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用
人人文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计标准
DesignstandardforVSC-HVDCsystem
GB/T51397-2019
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施行日期年月专用日
:202011
人人文库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9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计标准专用
GB/T51397-2019
☆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网址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号国宏大厦座层
:11C3
邮政编码电话发行部
:100038:(010)63906433()
北京市科星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印张千字
850mm×1168mm1/32375
年月第版年月第次印刷
20191112019111
☆
统一书号
人人文库:155182·0489
定价元
:18.00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侵权举报电话
:(010)63906404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19年第259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计标准的公告
《》
现批准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专用,
自年月日起实施
GB/T51397—2019,202011。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
()
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
,
社出版发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9年9月25日
人人文库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年工程建设标准规
《<2016
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号的要求标准编制
、>》(〔2015〕274),
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
,,
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总体要求设计条件
:、、、、
设计要求接地方式电气主接线主回路参数计算过电压和绝缘
、、、、
配合计算暂态电流计算可靠性和可用率换流站一次设备参数
、、、
要求和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
。专用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
,
会负责日常管理由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
,
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国网经济技术
。,
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北区国家电网公
(:
司办公区邮编
,:102209)。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人人文库中南电力设计院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电力公司
浙江省电力公司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陈东郭贤珊乐波梅念
:
·1·
李探魏争厉璇李高望
赵峥薛英林苑宾陈钊
许冬杜晓磊杨一鸣马为民
石岩卢宇吴金龙许韦华
杨杰韩坤胡仙来付颖
吴方劼卢亚军马玉龙熊凌飞
蒲莹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项力恒高海峰卜广全刘少宇
:
蔡巍吴克芬庞亚东曾静
胡文华庞辉
专用
人人文库
·2·
目次
总则…………………
1(1)
术语…………………
2(2)
总体要求…………………
3(5)
设计条件…………………
4(8)
环境条件………………
4.1(8)
大件运输条件……………
4.2(9)
交流系统条件……………
4.3(9)
直流输电线路和接地极参数……………
4.4专用(12)
设计要求…………………
5(15)
额定值…………………
5.1(15)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方式和控制模式设计……………
5.2(16)
接地方式…………………
6(19)
电气主接线………………
7(21)
主回路参数计算…………
8(24)
基本控制策略……………
8.1(24)
主设备参数计算…………
8.2(24)
有功无功运行区间计算…………………
8.3(24)
运行特性计算……………
8.4(25)
过电压人人文库和绝缘配合计算…………………
9(26)
绝缘配合的步骤…………
9.1(26)
避雷器配置基本原则……
9.2(26)
过电压类型……………
9.3(26)
保护水平和绝缘水平……
9.4(28)
爬电距离的确定…………
9.5(28)
·1·
暂态过电压计算…………
9.6(29)
暂态电流计算……………
10(30)
可靠性和可用率…………
11(32)
换流站一次设备参数要求………………
12(34)
阀…………………
12.1VSC(34)
联接换流变压器……
12.2()(34)
桥臂电抗器……………
12.3(35)
直流电抗器……………
12.4(36)
启动电阻………………
12.5(37)
交流直流侧接地装置…………………
12.6/(37)
直流开关………………
12.7(39)
避雷器…………………
12.8(41)
测量装置………………
