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短诗五首萧红墓畔口占》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第3课《短诗五首萧红墓畔口占》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第3课《短诗五首萧红墓畔口占》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第3课《短诗五首萧红墓畔口占》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短诗五首萧红墓畔口占》一等奖创新教案《萧红墓畔口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戴望舒诗歌创作的基本情况

2、简要了解萧红的身世及其与戴望舒的友谊

3、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丰富意蕴

难点:诗歌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的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诗宋词,经典“咏”流传;现代诗,风格独特别样红。同学们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现代诗以清新晓畅的语言,含蓄优美的意境成为人们心灵栖息的港湾,情感自然流淌的洼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诗这片水草美的天地,倾听戴望舒在拜谒友人墓时寂寞的倾诉。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出版第一本诗集《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创作背景:萧红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她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死者是如此,活者也是如此。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人监狱,受尽了折磨。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过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红。

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这篇短诗,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美

学生轻声朗读,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1、结合诗歌背景,你从“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长途”强调距离之远,“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的心境的真实写照,作者跋山涉水凭吊萧红墓,体现作者与萧红之间深厚的友谊。)

2、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明确:不说“墓边”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复杂的感情(“偷放”一个“偷”字表露出当时环境的险恶——香港沧陷于敌手,仍处在腥风血雨之中,而萧红墓所在地浅水湾被日寇设为“军事禁区”)

3、诗人用红山茶祭奠有什么寓意?

明确:这是诗人对萧红这样一位生前爱花写花的作家最好的告慰,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赏,欣赏与缅怀。

“红山茶”暗含萧红之名

茶花历来被赋予高洁、清纯、朴素等内涵,“红山茶”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赞美和激赏

红色的山茶,隐喻和赞扬逝者生命之灿烂

(4)红山茶映照了诗人心情的庄严和沉重

4、如何理解“我等待着,长夜漫漫”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第三句“长夜漫漫”,喻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治,那是女作家贫病交加郁郁而终、诗人系狱饱受折磨的政治背景,是二人结下深厚情谊的外在原因;也可分析出,其中所包含的漫漫艰辛、人生长路之寓意。

第四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写诗人所感受到的女作家此时此地之心境。斯人已逝,自与生者感受有别,一个“却”字,表天人永隔,逝者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闲话”是对死者受伤的寂寞身世和心境的慰藉,亦使诗人感觉快慰。

5、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与前面诗句构成对比,一个受着煎熬,焦急等待;一个却只能卧听海涛闲话。“我”的“等待”与“你”的“卧听”,‘我”的长夜漫漫”与“你”的“海涛闲话”两相对应。这是“生”与“死”的对话,‘生”的艰难行走还要继续,而“死”则是永恒的安详。

6、学习诗歌《萧红墓畔口占》后,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萧红深沉的怀念,庄严的哀思,还有对险境的坚忍,对抗战胜利的期盼。

7、写作特色

语言平实,感情真挚。诗句采用口语,质朴且明快的语言,没有过多铺陈,没有华丽辞藻。叙述十分简洁,简单描述诗人去萧红墓前凭吊的事,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能让细腻而又深沉的感情从中自然地抒发出来。

四、总结

《萧红墓畔口占》写诗人长途跋涉来到萧红墓前祭奠亡友的所行所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沉的哀思,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以及险境中的坚守等复杂情感。

五、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情感

2、课后阅读戴望舒的《雨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