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息检索概论_第1页
第一章 信息检索概论_第2页
第一章 信息检索概论_第3页
第一章 信息检索概论_第4页
第一章 信息检索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检索使用教程导论一、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二、本课程能学到些什么?三、怎样学好这门课程?一、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1.高等教育明确规定的培养要求;培养信息素质的重要内容2.学习本课程能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专业培养要求《文献检索实用教程》是一门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学习科学地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满足个人信息需求的一门方法课。教育部1998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包括249种专业,有218种专业在它的培养要求中明确规定“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查找、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一系列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2.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3.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4.信息道德信息道德又称为道德伦理,是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个环节中,用来规范其间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美国在2000年批准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认为,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应达到如下的标准: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鉴别信息及其来源;将检索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有效地利用信息去完成一个具体任务;了解利用信息过程中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理、合法地检索、搜集和利用信息。信息检索的价值(一)避免重复研究或走弯路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闭门造车只会重复别人的劳动或者走弯路。比如,我国某研究所用了约十年时间研制成功“以镁代银”新工艺,满怀信心地去申请专利,可是美国某公司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已经获得了这项工艺的专利,而该专利的说明书就收藏在当地的科技信息所。科学研究最忌讳重复,因为这是不必要的浪费。在研究工作中,任何一个课题从选题、试验直到出成果,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研究人员在选题开始就必须进行信息检索,了解别人在该项目上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工作目前正在做,谁在做,进展情况如何等。这样,用户就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而避免重复研究,少走或不走弯路。信息检索的价值(二)节省研究人员的时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信息的增长,加重了信息用户搜集信息的负担。许多研究人员在承接某个课题之后,也意识到应该查找资料,但是他们以为整天泡在图书馆“普查”一次信息就是信息检索,结果浪费了许多时间,而有价值的信息没有查到几篇,查全率非常低。信息检索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必要环节,成功的信息检索无疑会节省研究人员的大量时间,使其能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信息检索的价值(三)是获取新知识的捷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传统教育培养的知识型人才已满足不了改革环境下市场经济的需求,新形势要求培养的是能力型和创造型人才,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才首先需要具备自学能力和独立的研究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是,“授之以鱼”只能让其享用一时。如果掌握了信息检索的方法便可以无师自通,找到一条吸收和利用大量新知识的捷径,把大家引导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中去,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是谓“教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用无穷。路易斯•肖:“懂得如何查询到所需要的知识等于掌握了知识的一半。”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说:

“在知识社会里,对于任何一个人、组织、企业和国家,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竞争成败的关键。”

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1909~2005),“现代管理学之父”。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简称为MBO)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概念,并已成为当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路易斯•肖:“懂得如何查询到所需要的知识等于掌握了知识的一半。”德国柏林图书馆:“这里是知识的宝库,你若掌握了它的钥匙,这里的全部知识都是属于你的。”这里所说的“钥匙”即是指信息检索的方法。这些问题,你可以解决吗?问题1:我要考英语四六级,我想找一些复习资料和历年的试题做做。到哪儿能获得这些资料呢?问题2:我想报考研究生,如何选择导师?想知道这个教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需要阅读该教授近几年来发表的论文,怎样才能看到这些文章呢?问题3:我要写毕业论文了,需要参考一些外文资料,但这些外文资料该去哪儿找呢?问题4:我在从事某个科研课题的研究,需要全面掌握该课题国内外有关研究的背景与进展,从而保证研究成果的先进性、新颖性等,怎样才能有效获取相关信息?本课程解决:如何科学地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满足个人的信息需求我们处的信息状态1、信息爆炸——信息社会——掌握信息的人掌握机会,掌握信息的掌握财富,掌握信息的人可以把握先机2、科研重复率——40%(我国)3、我们面对的信息问题是:信息无限增长,而人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有限(人不可能将所有信息转化为自身有用的信息)信息的多源性、可选性和易得性,这在便利人们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污染、信息过载等问题。庞大复杂的文献信息资源与人们的特定需求之间的矛盾,向我们提出了如何科学地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满足个人的信息需求的问题。如果掌握了信息检索技术,我们就可以最快速度、最为精确的途径获得需要的信息,最大程度地节省用于信息搜集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继承和借鉴前人的成果,充分了解和利用国内外前人和他人对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导论一、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二、本课程能学到些什么?三、怎样学好这门课程?二、本课程能学到些什么?(课程内容)第1章信息检索概论第2章中文综合性信息检索第3章专类信息检索工具第4章经济、法律信息检索第5章社会科学信息检索第6章工程技术类信息检索第7章数理、化学、药学、农学信息检索第8章特种文献检索第9章网络信息资源及其检索二、本课程能学到些什么?培养和强化信息意识,提高信息化生存策略重视信息资源信息的检索能力知道何时需要信息知道如何查找所需的信息知道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解决问题了解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础知识和检索原理从宏观层面上掌握信息组织和加工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我国和世界上几种主要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掌握有效索取原始文献各种途径导论一、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二、本课程能学到些什么?三、怎样学好这门课程?三、怎样学好这门课程?课时安排第一部分我们在教学楼学习基础知识和一些检索方法技巧;第二部分同学们上机演练,当堂完成上机实习报告。教学课程5次上机实习3次成绩测算实习报告成绩占60%考勤占40%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论

