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密码化的中华文化 (连载六)_第1页
诗中有画密码化的中华文化 (连载六)_第2页
诗中有画密码化的中华文化 (连载六)_第3页
诗中有画密码化的中华文化 (连载六)_第4页
诗中有画密码化的中华文化 (连载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中有画密码化的中华文化(连载六)

9诗中的祈祷1、藏头的“玩”藏文诗是中国散文的一种。全诗为“密文”,其“密钥”是串接每句诗的首字,作者的真意就隐藏在诗句的首字串接文(“明文”)中,例如明朝解缙1祝某宰相寿辰进诗曰:真真宰相,老老元臣,乌纱戴顶,龟鹤遐林。粗看“密文”,浑然诗句,颂扬兼祝愿,福禄寿全有;细究则密语藏头,挖苦带讽刺,诅咒“真老乌龟”。还有一类离合式的“藏头”诗,它“玩”的是字的构成技巧:后一句诗的首字藏有前一句尾字组成的一部分(偏旁、部首等)。明人徐师曾《文体明辨》曰:“藏头诗则每句头字皆藏于每句尾字也,虽非离合,意亦近之。”说的正是这一类诗,例如宋人孔平仲有《寄贾宣州藏头诗》曰:此诗首句末“曹”字之中藏有第二句的首字“日”,第二句末“劳”字藏有第三句的首字“力”,在第三句末“惫”字之中藏了第四句首字的“心”,第四句末“豪”字之中隐藏了第五句首字的“豕”。接下来换一种方式描述就是:第六句首字“子”藏于第五句末“字”字之中,第七句首字“十”藏于第六句末“皋”字之中,第八句首字“分”藏于第七句末“寡”字之中,第一句首字“高”又藏于第八句末“蒿”字之中。这些就是解开诗句的“密钥”。可见,此诗纯粹是显示作者对于汉字的组合与拆分(离合)的技巧(串接每句头字,或串接每句首尾字,再或串接一、三、五、七句的首字和末字,二、四、六、八句的首字和末字),诗句本身似乎无多大的实在“真义”。在我国,藏头诗、藏头联不少。2、诗人是运行的关键“喻体诗”全诗为喻。诗面全是“喻体”,是“密文”—看不出作者的真实意思;诗中隐含的意思才是“本体”—实义。解读这种诗真实意思的“密钥”是当时诗人的时代背景、事情的环境或缘起及沿革等。请见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节妇吟》:猛一看,您会以为这是一首“节妇”明志诗:妇人不为利(双明珠)所动,志在坚守妇人应有的节操。然而错了,此诗是别有所喻的。《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这个副题,向读者透露了“此中消息”。据范摅《云溪友议》解释:唐代司空李师道是著名的军阀之一,曾任平庐淄青节度使,他拉拢张籍,想让诗人为其出力——当时许多军阀都想勾结文人和中央官吏,以增强个人实力,而一般不得志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依附军阀,以谋取个人出路。但诗人张籍很有骨气,守正不阿,忠于唐廷。这首诗就是他表明拒绝态度而写给李师道的。全诗通篇用比兴手法,以男女社交来比喻:诗人把自己比作一个有夫的少妇,说明此身已有所属(归属唐廷),而既有所属就必须与之同生死。他转而对李师道说,虽然你用意光明,但我还是只好退还明珠,垂泪拒绝你——不便强拒,姑且婉绝。又,唐时青年诗人朱庆余为登仕途,依照当时通行做法,带着自己的诗稿去见诗人张籍——张水部员外郎。张籍赏识他,选其佳作26首,广为推荐。在临试前几日,朱庆余作“喻体诗”一首——《闺意献张水部》,诗以闺房情事隐喻考试,把主考官比作舅姑(公婆),自比新娘将拜见公婆,把张水部比作新郎。意思是向张水部请教,探询一下自己的作品能否受到主考官的赏识,可能也有希期张籍的赞许能为自己壮胆的用意。诗曰:张籍见了此诗,明白他的用意,也酬和了一首“喻体诗”,把朱庆余比作美貌的“越女”,说他的作品“敌万金”。后来朱庆余果然登第,此后还誉满京师。张籍的和诗曰:如此“喻体”,很让人摸不着头脑。