12.9专用(42)
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
13(44)
系统设计总体要求……
13.1(44)
运行人员控制系统……
13.2(44)
交直流站控系统………
13.3(46)
直流控制系统…………
13.4(47)
直流保护系统…………
13.5(49)
远动通信系统…………
13.6(52)
站主时钟系统…………
13.7(52)
直流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13.8(52)
故障录波系统…………
13.9(53)
保人人文库护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
13.10(54)
对其他二次子系统的设计要求…………
13.11(55)
试验要求……………
13.12(55)
本标准用词说明………………
(57)
引用标准名录…………………
(58)
附条文说明…………………
:(59)
·2·
Contents
………
1Generalprovisions(1)
……………………
2Terms(2)
……
3Generalrequirements(5)
…………
4Designconditions(8)
………………
4.1Environmentalconditions(8)
…
4.2Oversize-cargotransportationconditions(9)
……
4.3ACsystemconditions(9)
4.4ParametersofHVDCtransmissionlinesand专用
…………
earthelectrodes(12)
……
5Designrequirements(15)
……………
5.1Ratedvalues(15)
5.2Designofoperatingmodesandcontrolmodesof
……
VSC-HVDCsystem(16)
…………
6Groundingmodes(19)
………
7Singlelinediagram(21)
……
8Maincircuitparametercalculation(24)
……
8.1Basiccontrolstrategy(24)
……
8.2Mainequipmentparametercalculation(24)
人人文库…………………
8.3PQcapabilitycalculation(24)
………
8.4Operatingcharacteristiccalculation(25)
9Overvoltageandinsulationcoordination
…………………
calculation(26)
………
9.1Procedureofinsulationcoordination(26)
…
9.2Basicprinciplesofarresterconfiguration(26)
·3·
……
9.3Typesofovervoltage(26)
……
9.4Protectionlevelsandinsulationlevels(28)
…………
9.5Determiningofcreepagedistance(28)
…………
9.6Transientovervoltagecalculation(29)
…………
10Transientcurrentcalculation(30)
……………
11Reliabilityandavailability(32)
12Parameterrequirementsofconverterstation
……
primaryequipments(34)
……………
12.1VSCvalve(34)
………
12.2Interface(converter)transformer(34)
……………
12.3Armreactor(35)
……………
12.4DCreactor(36)
…………………
12.5Pre-insertionresistor专用(37)
…………
12.6AC/DCsidegroundingdevice(37)
……………
12.7DCswitch(39)
………………
12.8Arrester(41)
…………………
12.9Measuringequipment(42)
13Controlandprotectionsystemofconverter
……………………
station(44)
…
13.1Generalrequirementsofsystemdesign(44)
………………
13.2Operatorcontrolsystem(44)
…………
13.3AC/DCstationcontrolsystem(46)
……
13.4DCcontrolsystem(47)
人人文库…………………
13.5DCprotectionsystem(49)
………
13.6Telecontrolcommunicationsystem(52)
………………
13.7Stationmainclocksystem(52)
………………
13.8DCtransmissionlinefaultlocationsystem(52)
…………………
13.9Faultrecordingsystem(53)
13.10Protectionandfaultrecordinginformation
·4·
………………
managementsubstation(54)
……
13.11Designrequirementsforothersecondarysubsystems(55)
……
13.12Testrequirements(55)
…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57)
……
Listofquotedstandards(58)
………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59)
专用
人人文库
·5·
1总则
1.0.1为使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计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
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环境友好同
,、、、,
时为适应我国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统一柔性直流
,
输电成套设计技术要求提高成套设计质量制定本标准
,,。
1.0.2本标准适用于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计不包括换流站工