1.1信息与信息源1.1信息概述1.1.1信息

申农(C.E.Shannon)将信息定义为“用来消除随机事件形式的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就是不定性减少的量,是两次不定性之差。

控制论专家维纳(N.Wiener)从信息发送、传输、接收的过程中,客体和接收(认识)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定义信息。他说:“信息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

站在认识主体立场上来看,信息则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1.1信息概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用1.1信息概述1.1.2信息源1、非文献信息源

非文献信息源又称零次信息源,是非文字记录性信息的来源,如口头言论传播的信息、参观考察、会议、展览、访问、实物样品、电视广告传播等无文献记录或不做记录的信息来源。2、文献信息源

文献信息源是指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在各种载体上的知识和信息。1.1.3文献信息源文献是记录所有知识的一切载体。(GB/T3792.1-1983)是人类将知识(用文字、符号、图形及声频视频信号)记录在一定载体上形成的。文献信息资源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积累和存储的、不断增长的全部文献的总和。文献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的主体部分,是信息搜集、存储、检索、利用的主要对象。按不同划分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文献信息资源类型根据文献记录方式和载体材料的不同,可以将现代的文献信息资源划分为: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和机读型(或称电子型信息资源,或数字信息资源)。根据文献信息加工深度划分,可以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根据出版形式划分的文献信息资源类型:图书、期刊、报纸、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档案文献和产品样本。2、文献信息资源类型:

文献信息资源以记录方式和载体材料为依据可划分为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以纸张为载体,记录方式主要是印刷技术,包括油印、铅印、胶印、木板印刷、复印、激光打印等。缩微型文献信息资源以感光材料为载体,记录方式主要是光学记录技术,主要类型有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缩微卡片等。机读型文献信息资源以磁介质、光介质材料为载体,记录方式为磁录、光录技术,主要类型有磁带、磁盘、软盘、光盘等。声像型文献信息资源感光材料和磁性材料为载体,记录方式为光录技术和磁录技术,主要类型有唱片、录音录像带、电影胶卷、胶片、幻灯片等。2、文献信息资源类型:

文献信息资源以文献的加工层次可划分为(1)一次文献(PrimaryDocument/Literature)

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文献。一次文献是文献的主体,是最基本的文献信息源,也是文献检索的主要对象,图书报刊、研究报告、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科技档案、技术标准和科技报告等都属一次文献。一次文献信息源包含有新观点、新发明、新技术和新成果,提供了新的知识信息,是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有重要的参考和使用价值,是人们信息检索和利用的主要对象。2、文献信息资源类型:

文献信息资源以文献的加工层次可划分为(2)二次文献(SecondaryDocument/Literature)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是图书信息研究机构将大量的分散的无序的一次文献,经浓缩、整序、加工处理后,组织成系统的便于查找和利用的文献。书目、文摘、索引、题录、和搜索引擎等都是典型的二次文献。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的浓缩和有序化,主要作用是存储和报道一次文献线索、提供查找的途径索引。因此,二次文献是用于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工具,是重要的指示性信息源。2、文献信息资源类型:

文献信息资源以文献的加工层次可划分为(3)三次文献(TertiaryDocument/Literature)

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是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概括而编写出的文献,是文献的研究成果和产物,具有参考性和指导性。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数据手册、百科全书、辞典等参考工具书。三次文献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知识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它从一次文献中汲取重要内容提供给人们,便于人们高效率地了解某一领域的状况、动态、发展趋势和有关情况。3、文献信息资源类型:

