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社会与茶具表演服务新探_第1页
大益社会与茶具表演服务新探_第2页
大益社会与茶具表演服务新探_第3页
大益社会与茶具表演服务新探_第4页
大益社会与茶具表演服务新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益社会与茶具表演服务新探

武汉体育学院的茶叶艺术艺术团以“整合茶文化,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为指导,从热爱武术的学生中挑选那些热爱武术和艺术的学生作为共青团成员。秉承以“惜茶爱人”为宗旨,以“洁静正雅”为美学纲领,以“守真益和”为修心法则的茶道精神,通过举办校内外活动展示大学生茶道艺术团的风采,传播弘扬茶道文化。本文以武汉体院大学生茶道艺术团茶艺术表演创编为例,并结合“大益八式”表演,探讨大学生茶艺实践中的美学意义,以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一、艺术意象是艺术的最主要表现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表明,艺术的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经过一定的过程。如同郑板桥先生画竹所述一样,历经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其“竹”才成为艺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无论是描摹物象,还是抒发情感,首先要调动审美经验,产生深切的感受和审美发现,激起创作的欲望萌动和动机生成。然后把物象和情感通过形式符号表现出来,形成艺术作品最后以物质形式固定下来。它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显然,意象是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胸有成竹”反映了从艺术意象到艺术品形成的过程,都必须经历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只有生活中审美经验丰富的人,画出的竹子才有灵气,事物形象才会逼真生动、栩栩如生。(一)组织成员进行自我准备,积累和丰富生活基础,增强学生对茶的基础认识茶道艺术的表演创造也是从体验、构思,再到艺术表现的过程。茶道艺术团的学生在进行艺术创造之前,通过大益爱心学生茶艺社的培训活动,以及在大益爱心茶室进行茶道交流,学习和积累了关于茶的与品饮经验。同时,先遴选部分骨干送到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养,以传帮带的形式加强大学生对茶文化的亲近感,作为他们日后进行茶艺创造的准备基础。茶道艺术的表演,是一种饱含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的创作过程,表演创作者如何丰富自身的茶饮生活,积累丰富的茶艺经验,直接关系到茶道艺术团成员的创作能力与表演感染力。而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大多对茶还是十分陌生,甚至平常根本不饮茶。为了加强茶道艺术团成员的生活积累,依托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的优势,使得学生有较多机会阅读茶的相关专业书籍。邀请茶道专业老师进来对骨干级成员进行集中培训指导学生走访茶叶和茶具市场进行调研学习直观熟悉茶叶、茶器等产品性能。我们还根据中国茶文化的艺术特点和传统精神,组织茶道艺术团成员去户外开展了“云席”茶会,以天地为席,品茶论道,并在校内主办“论道斗茶”的比赛等系列茶文化体验活动,使得大家对茶的理论知识、泡茶的方法、茶艺表演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长达2-3个月。学生们一方面亲自观察体验,一方面从书籍材料中获取素材的间接体验,并从这些过程中广泛收集素材。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为艺术创作而进行的自觉艺术体验的过程,为日后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二)集群整理素材,表现对比艺术的语言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在特定创作动机的引导下,通过艺术思维,对生活素材进行概括、提炼、加工、虚构,在头脑中孕育成主客体融合的艺术胎儿——完整的艺术意象的过程。它包括艺术胚芽的萌发孕育以及完整的艺术意象的成熟两个阶段。鲁迅先生曾谈到他的创作方法:“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这就是综合。他说自己的小说形象是“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因此艺术团的成员采取了集思广益的方法。第一阶段的构思,艺术团的成员们进行了多次集体讨论。集体讨论主要是成员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创作题材、主题和艺术的形式。围绕茶文化,选取了茶马古道——反映、采茶舞、古筝演奏、太极表演等内容艺术形式。