其中的“密码”把诗里的意思搅得一塌糊涂,要是没有写诗背景这一“密钥”解密,是否会让人误解?3、投资“二陈汤”,“清”中“深”意浓药诗即是把中草药的名称嵌入诗(词或对联等)中,这相当于一次加密,例如“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这是一副语带双关、谐讽窃国大盗袁世凯的对偶句,是1916年6月6日袁死后时人送他的挽联。字面上,“六君子”和“二陈汤”是两味中药汤头,但正是鼓吹《君宪救国论》的杨度、孙毓筠、刘师培、严复、胡瑛、李燮和等筹安会“六君子”要拥立袁世凯称帝,袁“起病”了;“二陈汤”实指陈树藩、陈宦和汤芗铭三人,他们原也积极奉袁称帝,后见大势已去,便纷纷反戈,成了袁的“送命”药。此药诗妙在字有别解,句有寓意,语带双关,这相当于二次加密了。又,《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写道:那师父战战兢兢,进此深山,心中凄惨,兜住马,叫声“悟空啊!我……”接着就念了共嵌入八味中药名的七言律诗,为小说增趣不少。诗曰: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也有闲情雅致,把中药名嵌入词中。他写有《满庭芳》药词,诗词同宗,故录其词在此:“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这首词描写一位贵妇人于夜阑人静之时,思念远离家乡、驰骋沙场的丈夫,奇妙的是将二十四味中药名恰到好处地嵌入词中,深含亲切缠绵之意。辛弃疾不愧为深谙中药诗词密码者。4、“赵阳”—回文诗回文诗作为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学形式,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其首创者传说为十六国时前秦的女诗人苏蕙。据记载,苏蕙的丈夫窦滔任安南将军,镇守襄阳。窦滔携带宠妾赵阳台赴任,蕙不肯同行,窦滔竟同她断绝了音信往来。苏蕙自伤,便织锦为《回文璇玑图》以赠(见本篇“第10图画类”的“璇玑图”一节)。滔为之感动,便遣去赵阳台,而接苏蕙同居。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这种回文诗多得不可胜数。下面的10个字构成一首七绝,变为7x4=28个字,你会读吗?你是否体会到其中藏有密码?七绝“愁云白雁过南楼,雁过南楼一色秋,秋色一楼南过雁,楼南过雁白云愁”是作者无名氏的“明文”,将此明文浓缩并以示人的10个字是“密文”,这10个字的倒回读法即是“密钥”了,因而称“回文诗”。找出密钥,就能破译密文而还原出明文来。“解密”这种诗的关键是,一要有汉语诗词的基本知识,例如破读出来的是几言诗(五言、七言等等)、押不押韵?二需找到“密码同步头”,即找出合适的起读字。三是“回旋”读出的方法,即按什么“回旋轨迹”读出诗句?下面给出的回文诗为苏东坡所作,外在表现形式与“愁云白雁”诗不完全相同,但制诗及寻找破读“密钥”的方法是一样的,苏诗写成圆形:苏诗读作: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5、前引出文清代中叶吴门才子朱杏孙有一阕[虞美人]词,不仅顺读、倒读均为[虞美人]词,且可逢七断句,顺读、倒读皆成七言律诗。顺读[虞美人]词曰:“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珑玲凤髻围环玉,索络虫钗扑。露珠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倒读成[虞美人)词曰:“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围髻凤玲珑。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逢七断句,顺读成七律曰: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珑玲凤髻围环玉,索络虫钗扑露珠。