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可以分为十种类型不论是文献信息资源,还是数字信息资源,都包含以下主要的信息资源类型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公司产品资料其他文献1、图书(Book):图书是文献的主要形式,是由专门的出版社以单行本或多卷本的形式出版发行的出版物。一般为纸本印刷品,但随着IT技术的发展,也出现将印刷品图书进行数字化处理后的“电子图书”特点:是系统全面、观点成熟,它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主要工具。但出版周期长,报道速度慢。特征(如何识别):作者(Author)、书名(Title)、出版社(Press、Publication)、出版地、版次(Edition)、国际标准书号(ISBN)。图书收藏特点:图书在大型图书馆均有广泛收藏,多数图书较易获取。国家图书馆是我国收藏图书最全的单位。1、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OPAC(OnlinePublicAccessCatalogue)淮阴工学院图书馆书目查询系统国家图书馆书目查询系统/2、联合目录淮安高教联合体联合目录/unisearch/3、电子图书超星图书馆、书生之家、方正apabi图书、读秀…图书书名:MBA英语精读文选责任者:吴启金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2-5-24年份:2002ISBN号:7-111-08867-0专著著录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应注明起止页码)例:[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SkolinkMI.Radarhandbook[M].2ndEdition.NewYork:McGraw-Hill,1990.国际标准书号

(InternationalStandardBookNumber,ISBN)国际通行的出版物代码,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ISBN号具有专指性,唯一代表某种书的某一版本,2007年1月1日起正式使用13位ISBN号。978-7-118-05497-2组号出版社号书序号校验号前缀号: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NA)为图书分配的商品代码。目前使用978,预留979。组号:组号是国家、地区、语言或其他组织集团的代号。由国际书号中心(InternationalISBNagency)负责分配。中国组号为一位数字“7”。出版社号:由国家标准书号中心负责分配,其位数视申请出版社图书出版量多少而异。书序号:由出版社负责管理分配,每个出版社所出各种图书的序号校验号:是校验ISBN编号是否合法。比较:ISBN978-7-5064-2595-7,ISBN978-7-04-021737-7前缀号2、期刊或杂志

(Periodical,Journal,Magazine)定义: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使用固定的刊名,每期均有连续的卷、期号和年月顺序号。按刊载的内容可以把期刊分为学术期刊与通俗性期刊两类;根据期刊的内容质量又可以划分为核心期刊与一般期刊等类型。特点:具有报道速度快、出版周期短、内容新、数量大、品种多等特点。期刊是利用率最大的文献,约占整个信息源的60%~70%。特征:作者(Author)、题目(Title)、刊名(JournalName)、卷(Vol)、期(No)、起止页码、出版年度、国际标准刊号(ISSN)、语种。收藏特点:国内图书馆和情报所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藏,期刊原文较易获取。电子期刊发展后来居上核心期刊1934年英国的化学家、文献学家布拉德福(S.C.Brandford)曾作了一个实验,将所有登载了有关电技术方面论文的期刊,按其载文量的多少顺序排队,发现全部有关电技术方面的论文,有1/3只发表在10种左右本学科专业期刊中;另外的1/3的论文,则出现在大约50多种并非直接与电技术有关的力能学和交通运输等“相关”期刊中;而最后的1/3的论文则发表在200多种与电技术毫无关系的期刊中。在统计的基础上,他总结出如下的定律:在登载某一学科论文的所有期刊中,1:n:n2

