估计累计全球消费量为1330000t。在报告的115个国家中,有57个国家已禁止使用,有12个国家已限制使用。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毒杀芬生产企业有16家,目前已无生产企业,累计产量20000~30000t。(8)六氯苯首先用于处理种子,是粮食作物的杀真菌剂。化工生产中的中间体,是某些工业工序的非故意生产的副产品。它导致肝脏的不良反应,与甲状腺肿大、关节炎以及生长停滞有关。来源广泛,如含氯农药中的杂质组分、含氯化学品(1,2-二氯乙烷、四氯化碳、四氯乙烯、三氯乙烯等)生产过程中的排放、铸铝工业、(有氯存在的)燃烧过程(HCB与二噁ue277类排放有定性关系)、城市废物焚烧、有害废物焚烧、医疗垃圾焚烧、污泥焚烧、水泥生产和生物质燃烧等。美国环保局将其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产生于1945年,估计累计全球消费量为1000000~2000000t。在115个报告的国家中,有59个国家已禁止使用,有9个国家已限制使用。中国曾少量生产。六氯苯不直接作为农药使用,目前主要用作中间体生产五氯酚和五氯酚钠或作化学溶剂等,也有少量用于生产烟花。因此,五氯酚和五氯酚钠等农药中含有一定量的六氯苯杂质。中国有多个省/区属血吸虫病疫区,以五氯酚钠防治血吸虫病的传媒钉螺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长江中下游11个省、市、自治区长期使用。由于环境中六氯苯的排放源极为复杂,通过对血吸虫病高发区环境中六氯苯污染调查数据与五氯酚和五氯酚钠使用量相关性的计算,可确定该地区六氯苯的排放源。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六氯苯生产企业总数有6家,目前有1家,累计产量约300000t。太湖湖区表层沉积物中六氯苯含量均值为2.16μg/kg(袁旭音等,2003)。2.2中小型城市精神药品和指导样品质量管理一组209种异构体的化学品,用作电器设施以及油漆和塑料中热交换介质,也是某些工业过程非故意生产的副产品。PCBs对鱼类毒性很强,与野生物种的生殖力衰竭、发育和免役系统的问题有关。与人类过度接触会导致肝脏损伤与疾病以及氯痤疮,与人类神经系统、发育、生殖和免疫系统的影响有关。美国环保局将其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产生于1929年(美国),60年代该产品逐步上升,1970年产量达到高峰3.86t,70年代,PCBs产量逐步下降,至最后停产(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大都在1972年前后因公害原因而停止生产PCBs)。估计累计全球生产量为1000000~2000000t。在报告的115个国家中,有1个国家已禁止使用,有45个国家已限制使用。中国于1965年开始生产PCBs,1975年宣布停止生产。10年间,共生产约1万吨,其中1000t用于油漆添加剂,9000t用于电容器和变压器。鉴于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一些含PCBs的电器设备还在使用。七、八十年代,中国各地曾将含PCBs的废旧电器设备集中存放。由于时间久远、存放记录丢失、许多当时的经办人员已经退休或过世,目前有些地方存放的废旧电器设备都已找不着。据对一些存放点的挖掘发现,存放的废旧电器部分已经腐蚀,变压器油已经流失,污染了存放场地,问题比较严重。1979年,中国台湾省发生与日本类似的米糠油事件,2000多人中毒,称为“台湾油病”。在PCBs销毁方面,中国目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和设施,有大量的PCBs急待处理处置。PCBs在中国的水体、大气、沉积物和底栖生物中均能检出。台湾南部农村大气PCBs浓度为2.50ng/m3,台湾南部城市大气PCBs浓度为4.51ng/m3,台湾南部工业区大气PCBs浓度为5.91ng/m3(Chen等,1996)。洋河河水PCBs浓度为0.2~30pg/L(王毅等,1999)。珠江广州段水体PCBs浓度为1.13~3.11ng/L(聂项平等,2001)。珠江广州段底栖生物PCBs浓度为130.0~288.45mg/kg(聂项平等,2001)。香港新界内陆河流罗非鱼PCBs浓度为267~310mg/kg(Zhou,1999)。台湾回收金属焚烧场土壤PCBs浓度为0.45~77mg/kg(Huang等,1992)。西藏南迦巴瓦峰表层沉积物PCBs浓度为0.113~5.934mg/kg(孙安强等,1987)。第二松花江表层沉积物PCBs浓度为25.4~70.3mg/kg(刘季昂等,1998)。大连湾表层沉积物PCBs浓度为1.02~153mg/kg;锦州湾表层沉积物PCBs浓度为0.6~32.56mg/kg(李洪等,1998)。东部河流城区段沉积物PCBs浓度为10.5~25.5mg/kg(陈静生,1999)。珠江三角洲地区表层沉积物PCBs浓度为11.54~485.45mg/kg(康跃惠等,2000)。珠江广州段底泥PCBs浓度为15.35~51.39mg/kg(聂项平等,2001)。香港新界内陆河流沉积物PCBs浓度为43~461mg/kg(Zhou,1999)。香港维多利亚港表层沉积物PCBs浓度为3.2~81mg/kg;厦门西港表层沉积物PCBs浓度为0.05~7.24mg/kg(HONG等,1995)。2.3设施超标,排放不稳定,未净化工业炉窑是一组有210种异构体的化学品,其中PCDDs有75种,PCDFs有135种。由不完全燃烧或在特定的工业过程中非故意产生的副产品。它们在燃烧城市医疗、危险废物等过程中产生,也是汽车排气及煤炭和木材燃烧时排气的一部分。土壤半衰期为10~12年。