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倒读亦成七律,曰: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围髻凤玲珑。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按,回文是一种力求使语句有回环往复之趣的修辞方法。此词不仅可以回读成词,且还能够逢七断成正读倒读均顺理成章的律诗,应属回文上品6、牛郎织女会佳期诗的读取湖南省常德县桃花源的遇仙桥头立有一块石碑,刻有如下文字(原碑刻繁体字):“密钥”深藏,乍看无法成读。原来这是一首别有情趣的回旋拆字诗。它的读法即密钥较复杂:(1)找出密码同步头“牛”字;(2)以“牛”为中心,往下一字(“郎”)再向左之后,就找到顺时针由内向外旋读的“路线图”了;(3)每句七字;(4)前一句最末那个字必须要能分解为两半部分,其中一部分须可作为后句的首字。按此密钥,就可读出全诗了。即诗应读成:牛郎织女会佳期,月底弹琴又赋诗。寺静惟闻钟鼓响,音停始觉星斗移。多少黄冠归道观,见机而作尽忘机。几时得到桃源洞,同彼仙人下象棋。读诗时依次从“期”中拆出“月”字,“诗”(今简化作“诗”)中拆出“寺”字,“响”(今简化作“响”)中拆出“音”字,“移”中拆出“多”字,“观”(今简化作“观”)中拆出“见”(今简化作“见”)字,“机”(今简化作“机”)中拆出“几”(今简化作“几”)字,“洞”中拆出“同”字,分别作为它们下一句的头一字。真是匠心独运,奇巧非凡,大约是回文诗中独一无二的。破译此诗是否需费不少心血?7、逆读和主读者:夫忆妻宋朝李禺写了一首丈夫寻妻的诗。这首诗妙就妙在顺读是夫忆妻,而逆读就成了妻忆夫。顺读:逆读:人们很容易按惯例顺读。假如说顺读像公开给读者的密文的话,那么逆读就是隐藏在顺读诗文中的明文。8、言绝句、《中国诗歌》古代有回文卷帘四季诗,相传为古代才女苏蕙所作。这种诗更有隐匿通信的味道了。诗云——《春景》曰:“莺啼绿柳弄春晴夜月明“;《夏景》日;”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景》曰:“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冬景》曰:”红炉黑炭炽寒冬御雪风”。这四首“十字诗”的每一句来回复读,可各成一首七言绝句。四首绝句,分别描写四时景色:春景诗:莺啼绿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绿啼莺。夏景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秋景诗: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冬景诗:红炉黑炭炽寒冬,炭炽寒冬御雪风。风雪御冬寒炽炭,冬寒炽炭黑炉红。这种卷帘回文法,是利用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可以前后搭配多形式组合的特点创制的。读成七言绝句后,诗句具有顶真、回环之趣。对中国诗词稍有素养的人不难读出这四首诗,因为中国律诗的基本而关键的“元素”一是每句的字数有定(五言或七言等是规定不变的),二是要扣“韵”;鉴于此为回文诗,故有第三个“元素”,就是可往回读。这三条规定已完整描述了解读这种诗的“密钥”,用此密钥便能读出这四首诗来。9、野鸟逻辑说长歌《野鸟鸟歌》《春气桃花发》《醒世恒言》中说到,佛印禅师曾写了一首长歌寄其友苏东坡。“东坡看了两三遍,一时念将不出,只是沉吟”,秦少游“亦不能解”,倒是苏小妹“一览了然”。这长歌写来煞是古怪,它共有130对迭字(是我国最长的迭字诗),每对一组。为节约篇幅,笔者只录下前面13对迭字:野野鸟鸟啼啼时时有有思思春春气气桃桃花花发发满满枝枝此歌应这样断句:“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满枝……”只有精通诗词歌赋和韵律的人,才能找出此歌的解读密钥来。