其中N≈5。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目前核心期刊的定义较多,不尽相同。综合多数学者意见,核心期刊的定义可为:核心期刊是列载某学科文献密度大、之载率、引文率及利用率相对较高,代表该学科现有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期刊核心期刊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题名】吸波材料研究现状及碳团簇型吸波材料设计【作者】徐国亮蒋刚朱正和【机构】四川大学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65【刊名】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4,21(B04).-216-218【ISSN号】1000-0364【CN号】51-1199【关键词】吸波材料,碳团簇型吸波材料,吸波性能期刊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3]杨得庆,隋允康,刘正兴,等.应力和位移约束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0,21(1):17-24.[4]KucheikoS,ChoiJW,KimHJ,etal.Computerarchitectureaquantitativeapproach[J].JournalAmericanCeramSoc,1997,80(11):2937-2940.中国标准刊号中国标准刊号:国际标准刊号(ISSN)国内统一刊号(CN)国际标准刊号由以ISSN为前缀的8位数字组成,前7位数字为单纯的数字序号,无任何特殊含义,最后一位为计算机校验码。其结构形式是:ISSN××××-××××,如ISSN1002-1027ISSN1002-1027单纯的数字序号计算机校验码国内统一刊号地区号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编码表GB2260-82》取前两位,如北京为11、天津12、上海31、辽宁21、吉林22等。报刊登记号是国内统一刊号的主体,由4位数字的序号组成,其中0001-0999号为报纸序号,1000-4999号为期刊序号。CN11-2257中国国别代码地区号报刊登记号3.科技报告定义:科技报告(TechnicalReport)是科研人员就某一专题研究成果的总结报告或中期进展报告。这些研究都是科研单位或人员与政府部门签有合同的科研项目。特点:反映新技术、新学科,内容专深,数据可靠,保密性强,每份科技报告单独成册,有专门的编号,用以识别报告类型及其资助机构。国际上较著名的科技报告是美国政府的四大报告,即PB(PublishingBoard)报告、AD(AccessionedDocuments)报告、NASA(NationalAeronau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报告和DOE(DepartmentofEnergy)报告。它们是当代科技人员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特征字:有报告字样、报告机构代号和报告号,如Report:N981234收藏特点:国家图书馆、国防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上海图书馆的科技报告相对较完整。科技报告参考文献书写方法科技报告著录格式[序号]报告者.报告题名,报告编号[R].地点:报告机构,完成年.例:[8]WorldHealthOrganization.Factorsregulatingtheimmuneresponse:reportofWHOScientificGroup[R].Geneva:WHO,1998.4、会议文献:定义:是发表在各种学术会议上的论文和相关资料。特点:专业性强,内容新颖,学术水平高。会议文献往往能代表某一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水平和发展方向,是重要的信息源之一。特征:作者、题目、会议或会议录名称、主办单位、召开地点、届次、年份等。会议名称中常带下列词:Conference、Meeting、forum、colloquium、symposium。会议录是会议文献的文集。其各种叫法:Proceedings(会议录)、Symposiums(会议论文集)、ColloquiumPapers(学术讨论论文集)、Transactions(会议论文汇编)、Records(会议记录)、Reports(会议报告)、Papers(会议文集)、Publications(会议出版物)、Digests(会议纪要)。类型:按出版类型分为:连续出版类,主要是会议录,定期或不定期出版;图书类,主要是会议文集,将会议中的论文汇集起来,按书的形式出版发行;期刊类,将会议论文刊登在期刊上,以会议或增刊的形式出版发行。按出版时间分为:会前文献(PreconferenceLiterature)会间文献会后文献收藏特点:会议文献的形式多样,出版发行常常不定期,所以查找会议文献往往没有查找期刊文献方便。连续型会议文献相对比较好查找。会议论文例一:标题

碳纳米管高温吸波材料研究进展作者

余春安,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北京);罗永康,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北京);匡松连,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北京,);蔡建强,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北京)会议信息

会议名称: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届次:3,会议年份:2003,会议时间:20030901,会议地点:南京,主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母体文献

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页码709-712会议论文例二:RisteskiD,KulakovA,DavcevD

Singleexponentialsmoothingmethodandneuralnetworkinonemethodfortimeseriesprediction

IEEEConferenceonCyberneticsandIntelligentSystems,DEC01-03,2004

2004IEEECONFERENCEONCYBERNETICSANDINTELLIGENTSYSTEMS,VOLS1AND2:741-745,2004例三:Anintegratedapproachformarketsegmentationandvisualizationbasedonconsumers'preferencedata

Lv,Yu(CollegeofComputerScience,PHDCandidateofChongqingUniv.);Guo,Gang;Cheng,Dai-Jie

Source:Proceedingsof200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andCybernetics,v3,Proceedingsof200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andCybernetics,2004,p1701-1710

ISBN:0780384032

Conference:Proceedingsof200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andCybernetics,Aug26-292004,Shanghai,ChinaPublisher: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nc.会议论文参考文献书写方法①FoxRL,WillmertKD.不等式约束的连杆曲线最优化设计[A].见:机构学译文集编写组.机构学译文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232~242②MaTingxi,LuXueshu.