对人类有发育和免疫的影响,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丘脑、垂体和甲状腺调节系统问题的风险更大。美国环保局将2,3,7,8-TCDD宣告为最强烈的合成致癌物质(1985年),IARC将二噁ue277归类为“已知人类致癌物”。中国环境中二噁ue277类物质的来源之一是含有二噁ue277类杂质的化学品的广泛使用,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流域为消灭血吸虫长期大量使用含有二噁ue277类杂质的五氯酚钠,对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另外,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氯碱工业、钢铁工业的废气和废渣排放中含有一定程度的二噁ue277类物质。47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的7套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设施的调查监测表明,北京、珠海、温州各有一套设施排气中的二噁ue277类浓度分别为0.01、0.50和0.54ngTEQ/m3,满足标准要求;北京、深圳和重庆三城市中,有4套设施超标(超标率57.1%,超标范围0.3~99倍),排气中的二噁ue277类浓度分别为3.5~19ngTEQ/m3(北京),4.3、1.3ngTEQ/m3(深圳),100ngTEQ/m3(重庆)。原因为焚烧不完全,自动监控和管理不力;有的设备老化,未采用布袋除尘;有的无烟气处理设施(总站,2002)。对不同炉型、不同规模的焚烧炉或工业炉窑排放二噁ue277类的监测表明(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1)生活垃圾焚烧炉(200t/d,循环硫化床),废气0.24~0.38ng/m3,飞灰198~242ng/kg;(2)生活垃圾焚烧炉(350t/d,炉排炉),废气0.050~0.075ng/m3,飞灰442ng/kg;(3)生活垃圾焚烧炉(300t/d,炉排炉),废气3.59~5.65ng/m3,飞灰778ng/kg;(4)生活垃圾焚烧炉(225t/d,炉排炉),废气6.02~6.03ng/m3,飞灰48200ng/kg;(5)小型生活垃圾焚烧炉(150kg/h),废气25.43~25.54ng/m3,飞灰1473ng/kg;(6)医疗废物焚烧炉(300kg/h),废气51.62~66.78ng/m3,飞灰9718ng/kg;(7)固体废物焚烧炉(20t/d),废气4.42~7.18ng/m3;(8)钢铁烧结炉:废气1.58ng/m3,飞灰28.1~35.0ng/kg。某农药厂污泥、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和运河沉积物中二噁ue277类的浓度分别是331、3.52和2.70ng/kg(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某氯碱厂电解盐泥中二噁ue277类的浓度是21.65μg/kg(I_TEQ值)(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湖北省鸭儿湖地区二噁ue277类化合物来源于附近化工厂有机氯生产排放的污水,周围农田中发现的二噁ue277类化合物可能是来自于污水灌溉或大气尘降(徐盈等,1996)。天津地区南排污河(河流附近长期存在化工厂大量生产如六六六、滴滴涕和五氯酚)沉积物中的二噁ue277类达17129~17278ngTEQ/kg(0~30cm)、383ngTEQ/kg(85~90cm)、50ngTEQ/kg(135~140cm);入海附近海域沉积物中二噁ue277类达1.628~6.437ngTEQ/kg。同时,Co-PCB浓度的对数(Y)与二噁ue277类浓度的对数(X)的关系为Y=1.0117X-1.5352(R2=0.97),表明二者来自共同的污染源(万炜等,2002)。日本沉积物的环境标准值是150ngTEQ/kg。3中国的环境效应能力和网络监管3.1控制污染的检测能力中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起步于1973年。目前,具有各类环境监测站近2340个,监测人员达7.5万人。各类环境监测网络15个,开展了环境空气、污染源和机动车排气、地表水、地下水、海水、污水、土壤和沉积物、生物、生态、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辐射等环境要素或对象的常规监测工作。已颁布环境监测技术路线9种,正在制定的有6种;颁布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6种,正在制定的有34种;颁布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约400余个;环境标样或质控样近300种。可进行近300项污染物的监测(各类控制标准或排放标准中涉及88类有机污染物),其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方法达43种。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各级环境监测站分析仪器的配置和人员培训。目前,大多数省级监测站已有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仪器,一些发达城市的监测站也自行配置了类似仪器,基本具备了分析大多数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能力。