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分布)人口教学课件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分布)人口教学课件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分布)人口教学课件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分布)人口教学课件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分布)人口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

学习目标:1.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2.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结论: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___________,有的地区人口_______,有的地区则人口____________。2.(1)从______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_____半球,尤其在_______________地带最为集中。不均匀稠密稀少全球北北纬20°—60°(2)从距离_______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高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3)从______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海洋海拔3.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1)东亚人口稠密区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2)南亚人口稠密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这两个地区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历史悠久(3)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4)北美东部人口稠密区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4.结论: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因素具体说明举例气候(纬度)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1)高纬度地带人口稀少——严寒;(2)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成为无人区或人口稀少区——降水量极少;(3)雨林地区——过于湿热因素具体说明举例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水源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北美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农业社会以个体农业生产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2.人文因素(1)社会因素: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也不同。(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人口分布的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3)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4)其他: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低巩固练习1.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平原比山区多B.欧洲比亚洲多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D.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A(2)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B.地势平坦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C.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形区

D.南半球中高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A答案:(1)A;(2)A

解析:(1)读图可知世界人口分布平原地区多于山区,低纬度多于高纬度,亚洲多于欧洲,东半球多于西半球。A正确。

(2)读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A正确。地势平坦的热带雨林气候区高温潮湿,不适合人类居住;北半球高纬度的平原地形区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几乎没有陆地,南极洲气候酷寒,目前没有常驻人口。B、C、D错误。2.“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一线;“胡焕庸现象”即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下图为我国“胡焕庸线”和省级行政区空间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人口分布存在“胡焕庸线”的最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差异 B.经济水平差异

C.社会文化差异 D.人口政策差异(2)随着我国逐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胡焕庸线”()A.以西地区人口占比升高 B.以东地区人口占比升高C.以西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D.以东地区人口数量减少(3)下列举措可能会加剧“胡焕庸现象”的是()A.巴西开发亚马孙雨林 B.越南承接国际产业转移C.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地区 D.中国开放沿边地区ABB2.答案:(1)A;(2)B;(3).B解析:(1)“胡焕庸线”反映的是我国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东南部地狭人稠,西北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人类活动差异,进而导致人口集聚程度不同。A正确。(2)“胡焕庸线”以西地区少数民族较多,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宽松,我国逐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要大于西部地区,所以随着我国逐步放宽计划生育政策,“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人口增长更快,人口数量增多,人口占比升高。B正确。(3)“胡焕庸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环境的差异,巴西开发亚马孙雨林、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地区、中国开放沿边地区都是对环境相对恶劣地区进行开发,有利于吸引人口迁入,能够缓解“胡焕庸现象”;越南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人口会向本来密度就大的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可能会加剧“胡焕庸现象”。B正确。谢谢观赏!第二节

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影响。2.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3.认识人口迁移的类型,说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人口流动,在任何时期任何地方都是常事。人们因为种种原因,开始流动。一般来说都是小规模人口流动比较多。不过有时候也有大规模的,比如战争、政治因素的影响下。不过也有特殊,比如清朝末期的人口流动。这并不是政治因素,都是民间自愿的。当时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

首先是走西口,走西口多数都是山西人走出去的比较多。明清时期,晋商比较繁荣。晋商为了和关外进行贸易,开始走西口。一般说来,“走西口”之人,开始是春去秋回的“雁行人”,主要是些揽长打短的青壮年男子,后来逐渐发展为携家带眷永久性的移民定居。其次是闯关东。闯关东的关指的是山海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占领我国东北大量领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北地广人稀,没有人居住。所以沙俄才有机可乘。清朝这时才发现自己的龙兴之地快要不保了,所以开始放宽限制。当时还有就是国内战争频发,还有外敌入侵,导致民不聊生。很多人为了生计开始迁往东北。最后看一下下南洋。南洋是一个地域名词。大致就是现在的东南亚、南亚一带,这一片被当时的人称为南洋。我国东边的日本被称为东洋。欧洲各国被称为西洋。之所以用下这个字,因为这些去南洋的人都是被迫的。他们到了南洋之后多数都是靠体力劳动才活下来,干的都是最底层的活。所以才称为下南洋。一、什么是人口迁移上面所说的这种人口流动,就称为人口迁移,那么请你认真思考这三类人口迁移有什么共同的规律?为什么这种人口流动可以称为人口迁移?1.概念: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人口迁出区人口迁入区人口流动2.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3.人口机械增长(1)概念: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2)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3)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的原因: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推力拉力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城市生活医疗食物和平收入工作教育贫困请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说一下你认为的推力和拉力因素都有哪些?2.影响因素推力拉力自然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人文(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在政局动荡、战争频发的地区,常常发生大规模的人口迁出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发展,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以____________为主欧洲殖民主义:欧洲人移居______,大量非洲黑人被当作奴隶贩运到_____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口继续迁移至_____________等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洲变为人口净迁入区(移民),拉丁美洲变为净迁出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__________成为人口净迁入区。_________成为人口迁入区(战乱)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欧洲殖民主义:欧洲人移居美洲和大洋洲,大量非洲黑人被当作奴隶贩运到美洲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口继续迁移至美洲和大洋洲等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变化: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欧洲变为人口净迁入区(移民),拉丁美洲变为净迁出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成为人口净迁入区。欧洲成为人口迁入区(战乱)黑奴贸易外籍工人难民3.国内人口迁移(1)时期影响人口迁移因素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工业化以后经济因素:从农村向城镇迁移(2)大规模的国内人口迁移(1949年之后)①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20世纪50年代,为了开发边疆,国家有组织地移民边疆的各类人员达百万之众。②改革开放以后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同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巩固练习1.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A.①⑤⑥ B.①③⑦C.③④⑦ D.②⑤⑥D(2)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影响有(

)

①改善城市环境问题

②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③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④导致城市住房紧张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会导致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可能导致城市就业压力增大、住房紧张,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加剧城市交通困境。故C②④正确,ABD错误。1.答案:(1)D;(2)C

解析:(1)由图可知,该地迁入城市的人群中,投夫(妻)者、投父母者、投子女者均是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形成的人口迁移;其他人口迁入城市应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故D②⑤⑥正确,ABC错误。C2.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题。(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

B(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2.答案:(1)B;(2)C

解析:(1)从坐标图可知,纵轴表示平均每年各个国家的人口迁入量,不难看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发展中国家都是负值,说明发展中国家是人口迁出的趋势,而发达国家是人口迁入的趋势。B正确。

(2)人口迁移解决了迁入地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增加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减轻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有较大帮助。C正确。C3.下图为我国某省(市、区)人口跨省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该地迁出的人口主要是(

)

A.少年儿童 B.青壮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