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粤沪版)_第1页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粤沪版)_第2页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粤沪版)_第3页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粤沪版)_第4页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粤沪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教学教案12.1认识内能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4.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以及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教学难点用类比的方法认识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器材准备装有适量冷、热水烧杯(400mL)各一只、铁丝一段、压缩空气引火仪、酒精灯、锤子、铁砧、砂纸等。教学过程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我首先通过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做功的能量来源问题引入新课,然后通过与机械能的类比,建立内能的概念,再结合分子动理论说明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最后通过学生活动展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学生在认真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充分交流讨论,亲身实验,感受体验,列举实例,强化应用。我个人觉得教学方法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思路比较顺畅,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内能的概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各种热机图片,如汽油机、柴油机、汽车、火车、拖拉机、轮船、喷气式飞机、火箭等,让学生看图比较,讨论交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交流、归结要点:(1)都需要燃烧燃料;(2)最后都产生动力,带动其他机器工作。提示:热机实质上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来产生动力的。由此引出本章课题《内能和热机》。那么,什么是内能呢?二、新课教学(一)什么是内能1.阅读分析,充分交流讨论思考:(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对于物体具有内能,你是怎样理解的?(2)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相同,为什么?(3)同一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4)为什么说“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每小组向全班汇报一个问题,教师及时点评总结。典例解读1.(多选)下面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解析】从内能概念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与分子个数(质量决定)、分子动能大小(温度决定)及分子势能(体积决定)三个因素决定,其中质量越大,温度越高,体积越大时,物体的内能会越大。【答案】AC2.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A.机械能一样大B.乙的机械能大C.内能一样大D.乙的内能大【解析】甲、乙两块冰质量相同。温度相同,故内能一样大。甲、乙都静止,乙的位置较高,重力势能大,故乙的机械能大。【答案】BC(二)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1.内能是可以改变的物体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是可以改变的,内能是可以改变的。2.怎样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1)活动:每个小组准备铁丝、酒精灯、热水、锤子、铁砧、砂纸等,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并实际操作,改变铁丝的内能。学生汇报展示时,对各种不同方法,梳理归类,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2)分析课本图12-3,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3.用做功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演示:压缩空气引火。(2)列举生活中的有关事例,并进行分析解释。4.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各自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定义。①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叫做传导;演示实验:热传导②对流——靠液体或者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的方式叫做对流;演示实验:热对流③辐射——热由物体向外发射出去叫做辐射。演示实验:热辐射(2)阅读、思考并讨论:图12-5中三种情况各是通过哪种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传导、对流和辐射这三种热传递方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热量都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不同点:传导是热沿着物体传递,物体并不运动;对流是靠物体(液体或气体)流动传热;辐射不需要媒介,热直接射出去。(红外线或电磁波)(3)列举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事例。典例解读下列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B.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C.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到暖和D.冬天,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全身感到暖和【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A、B、D选项都是通过热传递来增加物体的内能的,只有C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答案】C(三)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等效的例:想办法使水的内能增加。并引导学生判断是属于做功还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等效问题:内能增减是效果,做功和热传递是方法。三、练习设计请完成“题组练习”部分。四、课堂小结1.内能:概念、单位。2.内能与温度的关系。3.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4.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等效的。12.2热量与热值教学目标1.知道热量的定义、符号和单位。2.知道热量与内能和温度的关系。3.了解并掌握物体吸热或放热与质量和温度的关系。4.知道热值的定义,会用Q=qm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燃烧的效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热量的概念,热值的概念及计算。【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课前准备一些常规燃料的样本、火柴、铁丝、润滑油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热传递的实质:内能转移。