2004年,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组织的POPs精度管理验证工作表明,环境监测系统已具备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DDE、DDD、DDT、七氯、六氯苯共8种POPs的监测能力。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不仅具有PCBs、六六六和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PAHs监测能力,而且具备POPs前处理实验室(如DDT、PCBs等),具有污染源排气中二噁ue277类物质的采样设备(符合欧盟EN1948方法要求)及样品前处理设备。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采用GC/MS,参考EPA1613方法分析了二噁ue277类物质的标准品。与此同时,部分环境监测站还选送骨干力量赴德国、日本等国家进行了分析技术的培训。随着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逐步增加,二噁ue277的监测工作也引起高度重视。但目前,中国环保系统尚不具备二噁ue277的监测能力(现有的10余家能分析二噁ue277的实验室多集中在商检、高校和科研院所部门)。为了尽快扭转这一局面,2003年12月19日,国务院批复《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将在全国分区(北京、沈阳、杭州、广州、西安、重庆、武汉)建设7个能达到国际标准的二噁ue277监测中心,并已着手编制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期望在3年内形成工作能力。3.2《物权法》等相关要求是防治废水处理的法律依据中国POPs的专项管理刚刚起步,缺乏完善的法规制度,相关的环境管理法规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管理对象是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为综合性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2)国家环保局和能源部联合颁布的《防止多氯联苯电力装置及其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1991年1月23日),管理对象是以多氯联苯为基质的电力电容器、变压器及其他有关装置和由此产生的含多氯联苯的废物。(3)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2003年12月26日),专门规定了控制二噁ue277排放的技术措施和控制要求。(4)其他还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法119号)等。3.3安全质量标准中国有关POPs的标准系列中,有机氯农药主要集中在滴滴涕和六六六,其它污染物如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等均未涉及;多氯联苯和二噁ue277类物质的标准很不全面。(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滴滴涕≤1μg/L,六六六≤5μg/L;GC法(GB5750)。(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滴滴涕≤1μg/L,六六六≤5μg/L;GC法(GB5750)。(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滴滴涕≤0.001mg/L,GC法(GB7492-87)。PCBs(指PCB-1016、PCB-1221、PCB-1232、PCB-1242、PCB-1248、PCB-1254、PCB-1260)2.0×10-6mg/L,GC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方法-第15版》)。(4)《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滴滴涕≤0.05μg/L(Ⅰ类)、0.1μg/L(Ⅱ~Ⅳ类),六六六≤0.001~0.005μg/L,GC法(HY003.4-91)。(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滴滴涕为ND~1μg/L,六六六≤0.005~5.0μg/L,GC法(GB5750)。(6)《渔业质量标准》(GB11607-89):滴滴涕≤0.001mg/L,六六六(丙体)≤0.002mg/L,GC法(GB7492-87)。(7)《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滴滴涕Ⅰ、Ⅱ、Ⅲ类标准分别为≤0.02、≤0.05和≤0.10mg/kg,六六六Ⅰ、Ⅱ、Ⅲ类标准分别为≤0.5、≤1.0和≤1.5mg/kg,PCBsⅠ、Ⅱ、Ⅲ类标准分别为≤0.02、≤0.20和≤0.60mg/kg,GC法(GB17378.5-1998)。(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滴滴涕(四种衍生物总量)≤0.05(一级)、≤0.5(二级)、≤1.0mg/kg(三级),六六六(四种异构体总量)≤0.05(一级)、≤0.5(二级)、≤1.0mg/kg(三级),GC法(GB/T14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