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练习题_第1页
近代史练习题_第2页
近代史练习题_第3页
近代史练习题_第4页
近代史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共62题)1.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1A兴中会成立B1895年广州起义C三民主义的提出D华兴会的成立2.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是(D)1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同盟会3.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D)2

A“新政”只是骗局,从来没有真正实行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1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平均地权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5.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D)1

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B载沣任摄政王总揽大权C不能满足立宪派的要求D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6.武昌起义成功后,建立的政权是(A)1A湖北军政府B湖北咨议局C中华民国政府D南京临时政府7.三民主义的核心是(B)1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创立民国8.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D)1A帝国主义的破坏B南京临时政府的涣散和软弱C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9.武昌起义爆发后,控制大部分地方政权的是(D)1A革命党人B北洋军阀和旧官僚C袁世凯的亲信D立宪派和旧官僚10.使孙中山对军阀势力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得出“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结论是在(D)事件之后。1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反张勋复辟D护法运动11.下列条约中,涉及即割地又赔款的是(B)。1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次革命(A)1

A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3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因为它(D)1

A成立时间早B实现了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使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D有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和组织14.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D)2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

15.在中国历史上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政治体制的第一个文件是(A)1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国民国宪法》16.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40-60年代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是(D)3

A割地的面积B赔款的数额C开放的口岸D列强办厂的特权17.20世纪初第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日俄战争”发生在中国的(A)3

A东北地区B山东半岛C东南沿海D长江流域

18.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是(D)4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C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D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向地主收买土地

19民国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是(D)1

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B孙中山高举反复辟旗帜C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激化D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0.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C)1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抵抗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符合

21.“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A)2

A宋教仁被刺B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C袁世凯称帝D张勋复辟闹剧

22.“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D)3

A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B南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C是否要参加一战之争D美国日本对华控制权之争2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由变法走向革命救国的道路,主要是因为:(D)1A、西方列强加紧侵略,瓜分危机日益严重B、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进一步壮大C、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D、清政府的投降实质被认清24.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B)1A、强学会B、兴中会C、华兴会D、同盟会25.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D)1A、保国会B、华兴会C、兴中会D、同盟会2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A)1A、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法B、一部不彻底的资产阶级宪法C、一部仍然带有封建色彩的宪法D、一部反映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宪法27.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C)1A、《新民丛报》B、《苏报》C、《民报》D、《国民报》28.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D)2A、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B、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C、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要求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29.1911年底,辛亥革命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潜伏着失败的危机,这主要是因为:(D)3A、缺乏威望较高的革命领袖B、帝国主义列强干涉和破坏革命C、清政府起用狡诈的袁世凯D、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控制了地方政权30.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成果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最大愿望是:(B)2A、恢复孙中山总统职位B、实行议会政治C、使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D、进行二次革命31.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B)1A、湖北军政府成立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32.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是:(D)1A、林觉民B、胡汉民C、徐锡麟D、黄兴E、喻培伦33.护国运动开始时,回云南发动反袁战争的是:(C)3A、孙中山B、唐继尧C、蔡锷D、黄兴34.1912年8月,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B)1A、中华革命党B、国民党C、共和党D、民主党35.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C)2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C、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D、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36.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主要原因是:(C)3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民主解决。4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C、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37.辛亥革命的性质是:(D)1A、全民革命B、民族主义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D、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8、维新变法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先后兴起,其相同的背景是(b)3a.、清朝统治的腐朽

b、民族矛盾的上升c、洋务运动的破产

d、资本主义的发展39、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得到西方各国不同程度的支持。该政策的含义是(D)。4A.清政府向西方国家“开放门户”B.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门户开放”C.西方国家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门户D.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40、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根本原因在于(D)1A.最早受到列强侵略

B.被辟为通商口岸,受外国企业影响大C.交通发达,便于同外国联系D.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条件成熟42、一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b)2A.机器制造业

B.纺织和面粉业C.采矿业

D.交通运输业43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先后创办了18个企业,参加了9个公司的投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1600多万两。导致张謇的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D)。3

(1)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2)帝国主义进行世界大战

(3)辛亥革命的推动

(4)清政府“新政”的实施

A.(1)(2)

B.(1)(2)(3)

C.(2)(3)

D.(1)(2)(3)(4)44、下列对旧三民主义的评述,错误的是(d)2A.其核心是民权主义

B.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c.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

d.没有土地纲领45.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主要表现在(A)3A.