eq\x(物体A)eq\o(→,\s\up7(内能))eq\x(物体B)思考:是不是任意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都会发生热传递呢?相同点:内能都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eq\x(\a\al(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eq\o(→,\s\up7(内能))eq\x(\a\al(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二、新课教学(一)什么叫热量1.热量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注意:(1)热量是为了描述和量度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而引入的,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2)一个物体的温度即使很高,也不能说它含有的热量多;反之,物体的温度低,也不能说它含有的热量少。如果没有发生热传递,即它的内能没有改变,就谈不上热量。(3)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内能减少,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内能增加,吸收热量。2.热量的表示符号和国际单位制单位:热量是内能变化多少的量度,其单位应与内能单位一致。典例解读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多B.一个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也具有热量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D.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解析】热量是物体内能的改变量,是一个过程量而不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故不能说物体具有或者含有热量,故A错误;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只有物体的内能改变时,物体才表现出吸收或者放出热量,故B错误;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但对于不同物体而言,内能多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热传递的实质是热量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答案】C(二)探究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思考: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水温升高的多少的关系。1.提出问题: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2.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事实进行猜想。问题讨论:(1)在家用燃气将初温相同的一壶水与半壶水都烧开,它们温度变化量的关系如何?谁吸收的热量多(你是如何判断的)?(2)将初温相同的一壶水烧成温水与烧成开水,水温的变化量如何?谁吸收的热量多?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得出: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也越多。3.研究水的吸热与其质量、温度变化的定量关系按照教材设计进行实验。4.结论(1)水吸收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2)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实验得出:1kg纯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典例解读关于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B.温度高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C.质量大、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D.质量大、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解析】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由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两个因素共同决定。选项A中忽略了升高的温度,故A错误;选项B中忽略了质量且混淆了升高的温度与温度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故B错误;温度高低与物体吸收的热量多少无关,故C错误。【答案】D(三)燃料的热值1.燃料(1)从生活中需要大量的热量引出热值问题。(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并分类。(3)思考讨论:不同燃料燃烧的过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后,教师及时总结,明确燃料燃烧过程都要放热,但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相等。2.热值:表示燃料燃烧时放热本领。热值的定义: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与燃料质量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J/kg。气体的热值等于气体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与气体体积的比,单位是J/m3。3.查看热值表,回答问题。(1)哪一种燃料的热值最大?说说它表示的物理意义。(2)火箭为什么用液态氢做燃料?练一练:(1)查一查酒精的热值是多少?说说它表示的物理意义。(2)3kg的酒精完全燃烧一半可放出多少热量?剩余酒精的热值是多少?(3)3kg的酒精完全燃烧可放出多少热量?4.燃料燃烧的效率和污染问题多媒体投影展示锅炉烟囱、蒸汽机车冒黑烟等类似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燃烧存在哪些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最后归结到燃烧效率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指出燃料不能完全燃烧会浪费燃料,降低效率,造成污染。引导学生分析燃料燃烧所产生热量的流向,知道哪些是有用的,哪些被浪费掉了,进一步理解效率的意义。比较普通家用煤炉、普通燃煤锅炉和现代化锅炉的效率时,通过多媒体投影、挂图展示相关情景。引申:让学生知道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典例解读1.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无关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一定多D.为了提高锅炉的效率,一定要用热值高的燃料【解析】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质量、燃烧情况无关,故选项B是错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的热值、质量、燃烧是否完全有关,故选项C中条件不充分,不能判断谁放出的热量多;锅炉的效率与燃料燃烧的完全程度和热量散失的程度有关,因此D选项错误。【答案】A2.国家“西气东输”的工程正源源不断地向我市输送清洁能源——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可以将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则每输送100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就相当于向我市输送了________J的能量。【解析】天然气是一种燃料,具有化学能,燃烧时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根据Q=Vq,可得完全燃烧100m3的天然气相当于输送的能量为Q=100m3×4×107J/m3=4×109J。【答案】化学4×109三、练习设计请完成“题组练习”部分。四、课堂小结1.热量的概念: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2.物质吸热多少与的它的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的关系。