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讲稿_第1页
现代文阅读讲稿_第2页
现代文阅读讲稿_第3页
现代文阅读讲稿_第4页
现代文阅读讲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从概念层面走向操作层面——我的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思路2009-3-4各位老师,下午好,每年都感觉复习会总是这么隆重,今天大家远道而来,济济一堂,我想,每个人都想听一点消息回去,那怕是小道消息;然后是学两招回去,那怕是旁门邪招,不管什么招,最好能一招制敌,一针见血,一剑封喉,这样才不虚此行。阙老师交给我的任务是现代文阅读复习,今天我讲的题目是,走向操作层面。对于现代文阅读理解,我有几点看法:1、我觉得“现代文阅读理解”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至少是一种课型吧,有他自身的规律。我们不能视而不见。2、阅读理解,在我看来,主要分两块,一是解题能力,即理解文章和题目的能力,二是答题能力,答案的组织和表述能力。对于理解能力,我觉得大多数学生是没有问题的,其次,要想在短时间里面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几乎是很难的。理解能力里面的,理解题目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审题能力,这是需要强调的。还有,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很多人谈了,但是对于要答题能力,大家关注的还不是很多,所以今天我侧重讲答题能力。3、要种一棵大树。这棵树,树干是能力点,分支是考点,下面是题型,上课的时候,就是教学生怎么把这树砍下来,每节课砍一枝。砍完了这棵树就好了。所以,我所理想的复习用书,应该是这样编写的:能力考点题型应对策略(答题公式)专题训练。其中核心是题型归类和应对策略,我觉得按题型复习,比笼统的所谓专题复习更有针对性,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有兴趣的老师,可以按照这个格式编写,我们互相交流,我是我的信箱和博客。4、走向操作层面。说白了就是针对不同题型,寻找出其中的规律,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甚至是答题公式。复习课老师的职责,就是从复杂的题型中得出简单的应对策略,策略越简单,越具有操作性,针对性,学生也越容易接受,越有效。但是很奇怪,只要一讲到应对策略,操作层面,很多人就会很痛苦,说,这不是应试吗?我觉得这是一种误解,正如,一个女人,上的了厅堂是好女人,下的了厨房,照样也是好女人,没有任何理由鄙视。我觉得,我们语文,总喜欢画饼充饥,最缺的是能烧一桌好菜的人。5、真正把把阅读理解当作一个课型,真正要走向操作层面的时候,我们必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对试题自身的规律特点研究透了吗?第二个是有关阅读理解的知识具备了吗?第三个是复习过程中,学生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我们给予了吗?只有研究透题目的特点,具备了相关的知识,才能得出相对科学的应对策略,否则我们在教给学生方法的时候,往往都是伪方法,貌似有用,却经不起推敲。6,这五点的顺序不是并列的,是递进或因果关系,采用这种呈现方式。讲操作层面,主要讲答题能力,讲答案的组织和表述,先说答案的组织。一、答案的组织所谓答案的组织,就是答案的结构框架,答题的步骤环节。我觉得每种题型都有他自身的规律特点,都有和他相对应的答案的组织模式。学生掌握答案的组织模式,其实等于找到了答题的切入点,而且还可以保证学生答题的完整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检查题目答案。具体怎么做呢,下面举一种题型。最近几年,很多中考卷都围绕文章标题出题。第一步进行题型归类,这种题目,主要有四种题型。一、给文章拟题二、品味标题的妙处三、阐述标题的含义四、破解标题的信息归类完成,其实试题归类就是对试题规律的研究,也为寻找应对策略和答案组织模式提供了基础。我们选择一种题型,品味标题的妙处,这类题,有什么应对策略,他的答案组织形式是怎样的?根据我的研究,可以采用“标题风格+标题特点+标题作用”形式。这个模式是怎么得出的呢,对标题相关知识以及各种参考答案公式。在这个模式中,最核心的是标题作用,当中加了个括号,如果有特点的要写,没有特点的不用写。标题风格都可以写。下面就得提供相应的知识了。标题的风格:大致可分为四类:准确鲜明、新颖巧妙、简洁凝练、含蓄隽永。标题的特点:好标题往往具有自己的特点,往往运用了某种手法,比如修辞、符号等等。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三种作用:1、吸引读者2、归纳文章主旨(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3、文章的线索,4、概括文章内容。这个答案模式,怎么运用,效果如何,选一道题目验证一下,答案是:本文标题新颖巧妙,别具一格,意在说明四合木珍贵,以引起读者关注,唤起人们保护意识。分析这个答案可以发现,“新颖巧妙,别具一格”指的是标题的风格,后部分主要讲标题的作用(关注,主旨)。严格来说,这个答案还缺少一步,那就是指出标题的特点。这个标题的特点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按照刚才我们所说的答题思路,这一块应该加入。答案变成这样:本文标题新颖巧妙,别具一格,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四合木比作大熊猫,突出了四合木珍贵,以引起读者关注,唤起人们保护意识。这样答案就更加完整。其实很多题目都有自己的答案组织模式,下面我再展示几个:语言赏析:字词句,修辞名称+修辞内容+修辞作用(写实抒情)还有比如概括题: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合并同类型,提取公因式(公倍数)描写作用:为下文_____铺垫,为下文的什么铺垫呢,其实也是有规律的,基本是为下文的情节或情感,而情节基本上以(人+事)来写《歪儿》是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度的转变做铺垫(情感)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分)为下文母亲抽打樱桃花和我保护樱桃花作铺垫。《抽打心中的樱桃花》有时候是合在一起的,为后悔为下文“我”不愿熏药的内疚,以及对父亲的良苦用心教育的理解作铺垫。二、答案的表述答案的组织明确之后,答案的表述也很重要,我认为,阅读理解答案的表述,只求准确就可以了,意思对了就行,因为改卷老师不会因为你的奇思妙想给你高分,想创造到作文上慢慢创造。其实,答案的表述要注意的应该有很多,今天我就讲两点,一个是答案表述的角度,一个是答案表述要注意主语。答题一般是表达观点,而非抒发情感,所以一般要用陈述句,在陈述句里面,有肯定句和否定句,一般要采用正面肯定阐述。比如,有道题目。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读书有三则,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心到的重要,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用原文短句回答)。有三句可以作为答案,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但题目还有一个要求(要正面回答)。那答案只能是这句,第一句,否定句,反面角度,第三句是反问句。都不符合要求。这道题目,他明确要求正面回答。有些题目虽然没有明确要求,却有暗示。比如,《这并不是胜利》)(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渎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2分)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的控诉。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能说出漫画的含义,且能结合标题去说,意思相近即可。)这不是胜利,这是反面阐述,不是胜利,那是什么,是人类的对人类的控诉,是人类的毁灭就是那是正面回答。作业本上有一道题目:18.按文章说说为什么“短信文化是一种年轻的文化;是一种年轻人的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因为短信是一种新生的文化,使用短信的又大多是年轻人,所以称之为年轻的文化,年轻人的文化。有学生回答:因为老年人不常用短信这个答案不准确,这不是理解能力的问题,其实是表述习惯问题,采用反面回答,换为正面回答,应该是,大多年轻人常用短信。这样就对了。或许有些老师,会发现了,这两个答案表述角度不同,还涉及另一个东西的变化,那就是表述的主语。从老年人变为年轻人。问年轻人的文化,主语应该是年轻人。很多同学的答案出现偏差,并非理解能力有问题,而是不注重答案的主语。语言的表述肯定会受到对象的制约,对象表现在句子中相当于句子的主语。有关句子的主语,再举一道题目。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1.