号召反对帝国主义

B.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

D.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46、辛亥革命前,保路运动规模最大的省是(B)。3A、湖北

B、四川

C、湖南

D、广东47、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的目的在于(b)。3

A.寻找借口镇压南方各省革命派

B.为了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

C.为了阻止宋教仁北上参加竞选

D.为了迫使内阁总理唐绍仪辞职48、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d

)

A.《辛丑条约》签订、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48.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C)4

A.仿效欧美政体

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49.太平天国之所以是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因为(c)1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50.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B)1A华兴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 51.热情讴歌革命的文章《革命军》的作者是 (B)。1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孙中山 52.1911年4月在广州发生的起义所以被称为“黄花岗起义”是因为 (C)。4A起义是在黄花岗发动的B起义军去进攻设在黄花岗的清军要塞C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后被葬在黄花岗D起义是在黄花岗失败的 53.袁世凯暗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后,孙中山发动了 (B)。1A护国运动 B“二次革命” C护法运动 D中华革命党的起义 54.为了让对方支持他复辟,袁世凯与哪个国家签定严重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D)1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55.1917年悍然拥立废帝溥仪,复辟清朝的封建军阀是(B):1A袁世凯 B张勋 C段祺瑞 D张作霖 56.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运动的人是(C)。A孙中山 B黄兴 C蔡锷 D宋教仁 57.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统治中国的主要是(B)。4 A晚清政府 B北洋军阀 C国民党 D共产党 58.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D)首先发动的。2 A维新派 B保皇派 C立宪派 D革命派 59同盟会发动的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 (D)。A刘道一领导的萍浏醴起义 B秋瑾、徐锡麟领导的浙皖起义 C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镇南关起义 D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 60.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B)3A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和满洲贵族的矛盾D 革命派和立宪派的矛盾 对“民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 (B) 1A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B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平均地权、核定地价D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共20题)1.下列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团体的是(ACDE)2A兴中会B强学会C华兴会D光复会E日知会2.下列属于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有(ABCD)3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猛回头》D《警世钟》E《新民丛报》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论战的内容包括(BCD)2A要不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B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C要不要实行平均地权D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4.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BCD)3

A都属孙中山直接领导的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成果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5.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正确的是(ABCE)1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E鼓舞了其它的民族解放运动6.20世纪初,资产阶级参加并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有:(A、B、D)2A、拒俄运动B、拒法运动C、拒英运动D、抵制美货运动7.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有:(A、B、C)1A、章炳麟B、陈天华C、邹容D、蔡元培8.1905——1907年年进行的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论战双方的主要阵地是:(B、D)2A、《时务报》B、《民报》C、《苏报》D、《新民丛报》9.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A、B、D)1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反对帝国主义D、要不要社会革命10.在武昌起义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两个革命团体是:(B、C)1A、日知会B、文学社C、共进会D、科学补习所11.19世纪末20世纪初,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同以前有较大不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D)3A.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阶级B.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C.抗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抗争都是在“瓜分豆剖,迫在眉睫”的背景下发生的12.孙中山对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政府新总统是有警惕的,曾经提出防范条件有:(A、B、C、D)4A、袁世凯必须宣布拥护共和B、新总统必须遵守《临时约法》C、定都南京D、新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13.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有:(A、B、C、D)1A、帝国主义的干涉B、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C、袁世凯阴谋篡权D、革命党人没有广泛地发动农民群众参加斗争14.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B、D)2A、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B、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C、采取社会改良的办法达到目的D、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1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结果的表述,正确的是:(A、C、D)2A、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D、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16.1912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C、D、F、G)4A、广州起义B、武昌起义C、清帝退位D、中华民国成立E、袁世凯称帝F.《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G.国民党成立17.袁世凯独裁政权是代表:(B、C)3A、清朝贵族利益B、中国地主买办利益C、帝国主义利益D、立宪派利益18.辛亥革命前,中国留学生陈天华在东京为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控诉清政府卖国罪行奋笔撰写的白话文著作是:(BD)2A、《革命军》B、《猛回头》C、《敬告同乡书》D、《警世钟》18.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有(ab)2

A、兴办军用企业B、建立新式海军C、创办新式学堂

D、派遣留学生E、兴办民用企业

19.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abcd)2

A.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B.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C.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D.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