3.热值的概念。4.根据热值来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3.会进行简单的吸热问题计算。4.能尝试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有关的现象。5.利用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并提高他们分析、归纳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探究不同物质吸、放热性能不同的实验,现象分析。课前准备水、煤油各80g、易拉罐2只、温度计1支、酒精灯1盏、火柴1盒、铁架台1套、秒表1只、多媒体设备、量筒(100mL)1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投影几幅图片,由学生分析沙漠地区某一天的气温变化以及同一天同一纬度某一海滨城市的气温变化。提出问题:同一天这两个地方的温差为何如此之大?激发学生思考,进而提出课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二、新课教学(一)活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1.提出问题: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2.猜想与假设(只有两种可能)(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2)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无关。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提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有关,可能与物质种类也有关系,实验时,为了验证物体吸热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讨论)4.方法研究:控制变量法具体做法:(1)如何选取物质:选取______相同的两种不同物质,如水和煤油。(2)如何使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3)如何比较水和煤油哪个升温更快?(4)如何判断温度的变化?(5)在考虑了上述几个问题后,谈谈你的思路。(学生交流与讨论、发表见解)5.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根据你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把你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下来。6.分析论证: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即不同物质吸热本领不同。典例解读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1)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2)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相同。【解析】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的比热容(吸热能力)、质量、温度的变化三方面因素有关,所以在探究比较物质吸热能力时,要注意应用控制变量法。【答案】(1)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2)煤油和水的质量(二)比热容(符号:c)如何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差异呢?引导学生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即必须让质量相同,温度升高也相同。很明显:如果质量都取1kg,温度都升高1℃,比较起来最方便。进而引入比热容概念。1.比热容定义: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比热容的单位:它由质量、温度、热量的单位复合而成,类比速度等物理量的单位组成,组合出比热容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3.速查比赛(1)比热表中比热容最大的物质是:______;它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1g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1kg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由此可见: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2)冰的比热容是________;可见物质在不同状态时,比热容不同。4.算一算(1)2kg水温度升高1℃需吸收多少热量?(2)2kg水温度升高10℃需吸收多少热量?(3)从你的计算过程中,你能总结出物质吸热计算公式吗?(比热容的符号为c)写出它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4)比较砂石和水的温度变化:质量均为2kg的砂石和水,它们都吸收7.36×104J的热量,升高的温度各是多少?(学生计算,在评价的过程中谈解题的规范性要求)5.分析活动开始时留下的悬念:同一纬度的沙漠地区与海滨城市温差大的原因?典例解读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解析】根据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温度等无关,故选项A是错的。从比热容的定义可知,比较两种物质比热容,应当是在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吸热的多少,故B缺少条件,不正确.温度高的物体不发生温度或状态变化,是不会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故C也不正确.由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当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时,煤油升高的温度多.【答案】D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20℃,质量是2g。它的温度降低到20℃,要放出多少热量?如果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加热2g、温度为20℃的水,则水温可升高多少℃?[c铁=0.46×103J/(kg·℃),c水=4.2×103J/(kg·℃),此时外界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解析】Q放=c铁m铁Δt铁=0.46×103J/(kg·℃)×2×10-3kg×(820℃-20℃)=7.36×102J,由于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加热水,则Q吸=Q放=7.36×102J,Q吸=c水m水Δt水即:4.2×103J/(kg·℃)×2×10-3kg·Δt水=7.36×102J⇒Δt水≈87.6℃。因为水的初温为20℃,当温度升高80℃时,水的温度达到100℃,此时外界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水开始沸腾,在沸腾过程中,水吸热不升温,故最终水的末温为100℃,故水温可升高80℃。【答案】7.36×102J80℃(三)生活·物理·社会1.分析海陆风的成因2.水稻育秧问题: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3.三峡蓄水后,对上游的气候会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三、练习设计请完成“题组练习”部分。四、课堂小结1.比热容的概念。2.吸、放热问题计算。3.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有关的现象。12.4热机与社会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过程与方法】利用挂图或模型,研究并认识汽油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热机效率和热机与环境等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树立效率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来学习的良好习惯。2.