Computeraidedanalysisofthepenetrationofmountedtillage

implement[A].In:ZhangWei,GuoPeiyu,ZhangSenweneds.AgriculturalEngineeringandRuralDevelopment[C].Beijing:InternationalAcademicPublishers,1992.157~1605.政府出版物政府出版物是各国政府部门或机构出版的有关科学技术的政策性文件,它集中反映了各国政府有关部门的观点、方针、政策,对于了解某一个国家的科技和经济政策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政府出版物与其他类型科技文献(如科技报告等)有一定重复,有书、报告、会议录等多种形式,因此,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按具体出版形式加以识别。6.专利文献定义:专利文献(Patent)与专利制度有关的所有专利文件,它是记录有关发明创造信息的文献。专利文献包括: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分类表、及专利检索工具。其中,专利说明书是其主体,包含专利的主要技术内容,有的还有附图,是了解专利内容的主要文献。特点:是专利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专利都是具有统一编号,内容丰富、新颖、实用、可靠,且具有法律效用。特征字:专利号、专利发明人、专利权人、专利名称、专利说明书等。如:收藏特点:专利的主要收藏单位是专利局和省级以上科技信息情报所。专利文献参考文献书写方法专利著录格式[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发布日期.例:[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06.7.技术标准定义:技术标准(Standards)是描述有关产品(或工程)的规格、工艺流程、测试方法、质量等的技术文件,它是权威机构批准出版发行的规章性文献,具一定的法律约束力。特征字:带standard、specification字样及标准机构代号,如ISO、GB、IEEE等。收藏特点:主要收藏单位是省级以上的技术监督研究所和信息情报研究所。7.技术标准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9]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8.学位论文定义:(Dissertation、Thesis)它为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即将结束学业的学生,为取得学位资格而提交的学术性研究论文。特点:其内容新颖、专业性强、学术价值高,并附有详细的参考文献,信息量大。类型:按级别可以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Ms.D)、博士论文(Ph.D),其中研究生的论文参考价值最高。特征字:学位名称,授予学位的学校、导师、论文编号等。收藏特点:学位论文一般不公开出版,所以不易获取。我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收藏全国的学位论文,各高校收藏有本校的学位论文。也有专门的商业机构收藏学校论文,如美国的Proquest公司。国内有:CNKI、万方、CALIS、NSTL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书写方法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完成年.例:[7]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3]PaxsonV.Measurementsandanalysisofend-to-endinternetdynamics[D].Berkeley:ComputerScienceDivision,UniversityofCalifornia,1997.(9)报纸:是一种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的连续出版物。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信息源,时效性极强,信息量大,但查找极不方便。(10)技术档案:是在生产建设、科研研究中形成的技术文件、图样、图表、照片、原始记录或其复制品等。此类文献是保密的,且控制在内部使用。信息检索的概念信息检索(Information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因此,它的全称又叫信息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storageandretrieval),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信息的过程。相当于我们所说的信息查询(informationsearch)。信息检索的原理信息检索的本质就是用户的信息需求与存储在信息集合体(检索系统)的信息进行比较和选择,也就是匹配(match)的过程。也就是对一定的检索系统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根据一定的线索与准则找出相关的信息。1.3信息检索一般步骤1.3.1明确检索要求1.3.2选择检索工具1.3.3确定检索途径1.3.4选择检索方法1.3.5获取原文1.3.1明确检索要求文献型信息检索,即需查找某一特定的文献,或与某一主题、学科内容相关的文献,其检索输出的是文献的线索或文献本身。常用的检索工具为各种书目、索引、文摘、搜索引擎等;事实型信息检索,即要查找的是具体事实或数据,如名词术语、法律条文、统计数据、和产品信息等,常用的检索工具为:百科全书、年鉴、机构名录、手册以及包括这类检索工具的参考工具类网站。1.3.1明确检索要求信息用户的文献需求一般分为四种类型:了解某一研究主题的全面性信息

