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题-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试题-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八年级语文试题-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一、全卷书写分(4分)

二、积累·运用(26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4分)

瞻仰()挑衅()凝滞()

狂澜()澎湃()肃穆()

蹒跚()翕动()

2.把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4分)

永()不朽_________________络绎不()_________________

经久不()_________________()世瞩目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①国民党认为不能()越的天()长江,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地渡过了。

②题词和碑文()入我心,浮雕又()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

③接着,江泽民主席走到()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

④接着,暴雨夹杂着()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下来。

4.提炼句式,仿写句子。(2分)

例句:我在想:要是把每一个名字都复活为一个血肉之躯,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多半条川道站满!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高呼,那么,这条川道将震响着一片多么恢宏的声音。

5.说出下列句子应读出的思想感情。(2分)

①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

②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啊,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泉水如泣如诉。()

③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④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6.下列各句分别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①我绕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②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③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④蓝色的天幕下,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岩层相互衬映。()

7.品味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

①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刹时把天遮得严严的。

②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

8.赏析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并答题。(4分)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①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江南农村淳朴生活的素描画,词中写了村中环境,村中人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词中最能表现童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理解·探究(18分)

(一)

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接下来的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前。梳着髻子、系着长裙的女学生,在向市民们散发传单。人群高处,一个男学生正在向围着他的群众演说。愤激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南面的第三幅是“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五卅惨案”引起了全上海以至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促使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的爆发。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画面上成千上万的工人、学生、市民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小旗,冲破英国巡捕的沙袋、铁丝网英勇地前进;商店关门罢市,戴着礼帽的商人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被打伤的工人,在战友们搀扶下,继续勇往直前。人群后面,隐约看到外滩的海关和银行大楼。

9.指出本段的说明顺序,并写出体现这种顺序的标志性词语。

10.划分本段的层次,并说明理由。

11.本段共介绍了三幅浮雕,请阐述它们结构的相同之处。

12.根据提示填写相关句子。

①“武昌起义”画面表现人民对封建帝制无比痛恨的动词有:

②“五卅运动”画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