,
程直流线路接地极及其线路设计的内容对于某些工程的特殊
、、。
要求可根据具体的功能规范在此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
,。
1.0.3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
专用,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人人文库
·1·
2术语
2.0.1电压源换流器
voltage-sourcedconverter(VSC)
一种三相桥式接线的全控型换流器由集中的直流电容器或
,
换流器各桥臂内的多个分散式直流电容器提供平滑的直流电压
。
2.0.2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
(MMC)
一种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每个桥臂由若干子模块串联组成
,。
2.0.3柔性直流输电
VSC-HVDCtransmission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输电技术
。专用
2.0.4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two-terminalVSC-HVDCsystem
由两个柔性直流换流站和连接它们的直流线路组成的柔性直
流输电系统
。
2.0.5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multi-terminalVSC-HVDCsystem
由多于两个柔性直流换流站和连接它们的直流输电线路组成
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
2.0.6全接线运行方式
fullconnectionoperationmode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所有线路及设备都投入运行的运行
方式
。
2.0.7非全接线运行方式
partialconnectionoperationmode
在全接人人文库线运行方式基础上考虑部分线路或设备退出运行后的
运行方式
。
2.0.8有功无功运行区间
PQcapability
指定交直流电压范围下柔性直流换流站与交流系统交换有
,
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能力区间
。
2.0.9接地方式
groundingmode
·2·
为柔性直流换流站主回路提供零电位参考点的接地点位置和
连接方式
。
2.0.10换流站额定功率
ratedpowerofconverterstation
在最高环境温度下所有冷却设备可用但备用冷却不投入运
,
行时交直流电压在稳态运行范围内换流站交流母线与本站交换
,,
的最大设计功率
。
2.0.11联网换流站
converterstationconnectedtoACgrid
接入交流电网的换流站
。
2.0.12孤岛换流站
islandedconverterstation
交流侧接入孤岛新能源电场或无源负荷的换流站
。
2.0.13调制比
modulationindex
换流器输出的交流相电压基波峰值与换流器直流端间电压的
一半的比值
。专用
2.0.14电压源换流器阀阀
(VSC)VSCvalve
在电压源换流器中实现交直流变换的完整可控电力电子
装置
。
2.0.15联接换流变压器
()interface(converter)transformer
连接在电压源换流器与交流系统之间的变压器主要起匹配
,
交流系统电压与电压源换流器直流侧电压提供部分换相电抗和
、
阻断与交流系统零序分量传递的作用
。
2.0.16桥臂电抗器
armreactor
位于桥臂上和阀串接的电抗器
VSC。
2.0.17直流电抗器
DCreactor
位于直人人文库流母线或直流线路上的电抗器
。
2.0.18直流断路器
DCcircuitbreaker
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稳态直流电流
、,
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故
、
障直流电流的设备
。
2.0.19直流电容器
DCcapacitor
·3·
电压源换流器中主要承受直流电压的电容器
。
2.0.20启动电阻
pre-insertionresistor
柔性直流换流站不控充电过程中为减少电压源换流器充电电
流而投入的电阻
。
专用
人人文库
·4·
3总体要求
3.0.1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计应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作为一个
整体进行系统设计以实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
,。
系统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
1运行方式和控制模式设计
;
2接地方式研究
;
3电气主接线设计
;
4主回路参数计算
;
5过电压和绝缘配合计算
;专用
6暂态电流计算
;
7直流系统性能设计
;
8联接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的计算
();
9联接换流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控制功能和参数研究
();
10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设计
。
3.0.2运行方式和控制模式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
1运行方式及其转换过程
;
2控制模式和控制策略
。
3.0.3接地方式研究应包括下列内容
:
1接地点的位置及形式
人人文库;
2接地方式的选择对无功消耗零序电流传递联接换流
、、()
变压器损耗站用电的影响
、、;
3主接地点和备用接地点的切换如有
()。
3.0.4电气主接线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
1接线形式选择
;
2主设备配置及接线
。
·5·
