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_第1页
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_第2页
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_第3页
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_第4页
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容峰中学孙振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背诵文章内容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下》,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通假字1、衡于虑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读bi,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古今异义词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这)

2、饿其体肤饿:古义;严重饥饿,能威胁人的生命。

今义:与“饱”相对,指一般的肚子饿,词义与古义相比变弱词类活用1、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

2、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3、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饥饿

4、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5、行拂乱其所为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重点词语解释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担子

2、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逆,不顺

3、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征于色征:征验

5、而后喻喻:明白,了解

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

8、国恒亡恒:常

9、生于忧患生:生存发展。朗读节奏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2、行/拂乱其所为理解性默写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生活上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思想上要苦其心志;行为上要行拂乱其所为。重点语句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句义: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中心:2、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3、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4、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

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5、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6、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7、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

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增益其所不能。

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8、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

9、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所举的6个事例中的人物最终被举荐或任用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都经受过苦难的磨炼

思维发散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

2、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3、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

略*附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勾践,卧薪尝胆。

艰难困苦,玉汝玉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言之成理即可)温馨提示:注意本文的论证结构:个别事例→一般道理→点明论点注意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就到这里,就到这里吧!;/book/32122/妖艳男配作死手册cth03dwc拂袖:“那请你们好生养着吧!我先走了。”乐韵回房乐不可支转告宝音:“白跑一趟,臊了一鼻子灰走了!”宝音微微一笑:“我们去回访她。”刚刚推病高卧给人家一个没脸,怎么又转脸巴巴去找人家?——不过,也对,不去见人,化个丑妆作什么呢?宝音又悄悄吩咐几句,乐韵喜上眉梢,依言搀宝音出来,小丫头飘儿迎上,还没说什么,宝音俯在乐韵肩头一顿咳嗽,声倒不高,却气都喘不上来似的。飘儿便插不上嘴。咳完了,宝音也没再给飘儿张嘴的机会,吩咐乐韵:“开中门。咱们还到后院去。”第二十一章移树杀雏惹鬼啼(3)中门已经是开着的。挡着木芙蓉花树的步障,开了一角。做粗活的人,已经回避了。明蕙跟先前那婆子说话儿。那婆子原是机伶的,才被明蕙派到这儿搅事。一听宝音说要见老太太,她怎能听听就算?她自己要是立刻跑去找明蕙报信,固然目标太大,叫个孩子过来,钻篱角儿把信送出去了。明蕙一听,也唬一跳。她做的这事,可经不了老太太那儿——说是明秀爱花,二太太准了。可明秀这性子,怎会开口挖表妹窗下的花树?重阳那天是赞了一句,这花好。明蕙凑了句趣,给四姐院里种着就更合适了!明秀笑了笑,也没驳。明蕙以此得计,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调人去。管这边园子的,原有她的亲眷,调得动。到二太太那儿,只含糊说园子里有些花木要移一移。二太太当时正忙着别的事,“嗯”一声,这就算请了准了。韩毓笙真要跟两位太太告状,太太们本不太待见她,准不问情由,把她推开去。但她说的是给老太太请安——韩毓笙毕竟是她亲外孙女儿,病了这么久,忽说身上爽利了,特来请安,老太太没有挡她在门外的理,这一面是准保见得上的。韩毓笙在老太太面前,若是傻乎乎的告恶状,老太太未必肯听,但如果措词巧妙一点,说些别的……能说些什么别的出来?想起韩毓笙自重阳以来一些微妙的变化,明蕙心里突突的跳,不敢冒险,还是来堵一堵韩毓笙。一路没堵着她,找到屋里,她又睡了!明蕙来都来了,就去找那婆子,再问问端的。适才飘儿就是想告诉姑娘,七到后院去了,叫开中门。她们不敢不开。一步一步,本就是宝音给明蕙铺下的,何劳飘儿来告诉?宝音不要飘儿开口,这样才可以叫她在后院吃惊道:“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