有兴趣的读者可找来《醒世恒言》,试读这一长歌,既可激发文思,说不准还能找到别的”秘事“,悟出别的读法来。10、孔融“九域”相传东汉时期的孔融创制这种离合诗。解读这种诗的“密钥”是剖析字形,领会其意,或离或合,拼字成义。据说,下面这首就是孔融留下的这种体例的诗:渔夫屈节,水潜匿方。与时进止,出行施张。吕公矶钓,合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好是正直,女回于匡。海外有截,隼视鹰扬。六翮将奋,羽仪未彰。蛇龙之蛰,俾也可王。面对上面“密文”,你将怎样破读?原来“渔夫”句离“鱼”字,“与时”句离“日”字,合起来为“鲁”字;“吕公”句离“口”字,“九域”句离“或”字,合起来为繁体的“国“字“国”的繁体);“好是”句离“子”字,“海外”句离““(古今字体有别),合为“孔”字;“六翮”句离“鬲”字,“蛇龙”句离“虫”字,合为“融”字。因此,全诗寓义“鲁国孔融”四字(“明文”)。这种“密文”诗虽则“加密的多余度”很大,但佶屈聱牙,含意隐晦,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密钥”破译出来的。11、诗的前中立形语我国还有歇后诗。《古今笑史》里记载有用吴语写就、讽刺刻薄待师的名字叫做时少湾的人之诗:少湾主人吉日良,束是爹多娘。身材好像夜叉小,心地犹如短剑长。三杯晚酌金生丽,两碗晨餐周发商。年终算账索筵席,劈拍之声一顿相。按,因是“歇后”,故每句诗都隐去至少一个字。第一句隐去了“时”——本应说“吉日良时”才完整,在此是补上聘请塾师的主人少湾姓时;第二句省了“少”——“爹多娘少”才构成俗语;第三句本要说“夜叉小鬼”却缺了“鬼”;第四句省了“枪”——短剑长枪为俗语也;第五句应为“金生丽水”(《千字文》中语),显见藏了“水”;第六句该是“周发商汤”(周武王名发,商朝开国之君名汤)而略去了“汤”;第七句本为《百家姓》中“索筵席赖”而少了“赖”;第八句是吴语俗语“一顿相打”却隐去了“打”。这样,此歇后诗的意思就是:时少湾这个人待师刻薄,束(送老师的薪金)给得很少,此人长得形同鬼怪,心肠狠毒却如枪剑。晚饭只给塾师三杯寡水,早餐只有两碗清汤。年终算账又要耍赖,“劈拍”打他理应当。此诗基本由口头俗语组成,其解读“密钥”隐藏不深,因此破读不难。12、选择浚补的“回鹘”—神智诗这种诗的字体大小粗细、长短胖瘦组合,字形颠倒离合、竖躺横斜,仅能会意而识“明文”。据传,这种诗创自苏东坡。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曾引用《东坡问答录》和《回文类聚》道出此故事。苏诗原文为:“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拖横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这一《晚眺》被写成:此诗相传是北宋时,苏东坡为了与异国使者比智而出的一首故意难人的怪字诗,所谓“赋诗易事,观诗稍难耳”,从而把使者给吓跑了。这种诗的特点在于“以意写图,令人自悟”,启人神智,故曰神智体诗2,又名“长亭诗体”。总的说来,解读这种诗的“密钥”并无定规,全靠意会,从这个角度孤立地看,有点儿类似于“惟密文攻击”。但考虑到要破读的神智诗“密文”当中有好些字是明文,所以解读时更像“选择明文攻击”。(未完待续)[注1]解缙,江西吉水人,洪武年间进士,小时有“神童”之称。他曾上书批评朱元璋屡改政令、杀人过多,故被罢官八年,永乐初年任翰林学士,主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又因“泄禁中语”和“廷试读卷不公”被罪贬广西,永乐八年入京奏事,因成祖不在京中,他谒见太子之后返回,却获“无人臣礼”罪,被杀于狱中。[注2]这种体例的诗似也不少,例如解放前考古挖掘山海关长城脚下孟姜女墓时发现的白丝绢上有12个“残缺”汉字,郭沫若破读出是才女写给修长城丈夫的情诗:“夜半三更门半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