通过介绍热机的发明和发展,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通过介绍我国长征系列火箭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强盛作出贡献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热机的共同特点,汽油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和过程,热机效率,热机与环境保护等。【教学难点】热机工作过程的能量转化,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区别和联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用多媒体展示并讲解:1.古诗“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的大意是说:太阳发出白光,照耀着大地,及时的下雨压住了飞扬的飘尘。雨后的天空,飞尘顿消,洁净如洗,空气格外清新。但是,当你听到有关“酸雨”甚至是“黑雨”的报道时,会有什么感想呢?2.汽车奔驰,列车飞驶,舰船劈波斩浪,飞机凌空穿云,火箭直冲太空……人们日行千里遨游太空的愿望已成现实。它们之所以能大展神威,是因为有了发动机。那么这些发动机是怎样来工作的呢?下面让我们一块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二、新课教学(一)热机1.思考:每年的春节,吉庆的鞭炮声都伴随我们一起欢度新年。你有没有想过,燃放鞭炮时发生的能量转化与发射火箭时发生的能量转化一样吗?(学生分析、交流、讨论后,教师订正。)小结:燃放鞭炮时,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外膨胀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火箭升空时,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外膨胀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将火箭送上蓝天。2.观察:如图12-4-1所示的装置中,当点燃酒精灯后一段时间,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在该现象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什么?让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的现象:瓶子中冒出的蒸气推动着叶轮转动。在此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酒精灯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传递给瓶子里的水,水沸腾后,高温的蒸气从瓶中冲出,推动叶轮转动,此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上述两个现象可以看出其能量转化的过程:eq\x(燃料的化学能)eq\o(→,\s\up7(燃烧))eq\x(水的内能)eq\o(→,\s\up7(做功))eq\x(机械能)这就是热机的工作特点,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3.归纳总结:(1)热机: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2)分类:热机的种类很多。例如,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尽管它们的构造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汽油机1.用多媒体展示汽油机的结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汽油机的主要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小结:(1)气缸:其作用是使汽油在气缸的顶部燃烧从而产生高温、高压燃气。(2)活塞:其作用是在气缸内,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连杆和曲轴:其作用是连杆跟活塞相连,曲轴通过传动装置跟工作机相连,将活塞的动力传给工作机。(4)进气门:其作用是汽油和空气形成的燃料混合气的进口。(5)排气门:其作用是燃料燃烧后废气的出口。(6)火花塞:其作用是点火装置,能产生电火花使燃料混合物猛烈燃烧。2.结合汽油机的挂图和模型,讲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教师讲解:汽油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里做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也叫“行程”)。常见的汽油机要能正常工作,必须连续完成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且不断循环往复进行下去。(1)吸气冲程:旋转的飞轮通过曲轴连杆带动活塞,使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2)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在飞轮带动下,由下向上运动。缸内混合气体被压缩,内能增加,温度升高。(3)做功冲程:压缩冲程结束时,气缸顶部的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缸内气体猛烈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迅速膨胀向下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的活塞利用曲轴连杆推动飞轮旋转做功。(4)排气冲程:飞轮因惯性继续转动使活塞上升,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归纳总结: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转动2周,气缸内的燃油燃烧爆发1次,对外做功1次;在不做功的冲程,活塞靠飞轮的惯性来运动。一个工作循环中有2次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过程: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三)柴油机1.用多媒体展示汽油机、柴油机的模型图片让学生观察后,结合柴油机的模型,与汽油机对比简单讲解柴油机的工作过程。由学生回答后,教师订正:(1)汽油机与柴油机的相同点:①都是燃料在气缸中燃烧;②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③汽油机的火花塞与柴油机的喷油嘴的工作时刻都是在压缩冲程末;④都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构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和飞轮转2周,对外做功1次;⑤排气冲程均排出废气;⑥启动时,都是靠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2)汽油机与柴油机的不同点:①构造不同:汽油机有火花塞,柴油机有喷油嘴;②吸气冲程不同: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③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是点燃式,柴油机是压燃式;④应用不同:汽油机轻便,应用在汽车、飞机、摩托上等;柴油机笨重,应用在载重汽车、火车、轮船上。⑤效率不同:汽油机的效率较低,柴油机的效率较高。2.教师提问:在不做功的冲程,活塞为什么还会运动呢?发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启动内燃机,要靠外力(人力或电动机的驱动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消耗机械能来帮助内燃机完成吸气、压缩两个冲程。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并有一部分机械能通过飞轮储存起来,然后依靠飞轮的惯性带动活塞,完成排气冲程及下一循环的吸气和压缩冲程。(四)热机效率教师导入:同学们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存在效率问题,那么热机的效率是怎样的呢?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1.在内燃机中,由于燃料不完全燃烧,损失一小部分能量;排出废气温度较高,损失一大部分能量,还有一部分能量损失在机件向外散热及克服摩擦做功上,真正向外输出的有用机械能并不多,只占燃料所含化学能的一小部分。2.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3.公式:η=eq\f(Q有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