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要求了解某一研究主题的片断性信息检索特定的文献信息1.3.1明确检索要求了解课题的背景知识是进行课题检索的基础。课题的背景知识包括课题研究的对象及其所属的学科。主要涉及内容包括研究方法、使用器材、主要研究单位和人员等。获取背景知识,可以通过询问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阅读一些入门的相关文献。1.3.1明确检索要求分析课题就是分析出课题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和辅助概念,并找出能代表这些概念的若干个词或词组。1.3.1明确检索要求主要概念,或称核心概念,是指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课题归属的专业学科名称,还包括课题涉及的具体原理、研究方法、材料工艺、应用领域等。例如:课题“甜味剂的过敏反应”的主要概念是“甜味剂”和“过敏反应”1.3.1明确检索要求辅助概念,又称普通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些没有专业意义的概念。例如:课题“聚乙烯的合成”,其主要概念是“聚乙烯”,辅助概念是“合成”。1.3.1明确检索要求在分析提取课题概念的过程中,有些检索词中已经含有的某些概念,在概念分析中应予以排除。课题“玻璃纤维增强石膏制品”,从字面上看,这个课题可划为三个概念:即“玻璃纤维”、“增强”、“石膏制品”。但石膏制品中加入玻璃纤维,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石膏制品,因此可将“增强”这一概念排除在外。课题“内弹道高温高压高密度的气体状态方程”,如果把“内弹道”、“高温”、“高压”、“高密度”、“气体”、“状态方程”六个概念全部组配起来,会造成大量漏检。实际上,内弹道状态方程必然是高温高压高密度情况,而且,弹道状态方程也必然是针对气体而言的。1.3.2选择检索工具1.3.3确定检索路径按照检索语言描述文献的特征不同,检索语言分为:描述文献内容特征的语言

描述文献外部特征的语言1.3.3确定检索路径文献的内容特征是文献所论及的事物、提出的问题、涉及的基本概念以及文献内容所属的学科范围。文献的外部特征包括题名、作者、作者单位以及某种特殊文献自身的标识,如专利文献的专利号、标准文献的标准号、科技报告的报告号等。描述文献内容特征的语言分类语言主题语言描述文献外表特征的语言题名(书名、刊名、篇名)责任者者号码途径1.3.4选择检索方法直接查找法(常用法、工具法)

直接利用文献检索工具来查找文献的方法。回溯法(引文法、追溯法)

利用已有的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由近及远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综合法(循环法)

又称循环法、分段法或交替法,是直接法和追溯法两种方法的综合。既利用检索工具又利用文献后边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浏览法1.3.5获取原文查询全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信息资源,国内常用的有:中国期刊网、维普、万方、超星等;国外常用的有:Elsevier、Springer-link、EBSCO、JohnWiley、PQDD等。如果用户使用的信息机构没有建立起统一集成的检索平台,用户往往难以准确选择合适的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只能逐一检索或浏览期刊全文数据库,费时费力且易造成漏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高校的图书馆和情报部门(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建立了期刊刊名数据库,供用户免费查询。1.3.5获取原文查找纸本文献用户获得文献线索后,一般首先到自己最经常利用的信息机构去查找全文,借助图书馆的联机书目查询系统(简称OPAC),以书名、刊名等出版物名称检索,继而借阅或复印。此外,一些信息服务机构还建立了联合目录,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同时检索多个馆藏信息,常用的有CALIS联合目录(/)、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JALIS联合目录等(/)。1.3.5获取原文利用网络信息搜索引擎除了收费的网络全文数据库外,在Internet上还存在大量的免费全文文献,其中不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搜索这些学术论文全文可以通过一些专门从事信息收集的搜索引擎或出版社,如HighwirePress()、LundUniversityLibraries建立的DOAJ(/)等。此外,利用GoogleScholar、Scirus、各国的专利网站等都能获取学术性的全文信息,有时,利用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通过“篇名(或关键词)+filetype:pdf”的方式检索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关论坛求助1.3.5获取原文相关论坛求助除了直接检索到的原始文献全文,互联网中还有大量的讨论组(论坛),这些讨论组汇集了很多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用户可以在那里求助,交流学术思想。如:诺贝尔学术资源网(/)、小木虫(/)等。利用馆际互借或原文传递服务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是各图书情报机构之间相互利用对方的文献来满足读者特殊需求的一种外借服务形式。这不仅运用在地区范围和国土范围内的馆际之间,而且用于国际范围内的馆际之间,打破了馆藏资源流通的部门分割界限,也打破了读者利用馆藏资源的空间界限,实现了不同范围内的藏书资源共享,是外借服务形式的一种拓展和趋势,也是现代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显著特征。1.3.5获取原文直接向原文作者求助如果用户已知道论文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的E-mail地址,可以直接与其联系,索取论文单行本或PDF副本。这种方式是国际惯例,论文作者通常会免费赠送。用户还可以通过这种索取方式得到该研究领域的相关论文。1.4.3分类检索语言分类检索语言是按学科范畴和体系来划分事物而构成的一种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