读下面一则消息,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2分)

据《河南日报》2007年5月10日报道,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交学杂费上学已经已成为历史。来自省财政厅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省财政落实资金15.9亿元,对126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对657万名学生免费发放教科书,对70万名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资助学生数和投入资金量均居全国首位。

筛选还是比较容易的,

2.①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生交学杂费上学已经成为历史

②我省财政资助学生数和投入资金量均居全国首位(一条1分。共2分)第二句有个问题,少了一个主语。这就需要补充,补充主语。如果这道题目是让我们的学生做,我觉得主语还要改变,最好把我省为河南省。2008年南通《抽打心中的樱桃花》⑦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

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为了,更好说明问题,我先把试卷的答案告诉大家。只有当你懂得舍弃,你生命的行囊才会装满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或“青涩的青春只有经过抽打的磨砺才能够逐步走向睿智与成熟”。有学生这么回答:(1)负担太重,会累死的。这个答案的错误,表面上看是信息筛选不准确,其实是思维方式,是从树的角度思考的,主语是树,只是陈述树的事实,所以不准确。而下面这个答案就是从人的角度思考,(2)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否则会累死的。是从人的角度思考了,但是,这个答案为什么感觉没有答到点上,主要是从反面来阐述,否定形式的。“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这句中后半句才是最观点,懂得取舍,不但不会累死,还会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所以下面这个答案(3)懂得舍弃,才会有收获。接近参考答案了。严格意义来说,这个答案还是不准确的。有个学生的答案,我觉得比参考答案好。(4)懂得适当的舍弃,才会有更大的收获。你看,妈妈并没有把樱桃花,全部打掉,只是打掉部分,这种舍弃,其实只是适当舍弃。这个是关键词的使用。关于答案的表述,就讲到这里,对于今天的讲座,我还得再强调一下:第一、解题和答题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强调答案的组织和表述,并不是意味着理解能力不重要,恰恰相反,我是假设学生理解能力都没有问题的前提上进行。答题能的组织和表述,只是我切入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角度,表达我的一种思路,没有面面俱到。第二、知识分类上说,记忆性知识,答案的组织和表述,但是按知识进行分类,古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