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什塔依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地质条件分析_第1页
新疆库什塔依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地质条件分析_第2页
新疆库什塔依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地质条件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库什塔依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0电站的发电规模库什塔-伊水塔工程的正常蓄水位为1505.0m,总蓄水位为1.59亿3m。电站装机1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3.50亿kW·h。该工程为二等大(2)型工程,由拦河坝、表孔溢洪洞、导流兼泄洪洞、发电引水洞、厂房等建筑物组成。1工程地质条件库什塔依水电站工程坝址区总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河谷走向北东,工程区河谷呈“U”形,现代河床宽30~50m,两岸阶地不对称发育。左岸Ⅱ级阶地宽30~50m;右岸Ⅱ级阶地宽60~120m,山顶为Ⅵ级基座阶地夷平面,相对高差200~300m。左岸山体较陡,岸坡坡度50°~70°;右岸山体岸坡坡度多在40°~62°,局部较陡,基岩裸露。两岸山体雄厚,具备建坝的地形、地质条件。坝址区出露的地层岩性为凝灰岩、灰岩,呈厚层状~块状结构。坝址区左岸坡高约200~210m,坡度50°~70°,在1280~1420m高程分布有强卸荷带,长约1000m。左岸强卸荷带水平宽度为5~37m;弱卸荷带水平宽度为15~30m,局部存在较大裂隙,岩体部分松驰。基岩强风化带厚3~5m,局部可达10m;弱风化带厚10~15m。透水率q<3Lu界线在基岩面以下15~25m。现代河床宽75m,河床砂卵砾石厚约2~3m,下伏基岩为凝灰岩、安山岩、块状结构。强风化带厚2~5m;弱风化带厚10~15m。该河床段岩体透水率q<3Lu界线在基岩面以下25m。右岸坝肩坡高约125m,岸坡坡度40°~60°,局部近直立,坡脚为Ⅱ级基座阶地,阶地河拔6~10m,阶地上部为砂卵砾石,厚1~10m,下伏为凝灰岩、安山岩。右岸山顶为Ⅴ级基座阶地,河拔120~130m,该段基岩强风化带厚约2~5m;弱风化带厚10~15m。q<3Lu界线在基岩面以下6.7~45.6m。2坝体材料场见表1坝址区勘查有C2和C4砂砾石料场。C2料场位于坝址右岸的Ⅱ级阶地上,距坝址直线距离0.7~1.4km,上覆无用层平均厚度约1m,勘探储量100万m3。C4料场位于坝址左岸下游Ⅵ级阶地上,距坝址直线距离2.9~3.7km,上覆无用层平均厚度约2.0~2.5m,下部有用层勘探厚度50m,勘探储量900万m3。C2和C4作为坝体填筑料,各项指标满足要求。P2块石料场为沥青混凝土骨料场,位于坝址的左岸,距坝址直线距离0.7~1.3km。岩性以中厚层灰岩为主,单层厚度0.5~2.0m,弱风化岩体饱和抗压强度43MPa,软化系数0.64;新鲜岩体饱和抗压强度49MPa,软化系数0.63,属中硬岩。岩层厚度及质量较稳定,强风化层厚度3~5m;弱风化层厚度10~15m。新鲜岩石储量丰富,弱风化层岩石和新鲜岩石质量满足沥青混凝土骨料要求。3水库设计3.1上坝公路上坝混凝土板护坡设计方案库什塔依水电站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最大坝高91.1m,坝顶高程1307.60m,坝顶宽10.0m,坝顶长439.0m,防浪墙顶高程1308.8m。上游坝坡1∶2.25,下游坝坡1∶1.8,在下游坡设10m宽、纵坡为8%的“之”字形上坝公路,下游坝坡平均为1∶2.14。