3.0.5主回路参数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
:
1基本控制策略研究
;
2主设备参数计算
;
3有功无功运行区间计算
;
4运行特性计算
。
3.0.6过电压和绝缘配合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
:
1避雷器保护及配置方案
;
2过电压类型及其防护
;
3保护水平和绝缘水平
;
4雷电防护的要求
;
5决定爬电距离的电压
;
6暂态过电压
。
3.0.7暂态电流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
:专用
1换流站设备承受的暂态电流峰值
;
2换流站设备承受的电流平方时间积如需
()。
3.0.8直流系统性能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
1接入交流系统潮流稳定及附加控制研究
;
2孤岛运行方式研究如需
();
3交直流并联系统性能研究如需
();
4多回直流相互影响研究如需
();
5用于确定换流器的控制功能和控制参数的动态性能研究
;
6换流站损耗计算
;
7可靠性和可用率研究
人人文库。
3.0.9直流控制保护系统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
1系统分层结构设计
;
2控制系统及功能设计
;
3保护系统及功能设计
;
4对其他二次子系统的设计要求
。
3.0.10设备或子系统技术规范应包括下列内容
:
·6·
1阀
VSC;
2联接换流变压器
();
3直流断路器如有
();
4桥臂电抗器
;
5直流电抗器如有
();
6启动电阻
;
7开关设备
;
8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接地电抗器等
(、);
9测量设备
;
10避雷器
;
11套管
;
12绝缘子
;
13交流滤波器如有
();专用
14运行人员控制系统
;
15交直流站控系统
;
16直流控制系统
;
17直流保护系统
;
18故障录波系统
;
19保护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
;
20电能量计费系统终端设备
;
21直流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
22站主时钟系统等
人人文库。
·7·
4设计条件
4.1环境条件
4.1.1应取得换流站的环境资料或数据包括气象数据污秽水
,、
平地震烈度或动峰值加速度海拔高度站址地下水深度及土壤
、、、
电阻率
。
4.1.2换流站的气象数据应包括下列内容
:
1气温
;
2多年平均气压
;
3湿度
;专用
4风向风速
、;
5降水量
;
6其他气象数据
。
4.1.3气温数据应包括下列内容
:
1极端最高气温
;
2极端最低气温
;
3年均气温
;
4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
;
5最热日的日平均气温
;
6最冷月的月平均气温
人人文库;
7最冷日的日平均气温
。
4.1.4湿度数据应包括下列内容
:
1平均相对湿度
;
2最小相对湿度
。
4.1.5风向风速数据应包括下列内容
、:
1多年平均风速
;
·8·
2年或年一遇离地面高的平均最大
5010010m10min
风速
;
3经常性风向
。
4.1.6降水量数据应包括下列内容
:
1年降雨量
;
2最大月降雨量
;
3最大降雨量
24h。
4.1.7其他气象数据应包括下列内容
:
1累年最大积雪深度
;
2太阳辐射强度
;
3平均雷暴天数
;
4最大雷暴天数
;
5设计覆冰
。专用
4.1.8污秽水平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应取得换流站的自然积污水平承受直流电压的设备污
。,
秽水平应用直流电压作用下设备外绝缘自然积污水平表示无法
。
直接获得直流电压作用下设备外绝缘自然积污水平时可通过测
,
量交流电压作用下设备外绝缘自然积污水平推算直流电压下的积
污水平但应选择适当的直交流积污比系数
,。
2应针对设备耐受的电压综合考虑伞形直径绝缘材质
,、、、
布置方式等因素确定具体的爬电比距
。
4.2大件运输条件
人人文库
4.2.1大件运输条件应包括运输方式距离以及对设备最大尺寸
、
和重量的限制等
。
4.2.2联接换流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应满足大件运输条件
()、。
4.3交流系统条件
4.3.1应取得相关交流系统的概况
。
·9·
4.3.2交流系统描述应明确工程投产年及远景年的系统情况并
,
应包括下列内容
:
1本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投产计划
;
2换流站所在区域电网与主网的联系
;
3换流站工程投产年及远景年接入系统方案包括出线规
:
模线路参数及长度与换流站相关的电站的装机进度计划机组
、、、
功率和台数等
。
4.3.3应取得下列交流系统数据作为主回路参数计算以及校验
,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各种性能的输入条件
:
1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包括额定持续运行电压稳态运行
:、
电压范围极端运行电压范围
、;
2换流站接入交流系统的频率包括额定频率稳态频率变
:、
化范围事故时频率变化范围故障清除后频率变化范围
、、专用;
3换流站交流母线的背景谐波电压和工频负序电压
;
4换流站交流母线的短路水平
;
5故障清除时间
;
6交流线路故障单相重合闸时序
。
4.3.4换流站交流母线的背景谐波电压和工频负序电压应满足
下列要求
:
1换流站交流母线的背景谐波电压可通过实际测量后经系
统谐波潮流计算得到其中各次谐波电压可认为是正序负序或
;,、
正负序组合但算术和应相等背景谐波电压相对于正序工频电压
,;
的相角应选取适当的值使在换流站交流母线上的谐波电压幅值
,
最大人人文库
;
2换流站交流母线的负序工频电压可取正序工频电压
的
1%。
4.3.5换流站交流母线的短路水平应满足下列要求
:
1换流站交流母线的短路水平应包括交流母线最大三相最
、
大单相最小三相短路电流对应的短路容量含计算短路容量的
、,(
·10·
基准电压水平以及系统电抗和电阻的比值对于分阶段建设的工
);
程换流站交流母线短路水平应根据不同阶段分别明确
,;
2短路电流最大值计算方式宜为全接线全开机方式
、;
3短路电流最小值计算方式宜为小方式下考虑对换流站
:,