有针对性的汇集整理素材,在纷繁杂乱的素材中找寻共同点,并加以整合,确立共同的创作思路。虽然素材是来源生活但茶艺表演的艺术形象并不是生活中形象的简单移植照搬和排列,而是要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凝练、升华、概括,用艺术的语言表现出来,这就是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转化。因此茶道艺术团根据艺术创作的规律,采取分配个人的任务,分组进行创作的方式,从收集的素材中寻求共同之处,通过常用的简化和综合的手段,适当选用夸张与变形,编排成一套优美而具感染力的茶艺舞蹈舞蹈。(三)表现艺术的艺术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家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运用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将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艺术意象物态化,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可供鉴赏的艺术作品,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艺术表现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媒介和物质载体:画家绘画需要借助画笔、画布和颜料;雕塑家需要刻刀和石头;音乐家需要音响、旋音色和配器;而舞蹈家需要舞台、灯光和音乐等。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神农尝百草以茶解读,到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再发扬于宋,极盛于清。在长达4700年的历史里,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以茶为依托,发明出了上百种茶的娱乐方式:茶画、斗茶、茶百戏、茶歌、茶舞、茶艺表演……这些古老的艺术,有的以实物保留至今,让世人可以瞻仰,为之赞叹;而更多的艺术门类仍在发展。1、大益八式的内涵茶道艺术团的茶艺节目,经过集思广益,初步定型为具有专业优势的茶舞和茶艺表演。茶艺表演虽然依据不同茶的种类,有着不同的讲究,但作为全国普洱之王的大益集团,有着独到的“大益八式”。大益八式是一套大益茶道研创的茶道演习流程,每一式都指向一系列的动作;是修悟茶道重要的学习工具及进步手段,每一式都是对大益茶道核心思想的理解;是个人茶道修行及茶艺创新的基本源泉,每一式都提倡一种人生态度及生活方式。大益八式中的“洗尘、坦呈、苏醒、法度、养成、身受、分享、放下”,其实也暗含了处事为人的道理。茶如人生,品茶惜茶之人相信,茶水是有灵性的。茶艺师的心态会影响到茶的口感和品质,因此在进行八式表演时,表演者需心静如水,动作优美、气质典雅、形象古典为上。此外,伴随着高山流水的铮铮琴声和解说词的娓娓道来,更能让观众感受到一种试听盛宴。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表演方面,大益八式无论是在自身动作方面还是将茶与人生相结合的方面都堪称完美,无论是大益八式抑或是台湾十八式,年轻漂亮的姑娘穿着美丽的旗袍,微微翘起的兰花指,优美的体态和姿势,甚至是名贵的器具反而更能吸引看客的目光。这种有形无神的茶艺,难以教化人去体悟茶的内涵和精髓。但笔者认为,茶艺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更是一种内涵,一种精神。无论是茶禅一味还是守真益和,无论是仁义礼智还是仙风道骨,我们可以允许不同的人对于茶有不同的感受和解读,但这种感受和解读如果只是停留在表演者的外表而忽略了我们要传递的实质,茶艺可以传输很多的文化。我们又是否可以尝试无论男女,无论老少,无论姿态,而仅仅是回归茶的实质,学习千年前陆羽之精华,从而创造新的、真的茶艺呢?2、民间舞的主题茶舞,顾名思义,就是以茶的采摘、制作、品尝等内容为主题的舞蹈。中国的茶舞起源较早,但由于舞蹈属于时间艺术和表演艺术,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没有媒介能够完整的还原当时的舞蹈,我们只能通过古籍的记载去寻找蛛丝马迹,在想象中完成复元,在猜测中完成复排。虽然我们无法复原传统的舞蹈,但新的时代给了茶道艺术团创造的时机:我们结合民族民间舞的特色,确定作品题材和主题,从采茶的动作中提取主题元素并完成编排。茶叶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制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普洱)六大类。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茶的色泽、质地、口感、成分等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从绿茶到黑茶,适合的人群基本也是从年龄较小到年龄较长。年轻人喜欢色泽明亮、滋味浓醇、回甘生津的绿茶或叶底软亮、绿叶红镶边,带有淡淡花香的青茶;这类茶的新茶为上,口感新鲜,带有山林的气息;而年长者多偏爱普洱一类的黑茶,这类茶色泽褐红,条索整齐紧结,口感甘滑、醇厚、活顺。并且普洱讲究存放,在存放的过程中完成后发酵。