上游围堰与坝体结合,上游坝坡采用C20现浇混凝土板护坡,板厚25cm;下游坝坡采用混凝土网格梁,网格梁内填种植土,种植草皮护坡。3.2水库中心区域坝体填筑分区从上游至下游分为上游砂砾料区、上游过渡料区、沥青混凝土心墙、下游过渡料区、下游砂砾料区和下游排水棱体区。3.2.1心墙结构及材料沥青混凝土防渗体采用直立的碾压式沥青混凝土结构,墙体轴线在坝轴线上游3.0m处。心墙采用上窄下宽布置,顶宽0.4m,底宽0.8m,厚度采用台阶式渐变,与基座连接处心墙厚度由0.8m台阶式渐变至2m。沥青混凝土心墙基座采用混凝土结构,厚0.8m,宽4~8m,心墙顶部与坝顶防浪墙紧密结合。沥青采用克拉玛依水工沥青;粗骨料采用P2料场灰岩加工制备;细骨料采用混凝土细骨料;填料从附近水泥厂购买。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混凝土底座之间的接触面上设止水铜片和砂质沥青玛蹄脂,砂质沥青玛蹄脂层厚10.0mm,止水铜片厚1.0mm。沥青混凝土心墙、混凝土底座连同基岩防渗帷幕形成一道整体防渗屏障。为了满足冬季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要求,确定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为:骨料最大粒径19mm,矿料级配指数为0.4,初选油石比为8%,填料浓度为2.0。试验表明,在苛刻的室内试验条件下和-25℃气温下,沥青混凝土试块的结合面上、下层结合良好,结合面和非结合面的密度(孔隙率)均匀,防渗性满足要求,抗劈裂变形能力大。夏季沥青含量为7.0%左右。3.2.2基岩建基材料过渡层设在沥青混凝土心墙两侧,水平宽度上、下游均为3m。过渡层从底部弱风化基岩建基面填筑至心墙顶部,过渡料采用C4砂砾料场粒径小于80mm的全料,最大粒径为80mm,小于5mm粒径含量为25%~40%,小于0.075mm粒径含量小于5%,渗透系数不应小于10-3cm/s,相对密度Dr≥0.85。3.2.3坝体砂料填筑料坝址区砂砾料储量丰富,坝壳料采用天然砂砾料填筑,上游围堰作为坝体的一部分,也采用天然砂砾料填筑。坝体填筑料采用C4砂砾料场粒径小于600mm的全料填筑。相对密度Dr≥0.85,压实后渗透系数为10-2~10-3cm/s。3.3水库处理3.3.1心墙基岩灌浆坝基处理设计原则为:(1)心墙部位基岩强风化层岩石破碎,透水性强,将强风化层全部挖除,防渗心墙和过渡层建基于弱风化岩面上。(2)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基座下的基岩进行灌浆,以提高基岩的抗冲蚀能力。(3)坝基防渗处理深度按透水率小于3Lu控制。3.3.2心墙灌浆基础标准混凝土基座段布置2排孔深8m、孔距3m的固结灌浆孔。左岸卸荷带处心墙基座加宽至8m,设2排孔距2m的深孔固浆灌浆孔,孔深约15~34m,深孔固结灌浆伸入卸荷带弱滑裂面以下。对断层处理带,心墙基座加宽至8m,布置2排孔深15m、孔距2m的固结灌浆孔,灌浆孔与断层倾向一致。标准混凝土基座段布置2排孔距2m、排距1.5m的帷幕灌浆孔。左岸卸荷带及断层处理段心墙基座加宽至8m,设4排孔距2m、排距1.5m的帷幕灌浆。帷幕灌浆深度需伸入基岩q≤3Lu的界线以下3m,还要满足坝基最大水头1/2~1/3的要求。断层处理带灌浆孔与断层倾向一致;其他灌浆孔均铅垂设置。4冬季施工可行性库什塔依水电站工程大坝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坝。西安(下转第81页)(上接第72页)理工大学针对本工程所做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冬季施工可行性专题论证研究表明,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可在-25.0℃气温下施工,沥青混凝土上、下层结合良好,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