短路电流贡献最大的回出线检修也可同时考虑系统中与换流
1,
站交流母线相邻节点回出线检修
1。
4.3.6故障清除时间应包括交流系统主保护故障清除时间以及
后备保护故障清除时间
。
4.3.7交流线路故障单相重合闸时序可包括故障开始时刻切除
、
故障相时刻故障相重合时刻以及重合不成功跳三相时刻
、。
4.3.8用于交直流系统仿真研究的等值系统和模型应满足下列
要求
:
1交直流系统仿真研究的等值系统所考虑的运行方式应综
专用
合本直流工程投产年及远景年的各种典型运行方式选取
。
2应对等值系统与原始网络的保留部分进行校核以保证等
,
值系统与原始网络在关心的换流站附近范围内具有相同或相近的
特性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
1有功及无功潮流结果与原网应一致
);
2等值系统内保留节点的电压水平与原网应一致
);
3保留范围内各母线短路电流与原网误差不应超过
)5%,
换流母线短路电流与原网误差不应超过
2%;
4换流站近区交流系统故障时换流母线动态电压恢复特
),
性与原网宜一致
人人文库。
3等值系统中可使用电阻电抗和电容元件组成静态等值
、
电路表示被等值的系统等值电路的谐波阻抗应以等值前全系
,
统的发电机次暂态电抗和的变压器漏抗为基础计
100%100%
算得到等值系统的正序阻抗应能正确表示所选定运行方式下
。
系统的工频阻抗等值系统的谐波阻抗应正确表示从指定的母
;
线观察到的系统谐波阻抗包括幅值和相位其频率范围宜为
,,
·11·
50Hz~500Hz。
4交直流系统仿真的等值系统可用于下列研究
:
1对柔性直流控制和保护功能进行评价
);
2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不同控制模式下的交直流系统性
)
能进行评价
;
3验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响应是否符合规定的响应
);
4对直流侧发生故障包括站内故障直流线路故障等时
)(、)
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性能进行评价
;
5对交流系统发生严重故障并引起交流母线电压下降及发
)
生畸变时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性能进行评价
;
6由交流系统不对称故障引起的直流侧暂态过电压研究
);
7交流侧和直流侧操作过电压和铁磁谐振等现象的研究
);
8扰动时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和当地发电机组之间的相互作
)专用
用研究
。
5交直流系统仿真的等值系统不应用于下列用途
:
1工频过电压研究
);
2交流系统静态电压调节原则的验证
)。
4.3.9用于工频过电压研究的等值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
工频过电压研究可采用等值系统进行等值系统可采用下列
,
方法得到采用网络等值程序得到等值系统从各保留母线看进去
:
的戴维南等值阻抗并通过比较采用等值系统和全系统的稳定模
,
型计算得到的换流站母线电压变化验证等值的有效性换流站交
;
流母线电压可通过调整电压源电压得到但应保持在本标准第
,
条第人人文库款规定的极端运行电压范围内所保留的其余真实
4.3.31,
母线电压也必须保持在极端运行电压范围内
。
4.4直流输电线路和接地极参数
4.4.1应取得直流输电线路的起止点电压等级回路数额定电
、、、
流线路长度等并应取得架空线路参数电缆线路参数杆塔尺寸
、,、、
·12·
参数沿直流输电线路路径范围的大地电阻率数据
、。
4.4.2架空线路参数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1架空线路极导线结构参数
:
1导线型号
);
2结构含极导线铝钢部分各自的根数
):、;
3截面积2含极导线铝钢部分各自的截面积和总截
)(mm):、
面积
;
4外径
)(mm);
5下的单位直流电阻
)20℃(Ω/km);
6弧垂
)(m);
7相对磁导率
);
8每极导线分裂根数及子导线分裂间距
)(m);
9单位质量
)(kg/km);专用
10计算拉断力
)(N)。
2地线或结构参数
(OPGW):
1地线型号
);
2截面积2
)(mm);
3外径
)(mm);
4下的单位直流电阻
)20℃(Ω/km);
5弧垂
)(m);
6相对磁导率
);
7根数
);
8单位质量
)人人文库(kg/km);
9计算拉断力
)(N)。
4.4.3电缆线路参数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1电缆型号
;
2结构
;
3电缆导体总截面积2
(mm);
4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允许温度
(℃);
·13·
5电容值
(μF/km);
6导体层绝缘层屏蔽层护套等各层如有的外径和厚度
、、、()
(mm);
7各层的相对磁导率
;
8绝缘层介电系数
;
9导体层电阻率
(Ω·m);
10单位质量
(kg/km);
11计算拉断力
(N)。
4.4.4对于平原丘陵及山区等地形应分别取得杆塔尺寸和铁
、,
塔接地电阻值以及避雷线的保护角一定的平均温度下的导线平
,、
均高度地线平均高度
、。
4.4.5应取得接地极及其线路如有的参数
()。
4.4.6接地极如有参数应包括下列内容
():专用
1推荐的接地极极址距换流站的距离和方位
;
2接地极极址土壤电阻率
;
3接地极电阻
。
4.4.7接地极如有线路参数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
1导线数据应满足本标准第条第条的
:4.4.1~4.4.3
规定
;
2杆塔数据应满足本标准第条的规定
:4.4.4;
3沿接地极线路路径范围的大地电阻率数据
。
人人文库
·14·
5设计要求
5.1额定值
5.1.1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设计应按规定的额定功率进行同时还
,
可满足过负荷和降压运行的要求
。
5.1.2对于连续运行应满足下列要求
:
1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的额定值在下列条件下应得到保证
:
1各端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处于稳态运行电压范围之内
);
2各端换流站接入交流系统频率处于稳态频率变化范围
)
之内
;
3换流站所有的环境温度条件下
