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德国IFM传感器怎么安装与选择?据天沐察看德国IFM传感器的使用频率很高,在自动化行业使用特别的多,目前很多企业都比较重视拉力传感器的安装及使用。德国IFM传感器通过力敏器件检测其所受到的力的变更,并通过拉力传递结构来传递力的物理信号。也就是说,弹性体在产生弹性形变时,使传递器这一转换元件(通常为电阻应变片)也产生形变,而此时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将发生变更,这种变更将变更为电信号被输出。德国IFM传感器它的电路中包含了一个测量电路,与信号放大电路,测量电路能将电阻的阻值变量转换成电压信号,而这种信号往往是弱电信号,并不能直观、精准地反应出变更的大小。通过放大电路,这种信号即可被放大并输出数显面板表。常用的拉力传感器是电阻应变式,是一种坚固、耐用、牢靠的传感器产品。在安装和使用的过程中依旧有一些注意事项:1、拉力传感器要轻拿轻放,尤其对于用合金铝料子作为弹性体的小容量传感器,任何振动造成的撞击或者跌落,都很有可能造成很大的输出误差。2、设计加载装置及安装时应保证加载力的作用线与拉力传感器受力轴线重合,使倾斜负荷和偏心负荷的影响减至最小。3、在水平调整方面。假如使用的是单只拉力传感器的话,其底座的安装平面要使用水平仪调整直到水平;假如是多个传感器同时测量的情况,那么它们底座的安装面要尽量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这样做的目的重要是为了保证每个传感器所经受的气力基本—致。4、按拉力传感器量程选定确定所用传感器的额定载荷。5、德国IFM传感器的底座安装面应尽可能的平整和清洁,没有任何油污或者胶膜等存在。安装底座自身应具备充足的强度和刚性,通常要求高于传感器自身的强度和刚度。6、德国IFM传感器外壳、保护盖板、弓|线接头均经密封处置,户不准打开。7、为防止化学腐蚀安装时宜用风土林涂抹拉力传感器外表面。应躲避阳光直晒和环境温度剧变的场台使用。8、在无法躲避时应加装防护或缓解装置。9、为防止大电流直接窜过传感器本体而损坏传感器禁止在传感器安装后进行电焊作业。10、在德国IFM传感器加载装置两端加接铜编织线做的旁路器。11、电缆线不宜自行加长,在确实需加长时应在接头处锡焊,并加防潮密封胶。12、在拉力传感器四周最好采纳一些挡板把传感器罩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可防止杂物掉进传感器的运动部分,影响其测量精度。13、德国IFM传感器的电缆线应阔别强动力电源线或有脉冲波的场合,无法避竞时应把拉力传感器的电缆线单独穿入铁管内,并尽量缩短连接距离。14、按本说明中的德国IFM传感器量程选定确定所用传感器的额定载荷,拉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模拟试卷
- 核电站保安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国考朝阳市法语翻译岗位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晋城市能源管理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包头市英语翻译岗位申论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鞍山市预算管理岗位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安徽俄语专业科目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安徽财监申论大作文预测卷及答案
- 2025国考云南统计局行测常识判断易错点
- 2025国考北京金管财经专业科目高分笔记
- 2025内初班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招聘村副职干部3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农村厨房翻建申请书
- 文库发布:《青鸟》课件
- (2025)时事政治试题库附答案详解
- 支行日常巡检方案
- 2025年度济南市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合招聘(4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成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
- DZ∕T 0033-2020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中国联通cBSS系统使用培训-第一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