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通镇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报告_第1页
八面通镇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报告_第2页
八面通镇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报告_第3页
八面通镇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报告_第4页
八面通镇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关于八面通镇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及思考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乡镇作为一定地域内社会生活共同体,有着独特的区位系统,其运行状况与发展关系到本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为了深入探讨八面通镇人口变动状况及其动因与趋势,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八面通镇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一、人口普查资料概析1.基本情况。2000年--2010年,八面通镇进行了第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现据普查资料,对其作概略性的分析。八面通镇户籍、常住和外来人口一览表

(含街道)

单位:人

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合计男女合计男女合计2000年6791034718327777222337262340229212010年7572039370363507642639767366591641增长%11.513.410.9-5.8-6.7-7.878.2从表中可以看到八面通镇户籍人口发展是比较平稳的,约在67000—76000人之间。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外来人口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720人。这主要是穆棱市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镇域经济迅速发展,外来打工流动人口增加,2000年八面通小城镇刚刚起步,外来人口只有921人,而2010年外来人口达1641人,增长78.2%。

2.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常住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7714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1604人,增长26.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21969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6932人,增长46.1%;初中文化程度的32245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减少2805人,下降9.5%;小学文化程度的11290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减少3663人,下降48%;由此看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就是农民种地也要有文化,要科学种田。从两次普查的人员知识结构看,人员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投入,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3.性别比趋于合理。在常住人口中,男性39767人,占常住人口合计76426人的52%;女性36659人,占48%,男女性别比108.48:100,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男女性别比109.52:100相比,减少了0.4个百分点。4.老龄化程度增加。为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将人口划分为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个组,即少儿组、成年组和老年组,从人口增减变化看,少儿组所占比重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下降10.2个百分点,成年组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长6.6个百分点,老年组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长3.6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分组所占比重

单位:人、%

常住人口少儿组成年组老年组合计比重%合计比重%合计比重%2000年722231480620.54860667.3881112.22010年76426787210.35647973.91207515.8从表中比较,概观地说,揭示了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减少,老龄化程度增高。由于人们观念的变化和计划生育政策总体上落实到位,少年儿童在总人口的比重日渐减少。随着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需求,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使人口老龄化比例增加。二、人口状况与发展的均衡性人口问题,其实质是人口的均衡发展问题。八面通镇人口变动情况主要表现在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比接近国际通用标准。第一,人口结构失衡。两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镇域人口已从过去的“数量增长型”已转变成“结构失衡型”。着重在二个方面:第一,以老龄化为特征的年龄结构失衡。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我镇老龄化的主要成因在于: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生育高峰人群渐趋进入老年期。二是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科技的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均寿命的提高。三是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使生育率大幅度下降,控制了中青年人口数量的按比例增长。高龄的人口量在逐年增加,正从老龄化向高龄化挺进,人口现象演变成社会问题。家庭养老负担加重。未来10—20年,家庭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家庭养老负担沉重。由于长期普遍推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使家庭人口结构已呈“四二一”结构,即四个老人(或许更多)、一对青壮年与一个孩子。就一户家庭而言,赡养、抚育双重负担,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关怀精力都力不从心。第二,人口性别比逐步接近国际通用标准。人口性别比是指男性与女性之比,表示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按照国际通用标准,男女性别比的正常范围是103至107之间。男女性别比108.48:100,略高于国际通用标准。从两次普查看,我镇人口性别比逐年也在改善,正在逐步接近国际标准。

三、几点思考建议八面通镇人口变动状况,揭示了乡镇人口的现象特征与机理规律,尽管是一个案性研究,但有其代表性。人口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与可续发展的基础,是全局性问题。人是决定性因素,人口发展状况对整个国民经济、国民生活发展都有着关键影响。因此,要把人口问题镇域发展体系,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因人口变动所带来的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全局性问题,使我镇人口、资源、环境与人口发展趋向均衡和可持续。1.大力发展养老福利服务机构。老龄化已摆在面前,高龄化正加速挺进。“四二一”家庭结构,供养能力低,对养老福利服务机构需求更加突出。必须及早谋划,未雨绸缪。要根据人口实际和小城镇总体布局,应规划建设好养老护理院。其次是发展老龄事业,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老年俱乐部、文化服务业等,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2.调整镇级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养老金支出和养老金积蓄。人口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抚养系数逐年增大,政府养老金入不敷出,很大可能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