);专用
4所有备用设备退出运行
)。
2在所有运行方式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由设备公差和控制
,
误差导致的直流电压偏差不宜超过
±2%~±3%。
3对于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系统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直流
,
电压宜定义为送端换流站额定功率和额定直流电压额定功率的
,
结算点宜为送端换流站交流母线
。
4对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确定直流侧标称电压后应
,,
通过扫描各种运行工况确定各端换流站的额定直流电压以及直流
稳态运行电压范围
。
5对于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和接入交流系统频率的变化柔
,
性直流输电人人文库系统的额定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
1在换流站交流母线极端运行电压范围和接入交流系统故
)
障清除后频率变化范围内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应能安全
,
地启动并能连续运行
;
2在换流站交流母线稳态运行电压范围和接入交流系统故
)
障清除后频率变化范围内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输送能力
,
·15·
不宜下降
;
3对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和接入交流系统频率均超出稳态
)
范围的情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输送能力可有所下降
,;
4当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低于最低稳态运行电压但不低
),
于最低极端运行电压时直流双极或单极运行方式下的
,
输送功率标幺值不宜小于交流母线实际运行电压与对应
的最低稳态运行电压的比值
。
5.1.3对于过负荷应满足下列要求
:
1在环境温度低或投入备用冷却设备条件下柔性直流输电
,
系统可具有一定的过负荷能力
;
2按连续运行额定值设计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最高环境
,
温度和备用冷却设备投入的条件下其过负荷能力宜根据系统要
,
求和阀的过负荷能力综合确定且不明显增加造价
VSC,专用。
5.1.4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通过减少投入运行的子模块个数降
、
低子模块工作电压或配置全桥子模块以实现降压运行
。
5.2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方式和控制模式设计
5.2.1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
1对于采用双极大地接线的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选择
,
的运行方式包括双极大地运行方式包括通过站内地网临时接地
(
运行方式单极大地运行方式单极金属回线运行方式动态无功
)、、、
补偿运行方式试验运行方式等
(STATCOM)、;
2对于采用双极金属中线接线的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
可选择的运人人文库行方式包括双极金属中线运行方式双极站内地网
、
临时接地运行方式单极金属回线运行方式动态无功补偿
、、
运行方式试验运行方式等
(STATCOM)、;
3对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选择的运行方式包括
,:
1全接线运行方式
);
2非全接线运行方式
)。
·16·
5.2.2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
1应配置有功类控制器无功类控制器等以及联接换流
、,()
变压器分接开关控制等功能以满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各种运
,
行控制要求并应使运行性能达到最优
,;
2应设计特殊的控制功能包括负序电流抑制环流抑制功率
,、、
盈余控制如需等功能并应进行优化以满足规定的响应特性
(),,;
3应调整各换流站的控制特性在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响应
,
之间达到最佳协调以满足规定的响应要求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与问题解决的考核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知识整合试题及答案
- 客服逻辑思维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数学重点考查题及答案分享
- 深入研究2025年乐理考试的试卷结构试题及答案
- 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试题及答案
- 测试测试题及答案
- 管理工具试题及答案
- 姜堰语文面试题及答案
- 七下生物考试试卷及答案
- 财产险试题库及答案
- 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暨长郡二十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商品出库管理规范
- 2025山东烟台市蓬莱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建筑劳务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 应聘人员登记表
- 2024年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全国二模日语试题及答案
- 眼科学考试试题题库
- 伤残鉴定 委托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