在品尝普洱的过程中,通常头几泡略有苦涩,但5、6泡之后开始回甘生津,才能品出茶的味道。正如经历了一生风波的智者,最后苦尽甘来。结合茶不同的种类,艺术构思就此形成:六种茶,用六种不同的舞蹈形式来表现,例如绿茶活泼如少女,黑茶成稳如智者。从清新活泼到舒缓安定,既是六种茶口感的表现,又是人生经历的写照。而服装、灯光则配合不同颜色的茶,变换出六种灯光,即使不是舞蹈界的观众也能收到视觉上直观的感受。二、创作思维训练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有意向思维(也称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也称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艺术创作作为一项创造性的精神生产,巧妙的艺术构思是艺术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茶艺培训之余,适当的创意思维训练也必不可少。创意思维可分为超前思维、直观思维、联想思维、幻想思维、灵感思维、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交叉思维、平行思维、组合思维十种。在训练艺术创造性思维时,可以脱离茶的局限,从生活到艺术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回形针,可以变换出哪些新的用途?对于我们所熟知的名言警句,当今时代我们是否可以提出新的见解?面对“竹锁桥边卖酒家”的命题,我们如何将其跃然纸上?训练的目的是创新意识的驱动、勇敢冒险的精神、顽强的创新意志、跳出思维陷阱等。通过一系列的创作思维训练,旨在拓宽学生思想,冲破思维局限,更广阔的寻求艺术创作的天地。如将茶马古道历史文明贯穿于艺术创作。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同时也是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最早源于唐宋年间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即将内地的茶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地区的良马进行交换,并因此得名。茶马古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是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它是以川藏、滇藏与青藏(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并辅以众多的支线和附线而构成的道路系统。茶马古道地跨川、滇、青、藏等省,向境外延伸至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此为滇越茶马古道),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茶马古道的出现,更大的作用在于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中国与外国文化的交流。我们的祖先在这条道路上历经风霜,甚至牺牲生命,方铸就了这条古道的价值。对于这样一条历史文明的古道,我们有理由将其发扬光大。因此,我们选取了从采茶、制作、到运输、贩卖的过程,使整个舞蹈从明亮的气氛开场,经过运输途中的风霜雨雪和艰难险阻,最后得以成功到达目的地。整个舞蹈设计从开始到高潮再到结束,跌宕起伏地讲述这一条道路的不易与伟大。三、有利于引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发展大益爱心茶道艺术团,不仅为广大的学生提供了舞蹈创作与表演的平台,为茶道的艺术性注入了新的色彩,同时也为艺术创作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一方面,通过对外宣传和参与相关活动,倡导文化生活,推广学习茶艺爱好茶道,唤起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提供茶道学习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大学生品茶、惜茶,能够激发同学们关心民族文化,营造校园良好文化学习氛围,丰富大学校园生活;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帮助同学修身养性、体味人生:“守真益和”的茶道精神,旨在教导学生返朴归真、谦和中庸,完成人格的提炼和精神的洗礼;以茶代酒、以茶示礼,既是相互之间交流的途径,增进彼此友谊的方法,更是对五千年礼仪之邦的独特文化的传承。而且与茶有关的中国传统形式如诗词、小说、古筝、太极、书法、国画、围棋等茶道艺术,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极大的帮助。茶道也有利于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熬夜玩游戏、早上赖床等一系列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违背自然和人体的规律,导致学生存在一些肝火过盛、视力下降、吸收辐射过多等问题。而茶则是较好的养生饮料,其中包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